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中医医院 云南曲靖 655100
【摘 要】目的: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临床疗效。方法:在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选取我院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52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对照组中使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治疗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1]。在治疗中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中在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选取我院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52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对照组中使用西医常规治疗,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选取我院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52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对照组中使用西医治疗。其中,实验组女性患者12人,男性患者14人,年龄在52岁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1.4±4.1)。对照组女性患者13人,男性患者13人,年龄在51岁到73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4.9±4.1)。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别不显著,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在对照组中使用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以及化痰止咳等常规治疗。在治疗中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如果患者出现心衰,给予扩张血管并利尿;患者出现重症呼吸衰竭,使用面罩吸氧;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给予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在实验组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自拟升陷平喘汤,组方如下:生黄芪60g,柴胡15g,桔梗15g,知母10g,党参30g,麦冬20g,五味子8g,升麻10g,丹参20g,川芎15g,甘草8g,每日1剂,水煎服,分3次服用,每次150ml。两组疗程均为10天。
1.3观察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气喘及其他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有效:气喘及其他症状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改善。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如果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93%,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的病机是由于胸中大气下陷。在治疗中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发病后,肺血管床减少,血液的阻力增加,导致肺通气功能障碍,出现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在自拟升陷平喘汤中黄芪、党参益气扶正,配伍升麻、柴胡升阳举陷,以知母之凉润以制黄芪之温,使用五味子以及麦冬具有防气涣散的作用,配伍丹参、川芎活血化瘀,桔梗载药上行具有促进循环的作用[3]。此方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肺通气功能障碍,改善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延长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本文中在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选取我院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52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对照组中使用西医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传伟等[4]研究的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研究结果与本文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可重复性以及可行性。综上,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敬法.自拟升陷复脉汤结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分析[J].光明中医,2017,32(10):1420-1422.
[2]崔晓辉.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8):27-28.
[3]赖昕.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C].//首届岭南内科大会论文集.2013:337-339.
[4]王传伟.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J].医药前沿,2013,(9):83.
论文作者:王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
标签:心脏病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患者论文; 组中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方法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