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铁道幼儿园 湖南 长沙 410075
摘 要:我们对将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课程化教育的策略进行了实践和探索。通过课程化的运用,寻找适合幼儿习惯养成的途径,帮助孩子夯实人生良好素质发展的根基。
关键词:良好习惯 幼儿 教育课程化
一、问题提出
中国传统的教育和现代教育都强调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作用。当前,幼儿园在对孩子习惯培养时,存在着教育方式不够严谨、方法渠道单一、教师在教育方法的形式上过于笼统的问题。因而,我们萌发了将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教育课程化的想法,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有效的探究。
二、幼儿良好习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1.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内容和要求:
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食、不抢食、不吃零食、食有定时;饭前便后洗手、早晚洗漱、饭后漱口、按时睡觉、早睡早起、注意睡姿、定时大便、适时洗漱理发;衣着整齐、穿脱自理等。
2.良好交往习惯的内容和要求:
待人热情、主动和别人打招呼、尊敬长辈、爱护小朋友、别人说话时不插嘴、注意倾听、说话大方、会用礼貌用语、不在公共场所喧哗打闹、懂得轮流和谦让、不争抢东西、与人合作。
3.勤劳习惯的内容和要求:
好学习、好动脑筋、勤于思考、好提问、敢于探究、爱动手实践、敢于寻根问底、爱动手实践、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公德习惯的内容和要求:
服从道理、不蛮横、不损坏公物、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三、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教育课程化的实施策略
1.通览全局,将行为习惯的培养内容渗透到五大教学领域。
将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纳入幼儿园教育课程中,旨在将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幼儿各行为习惯的内容分布到语言、艺术、社会、科学、健康五大领域。开学之初,在制订教育教学总则和目标时进行圈订,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也做详尽的安排。
2.重视习惯培养课程化教育活动的延续性。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培养幼儿习惯教育课程化的实践中,我们也注重了教学活动的延续性,家园共育和环境的支持就是其中两个重要的部分。
(1)家园共育:
在幼儿园进行习惯培养教学活动的同时,如果家长没有同样的行为规范来要求幼儿,那么就会出现教育的断层。家园配合,使幼儿在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获得延续、巩固和发展,同时也能够让幼儿在家庭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能在幼儿园的学习中得以应用。因此,我们借助在每学期初召开家长座谈会的时机,向家长传递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的教育理念,宣传具体应用到自己孩子身上的对策,每月请家长撰写有关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文章,在家园联系栏上发表,和大家共享;在每天的家园联系栏上以“温馨提示”的方法向家长告之当天习惯培养课程的内容和要求,让家长和班级老师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家长的支持和重视,使我们教育的课程化变得一致和连贯,共同促进了孩子的成长。
如健康活动《跳动的心脏》旨在让孩子明白不好的生活习惯对心脏和健康的影响,进而培养他们食有定时、均衡营养、不暴食、抢食、饭后不做剧烈运动的良好习惯,我们在温馨提示中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回家上网查资料、讨论、看书,进行相关知识的丰富,结果,孩子们反馈回来的信息非常多,也很详细,列举了“十大心脏杀手”、“你知道吗?”、“可怕的小魔鬼”等等,对活动目标的达成起到了很好的延续作用。
(2)环境支持:
环境是重要的资源,也是课程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观察、模仿和示范是幼儿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我们通过美化幼儿园和班级环境,用美的环境引导幼儿养成节约能源、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乱写乱画的良好习惯;整洁的教室、干净的地面、微风吹过时绿树成荫的园舍。墙上张贴的一句句温馨的话语、一幅幅优美的图画:“请小声说话”、“请说普通话”、“您好”、“谢谢”、“对不起”,教室的墙面上我们和孩子一起布置的大型剪贴画:我们排队上学去、自然角里师生共同种植花草、养殖春蚕,这一切都无不在用艺术的环境感染着每个孩子,对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强烈的暗示作用,对教育的课程化探究,也披上了一层美丽的彩衣。
3.习惯培养教育课程化强调把握生活环节中的教育的契机。
在习惯培养课程化实施过程中,除了完成既定的课程内容目标外,作为教师,要抓住随机教育的火花,将它纳入到课程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一日生活中,我发现很多孩子在洗手的时候,往往对这一过程的秩序有混乱的现象,这对培养他们良好的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怎样让这一习惯培养恰当地纳入到课程教育中去呢?我通过了一次教学活动《我会这样做》将这一障碍得以排除。在此次教学活动中,教材上所设定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用序号、图式记录折纸的步骤,学会用序数较准确地表示折纸的步骤。我认为,了解折纸的步骤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引导幼儿过渡到洗手的程序,深刻地体会到,在生活中,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有合理的步骤,就会轻松地完成任务,因而,对孩子而言,知识经验固然重要,然而严格的办事条理性、有用的生活技巧、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才是真正让孩子受益的。教师通过这样一条清晰的脉络,折纸步骤——洗手步骤——掌握运用序号记录过程——获得相关知识——培养良好习惯,巧妙地将生活环节中的教育契机纳入课程化内容中来。
一次数学活动,孩子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多的是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活动完成后在我们的盥洗室的墙面上,出现了一个用相机记录的场景,以图示序号的方法,有顺序地向孩子展现了整个洗手的全过程。我想,每个孩子们看到他,一定会暗暗提醒自己如果我这样做,就会成为一个有饭前便后洗手好习惯的好孩子。
4.贯彻纲要精神,让幼儿成为培养良好习惯教育课程化的主体。
又如:我们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每天都会有两个小朋友,身上挂着绸带在大门口迎宾,虽然他们每天的积极性很高,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就有一些孩子向老师告状,说某某小朋友站在门口挤眉弄眼、说一些怪话,我立即意识到:并非孩子们不喜欢这个活动、成心捣乱,而是他们不会用礼貌语言,说话的技巧欠缺。
于是我设计了一次语言活动《吹喇叭的公鸡》,故事的梗概是:一只公鸡是个爱吹喇叭的孩子,它见到任何动物都只吹三声喇叭来打招呼,每天辛苦地吹喇叭,自己很得意,可动物们并不喜欢它,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在故事的导入下,开始了积极地讨论,最后,大家一致得出了结论:是因为小公鸡对不同的动物用同样的方法打招呼,所以动物们都不喜欢它。
下面记录的是老师启发追问孩子活动的实录:
教师:小公鸡向哪些动物问好?
幼儿:大象伯伯、山羊公公、猴子老师、公鸡兄弟、小鸡妹妹。
教师:小公鸡应该怎样对不同的动物问好?(追问)
幼儿:见到大象伯伯、山羊公公、猴子老师说您好;对公鸡兄弟说你好;对小鸡妹妹说小朋友好。
教师:为什么有时说您好,有时又说你好!(追问)
幼儿:因为对长辈要用您,对平辈用你,对比自己小的就说小朋友好,这样才合适。
教师:真棒,你们真聪明!
教师:能不能对山羊公公说你好?为什么不可以?(反问)
幼儿:不能,这样就不礼貌、不尊重老人。
教师:除了说您好!你好!还可以有哪些动作和表情配合?(继续追问)
幼儿:向大象伯伯、山羊公公、猴子老师可以边问好边点头、鞠躬;向公鸡兄弟问好,可以摆摆手、点点头;向小鸡妹妹问好,可以低下头、蹲下来摸摸它的头;问好的时候,脸上一定要有微笑。
教师:你们真能干!我们以后不论在外面和别人打招呼还是在大门迎宾,对不同身份的人要用不同的话和动作,这样才是一个真正有礼貌的孩子,才会变得人见人爱。
层层问话,考验教师的教学智慧。以上的教学活动不论从萌发意图、设计程序、到具体实施,可以发现教师始终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积极地引领幼儿以问题推进式的方式,将培养幼儿行为习惯中存在的问题纳入到课程教学中来,激发幼儿主动地完成发现问题、诊断问题、解决问题、提升问题的四大步骤,孩子真正成为习惯培养教育课程化的主人。
四、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教育课程化的成效和反思
培养良好习惯教育课程化的实施,明确了教师将这一教育行为具体实施的可操作性,促进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以“知”到“行”的转化,帮助孩子完成把良好的习惯养成做为终身素质发展基石的需要。同时,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进入小学后,教育还有待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衔接延续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季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J].华东师范大学,2002:8-23。
[2]张博 正确认识学前儿童的主体性[J].学前教育,1996,(4)。
[3]姜正国 多元整合幼儿园教育活动资源包[Z].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社,2014,(2)。
[4][美]朱迪斯.范霍恩 以游戏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Z].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12)。
[5]冯晓霞 幼儿园课程[Z].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
[6]朱家雄 幼儿园课程(第二版)[Z].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7]陈文华 幼儿园课程论[Z].科学出版社,2011,(4)。
[8]林格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Z].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9)。
论文作者:张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9月总第3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幼儿论文; 习惯论文; 孩子论文; 课程论文; 良好习惯论文; 幼儿园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9月总第3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