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按市场规则组建企业集团的三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集团论文,规则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力发展企业集团,对于调整企业结构,增强竞争能力,获得规模经济,培育市场主体,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问题是,组建企业集团如何由政府行为转变为市场行为。本文围绕这一问题。对市场化企业集团的目标、途径、战略作一些探索,企盼为实际工作者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一、关于按市场规则组建企业集团的目标问题
在发展企业集团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企业集团发展目标。也就是说,组建企业集团,要达到什么目标,获得什么结果,一开始就应有明确的规定,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我们发展企业集团的目标应是:
1.建立规范化的企业集团
在我国的改革过程中,有很多改革办法都是很好的,但在改革中只重其名,不重其实,改革走了样,变了调,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建立企业集团也应防止这一问题的产生。要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发展企业集团。所谓规范化,就是建立企业集团,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要遵循各项法律规则,要健全企业集团的制度,要完备企业联合的机制。也就是说,规范化的企业集团,应是在市场竞争中自然产生的企业集团,应是依法建立的企业集团,应是制度完备的企业集团,应是符合国际惯例的企业集团。
2.建立市场化的企业集团
企业集团在不同的条件下,其性质是不同的。在过去,我国也存在企业集团,是一种计划经济经营的企业集团。在企业集团中存在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问题,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很难发挥企业集团应有的功能。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转移到市场经济之后,我们要建立的企业集团就应是市场经济的企业集团。在当前发展企业集团的改革中,有一种倾向值得我们注意:即用企业集团来代替部门政府。有一种改革思路认为,转换部门经济管理职能,可以通过在一个部门成立几个大的企业集团,由几个大的企业集团来组织和管理部门内部的各个企业。无疑,这种改革思路是积极的,但方式是不可取的。首先,建立企业集团局限在一部门之内,不能打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所有制之间的界限,难以对传统企业集团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形成真正的市场主体。其次,用行政手段的办法建立企业集团,不能体现市场平等竞争的原则,难以使企业集团政企分开,彻底割断企业与政府的“父子”关系。既然部门政府不能代替企业经营,同样企业经营不能代替部门政府的管理。因此,建立企业集团,要以市场为目标,采取市场手段,按照市场原则来建立。
3.建立国际化的企业集团
建立企业集团,不但是为了增强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而且还是为了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国际市场上,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实力竞争。因此,企业集团是代表国家利益参加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导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一体化的步伐将加快,如何增强我国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这是我国对外开放一个带战略性的问题。这就是说,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要有我们的国家队。企业集团就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国家队,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家队。基于这一点,在组建企业集团的过程中,一开始就是面向国际市场,要符合国际惯例,要实行跨国经营。
总之,我国企业集团发展应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以国际市场为目标的,依照法律程序规范建立的一种企业集团。
二、关于按市场规则组建企业集团的途径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分散企业变为集中企业,单体企业变为集团企业,主要是通过企业合并、兼并和协作三种方式实现的。而通过合并、兼并所组成的企业集团,一般是紧密型的企业集团;而通过协作所组成的企业集团,一般是松散型的企业集团。
1.企业合并组建企业集团
企业合并方式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在自愿的基上达成协议,各自放弃原有法人资格,实现生产要素合而为一,形成一个新的法人实体企业的联合过程。企业合并方式的特点是:(1 )形成的企业具有重组性。合并企业的双方都放弃了原有法人资格,重新组合为一个新的企业。(2)联合的方式具有平等性。合并企业是在平等互利、 自愿联合的基础上达成协议的,以达到优势互补增强竞争能力的目的。(3 )产权的交换具有无偿性。企业合并的产权交易,它不是以实际付费来转移企业产权的,而是以合并形式转移企业产权的。因此,形成新的法人实体的企业不必付费交换产权。企业合并是建立企业集团的典型方式。
企业合并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横向合并, 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工艺相近的企业之间的合并。如若干个汽车制造企业的合并,若干个电冰箱厂的企业合并等。横向合并的企业集团的优点是可以迅速扩大生产规模,节约共同费用,提高通用设备的使用效率;有利于企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实现统一产品技术标准;有利于企业采购原材料和销售产品的竞争。(2)纵向合并, 是指生产过程和经营环节相互衔接。密切联系的企业之间的合并。其中,合并以本企业生产的产品为原料的企业称为前向纵向合并,如纺纱厂与织布厂的合并;合并以本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的生产企业称之为后向纵向合并,如汽车制造厂与汽车发动机制造厂的合并。纵向合并的企业集团的优点除了扩大生产规模,节约共同费用的基本特性之外,还有加强生产过程各环节的配合,协调产供销的关系,缩短生产周期,加速资本周转的特点。(3 )混合合并,是指按照生产某种产品的需要,把存在纵向关联和横向关联的企业合并在一起。混合合并的企业集团的优点,是横向合并和纵向合并优点的统一。
选择企业合并方式建立企业集团,一是为了更紧密的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二是为了扩大企业整体规模,增强企业整体竞争能力;三是为了企业结构调整,实现企业经营的创新。在日本,在建立企业集团的方式中,兼并的少,而合并和协作的比较多。
2.企业兼并组建企业集团
企业兼并方式是指被兼并企业在破产、濒于破产或经营亏损时,以丧失其法人资格为条件,通过清产核资,由兼并企业通过购买等方式成为兼并企业的存续企业的过程。企业兼并方式的特点是:(1 )形成的企业具有存续性。企业兼并是企业法人接办,吞并其它法人企业的法律行为,被兼并企业放弃法人资格并转移产权,兼并企业接受产权、义务和责任,并保持原有企业名称,被兼并企业成为兼并企业内部的一个组成部分。(2)形成的方式具有强制性。企业兼并, 一般是优势企业吞并、吸收劣势企业,即“大鱼吃小鱼”的过程。通过兼并形成企业集团,虽然市场优胜劣汰使大企业兼并效益不好的企业具有强制性,但从法律上说被兼并企业接受兼并却是自愿的。(3 )产权的交换具有有偿性。被兼并企业通过兼并成为兼并企业的存续企业,是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之下企业产权有偿转让的一种交易行为。如果没有发生企业产权的有偿转让,即使发生生产要素在企业间的整体流动,也不构成企业兼并。企业兼并是建立企业集团的重要方式。
企业兼并方式主要有债务式、购买式和控股式三种。(1 )债务式,是指那些资不抵债的企业,被最大的债权企业将其抵押资产作为偿还债务吸收,债权变产权的一种兼并方式。例如,现在有许多企业欠了银行的钱,而这些企业经济效益又不好,归还银行欠款无望,就可以采用这种债权变产权的方式,对债务人企业产权进行调整,发展银企集团,从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挽救这部分濒临破产的企业。(2)购买式,是指实力雄厚的企业以现金形式收购其它中小企业,从而达到兼并目的的一种兼并方式。例如,我们现在有许多亏损或效益不好的中小企业,就可以通过拍卖的形式,把资产转移到资产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中去,通过拍卖来救活这些企业,从而使这些企业经营机制得到转换。(3 )控股式,是大公司通过购买到一定数量其它公司的股票,以其达到控制的目的,从而使被控制的公司成为自己所从属企业一员的一种兼并方式。企业由产权兼并转向股权控制,这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后一种新的企业兼并形式,企业集团通过股票市场,可以灵活地调整控制规模,与债务式和购买式相比具有一些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选择企业兼并方式建立企业集团,一是建立的企业集团较为紧密,兼并企业起主导核心的作用,企业集团的组织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从而保持企业经营的稳定性。二是企业兼并过程就是企业产权交易的过程,有利于推动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重建市场化的企业产权制度,充分发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的作用。三是企业兼并建立企业集团,是一种市场化行为,具有公开性、公正性和公平性的特征,并带动资金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全面流动,促进生产要素市场的全面发展。
3.企业协作组建企业集团
企业协作方式是指在生产专业化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把一些跨地区、跨部门的不同企业联合起来,建立一种协作关系的过程。企业协作方式的特点是:(1)形成的企业集团具有松散性。 企业合并和企业兼并,是在企业产权发生变动下来建立企业集团的;企业协作则是在企业产权不发生变动下来建立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的联合是一种松散性的联合。(2)形成的方式具有契约性。 企业之间的协作经营是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联营、合营,往往是通过协议、合同等方式,来开展协作关系的,不具有强制性,是一种契约性、信用性的联合。(3)协作的对象具有广泛性。因为协作不具有强制性的特征,是协作双方的一种自愿行为,并且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随时可以调整协作关系,是一种深受广大企业欢迎的联合形式,特别是深受中小企业欢迎的联合形式,具有广泛性。因此,企业协作是建立企业集团的灵活方式。
企业协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1 )按照协作的性质划分,有简单协作和专业化协作。简单协作是在不存在分工基础上的协作,具有时间同一,空间同一、产品同一、管理同一的特点。专业化协作是产品的生产进一步细分成许多独立部分,形成专业化工厂或独立的工业部门,为完成某一产品生产建立起联系和协作配套关系。企业协作是以专业化协作为基础的。(2)按照协作的内容划分, 有产品协作,工艺协作和技术协作。产品协作是以产品为纽带建立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如生产自行车的企业之间,以名牌产品为龙头在原料采购,生产技术销售网络上的协作;工艺协作是以工艺为纽带建立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如在纺织行业,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在纺织、织布、印染的企业之间建立协作关系;技术协作是以技术为纽带建立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如在电子技术上,航空电子技术、汽车电子技术、船舶电子技术的企业之间建立协作关系,等等。(3)按照协作的程度划分, 有直接协作和间接协作。直接协作是与生产存在直接联系的企业的协作,如采矿、冶炼、轧钢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科研、生产、贸易企业之间的协作等;间接协作是与生产不存在直接联系的企业的协作,如汽车工业与电子工业生产企业之间的协作和食品生产与广告媒体企业之间的协作等。除此之外按照协作的范围划分,有跨地区协作、跨行业协作、跨国协作等等。
以名优产品为龙头,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依托,把大量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实行协作生产,这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比较好的企业集团形式。一方面,它解决了小企业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通过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把分散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建立企业集团,就可以使小企业在设备、技术、管理、产品、市场等方面进行协作,纳入社会化大生产的范围之内,从而获得协作生产力。另一方面,它解决了大企业与产权多元化的矛盾。产权的多元化,是反映在市场竞争中,要求市场主体是多元的,而单一的、集中的市场主体不利于市场竞争的充分发展。协作建立起来的企业集团,并不改变原有企业的产权关系,在企业集团内部存在大量的、分散的、独立的中小企业,企业在集中中有分散、在合作中有竞争,从而有效地维护了市场竞争。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建立的过程中,目前企业面临的主要是竞争不足的问题,因此,企业协作方式应是我们目前发展企业集团的重要形式。
三、关于按市场规则组建企业集团的战略问题
选择什么地域、什么产品、什么市场来组建企业集团,这是一个战略问题。正确的选择,对企业集团的生命力、竞争力、创造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经营领域的选择
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必须以一定的经营领域作为基础,经营领域选择得是否正确,决定着企业集团能否得以立足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因而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集团经营领域的选择,应考虑如下一些因素:
第一,竞争状况。企业集团选定一个经营领域,就意味着在这一产业或行业中占有一定份额,这必然会对该产业及相关产业中其它企业或集团带来影响。因此,企业集团选择经营领域时,必须考虑竞争状况。尽可能把经营领域选择在那些竞争状况对企业集团比较有利的行业或产业中。考察其一产品或行业的竞争状况,(1 )要考虑现有竞争者的多少及实力,即该产业现时的竞争激烈程度,如果竞争者数量多,竞争者势力雄厚,设备专用程度高,进出产业困难,则该产业竞争激烈。 (2)要考虑潜在竞争者加入该产业的威胁。侵入大小的威胁取决于许多因素,一是产业规模经济程度,二是该行业中产品的差异化,三是销售渠道的限制等。一般来说,企业进入障碍愈大,潜在的竞争者就愈难成为现实的竞争者。(3)要考虑替代产品的压力、 顾客的议价能力和供应者的竞价能力。在竞争过程中,由于替代产品生产的发展会使被替代产品生产的缩小,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和供应者的竞价能力大会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在研究产业竞争状况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第二,产业趋势。产业或行业变化趋势如何,是企业集团选择经营领域的又一重要依据。产业或行业的演变,会使这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生变化,它会给企业集团带来新的机遇或带来某种潜伏危机。因此,掌握这种变化趋势,把企业集团的经营领域选择在那些有发展前途的产业或行业,将可能使企业集团随着产业的成长而发展。分析某一产业变化趋势,一是要考虑技术更新的速度,二是要考虑需求结构变化的状况,三是要考虑相关产业变化的状况。一般来说,企业集团的经营领域应选择在朝阳产业、新兴产业、骨干产业和出口导向产业。这样,企业集团的发展才会有强大生命力。
第三,优势发挥。企业集团应从组成集团各个企业的优势来选择经营领域。企业集团选择的经营领域不可能全部是其优势所在。但是主要的经营领域必须是企业集团优势能够得以充分发挥的领域。而经营领域再好但不利于企业集团优势的发挥,也不能作为选择对象。因此,企业集团切不可贪图跨行业、跨地区经营而不顾自身条件。由此可见,企业集团经营领域的选择,既要考虑外部环境,又要考虑自身条件;既要考虑经济主领域,又要考虑经营辅助领域。
以上是企业集团选择经营领域时的主要依据。在实际选择时,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应权衡各种因素的轻重、主次,加以综合考虑,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2.产品方向的选择
产品方向与经营领域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经营领域的选定,意味着企业集团的经营活动将在某些特定的产业或行业中展开,确定了生产什么产品的基本范围,但是在某一经营领域中存在许多产品品种,而一个企业集团又只能以某一产品为主导产品,经营领域的选择不等于产品主向的选择。如果企业集团不能选择一个硬的,、叫得响的产品方向,企业集团就难以为继,更不可能得到发展。企业集团产品方向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名优产品主导地位。不少企业集团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这些产品经过长期的努力,在质量上过得硬,在市场上信誉好。在企业集团进行产品方向选择时,这些产品应该作为重点考虑,这是发挥企业集团优势的一个重要方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名牌产品、拳头产品孤立起来看待,要围绕这些产品,建立起一个名优产品系列,把名优产品在企业集团内的有关企业中扩散开来。如有的家用电器企业集团,以一个名牌为龙头,开发出电冰箱、空调器、取暖器或才开发出电视机、录放机、音响等名优产品。可见,坚持名优产品的主导地位,一是要以一种名牌产品为龙头建立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二是要以企业集团优势为基础开发出一系列名优产品。只有这样,企业集团的内部联系才是稳固的,企业集团的外部竞争才是有力的。
第二,要确定合理的产品结构。企业集团集中了专业化协作和经济联合两种先进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长处,使它进行一体化经营和多角化经营有了现实的基础,这就相应地要求开发出与实现这种经营所必需的产品。一体化经营包括:向后一体化,即生产为企业集团主导产品在走向市场前的一系列深加工的产品。多角化经营则要求企业集团在主导产品生产的同时,进行各种副产品、联产品的生产,以一产为主、多产结合。这里就有一个如何处理主导产品与一般产品的比例问题。其基本原则应是以主导产品带动其它产品,其它产品促进主导产品。
第三,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寿命周期。产品寿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产品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地为用户青睐,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加快,产品寿命周期有缩短的趋势。因此,无论是选择企业集团的主导产品,还是确定其它的副产品,都必须考虑产品的寿命周期。特别是准备开发的新产品,更不能选择寿命周期后期的产品。一般来说,一个企业或企业集团,不同寿命周期阶段的产品应有恰当的比例,这样才能形成新旧产品的正常交替。而产品寿命周期的阶段,只有从整个社会角度来判断才是正确的。所以,这里需要处理好市场占有率与寿命周期之间的关系。当一种产品的寿命周期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且又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时,这种产品对于企业集团来说非常有利的,应作为重点产品。
3.目标市场的选择
目标市场是企业决定要进入的那个市场部分,也就是企业营销活动所要满足的市场需求。企业集团不但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把优质廉价的产品生产出来,而且还要为这种产品开发出相应的市场。实际上,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开发常常是同时进行的。用现有的产品去开辟新的市场、去扩大市场占有率和覆盖率,用新产品去代替老产品,这是一方面;根据市场的变化,去研制和开发出高技术、高质量的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这是另一方面。因而,目标市场的确定,这是企业集团经营战略的又一个重要内容。企业集团的目标市场的选择不同于单企业的目标市场的选择,应考虑如下一些问题。
第一,要充分考虑目标市场发展的潜力。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企业集团所需要的目标市场应该是为企业集团长期发展提供条件的市场,所以,这个市场不仅必须是目前有助于企业集团产品推销的市场,而且必须是今后很有潜力扩大产品销售的市场。如果未来市场容量有限,潜力不大,则在一定时期后,企业集团就会遇到市场饱和、无法拓展的困难。市场前途和潜力的分析,需要考虑构成这一市场用户的经济状况及发展趋势,消费习惯的现状及改变的可能性,现有状况转换时间等情况。
第二,要充分考虑进入目标市场的渠道。目标市场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市场潜力,还要考虑进入市场渠道。对于企业集团来说,在开始进入目标市场时可能有很大困难,但经过一段努力后则应打通进入目标市场渠道。如果经过很大努力后仍然无法疏通进入市场的渠道,那么,这个市场就不能作为目标市场。在实际生活中,绝对打不通渠道的情况是不多的。只不过这里存在一个成本和收益的比较问题。除非拟定的目标市场对企业集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通常的情况下如果进入渠道少,打通渠道非常困难,从而打通渠道的成本大大高于进入市场的收益。这种市场就不宜选为目标市场。至少不能选作最近一个时期内的目标市场,在选择国外目标市场时尤其如此。
第三,要充分考虑地方政府保护主义的影响。在推行市场经济改革的国家里,地方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在经济遇到不景气的发达国家里,贸易保护主义正在困挠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企业集团在选择目标市场时,决不能忽视地方保护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保护主义政策,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对于企业集团来说,都是对其产品进入有关国家或地区的一种限制,当这种限制达到一定程度,即企业集团进入这些国家或地区变得非常困难的时候,企业集团只得放弃那里的市场。这种情况随着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变化,随着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将会出现一定的变化,但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完全绝迹。因此,企业集团在选择目标市场时,要视其程度的轻重作出相应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