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心理承受压力现状,分析原因,寻求合理有效、有针对性措施,缓解急诊科护士心理承受压力,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急诊科的54 名护士的基本资料和工作经历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护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 名,对照组护士仅进行常规的护理工作,而实验组护士在工作时,进行科学合理的针对性减压干预,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护士的心理状况并进行分析。
结果:实验组护士的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发生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压力调整较好,未对生活和工作产生明显的影响。结论: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较大,需采取必要措施缓解其压力,让其积极投入到急诊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有效干预【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007-02【Abstract】Objective:Learn emergency nurses mental stress situation, analyze the causes and to seek a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targeted measures toalleviate emergency nurses mental stress and improve quality of care.Methods:Our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54 nurses and other basic informationand work experienc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se nurse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each group 27, control group of nursesroutine care only,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urses at work,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targeted decompression interventions, mental status after a period oftime nurse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nurses anxiety, depression and other mood occurred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control group, patients with pressure adjustment better,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lives and work.Conclusion:Greater psychological pressureemergency nurses, need to take the necessary measures to alleviate the pressure to let actively involved in emergency work, improve quality of care.【Keywords】Emergency nurses;Psychological stress;Effective intervention
医务人员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对护理质量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病人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期望值愈来愈高,医患纠纷的不断增加,医护人员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急诊科的工作环境相对恶劣[1],大多数病人及家属情绪急躁,有些普通急诊病人来到急诊科后希望马上一对一的处置(实际上是根据病人的病情分级优先处置原则),再加上大多数病人病情危重,需要争分夺秒的进行抢救和护理,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会使护理人员的精神疲乏,体力透支,我院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寻找合理的处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我院急诊科共有54 名护士,这些护士的一般状况良好,无住院史,未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根据这些护士的具体情况和知情同意原则,将这些护士的基本资料和临床护理工作经历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 名护士,对两组的护士进行心理状况的调查问卷,并对实验组护士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干预。实验组护士中专3 名,专、本科24 名,工作时间在5 个月—21 年之间,年龄在20—44 岁;对照组护士中专科1 名,专、本科26 名,工作时间6 个月—23 年,年龄19—43 岁。两组护理人员的年龄、工作时间、文化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对实验组的护士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干预:(1)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对急诊科护士进行沟通技巧和急救措施等方面的培训,进行言语和护理态度等方面的规范,帮助护士熟练掌握专业技术[2],怀有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投入到临床工作中。 (2)帮助护士进行自我调节:培养护士的责任心和敬业感,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面对工作中的压力,采取积极正确的态度,适当进行放松和排解,学会换位思考,减少心理情绪问题的产生[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改善工作环境,创造良好的氛围:好的医疗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促进医患之间、以及医务人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配合,对于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等,应进行耐心的引导,给予护士适当的关心和尊重,提高职业成就感和满意度。(4)人员安排:在急诊科护士的人员安排上,应尽量选取有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心理调节能力较好的护士来承担抢救和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4-5],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总结,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合理安排工作量和护士的数量,特别是尽最大努力减少护士的夜班数,减轻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强度,保证其身心健康。(5)利用休息时间定期组织外出郊游,大家减减压,放松放松,,让工作上适应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护士谈谈心得,既增进了护理团队之间的感情,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3 统计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实验组的护士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干预,护士的心理情绪较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改善,共有8 名护士出现了严重的情绪问题(同时出现以下3 项以上),发生率为18.6%,而对照组15名护士出现严重情绪问题,发生率为35.9%,差异较大,具体结果见下表。
表1.两组护士的心理状况比较 (n)
组别 易怒 焦虑 抑郁 对家庭的内疚感 对工作悲观失望
实验组 3(7.0) 3(7.0) 4(9.3) 5(11.6) 7(16.3)
对照组 5(11.6) 5(11.6) 7(16.3) 9(21.0) 9(21.0)
注: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突发事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急诊科护士承担着大量的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抢救、重症监护、门诊病人留观、应急保障、各种突发事件及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等工作,导致急诊科的工作愈加繁忙,基于护理工作本身琐碎、复杂的特点[6],以及急诊科收治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需要抓紧时间进行抢救护理等,急诊科护士承受着极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7-8]。压力作为一种应激源,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引起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影响机体的稳定状态,当人体处于较高的压力水平下,持续较长时间时,会出现调节紊乱,导致机体稳态的改变,引起疾病。为了保障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保证急诊科临床护理诊疗工作的正常开展,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干预,通过相关培训、心理辅导、工作时间的调整等措施[9],避免护士过高身心压力的出现。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实验组27 名护士进行了针对性的干预,护士的心理情绪改善的程度较为明显,27 名护士中,共有8 名护士出现了严重的情绪问题,发生率仅为18.6%,压力调整较好,未影响其日常工作和身体健康;而对照组15 名护士出现严重情绪问题,发生率达到了35.9%,严重影响了急诊科护士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正常开展,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强度较大,极易产生心理、生理问题影响护士的生活和工作,对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减少其消极心理情绪的产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 闫新明,李梅,胡轩,等.山西省急诊医疗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10):1169-1172.[2] 严首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9):31-33.[3] 贾晓清,赵黎明,李凯燕等.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2):170-172.[4] 赵蕊,秦晓民,霍莉钦,等.急救人员工作紧张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1):4017-4025.[5] 虞建英,黄金.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9):63 - 65.[6] 骆宏,张菡,顾利慧.单次聚焦解决模式自我干预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7-9.[7] 李福菊,李雪峰,刘红让.护士心理压力调查[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9B):803 - 804.[8] 徐辉.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源及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244-246.[9] 魏孔英.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0):123-124.
论文作者:蒋纯 张琼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8月第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3
标签:护士论文; 急诊科论文; 实验组论文; 工作论文; 心理论文; 情绪论文; 压力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8月第1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