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模式应用,主要体现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等方面,对提高管理水平有着积极作用。在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为推动管理朝向数据化、信息化以及精细化等方向的发展,要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等辅助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发展
引言
创新一直是我国倡导的发展理念,近些年我国已经拥有了较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模式不但能提升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而且有利于施工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从而让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创新管理模式将是建筑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国要积极推动创新管理模式的发展,为建筑企业的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进行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模式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要是指通过在施工过程中选用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管理人员,并且采用先进且科学的管理体系,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与质量都在较高水准。(1)创新管理模式符合建筑业当前的发展需求,建筑市场相对来说并不稳定,波动比其他市场大,政策法规的缺失给人为操作留下了空间,所以整个市场得运行并没有遵循应有的经济规律,创新发展模式适应了市场竞争的要求;(2)企业在面临竞争时为了实现更大的经济利益必然需要进行模式创新,积极的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让建筑工程的质量能够确保,也降低了施工的成本;(3)经济全球化对于促进我国的科技水平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企业创新模式的应用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让其转化为实实际际的生产力,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4)通过创新模式能够对施工中的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无论是人力资源的安排还是建筑材料的分配都可以实现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施工效率。
2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方法陈旧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领域存在着技术方法落后的问题,很多建筑工程企业只采用固定的管理方式,没能根据建筑工程实际需要对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企业领导忽略了建筑工程的施工细节,没能通过创新性的管理方式优化施工资源配置,缺少对施工环境下工程需要进行有效的调研探查,没能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选择科学的工作管理活动方式。建筑工程企业常常随意派员监督,没能持续性的加强工程技术保障投入,导致建筑工程安全性较低,事故频发,工期拖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效率,更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严重的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实现。
2.2缺乏专业人员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依靠先进的技术人才,有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现有的技术人才不符合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不掌握先进的工程施工管理技术,不能应用新方法进行全方位和动态性的工程管理,因此影响了工程施工创新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施工企业没能加大现有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导致施工技术人员不能更好的掌握和应用前沿性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不能与时俱进提高。第三,施工技术人员自主学习新管理技术的主动性不强,施工企业没能形成良好的创新管理工作氛围,不能调动施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因此不利于促进施工技术人员努力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整体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以及发展
3.1观念的创新
要创新人本化的观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涉及众多的环节与内容,但终究要以人为本,利用人的作用开展相关工作。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站在职员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制定相关管理措施,以提升管理效率与质量。要重视绿色化观念。绿色施工理念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要想实现有效的管理,应在创新中融入绿色施工理念,重视施工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在施工中,要降低建筑垃圾、建筑扬尘等对环境带来的影响,重视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污染问题。要重视精益化观念。传统建筑施工过程往往较为粗放,资源配置相对不合理。但在创新过程中,应以精益化管理观念,来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细化管理过程,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以及高效的利用方式。
3.2创新管理体制
在建筑工程施管理中,要以“规矩”保障各项管理工作有依据可寻。要将管理体制贯彻落实在管理工作中,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市场为调节机制,探索出适合本建筑工程发展的管理模式。为保证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与全面性,应重视责任机制,即岗位责任制。进而让所有职员都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内容,应尽的义务。且与岗位责任制,能够全面掌握工作流程,切实追求责任,准确发放奖励。除此以外,要创新管理体制,完善管理体制。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制度,提升独立法人的地位,进而强化管理能力。体制的创新离不开新的管理方法,因此也要重视管理方法的有效创新。在创新过程中,建议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合理选择。
3.3创新管理办法
3.3.1技术管理方法的创新
建筑工程中要重视技术管理的创新,需要施工人员灵活的掌握施工技术,熟练的操作施工设备。因此,要加强技术管理能力,充分利用通讯设施、多媒体技术,以提升技术能力,以及对细节的掌握能力。并建立技术监督体系,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在创新过程中,引入先进的施工设备,来强化技术创新能力,施工创新能力。
3.3.2人力资源管理办法的创新
人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管理。在提倡创新、提倡以人为本的时代下,建筑企业必须要创新人力资源的管理办法,建设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机制内,应包括责任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众多内容。对于不同的岗位,应提出相对应的管理方法,以实现管理办法与岗位的协调发展。例如:对于管理岗位,应重视对其用人能力的培养,对监理岗位人员的管理,应重视责任心,技术能力的培养。如此一来,能够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合理创新,高效管理。
结束语
文章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以及发展,得出建筑工程管理要创新观念,利用思维的能动性推动创新的发展。要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管理办法。在施工管理中,不断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成本管理办法、人力资源管理办法等。以实现建筑企业施工管理的有效创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波.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与发展[J].城市建筑,2018,05
[2]单连勇.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02:54-55.
[3]杨军.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J].城市建筑,2014(06).
论文作者:孙海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重视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没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