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计算思维为指导论文_贾仁山

以计算思维为指导论文_贾仁山

(黑龙江工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要:大学计算机课程是面向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现行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还存在工具操作内容居多、专业认同度降低等现象,缺乏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迫切需要内容体系的提升。根据对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的分析,归纳出文科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思路,结合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需求,阐述了在文科计算机课程改革提升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计算思维;文科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内容更新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信息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2012 年 5 月,教育部高教司主持召开了“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研讨会”,随后组织编制了《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指南》。由当时的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于 2012 年 8 月正式启动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的申报,教高司函〔2012〕188 号文件正式公布批准“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研究”等 22 个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着力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推动以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

一、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三要素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具备中华文化基础;掌握良好的专业文化;理解计算文化内涵。

二、文科计算机教学改革提升动因

文科的学科门类占到所有学科门类一多半,文科大学生人数占到大学生人数的半数以上,作为文科大学生人才信息素质培养的计算机教学,其受众面宽、影响面广。文科文化底蕴深厚,思维活跃,更擅长形象思维,而现行的文科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侧重于具体工具的使用,教学内容由产品应用上升到技术思维方法,教学改革的任务非常艰巨。

1.目前现状

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是“一体两翼”人才培养理念中重要的一翼。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相互结合、交叉渗透,生物信息学、电子商务、物联网、数字媒体等交叉新专业已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和新学科的生长点之一。理工、文科的计算机基础教指委已形成多版本《大学计算机教学要求》,建立了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有力地指导了全国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文科计算机教学目标

教指委《关于申报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的通知》中指出,大学计算机的教学总体目标要求是“普及计算机文化,培养专业应用能力,训练计算思维能力”。这既描绘了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目标,又可看成计算文化、计算技术、计算思维三个递进层次。“普及计算机文化”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应用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方式所带来的变化和对学科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与影响;“培养专业应用能力”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掌握利用计算技术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思路和做法;“训练计算思维能力”要求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思维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应用计算机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式和工作方式,培养学生掌握现代信息社会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意义深远。

(2)适应需求。针对文科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强调“三个适应”的定位,即: 适应教育层次与素质文化培养需求;适应学生专业培养需求;适应社会发展与创新需求。

(3)能力培养。要努力达到“三个增强”的能力培养目标,即:

增强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理解计算机系统、熟练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训练有素的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对文科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1.应澄清对文科计算机教学的认识误区

(1)误区一:文科计算机教学比较简单,等于理工计算机课程的简单版。

(2)误区二:文科计算机教学内容就是学办公软件。

目前对于文科计算机教学还存在与计算思维无关的认识误区。文科计算机教学不等同掌握办公软件,更重要的学习收集处理发布信息的方法技术,学习信息技术与专业结合的能力。当然会使用计算机是必需的。

2.内容更新是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基础

课程内容体系需要从工具型内容为主更新为以计算思维导向为主。

(1)教学内容深度的把握。计算思维培养的内容顶层设计上,偏计算机科学导论的内容较多,需要考虑文科应用的需求和学科特点,分类指导。在内容定位上,应面向应用,提升体系,主辅分离。

(2)思维培养与应用能力培养的融合。针对文科学生的“三个增强”培养,计算思维并不应仅停留于理论层面,更应该是体现为“既能感受到、又能看得见、具体的计算思维”。与现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类的课程内容进行融合,从内容编排、体系结构方面渗透“计算思维”的本质特征,在了解基础理论、开阔视野领域、掌握应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文科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以主辅教材结构呈现相互联系,主教材用于课堂教学,辅教材用于机房教学,教授与实践相结合。

3.教学改革应追求体系提升与师生认同并重

课程的改革提升应以教师认可、学生接受为前提。课程内容既体现出计算思维方法的引领,又能落实于具体实际,而非空对空的理论概述。

(1)教师的认同。面向计算思维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本身也需要对计算思维进行再学习,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在进行课程改革提升过程中,迫切需要引领示范的资源,示范者本身也需要在认识、方法等方面进行提升。

(2)学生的认可。文科门类众多、专业需求发散,学科体系差别较大,对具有理科性质和特点的“计算思维”知识的接受能力区别较大,难于趋同,需要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实施分类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国良.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7-11.

[2]李廉.计算思维 ——概念与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2012(1):7-12.

[3]冯博琴.对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落地”问题的探讨[J]. 中国大学教学,2012(9):6-8.

论文作者:贾仁山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7

标签:;  ;  ;  ;  ;  ;  ;  ;  

以计算思维为指导论文_贾仁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