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参与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袁靖

共同参与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袁靖

(岳池县人民医院 四川 广安 638300)

【摘要】目的:研究共同参与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配合共同参与式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新生儿状况对比,并且对比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技巧掌握情况和护理知识掌握度。结果:实验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其新生儿状况也优于对照组产妇,除此之外,实验组产妇对新生儿技巧掌握情况和护理知识掌握度都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共同参与模式护理可以会更好的降低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从而帮助产妇可以更好的排解其负面情绪,进而帮助产妇更好的掌握护理新生儿的技巧和知识,因此值得被推广。

【关键词】共同参与;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9-0077-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joint participation model in neonatal care of the same room. Methods Sixty mothers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Routine nursing was performed for the control group of women. The maternal group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operated with the participatory nursing to compare the anxiety, depression scores, and neonatal status of the two groups of maternal women, and compared the maternal skills of the two groups and mastered the nursing knowledge. Results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of the maternal wome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neonatal statu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also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In addition, the maternal skill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maternal, P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routine care, co-participation model care can better reduce matern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thereby helping mothers to better resolve their negative emotions, thereby helping mothers better grasp the skills and knowledge of nursing newborns. Therefore, it is worth being promoted.

【Key words】Co-participation; Maternal and infant co-occupation; Neonatal care; Clinical effect

母婴同室主要是指新生儿分娩后24小时内,将母亲和新生儿安置在同一个房间内,由产妇自己照顾婴儿,替婴儿换尿布,喂养婴儿,并且在出院前,产妇要和婴儿一直生活在一起。对于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一直是产科中的重中之重,不同的护理给予新生儿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过去的常规新生儿护理中,通常都是采取母子分离的新生儿护理,这样的分离模式会导致一定的弊端,随着目前医疗手段的进步,母婴同室的护理方式由传统模式逐步转变为共同参与模式[1],为了探究其效果,本文选取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产妇,将研究共同参与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3~45岁,平均年龄(34.5±5.5)岁,实验组产妇年龄为23~45岁,平均年龄(34.4±5.5)岁,两组产妇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其中,纳入标准为:(1)征得产妇以及产妇家属的同意,并且签订了同意书。(2)新生儿的胎龄和体重差距不大,并且没有重大致命性疾病。(3)产妇以及产妇的家属沟通能力完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排除标准为:产妇有精神病史或者心脏病等致命性疾病。

1.2 方法

对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例如确保产妇病房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宜状态、进行周期性康复运动、告诉产妇如何进行母乳喂养以及母乳喂养的好处等、口头指导产妇帮助新生儿换尿布等,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配合共同参与模式护理,其主要内容有:在进行共同参与模式护理时,所有的产妇都需要遵守无菌操作,例如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的筛查采选应当在新生儿沐浴室进行,其他日常简单的操作护理人员需要在产妇的床边进行指导,首先,护理人员应当在产妇床旁向产妇指导如何安抚和接触新生儿,如何帮助新生儿更换衣服和尿布,如何进行母乳喂养以及母乳喂养的怀抱姿势是什么[2],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要对新生儿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查,确保新生儿没有重大疾病。健康宣教对于产妇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护理人员应当向产妇发放如何护理新生儿的知识小手册,该手册上应当包含护理技巧和护理实际操作图片,告诉产妇当新生儿出现哭闹、溢奶、黄疸的可能原因,提出当产妇母乳喂养时新生儿所需要注重的事项[3]。很多产妇以及产妇的家属在接触新生儿之前,并不一定会注重卫生,护理人员应当提醒产妇以及产妇的家属,在接触新生儿之前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卫生,进行严格的洗手消毒,防止新生儿感染到外界带来的疾病,对待新生儿所使用过的毛巾、被褥需要周期性内进行清洁和消毒,保证新生儿和产妇所呆的病房内空气湿度、温度为最适宜状态,每隔四个小时通一次风[4]。新生儿的沐浴过程需要护理人员全程观察和指导,首先在新生儿洗澡前,对产妇进行理论指导,在清单上列出新生儿沐浴时的基本流程,让产妇根据清单过程,寻找规律,由于很多产妇并不了解其喂奶前提,护理人员应当提前告诉产妇在新生儿沐浴前一小时是无法喂奶的,所以在新生儿沐浴前应当提前预约沐浴的时间,当预约好沐浴时间后,产妇应当准备好新生儿所需要换洗的衣服,然后将新生儿带入沐浴间,在沐浴前,护理人员应当再记录一次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状况,确保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状况良好后,在指导产妇对新生儿进行沐浴,在沐浴过程中指导产妇需要注重脐带护理、臀部护理等各项护理,确保沐浴水温,防止因为水温过烫而灼伤新生儿的皮肤[5]。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产妇持续观察6周,记录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新生儿状况对比,并且对比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技巧掌握情况和护理知识掌握度。其中81~100分为重度焦虑,61~80分为中度焦虑,60分以下为轻度焦虑,7分以下为无抑郁症状,新生儿的状况主要包括:新生儿体重、住院天数、胎龄、剖宫产比例以及阴道分娩比例等。新生儿护理技巧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分为掌握(产妇出院后能够熟练的掌握对新生儿的怀抱哺乳姿势,独立完成对新生儿的护理)、一般掌握(产妇出院前能够较熟练的完成对新生儿的怀抱哺乳姿势,能够勉强自行完成新生儿的护理)、差(产妇出院前不能掌握对新生儿下怀抱哺乳姿势,也不能独立完成对新生儿的护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用SPSS22.0对所收集到的产妇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率)表示,并且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

实验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其中,实验组产妇的焦虑评分为(35.2±5.6)分,对照组产妇的焦虑评分为(46.8±7.7)分,t=6.7,P=0.01,实验组产妇的抑郁评分为(3.7±2.2)分,对照组产妇的抑郁评分为(5.6±2.1),t=3.4,P=0.01。

2.2 对比两组新生儿的状况

实验组产妇的新生儿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其中,实验组产妇的新生儿体重为(3.7±2.1)kg,住院天数为(5.7±2.2)天,胎龄(38.7±2.1)周,剖宫产比例为26.7%,阴道分娩比例为73.3%,对照组产妇的新生儿体重为(3.4±1.1)kg,住院天数为(8.1±3.7)天,胎龄(36.1±1.1)周,剖宫产比例为53.3%,阴道分娩比例为46.7%,其中t=0.7,3.1,6.1,4.4,P=0.04,0.01,0.01,0.03。

2.3 对比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术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验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术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其中,实验组产妇掌握20例,占66.7%,一般掌握8例,占26.7%,差2例,占6.7%,对照组产妇掌握15例,占50%,一般掌握6例,占20%,差9例,占30%,χ2=5.4,P=0.02.。

3.讨论

母婴同室可以促进新生儿加快适应新的环境,母子之间的沟通通常不是语言沟通,而是以其他感官达到心灵上的共鸣,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越来越提倡共同参与式护理,这是一种让产妇对自己和对新生儿负责的做法,因为通常产妇在分娩过后都很急切的想要见到婴儿,而过去的护理模式是将产妇与婴儿分离,这样会很大程度上导致产妇以后喂奶经验不足。共同参与模式护理是一种可以帮助产妇产后进行自我护理和提高自身对新生儿护理的护理模式,传统的分离模式会导致产妇没有办法很快进入母亲角色,并且在哺乳时,也会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共同参与模式护理更加具有科学,对新生儿的护理效率也很高,有助于产妇日后能够尽快的进入母亲的角色,所以本文研究了共同参与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以上简单讨论可以得知:实验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其新生儿状况也优于对照组产妇,除此之外,实验组产妇对新生儿技巧掌握情况和护理知识掌握度都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主要原因有:相较于常规护理,共同参与式护理是一种让产妇对自己新生儿进行自主护理的护理模式,当新生儿的护理都是由产妇独立完成时,在日后产妇护理新生儿的过程中便会更有经验,也可以及早发现新生儿是否生病和生病的原因,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除了对产妇日后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提供了经验,还可以提高产妇的护理知识技巧,产妇根据护理人员所给予的健康知识,可以自主掌握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巧,进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产妇乳头胀痛和乳头破裂的问题,降低母乳缺乏的情况,也大大提高了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喂养率,很大程度上帮助产妇排解了其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因为母乳喂养相较于奶风喂养,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更加有益处,当提高了母乳喂养的喂养率,也就间接增强了新生儿对外界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增强新生儿的体质,从而提高新生儿的状况。

所以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护理,共同参与模式护理可以会更好的降低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从而帮助产妇可以更好的排解其负面情绪,进而帮助产妇更好的掌握护理新生儿的技巧和知识,因此值得被推广。

【参考文献】

[1]侯金凤.新生儿护理中实施母婴同室共同参与模式的效果研究[J].饮食保健,2015,2(15):71-72.

[2]王燕萍,艾学云.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4):468-470.

[3]程平.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与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效果对比[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10):60-61.

[4]杨隽.母婴同室新生儿共同参与护理模式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3):158-159.

[5]李娟.比较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与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不同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16(2):216-216.

论文作者:袁靖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0

标签:;  ;  ;  ;  ;  ;  ;  ;  

共同参与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袁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