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192X(2006)04-0008-06
就我国高校的学科设置来说,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并列在一起,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政治学一级学科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又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所属的五个二级学科之一。不管有怎样的调整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存在一定的区别。系统、深入地研讨一下两者的关系,不仅有助于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更有助于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伟大教育事业的进步。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点
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非常密切。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一起承担着教育人、培养人的重任。但它们是同质而不同型的两种教育。它们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同点,不能混为一谈,亦不能相互取代。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第一,教育的内涵不同。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世界观和政治观的教育。首先,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确立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世界观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规律,告诉人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求得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只有树立这样的世界观,才能正确地解释世界并有效地改造世界。其次,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树立正确的政治观。马克思主义是代表无产阶级和一切劳动群众的利益和意志的理论,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它要求人们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为天下的劳苦大众谋福利,为社会的进步发展而奋斗。只有树立这样的政治观,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真正高尚的人。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政治观是一致的。科学的世界观是正确的政治观的理论基础,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政治观;正确的政治观是科学的世界观的现实体现,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科学的世界观就会成为虚假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是要在两者的有机结合上体现自己的教育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础上,着重于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进行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端正人们关于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认识和态度,指引人们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使人们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帮助人们确立崇高的价值观,使人们正确对待享用与奉献的关系,树立为人民谋利益、为社会进步作贡献的价值观。它教育人们应努力学习,勤奋劳动,勇于创造,以实现人生之最大价值、最崇高价值。正确的人生观和崇高的价值观是有机统一、互相促进的,而这都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
第二,教育的成效不同。
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教育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培养有益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人,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两者在教育的现实成效上有所不同。
一般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成效,在于通过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使人们能够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知晓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及邓小平等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所作的主要理论贡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强大生命力,从而使人们确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的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则表现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性等所进行的更新和升华。通过这一教育,使人们确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端正自己的行为方式,正确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优化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具体来说,两者教育成效的侧重点不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成效侧重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系统掌握和对其精神实质的深刻把握,强调的是用“理论武装人”,重在提高人们的理论水平;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侧重于对人的品德、行为进行端正和规范,强调的是用“观念塑造人”,重在培育人们的处世素养。
第三,教育的规律不同。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规律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实践的特性。它要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修订、创新和完善;它也要在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及其理论价值之所在。据此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就是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它要求人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必须以实践的方法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决不能僵化、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搞好。
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是依照人的动机、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基本规律而形成的。人是一种有情感、有理性、有意志、有道德的高级动物,有各式各样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需求有关。人的利益需求是产生一定动机的根源,一定的动机形成一定的思想,在一定思想的支配下产生一定的行为。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首先了解人的利益需求,而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导、问题疏导、行为指导、价值引导,使人们能够产生合理的利益需求,形成正确的动机,采取适当的行为,以实现人生之崇高价值。这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规律性要求。
第四,教育的方法不同。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是通过从事该方面专门教学与研究的教师进行宣讲、阐释来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基本方法,研读马克思主义的原著是基本要求。人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觉悟不会自发地形成,必须经过系统、深入的学习才能培养起来。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一定的理论“灌输”是不可缺少的。当然,“灌输”不是训诫,不是强制。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如果能够对之作准确、透彻的解析,是令人信服的、引人入胜的,这种“灌输”就会像春风细雨一般沐浴人们的心田。马克思主义又是实践的理论,这种理论教育必须联系实际、必须针对人们思想中的模糊认识和疑虑问题来进行。这样,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行得卓有成效。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较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要更为多样、生动,除了要进行课堂教学,讲授正确、先进的思想政治要求和基本原则外,还有谈心教导法、先进激励法、批评鞭策法、实践锻炼法和自我修养法等。这些教育方法更具有切实性,能较快地产生明显的实效。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保证。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切联系
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涵、现实成效、教育规律和方法上存在着区别,但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价值体现。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为人们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它认为世界的本源在于物质统一性,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物质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的意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它随着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发展而不断变革更新,同时它又对客观物质世界起巨大的反作用。这一原理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它要求人们无论认识和解决何种问题,都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事情本身的状况把握其本质和变化的规律。它还要求人们必须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决不能用片面的、孤立的、僵化的眼光去看问题。它告诉人们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人们要在实践中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实践中提高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这种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实效,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就会脱离实际,违背客观规律,就会成为空洞的说教。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确立进步的政治理念。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理论,它是无产阶级和所有劳动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进行阶级斗争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演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阐明了社会进步的历史规律和前进趋势,特别是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阶级对抗的经济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将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还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和革命性,认为这个阶级代表着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历史前进的方向,肩负着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历史使命。可见,马克思主义反映的是历史进步的要求,代表的是先进阶级的愿望,因而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这种进步的政治理念为基础,这样才能培育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帮助人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其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使命感。反之,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失去正确的政治方向,失去社会进步性的要求。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既不是生物学上的某些特殊征象,也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为人生价值目标的正确树立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价值的大小并不只是体现个人生命的长短,也不仅在于社会地位的高低、权力的大小和金钱的多少、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其实质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的价值目标与共产主义理想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共产主义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是人的价值目标的最高追求。实现这一崇高目标需要每一个人、每一代人的不懈创造和奉献。在这种不懈的创造和奉献过程中,个人的自我价值也得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崇高的人生价值观,为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定向和导航的作用,是明辨人的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离开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的引导,不然的话就会成为低级、庸俗的东西。
第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创造性的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它认为人的社会实践是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人通过实践活动既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又能够创造性地改造世界。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始终孜孜不倦地进行着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工作,他们敢于向一切权威理论质疑、挑战,也不断地修改、刷新自己的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多次强调,他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再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停止过其创新发展的脚步。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创造性发展中,显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它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而不断创新其内容和形式。因此,把思想政治教育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创造性精神动力,使之永葆生机与活力,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因其陈腐、僵化而失却效益。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价值体现
任何一种先进的理论教育都是为特定社会的现实活动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当代最先进的思想理论教育,它是为共产党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和价值的体现。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前面曾提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不同,但两者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政治立场、观念,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并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新人。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必要途径,因为要达到这一培养人的目的,单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还是不够的。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和政治涵养,还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和行为教养。后一方面的任务主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来完成。我们看到,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存在,他们曾系统地接受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但却没有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理事与处世的态度和方式,以至于不能为社会的进步作出积极有益的贡献。这就是缺乏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导致的片面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人们既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勇于创造、善于助人、乐于奉献的优秀品格,又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良好情愫。这些教育因素并非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性质和范畴,但却是培养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者所必不可缺的东西。因此说,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并凝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能是其目的的具体体现。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越多,其效能就越大;所培养的一代又一代接班人的理论水平越高、实践能力越强,其效能就越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能的实现,除了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身为之奠定理论基础之外,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将人们的理论认识转化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引导、行为引导和价值引导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能,凝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能。
思想引导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能的必要条件。人们的思想往往面临着国内外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引导,就会受各种不良思想的控制和腐蚀,从而使人的思想观念模糊,政治信念迷茫,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受到冲击、排斥而难以奏效。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释疑解惑,持正祛邪,把人们的思想引向正确、健康的轨道,并增强人们抵御各种不良思想倾向侵害的能力。由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疏通渠道,以达到最大最佳的教育效能。
行为引导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能的重要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能只有通过人们的行为,才能最终体现出来。人们的行为受思想支配,而人们的思想也必然要外化为一定的行为。社会思想的多样性和复杂化,也导致人们行为有各种不同的表现。端正人们的行为,既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之奠定思想基础,又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的行为做多种形式的直接引导,抑恶扬善,使人们的行为能够产生对社会有益的作用,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样,才能很好地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能。
价值引导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能的必然要求。前面已经谈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价值目标的定向和导航的作用,反之,思想政治教育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价值目标起着建构和推进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自身特有的价值引导方式,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价值目标和教育效能服务。人生价值有大小之别,也有正负之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就是帮助人们实现其人生之最大价值,实现正价值,即对人民和社会有益的价值。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价值目标才能得到很好地体现,从而使其教育效能得以充分实现。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促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生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创造性的精神动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也要不断地发展。这种发展既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发展,也因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和人的素质的提高,这些都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了新的内容和水平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因其能较快地反映社会的现实变化,能直接面对不同群体的人们的活思想,所以其教育工作更加丰富多彩、灵活便捷,更加充满活力。把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发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认识问题,提升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高度进行理论解析,既可以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又可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更新和丰富;把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获得的成功经验加以总结,将其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之中,可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加生动,更富有实效性。因此说,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鲜活的素材,促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生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贴近人们的现实思想,从而增进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兴趣和自觉性。
三、在两者的有机结合上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以上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虽有区别,但两者联系十分密切,应当在两者的有机结合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则必须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一基础。通过这两种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教育人和培养人的合力。
(一)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出发,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就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原著的教学与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是其科学理论的经典文本,不学习原著,就会对马克思主义知之不深,理解不准。现在好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再开设马克思主义原著课,或者开之但课时甚少。这样,不能很好地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怎样进行论证的,以后又是如何变化发展的。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学习,才能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并从中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确切感知其推理的严密性,深刻领会其思想的先进性。由此,使学生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行动。大学生缺乏阅读、理解经典原著的能力,其理论知识和思想观念就缺乏根基,容易产生动摇和游移。通过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可以增强其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必备的素质。
其次,要完整准确地解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是由多领域多层次的思想观点构成的一个严密整体。人们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或各自从事实际工作的需要,着重强调某一方面或层次的观点是无可非议的,甚至是必要的。但切记不要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其某一方面的个别论断划等号。而在我们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确实存在着严重的片面化、教条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现在也还没有完全消除。仍然有人“盲人摸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或者“画蛇添足”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或者“刻舟求剑”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在没有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情况下,便轻言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无用了,这是不对的。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定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完整准确的科学解析,使大学生切实树立起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最后,要特别重视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分析。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重在指导实践的发展。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不是主张断章取义的实用主义,而是要以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分析与解决现实社会问题。过去,我们曾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分析我国的阶级斗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成功地完成了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和创建新中国的历史任务。现在,我们仍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文化进步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以求成功地解决摆脱贫穷落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任务。只有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才能领会它的科学性。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坚决摒弃那种脱离实际而教条式地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原则的做法,摒弃那种简单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马克思主义的条文结论的做法。要通过分析、研究现实社会问题,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更好地去认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切实有效、生动感人的。
(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指导,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
长期以来,由于教条主义和极“左”思潮的影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严重脱离实际,显得空泛而乏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本着求真、务实、创新的精神予以改进和优化。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以大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最高命题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过去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以某种信仰、观念为本,而不重视人实际发展的需要,这种教育带有强塑性,效果往往欠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主体角色的转换,要确立“以人为本”、“以大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这就要求实现两个“本位”转换:一是实现以教师为本位向以大学生为本位的转换;二是实现以学科专业的体系性、逻辑性为本位向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本位的转换。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体现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首先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而后才能做到引导人、塑造人和发展人。不能把大学生只是简单地看作受教育的客体,而应当把他们也看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之一,要启发他们的主体意识,调动他们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才能教学相长,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实然性和实效性。实事求是,重在实际,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和体现这一点。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超脱于现实的应然性和理想化的说教太多,而立足于社会现实所进行的实然性分析不足。从发展趋势上来说,应然性和理想化的东西不能没有,因为它能给人以向往和激励;但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要求主要定位在应然性和理想化的层面上,则往往达不到好的效果。比如,我们不能总是讲资本主义怎么不好,社会主义怎么优越,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却说不透为什么现今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生命力,为什么社会主义还存在那么多的弊端,为什么社会主义比之资本主义还有那么大的发展差距,还要学习、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东西。这样的话,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无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信念的确立。再如,我们也不能总是想给人们提供一种尽善尽美的行为规范模式,要么从众多先进人物身上提取种种优点构建起一种理想化的人格,要么竭力把所有先进人物都塑造成完美的光辉形象,从而要求大学生都这样去做,却不能针对他们基于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所产生的思想困惑而作出有力的解释和正确的引导,像贫困大学生学习、生活困难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社会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的问题,官僚特权和腐败严重的问题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也会华而不实,难见成效。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体现一个“实”字。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要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通常情况下,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教师,往往只重视在课堂上向大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基本理论问题,而对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思想上产生的困惑问题则关心不够。这些问题通常是由学生辅导员来予以关注并帮助解决的。而辅导员往往又仅限于对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事务的处理及具体思想问题的疏导,而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教育则为之甚少,或者因其自己的理论造诣不深而难以进行这种教育。因为不少高校的辅导员往往来自多种学科,其本身就缺乏系统、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与研究。在这两类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间,由于缺乏确定的联系、协作机制,而形成了各自为战的“两层皮”现象,这不利于高校的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富有成效地开展。当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适当分工是必要的,但从改进和优化大学生的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亦应当使这两方面更好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由此,可以让辅导员适当地兼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工作,这样在选用政治辅导员时就应考虑其这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而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专任教师,也可以在自己所任教的院系、班级做兼职辅导员。还要确立这两类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定期进行交流和协商工作的制度,以及确立这两类教师共同与学生进行对话会或恳谈会的制度。这样,既能增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引导性和方向性,也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使之取得更大更好的实效。
标签: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政治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进步主义论文; 时政论文; 世界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