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调节视野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初探论文_杨智杰

生态调节视野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初探论文_杨智杰

摘要:城市滨水区域是城市生态布局的核心,对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的调节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针对城市化进程中滨水区域遭到的生态破坏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基于城市生态调节理论,提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策略。对城市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和滨水区域生态的调节、修复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城市滨水景观;生态调节;设计研究

1.背景分析

自古以来,在我国傍水而建的城市规划中,滨水区都处于极端重要的位置。它承载着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为市民提供了休憩赏玩的空间;同时又以水为载体,为河岸带的各种生物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创造着滨水生态的演变。但是,滨水区域又是城市生态系统中脆弱而敏感的部分。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盲目追求高速城市化的弊端和矛盾在滨水区域体现得尤为明显。径流污染,水质恶化,水域割裂、生态退化等问题导致滨水区域难以发挥其生态效益和景观功能,如何使科学地对城市滨水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并有效地调节滨水区域的生态环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滨水景观生态系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1]。

2.存在问题

我国现代滨水区景观规划建设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2],由于过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早期粗放的发展状态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漠视,导致了滨水景观及生态的诸多问题,总结如下:

(1)在水体规划中,未能从城市总体空间格局的角度出发,导致部分滨水空间缺乏联系性和整体性。

(2)滨水景观设计中,缺乏适度的开放性,使滨水景观被“孤立”,导致了公众的参与度低、自主保护积极性差。

(3)在滨水驳岸的选型中,盲目追求功能性,设置大量的硬化驳岸,抑制了原本滨水生态的自净能力;并使滨水驳岸显得冷漠,缺乏温度。

(4)在滨水区域景观提升设计时,未考虑城市本土的地域文化,盲目追求新颖而复制其他地区的设计,导致滨水景观缺乏辨识度。

3.关于滨水景观的生态调节理论

3.1生态适宜性原理

生态适宜性原理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在经历了长期的适应后,对生存的环境产生了生态上的依赖,一旦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生物就难以良好生长[3]。

根据生态适宜性原理,在基于生态调节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应在充分了解生物适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基础之上,合理搭配土壤、建设材料、植物种类等设计元素,做到因地制宜。

3.2生物群落的演替理论

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生物群落在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其物种和组合群里都朝着复杂性增强、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和抗抵抗力增强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高级而稳定的生物群落的过程[4]。

在城市滨水区的群落演替中,群落自身的能量交换和循环是群落向确定方向稳定发展的内因,而人为的干预和调整则是引起群落向不确定方向发展的外因。因此,在滨水驳岸的设计中应为生态群落发展预留出足够的空间,减少人为的破坏和干预,适度调整滨水生态群落的结构和发展进程,使其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适应市民对滨水景观的需求。

3.3干扰-稳定理论

干扰——稳定理论认为:生态系统在外界环境要素变化作用下,其结构会因受到作用程度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或逐渐发展成新的动态平衡;或在干扰消除后,仍能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干扰——稳定理论指出了滨水生态系统在适度的调整和干预下仍然能够健康发展的可能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基于生态调节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策略

为了恢复城市滨水区退化的生态系统,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景观,在分析了我国城市滨水景观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关的景观生态调节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滨水景观设计策略:

4.1组织连续型水域网络

城市用地不断地建设、扩张造成了原本整体流动的水域被割裂的现状。被分割的水域,缺乏流动性和原本良好的自我净化能力,导致了生态系统的抗逆性大大降低,水质恶化等问题。

对此,进行城市的水域的串联调整,最大限度地打通水系廊道,还原完整的水系网络就显得尤为重要。组织连续的水域网络,可以水为载体,在各个被分割的生态系统中间进行物质交换,提高了生物活力和水体质量,在使滨水景观充满生机的同时,降低维护生态景观而造成的养护成本。

4.2构建生态型滨水驳岸

生态型滨水驳岸是一种偏柔性的驳岸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引入护坡效果及适生性俱佳的亲水植被与相应的防洪护坡工程材料相结合,在满足了驳岸功能性的同时,柔化滨水景观边界并取得良好的生态效果[5]。

生态驳岸的构建可根据防洪的功能性需要结合滨水区域的景观性和生态性共同考虑。例如,在流速较快的区域采取混凝土与绿化相结合的台阶式生态驳岸,以保证滨水区域护坡的功能性;而在相对静水区域,采用卵石、可降解土工材料与绿化结合的仿自然式生态驳岸,最大限度地发挥滨水景观的生态性。

稳定的生态群落是发挥滨水景观生态效益的前提[6]。根据前文生态调节理论分析中所引用的生物群落的演替理论,在滨水景观平面设计时,在满足功能前提下,尽可能少采用硬质铺装,多采用植物材料和水体组织景观设计,为生态的恢复留足空间。在此基础上,根据干扰-稳定理论及生态适宜性原理,适度发挥人为干预作用,合理引导滨水生态朝着群落稳定、景观怡人方向发展。例如: 综合考虑植被对温度、湿度、光照的要求,以及群落依赖性与竞争关系等因素,合理进行植物选型,保证生态的稳定性和抗逆性。

4.4营造发展型生态廊道

在滨水景观建设中,从空间上划分,生态廊道可分为三种:水系廊道,生物廊道和硬化廊道。水系廊道以水体为依托,进行各种物质与能量的动态交换;生物廊道以各类植物和微生物为主体,发挥其含蓄水源、改良土壤、净化水体等生态效益;硬化廊道包括道路,广场和驳岸等硬化区域,其主要作用是满足滨水区域的交通集散和防洪固坡等功能性需要。三者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合理调整其面积和发展趋势,共同形成城市滨水区域生态廊道空间。

生态调节视野下进行滨水景观的设计,不仅要着眼于现状,更应该关注滨水景观未来的发展状态。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理解水系廊道,生物廊道和硬化廊道之间的关系。在引导水系廊道时,考虑迎、背水面水体对生物廊道的影响;减少硬化廊道对水体的割裂,保证水系廊道尽可能连通,提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在规划生物廊道时,考虑水体和硬质材料对植被、种植土壤和期间微生物群的影响,避免植物根系与硬质材料间相互破坏,提高水体与生物廊道间的物质交换能力,并营造怡人的亲水生态景观。在建设硬化廊道时,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其面积,为滨水生态的恢复提供空间;此外,可结合水体和植被,设计亲水区域,营造可供市民参与互动的景观场所。

5.总结

在生态调节视野下进行滨水景观设计,是在传统滨水景观和改造模式实践基础上的研究探索。本文将生态调节理论与滨水景观营造方法相结合,针对目前滨水景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策略与解决方法,意在探寻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滨水生态景观模式,以提升滨水城市的生态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高波,张杏锋. 谈校园水体景观建设,山西建筑[J]. 2014(10):208—209.

[2]曾娟. 基于生态恢复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研究——以渭河咸阳段环境景观综合治理概念规划为例[D].长安大学,2013.

[3]刘滨谊.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4]朱思暮. 基于生态恢复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以海宁市麻泾港滨水景观设计为例[D]. 浙江农林大学,2018.

[5]李鹏飞. 园林驳岸的设计研究[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6]郭春华,李宏彬. 滨水植物景观建设初探,中国园林[J]. 2005(4):59-62.

论文作者:杨智杰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生态调节视野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初探论文_杨智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