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经济蓬勃发展,交通运输线路越来越密集,给人们出行提供极大便利,其中,地铁是很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作为地铁建设的排头兵,地铁岩土工程勘察给技术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地铁勘察涉及到沿线岩土地质勘察、水文地质调查等多方面内容。
关键词:地铁工程;地质勘查;施工安全
引言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延伸,地铁工程项目建设引发人们诸多的关注,由于它具有规模大、工期长、投资多等特点,因此要注重做好地铁工程岩土地质勘探前期准备工作,重点勘探和查明地铁沿线及附属工程的工程地质、水文等条件,考虑不同的地铁工程施工工法及不同勘察阶段的精度要求,全面把握地铁岩土工程地质勘探的关键要点,以满足地铁工程建设项目的要求。
1地铁工程地质特点
1.1地质构造特点
徐州市位于华北地台东南缘、徐州断陷褶中段,东距郯庐深大断裂带100km。徐州断陷褶有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展布的复式褶皱及大致平行的逆断层组成,并被北西-北西西向的断裂切割。
褶皱构造:3号线勘查区内褶皱构造主要有拾屯复式向斜、义安山复式背斜、闸河复式向斜、徐州复式背斜及贾汪复式向斜,之间次褶构造较为发育,轴向一般为NE向。
断裂构造:3号线勘查区褶皱构造主要有东西向断裂构造及北东向断裂构造,3号线勘查区内北东向断裂构造较发育,但均非全新活动断裂。
废黄河断裂(F1、F2、F3)为3号线勘查区最重要的一条深大断裂构造,该断裂呈NWW向从3号线勘查区斜穿而过。断裂带由三条近于平行的断层控制,宽度约1000m。断裂带成生于中生代,带内岩石破碎,断层角砾、裂隙岩溶发育。断裂带总体倾向南西,经历多次活动,反、顺扭迹象均有显示,更新世以来以垂直升降运动为主。
1.2地形地貌特点
徐州市区内的地貌形态主要有丘陵(残丘)和平原两大类,前者是剥蚀—溶蚀作用的结果,后者是堆积作用的结果。拟建徐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场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为堆积平原、岩溶丘陵(残丘)及冲(坡)-洪积平原交叉分布。
沿线经过不同地貌单元区,给地铁工程设计与施工带来多样性和复杂性,所有区间及车站的设计施工工法都要结合地面既有建筑及地层分布特点,并进行技术经济对比来选出最佳方案。
1.3地层分布特点
3号线一期工程沿线第四系覆盖层有全新统人工填土、粉土、粉砂、黏土及晚更新统黏土;基岩主要为奥陶系灰岩、寒武系灰岩。
沿故黄河两岸分布较厚的粉土、粉砂层,基本为可液化土层。
拟建线位下伏可溶性盐岩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O)、石炭系(C)和震旦系(Z)石灰岩地层。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下伏岩溶形态主要表征为溶隙、溶沟及溶洞,属裸露-浅覆盖型岩溶,溶洞主要以充填型为主,充填物为硬塑状褐黄色黏土,局部夹灰岩碎块,局部钻探发现发育串珠状溶洞。
2地铁工程地质勘查施工安全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不足,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地质勘探工作有流动性大的特点,主要是因为该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简陋,很多人不愿意参加地铁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因此,勘探人员比较紧缺。目前,地质勘察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大学生,因此,工作经验相对不足,尤其是安全施工方面的经验不足,对安全生产有较大的影响。另外,地铁项目的勘察费用较高,施工单位缺少进行安全知识教育的资金,造成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有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导致地铁地质勘察施工安全事故多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地铁施工风险较高
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较,地铁工程施工风险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作业空间非常有限,而且需要循环作业,隐蔽性较强;(2)周边建筑物较多,地下管网非常复杂,工程施工难度较大;(3)地铁施工中,结构形式多变,使用的施工方法多种多样,增加了施工管理的难度。
3地铁工程地质勘查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3.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勘察单位需要对地铁勘察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安全培训,需要组织好安全培训工作,包括特殊作业培训、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要符合实际,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不能只是走过场形式。可以邀请一些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讲解和交流,以此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3.2加强和提高地质勘察作业的应急管理工作及应急处置能力
3.2.1编制地质勘察作业专项应急预案,强化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在勘察施工前,应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抢险队,配置相应的应急抢险设备和物资,健全应急管理机构,落实并强化安全责任制,形成分级响应,齐抓共管的应急管理局面。
3.2.2加强地质勘察作业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勘察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地质勘察作业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充分考虑地质勘察作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责任分工、应急队编成、处置程序和措施等要细化分解。通过应急预案实战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地质勘察作业事故能力,起到锻炼队伍,积累经验,强化地质勘察作业应急处置能力。
3.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在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和安全考核制度的同时,勘察单位还要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安全生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勘察单位要加强生产资金投入,申请和提取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这笔资金要由安全管理生产管理部门专款专用,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强安全管理;(2)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主要是贯彻《新工伤保险条例》,可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基本权益,一旦出现工伤,可以保证工伤认定工作的公开与公正。与此同时,及时有效地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提高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工作效率,是符合行政审批的及时性原则的要求。
3.4注重风险评估,强化源头预想预防
加强地质勘察作业安全风险评估预想预防制度,可以通过事前对安全风险的有效辨识、风险评估、分级预控、预想预防等措施,减少或避免安全风险,保证安全风险处于受控状态。强化预想预防,化解风险,对于识别出的安全风险采取针对性措施,可以预先有效防范、降低甚至消除安全风险,采取强化监管措施,加强预想预防,有效防控安全风险。
3.5提高安全意识
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需要建立安全规章制度。通过健全的制度对在现场施工人员在安全方面形成制约,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另外,还要建立安全生产绩效制度、考评制度、晋级制度和薪酬管理制度,对这些制度建立并落实,可以有效加强地质勘察施工管理,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地铁是城市发展的象征,因此为安全高效的建设城市地铁,地铁岩土工程勘察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地铁工程的地址勘察施工中,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保证施工安全: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和提高地质勘察作业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注重风险评估,强化源头预想预防。从而有效解决地铁地质勘察作业中的安全问题,保证地质勘察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龙,孟雄飞,杜小川.城市地铁岩土工程勘察应注意的问题[J].住宅与房地产,2017(6):252.
[2]周昌慧.探讨城市地铁岩土工程勘察应注意的问题[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8):110-111.
[3]赵福滨.城市地铁岩土工程勘察应注意的问题[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8):108-109.
[4]张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0):87-88+125.
[5]纪海波.浅谈水利工程中地质勘察与岩土治理问题[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7):130+114.
[6]李树荣.浅析岩土勘察施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探究[J].居业,2018(3):17+19.
论文作者:李克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地铁论文; 作业论文; 地质论文; 岩土论文; 工程论文; 风险论文; 东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