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更不能产业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义务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不能产业化不仅包括义务教育不能产业化,而且与其他教育相比较义务教育商品成分更少,更不能产业化。本文作者是教育收费的较早支持者,但早在90年代初此人也就提出,教育具有商品性、市场性不等于教育就能商品化和市场化的观点。(注:参见《教育研究》,1989年第12期,《外国教育动态》,1989年第5期,《上海教育科研》 1993年-1995年数期。《教育问题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版。 )教育的产业化和教育的商品化、市场化有本质联系,或者说本质上是一回事。教育产业化必须使教育商品化、市场化,教育不能商品化、市场化,教育也不能产业化。
一、义务教育是公益事业,产业化不利于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所谓公益事业或某项事业、活动的公益性是指从事或进行这种事业、活动不仅对个人有利,是个人的责任,而且对国家、社会和他人有利,也是国家和全社会的责任的事业、活动和特点。相反不仅对个人没好处,也对国家和全社会有害的事业和特点。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就是这样一种事业或是活动。一个人不接受义务教育或最基本的教育不仅对自己没好处,而且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都有害。因此,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必须保证和有责任使适龄少年儿童接受这种教育。接受义务教育有经济问题,但不完全是经济问题,还有人们对教育作用的认识问题和接受教育的意愿问题。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国家和学校应通过减免学费等方式给以帮助,但对于虽然不存在经济困难也不愿意接受义务教育的少年儿童及其家庭,国家就必须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社会和企业及其他任何一个方面都没有权利强制公民消费任何一种商品,但在普及义务教育条件下,国家、学校则通过法律、经济等手段强制少年儿童及其家庭消费教育产品或接受教育和进行教育投资,那义务教育还能说是一种完全的商品,学校还能说是一种纯粹的企业或产业?还能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如果把教育当作消费,世界上那有消费者没有消费能力就无偿提供其资源商品;消费者不愿消费就强制其消费商品;消费者既无力消费又不愿消费就既无偿提供其消费商品又强制其消费商品的企业、产业和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如果我们的企业都免费和强制消费者消费它的商品,还谈何市场经济及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如果把教育作为投资,世界上也没有当投资者无力投资时,企业让其免费投资;当投资者不愿投资时,企业强制其投资;当投资者既无力投资又不愿投资时企业既免费又强制其投资的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义务教育无论是免费还是强制都是为了全面提高全民素质,不这样做就难以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大力发展教育和普及义务教育应该利用市场机制扩大其投资和消费,不应该限制其投资和消费,我国过去一定程度上是限制其投资和消费的,这种观念和做法要变革。但利用市场机制筹集教育经费不等于就使教育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当然不愿接受教育的人在现代社会是极少数的,我们不能因为这极少数人而否定教育的商品性、市场性和产业性,但我们也不能无视这极少数人而把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二、教育收费不等于教育产业化,义务教育产业化不利于教育公平和平等
教育收费与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和投资原则、自由择校及我国目前教育投资紧缺等问题有密切联系。教育不仅能给受教育者个人带来经济及其它利益,也能给国家、社会及他人带来经济及其它利益。因此教育不仅应该由个人投资,也应有国家投资。也就是说义务教育应有受益各方按比例投资,不能“全价收费”(完全按教育成本收费)。义务教育给国家带来更多的利益,应主要由国家投资,并要保证每个少年儿童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使他们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去接受教育权利和义务。在此前提下,受教育者个人及其家庭在可能的情况下和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一定程度的投资也不违反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公平和平等既有相对性也有绝对性,其内容包括受教育的权利或机会的公平、平等,教育教学内容、设备等物质条件的公平、平等,也有教育和学习结果的公平、平等。任何一个国家即使是发达国家的教育也不是完全平等和公平的。义务教育的公平、平等主要是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的公平、平等,而不是内容、教学设施,更不是教学和学习结果的公平、平等。也就是说,国家必须通过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公平、平等地保证每一个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要提供最基本的教育教学设施条件,并使学生最终达到最基本的教学结果,这是绝对的,或者叫做义务教育的绝对公平和平等,做不到这一点就是政府的失职或失效。在此基础上各地义务教育的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义务教育的教育教学设施条件和学生接受教育教学和学习的结果更是千差万别的,这就是义务教育平等和公平的相对性,要在这些方面达到完全公平、平等是不可能的,不仅现在不可能和现实就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和不可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在教育消费上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和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筹措教育投资,解决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在保证了义务教育绝对公平和就近入学的前提下,允许一部分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根据自己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学校教育,进一步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平等,或者说使教育相对公平、平等水平进一步的提高,既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也有一定的现实需要和可能,这就是择校生高收费国家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但这种教育收费不能称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如果义务教育真正实行了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和完全的自由择校、全价收费,国家不予主要投资,那收费就不只是现在的价格了。不仅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部分经济困难的家庭承受不了,就是包括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多数经济收入不错的家庭也是难以承担的。只有少数一部分人能够承受的教育收费和接受的教育,还谈何义务教育和教育公平、平等!?
三、产业性只是教育的一种属性,把一种属性当作本质会导致教育发展违反其客观规律
教育及义务教育有阶级性、生产性、科学性、文化性等多种属性和为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等多种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又有了商品性、市场性和产业性。但无论何时教育还是培养人的活动,不能在大搞阶级斗争时就说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和上层建筑,在狠抓生产发展时就把教育当作生产力,在实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时就说教育是商品,就把教育商品化和市场化。现在国家把教育看作第三产业,许多人又要把教育产业化。如果教育产业化了就是说教育只有商品性、产业性,没有了政治性、文化性,这显然是错误的。教育与政治具有本质的(或必然的、普遍的、内在的)联系,要为政治民主和国家法制服务,要遵循这种本质联系的规律。教育与产生力和经济,也包括市场经济发展也具有本质的联系,要为其服务,要遵循这种本质联系的规律。教育与科技、文化也有本质的联系,也要为其服务和遵循这种本质联系的规律。这已经说明教育不能只遵循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和产业发展、管理的规律,不能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此外教育还要遵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及其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等本质关系的规律,这些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产业发展规律有更不同的特点。教育发展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借鉴和引进市场经济机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遵循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和产业经济规律,但这绝对不等于使教育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如果这样就算是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那政治也可能要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因为政治也要适应市场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发展,也要借鉴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等市场经济规律和原则。
标签:教育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教育产业化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义务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