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历史学科具有时间、空间、人物的特定场景,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精心选用好情景资料,把学生带入历史氛围之中。学生在体验历史情感中,把各种感官和体会都应用到学习过程中来,可以保证具有各种记忆和思维类型的学生都能积极地感知教材,使学生自然进入探究角色,而教师的适当引导,特别是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使他们能有所收获,有所侧重。 3.组织活动课,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会探究。“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发掘真理”。新教材中活动课正是以“讨论发掘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收集材料、分析信息、提炼思维、寻求答案、展开讨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4.撰写小论文,强化实践探究能力。为加强对探究成绩的巩固,检验探究效果,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或者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参考书目,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表明自己的观点。还可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游览名胜古迹,写观后感,或编写历史剧本,所写内容只要是依据材料发表议论、观点鲜明即可。然后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解决类似和相关的问题,这样,学生实践探究得到巩固,同时也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 三、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1.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有勇于接受挑战的教师。 新的教育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新的教育实践。历史教师要认识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历史学习的方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并从中受到启迪。 知识更新的能力。在当今知识信息急速膨胀、更新的时代,教师要自觉地学习、扩充,掌握新的知识信息,不断改善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开展探究性学习课程的需要。 善于指导和激励学生探究的能力。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能够对学生从选题,设计方案,收集、处理、运用资料,到撰写小论文或主持主题发言等,每一个环节进行指导。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不同见解,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为学生营造探究学习的宽松环境。 2.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 到目前为止,历史探究性学习在获取资料信息方面还局限于校内图书馆和互联网。尽管图书资料和互联网信息量很大,但毕竟是纸上的、文字的东西居多,而对实物史料则接触较少。因此,我们要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院、展览馆、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处去阅读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3.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进一步改变现行评价制度。 对学生的评价。在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课题方案或活动计划,记录好每一次活动的内容,并注意及时整理和保存,这将与探究成果一起作为评价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依据。 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应关注其主导的过程及作用,即关注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的适度性、组织探究活动的条理性、指导学生的有效性等,以促使教师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教学成为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实践证明,丰富多变的教学方法能大大提高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使其更具魅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创造性地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学习中来。当然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需要努力钻研现代教育理论,体会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探讨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历史教学利用它自身的魅力,从现代素质教育改革中脱颖而出,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一枝奇葩。
论文作者:赖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