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作为一种思想文化的双重功能_哲学论文

哲学作为一种思想文化的双重功能_哲学论文

哲学作为一种思想文化的双重功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思想论文,功能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对人行动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呢?换句话说,哲学的功用或功能是什么呢?哲学对人行动的意义和作用,一般理论界中比较得到认同的理解就是它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认识世界也可以说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描述,改造世界就是思维对世界发展的目的性建构。有些学者常常把这两个方面融合起来加以理解,这个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本文着重阐述的基本思想就是在区别中来把握这两个方面,它们分别代表了哲学,特别是现代哲学的两大基本功能。

“认识”活动一词在最初始的含义上是指对对象的直接“描述”,力求达到科学真理性的知识,是属于科学意义上的认识,又称认知。社会科学中也有类似的认识,我们把这种思考叫“对象性思维方式”。而哲学上的认识则属于一种认识的认识或对认识的反思,这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但需要澄清和明了的是这种反思性认识的对象不仅包括人与对象的思维认同关系,而且还包括人与对象的实体意义关系。其反思的宗旨就是要达到描述、评价和规范对象的统一,是属于一种“反思性思维方式”。“对象性思维方式”是指主体对客体的观念把握须以客体自身的特性、结构及规律为阈限。认识活动的思维进程是主体向客体的接近运动,认识结果是客体在主体大脑中的观念生成或观念映像。尽管在主体向客体的接近并得出结果的过程中,会有主体因素的介入,然而在“对象性思维方式”来看,主体因素的介入并不必然影响认识结果,而且认识结果中的主体因素原则上是可以排除的。因此,作为“对象性思维方式”的认识活动在思维层次上侧重于揭示“对象是什么”,而不讨论或鲜有触及“对象应如何”。而“反思性思维方式”是以“对象性思维方式”为基础的,所以本身也蕴涵着要负责揭示对象是否真假的科学性命题。这就是哲学的描述性功能,这并不意味着说哲学可以直接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因为这不是哲学作为一种意识或文化思想的现实性,但并不妨碍哲学思想作为一种规范原则和一般行为方法而走向现实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这种规范和方法是通过人的反思重新建构实现的。在思维领域中建构行为模型,这就使哲学具有了革命性特征。虽然哲学的最高问题和最基本问题仍然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但哲学却以现实为基础和目的。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哲学的这种反思活动就是哲学对现实主体活动的自我认识和实现方式。它不仅把对象性的认识再作为对象进行描述,指出“认识实际是什么”,更要联系主体及其所属的人类及实践,阐明“认识应该如何”,并以此规范认识着的具体对象。

哲学思想是对一定时代各种具体思想和观点的提炼与升华,是对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思想的概括和总结。按着马克思的说法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那么它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各门具体学说的性质和特点。它对具体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就带有了自然科学的某些属性,对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就带有了社会科学的某些性质,对人文学说的概括和总结就带有了人文学说的某些特点。但无论对哪门具体学说和理论思想的概括和总结,都会使哲学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和功能,即一种是描述性功能,另一种就是规范性功能。一般来说,大多数自然科学理论都以描述性为主,而大多数人文学说(不包括人本演化和解剖理论)都以规范性为主。社会科学则各不相同了,像历史学基本倾向于描述性,未来学则倾向于规范性。那么哲学是对这些思想的提炼和概括,当然也同时必然反映这两种不同的属性和功能于一身中。哲学作为揭示真假问题的描述性功能则来源于具体科学思想的描述性特点,而作为建构行为的规范性功能则来源于具体思想的规范性特点,只不过哲学对这两种功能的表现更具一般原则性和方法意义。

哲学二重性功能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具体说来,描述性功能是基础,不描述事物、辨别真假,以求达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目的,哲学就失去了成为一种科学的性质,走向宗教信仰。但如果失去了规范性功能,则哲学就不能长入现实而变得毫无意义。所以说规范性也才是哲学思想的进一步升华。二者的关系是在不断地动态转换过程中实现的。比如说,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学说,在一定的意义上它是一种对历史规律的揭示,在一定的意义上它又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一种规范,实际上这两种功能是不断转换的。当它作为描述性功能对历史规律进行揭示的时候,它就具有了科学性的特点。对于这种揭示的科学真理性就成为人们去规范下一步行动的基础。为下一次社会变革的规范模式提供了材料。当人们不断地把哲学引入现实,并按其规范模式去行动的时候,而结果和预设目的往往发生偏离,这样就又需要对重新了解和评价,并对新的历史因素和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和把握,这又重新回到描述性功能上来。所以,二者总是在运动中相互转换。不仅如此,既使同一理论观点本身也可能既具有描述性,又具有规范性。例如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本身,我们可以说是对对象、思维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科学描述,是对真理的探求。既然它是一种方法,那么也可以说是对思维的一种规范,是让人们思维遵循的原则。还比如一些人文理论,它本来是对人的行动、相互关系的规范性研究,但如果是在社会范围的意义下,目的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就具有了真假上的意义,内含了一种真假性问题,所以说哲学的两种功能是密不可分的。

哲学的两种属性和功能都是建立在人的行为现实性基础之上的,现实性也要求哲学必须具备这两种功能。我们所说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参与创造的世界。人的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使自然界人化的过程,又是一个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前者将自然界变成人的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后者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自然界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互为因果,密不可分。人的实践活动通过两者的统一打破了自然界原有限度内物与物的关系,同时也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人和自然以这种方式打交道,各自由于对方的存在而具有了某种共同的“意义结构”,而实现了自己的现实。这种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现实的人和现实的自然的统一,就是人的现实世界。它表现为人存在和他的世界的现实关系。这一现实关系就是“人存在”作为“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他的世界”作为“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的内在统一。在人的实践活动所构成的现实世界当中,人的生存方式可以将自在的自然界和自为的观念世界变成有待于转化成现实的潜在形式和理想形式,并尽而将人的生存方式本身深化为一种由实践进行的“世界筹划”活动。而事实上,无论潜在形态自然界,还是理想形态的观念世界,只有在作为组建人的世界的可能性条件和因素时,才具有意义,离开了人的现实世界,二者同归于空想,成为一种无意义的虚设。哲学立足于现实,这不仅使人的实践活动成为了哲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同时也成为了哲学的归宿。哲学思想不从实践出发,就解决不了主观同客观如何达到一致或相符合的种种困惑,解决不了主体和客体之间观念上的对立统一。不以实践作为归宿来理解人作为主体的现实性,哲学也不能成为一种“自觉意识”。哲学既然以这种现实世界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也就要求哲学本身必须具备描述世界、揭示真理和规范世界以找出合理模式的双重属性和双重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早已完成了面向现实的这种转向。在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当中,不再求助于具有普遍有效性的形而上学观念设计,摆脱了以往哲学直观化、宗教化和极端科学的专制主义倾向,不仅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各领域给予科学的解释,使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达到与主观世界相统一的真理性认识,同时也使哲学成为一种人学世界观的自觉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上可以看出这一点。早在“莱茵报”时期(1842年)马克思就明确呼唤哲学回到现实世界。他说:“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哲学思想必须冲破那些固定不变的、令人难解的体系的外壳“以世界公民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虽没有提出“实践”的概念,但已初步形成了以实践为基础的思想。1843年夏《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进一步丰富了这一观点。马克思揭示了区别于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中心观点。黑格尔辩证法是对现存国家的赞颂,而真正的辩证法则是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或者说是一种革命性的意识形态,使现存世界革命化。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主要责难是认为黑格尔颠倒了实际的主次关系,将主要是后起的、处于次要地位的精神确认为历史的主体,而处于主导地位的人和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家庭、市民社会、国家)反倒被降到次要地位。马克思认为,这种颠倒了的主次关系,应当被颠倒过来,唯有如此,才能在真实的人和社会组织中看到历史行动的真正的主体。马克思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并使其现实化和革命化,成为分析现实的有力武器。在1848年载于《德法年鉴》上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又写道:“彼岸世界的真理消失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要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人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这历史服务”的哲学就是将哲学的视野从“彼岸”转到了“现实”,从“天上”转到了“人间”,他从人存在和他的世界的现实关系中看待宗教、国家、法、市民社会,旨在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更深入地分析了人存在和他的世界的现实关系,从人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统一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劳动异化现象和如何扬弃异化并向人的真正本质的回归。“针对原本”的批判所倡导的哲学就是要通过“实践方式”来解决理论上的对立,并从人的存在方式来透视人对自己生活的现实世界的创造和理解。这是解决人的现实世界之谜和人类自我理解困惑的最合理方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则标志着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彻底确立,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真实体现。它不仅解决了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的争论,使人们对世界达到符合性认识成为可能,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哲学找到了归宿。哲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使哲学立足于现实世界的过程中,始终都是蕴含着哲学具有解释世界达到真理性的功能和具有规范世界达到指导人们行动改造世界功能的理解。从后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矛盾运动的剖析中更能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向现实的具体思想脉络。

将人的全面解放和社会的合理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宗旨,并在其哲学方法中蕴含了实现这一宗旨的合理内容。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它并没有提供这种统一理论的具体的现存形式。比如辩证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的争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关系的研究,人学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地位的探讨都反映了这种形式与内容的矛盾。人们还没有突破理论现存形式的局限性,并对各方面理论的合理性完成历史性的综合,尤其是“课堂哲学”往往注重的仍然是哲学描述世界的功能,怎样才能达到真理性的认识,而忽略了人的行为目的是如何在思维当中被重新建构的,忽略了人的行为目的、利益、价值目标在人行为中的规范作用,忽略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真、善、美关系的处理在使哲学回归现实中的作用等等。这正符合了某些学者所说的,以前的哲学比较重视从实践到理论的这一环节,而较少重视从理论到实践这一环节,而实际上后者是更为重要的过程的思想。关于解释世界的描述性功能和建构世界的规范性功能的有机关系的研究就更不具雏形。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哲学的研究也发生了转型。对哲学的规范性研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比如说主体哲学的热潮、社会哲学的兴起、风头正劲的人文学说、价值问题、生态环境以及日常生活哲学等等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哲学的这一发展趋势和特点。而且有些观点和学说非常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如“合理性”问题的探讨就是规范哲学当中很重要的核心问题,它反映的是现实世界当中人与自然的利益关系、人与社会的目的和利益关系以及人的自由解放的实现等中心内容。它的基本含义就是要遵循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幸福的原则,来选择和调节人类行为。它回答的是人的行为目标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这种目标,因此要对各种行为目的和发展目标以及实现每一种目标的种种手段进行反思,探求其合理化限度,并寻求其合理化标准,以指导各种具体行为。其实质就是一种建构问题和合理行为观念。不仅如此,合理性本身还内涵着一种系统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的原则思考。对行为的各种问题都可以追问其合理性,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等等,又可以对主体行为的不同时空范围及相互关系追问其合理性,这样就需要对社会的各个层面和各个要素加以系统分析、系统解决。人们总是在排除不系统性,以全面的、系统的和整体的观念来解决合理性问题。对行为的持续性也可以提出合理性问题,即合理性的动态原则。因为评价对象的动态属性和评价主体标准的动态化特点以及主体对对象规范和评价的非至上性所决定,会出现合理化模式与行为效果之间的背离,从而成为人们重新建构合理化模式的动力,所以永恒的合理性是不存在的,只有合理性的不断追求是永恒的。所以合理性本身就反映了这种系统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的方法与原则,处理的是价值系统的关系。利用合理性来建构人的行为模式和规范人的行为能够很好地反映人与自然和社会的综合内容,这些都是规范哲学所处理的中心内容。仅有真理性认识不能直接导致合理的实践。追求真理不应看作是哲学意识活动的唯一目标,它的根本任务和最后归宿,是将真理同人的合理的价值追求相结合,正确引导和指导实践,在现实中达到真、利、善、美的和谐统一,因此,哲学思考不仅要指出认识活动达到真理的途径、机制和方法,更要评价认识活动对人及其实践的意义,从促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探讨“应如何”的问题,藉此来规范人的行为。但笔者又反对把哲学的这一功能极端化,而忽略或否定了哲学的描述性功能。把哲学的人文化特点做狭义的理解,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会走向歧路,只有把哲学的这两种功能合理地、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融汇贯通的程度,那才将是哲学的大发展。

标签:;  ;  ;  ;  

哲学作为一种思想文化的双重功能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