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在不断的完善,保护传承乡村记忆已成为紧迫的时代任务。近年来,各地档案部门顺时而动,积极组织开展城乡记忆工程建设,抢救保护乡村记忆。从档案部门开展的城乡档案记忆工程和其他部门开展的具有档案性质的记忆工程来看,目前我国的城乡档案记忆工程建设可概括为五种模式,即:浙江综合实践模式、天津方言语音建档模式、福建示范项目模式、上饶网络平台模式、高平视频记录模式。
关键词:记忆工程;社会记忆;乡村记忆;档案记忆
引言
新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作为中国文化根源的传统乡村正经历着巨大的时代变迁,传统文化遗产以及伴随村落而存在的乡村记忆面临着严重破坏和阻断。在此背景下,我国一些地方档案部门顺时而动,组织开展城乡记忆工程,抢救保护乡村记忆。如年威海市环翠区档案局开展“城乡记忆工程”、年浙江省档案局发起实施“浙江记忆工程”、2014年上饶市档案局开发“上饶记忆”网、年天津市档案局组织实施“天津乡音记忆工程”等等,突显出档案部门积极参与乡村社会记忆保护传承的主体责任和时代意识。作为档案工作改革创新的新举措,城乡档案记忆工程还需要我们加强对其内涵的认识和探讨,以增强理解,推动发展。
1城乡记忆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从客体角度来说,城乡记忆工程有利于社会记忆的传承与认同。档案记录了一个城市或村落发展和变迁的历史,体现了整个区域的文化精神内涵,反映了城乡形象构建的整体性历史。在微观层面,城乡记忆工程通过承载与存留、拯救与跨越、追溯与见证,有利于城乡灵魂的守护;在宏观层面,“城乡记忆”作为“国家记忆”的重要组成元件,既保护了“城乡记忆”,也保护了“国家记忆”。通过城乡记忆工程传播城乡历史、弘扬城乡文化,有助于提高公众保护城乡文脉和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与自觉性,并强化公众认同,促使个人和群体更积极地参与城乡建设与记忆保护。从主体角度来说,城乡记忆工程给档案部门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档案馆是城乡记忆工程的重要参与者,没有档案馆的参与,城乡记忆工程就会失去应有的“记忆支撑”。城乡记忆工程是档案部门承担社会记忆、传承历史使命的伟大工程,是档案部门开展城市文化建设的“文脉工程”,是档案部门开展服务民生建设的情感工程,是档案部门参与城乡重大活动和重点工程建设的接轨工程。具体来说,“城乡记忆工程”预示着档案部门角色的转换,即从“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收集者”。这有助于:扩展档案馆的馆藏资源,通过整合体制内外的档案信息资源来改变原有馆藏内容单一、历史档案匮乏的状况;在社会中重塑档案馆的人文形象和亲民形象,更加高效快捷地服务社会;实现档案馆的功能转变,真正地以“社会记忆”的记录者和保管者的角色来开展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乡村记忆工程”与“城市记忆工程”相辅相成。“乡村记忆工程”同“城市记忆工程”在纵向上相互承接,一道描绘出一个地区完整的生命周期;在横向上互为补充,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精神文化内涵。一方面,两者都有利于我国社会稳定转型。“乡村记忆工程”为转型中的乡村保留一片精神家园。村庄的历史、文化、村规村训的传承可以起到教育教化作用,可以凝聚人心、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城市居民通过“乡村记忆工程”能够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乡村文化、习俗,从而产生更多的尊重与认同,有助于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融合。另一方面,两者都有利于我国的珍贵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档案部门在实施“城市记忆工程”中积累下来的优秀经验、塑造出来的优质形象、总结下来的科学方法,都可以帮助“乡村记忆工程”更加顺利地开展。而文物部门、文化部门在开展“乡村记忆工程”中对乡村记忆实行的“文物化”保护措施也为“城市记忆工程”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城乡档案记忆工程建设模式
2.1建设方式与成果的地域性
由于各地的自然和历史不同,城乡档案记忆工程很难形成统一的建设内容、建设模式和建设标准,各地方需要根据本地的乡村记忆资源状况、乡村环境和建设条件,有条件、有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城乡记忆保护传承工作。如浙江记忆工程建设中,浙江省档案局虽然要求各地以乡村记忆示范点为重点,但各地的示范点建设是“各显神通”,有的建乡村记忆馆、有的建乡村记忆长廊、有的建村史馆,各种场馆展示的乡村记忆也没有统一的模式。这正是城乡档案记忆工程的地域性体现。
2.2推动数字资源库的广泛建设
数字资源库的内容建设是城乡记忆工程的基础性工作。推动数字资源库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四个核心环节着手:第一步,资源调查。这要求调查了解现有文献资源(包括区域内外及至国内外、各类组织机构和家族个人的档案、图书、文物等)的分布和保存情况,以及文献资源的种类、内容、载体、格式和质量等情况。第二步,资源采集。这要求确定资源采集范围和规则,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征集相关文献资源。它包括通过行政手段、技术手段,物理集中统一管理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电子档案;在各级档案局统筹安排、组织协商下,以联合协作、共建共享方法,逻辑整合本区域内各级各类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博机构,以及一些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文献资源或目录;采取提前移交和接收的方式,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新产生的电子文件(档案)收集进馆;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到区域外及至境外相关机构,以免费或付费方式复制、购买有关本区域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献;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文献,鼓励个人自愿捐赠、上传文献。第三步,资源组织。这要求对通过各种方式采集而来的文献资源,进行鉴定、扫描,将其存入基础数据库(文本数据库、图片数据库、音频视频数据库);进行文献编目、分类,按照专题进行组合,使之有序化、系统化,并建立目录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第四步,资源整合。整合各个部门和系统、各种类型和格式的数据库,实现统一目录检索,加强数据库的开发利用。
2.3建设目的的公益性
人们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总是具有目标指向性。从一般意义上看,社会工程的目的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创造一个新的社会体制,建构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从具体的实践看,社会工程的目的都是为了普遍的公众利益而展开的。如希望工程是建立希望工程基金,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继续完成学业,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以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城乡档案记忆工程作为社会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其目的是满足在社会急剧变迁中人们对传统历史文化和乡愁情感的需求,也属于公益性的社会建设项目。中国美术学院郑巨欣教授指出:“世纪的人们似乎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了将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社会公有、人类共享,而不是私有财产加以保护的必要性”。从中外各类记忆工程看,均具有公益性的特征,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追求潜在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如“美国记忆”项目,是通过对美国国会图书馆及其他文献机构最具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加工组织,提供在线利用,以期实现最佳保藏和利用。
结语
从世界记忆工程到国家记忆工程、城市记忆工程、城乡(档案)记忆工程的连续性实施和延展,既说明在当前社会变革时期,对传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离不开档案领域和档案部门,也充分说明档案部门在以自身专业方式服务传统历史文化保护方面,具有独特的社会记忆保护传承功能,值得关注和倡导。
参考文献:
[1]孙昊.收藏乡土味道记录浓郁乡愁———福建省宁德市“乡村记忆档案”示范项目建设侧记[N].中国档案报,2016-12-08(3).
[2]尤炼,沈樑.“乡村记忆———南通乡村影像志”文化工程启动[EB/OL].南通网,[2016-04-03].
论文作者:刘娜,李乐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记忆论文; 城乡论文; 工程论文; 档案论文; 乡村论文; 部门论文; 社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