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政府为何又翻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大利论文,政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人说,意大利几个世纪以来的政治史,就是一部对廉洁、高效的政体的追求史和失败史。在不断追求和屡求屡败中,意大利政府像走马灯般频繁更迭。不久前,亚平宁半岛上再次发生一场政治地震
1994年12月22日,世界各大通讯社都以最快的速度抢发了这样一条新闻:意大利战后50年来第53届政府总理、亿万富翁贝卢斯科尼今天中午前往奎里纳尔宫向斯卡尔法罗总统提交了辞呈,执政仅7个多月的意大利“第二共和国”中右政府宣告垮台。
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是在四面楚歌,无可奈何的困境下作出辞职决定的。
就在贝卢斯科尼宣布辞职的同一天下午,这位总理的胞弟保罗·贝卢斯科尼因行贿和违反党派拔款法罪而被米兰法院判处7个月监禁并被罚款1000万里拉。
意大利公众明白:发生在同一天的同一个下午、涉及同一个家族的这两件事,绝不是偶然的巧合。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执政仅半年多的本届政府翻船的呢?
贝卢斯科尼其人
今年58岁的贝卢斯科尼出生于意大利第一大工商业城市米兰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位银行总裁。60年代,贝卢斯科尼以父亲的银行为基业,看准机会,大搞房地产交易,从而一夜暴富。在七八十年代里,贝氏的事业不断发展。他先后兼并了米兰电视二台和米兰电视三台,并创建了五频道电视台。经过多年的奋斗,贝卢斯科尼终于在1982年拥有了一家金融投资公司。此后,他又吞并了意大利第一电视台和第四频道电视台,并把目光投向了西班牙和德国的电视媒界。在创业过程中,这个企望吞并一切的矮个子男人终于实现了孩提时代的梦想,成为意大利足球劲旅AC米兰队的老板。如今,贝氏的菲尔韦斯特企业集团已是意大利仅次于菲亚特公司的第二大私营商业集团和美国以外世界上最大的电视帝国。
亿万富翁从政
1992年初,“米兰贿赂案”震惊亚平宁半岛。此后,涉嫌丑闻的一大批政要纷纷落马,天民党、社会党等传统政党被打倒在地。经过这场政治地震,贝卢斯科尼几十年来赖以驰骋商场的一些政治靠山,如原社会党书记克拉克西,从政治舞台上消逝了。贝卢斯科尼遂于1993年末决定从政。
1994年初,贝卢斯科尼动用其雄厚的财力,动员了影响力巨大的私人电视网、报刊、广告公司人马和13000个俱乐部的追随者,很快在短短数月内组建成以其商业帝国的管理人员为骨干的意大利第一大党--力量党。
贝卢斯科尼领导的意大利力量党,打着肃贪反腐的旗号,提出“提供100万个就业机会,减免税收,实行自由企业”的许诺,在北部和南部地区分别与北方联盟和民族联盟联合,在大选中一举获胜,并于5月组成力量党、北方联盟、民族联盟、天主教民立中间党和民主中间联盟5党联合政府。
1994年5月11日,意大利集政权、财政于一身的贝卢斯科尼,当着斯卡尔法罗总统的面,满面笑容地宣誓忠于共和国宪法,从而登上了总理宝座。
对腐败政客深恶痛绝和对振兴经济充满渴望的意大利国人对这位亿万富翁寄予厚望。人们希望他能施展点石成金的赚钱绝技带领意大利人创造经济奇迹,横扫天民党45年来腐败政治的积弊,逐步建成一种清明廉洁的政治体制。
然而,具有远见卓识之士对新政府抱有的则是更多的疑虑和担忧。
名副其实的“官商”
在贝卢斯科尼的内阁中有两位他在菲宁韦斯特集团的密友。其中一位是内阁秘书长莱塔,他在入阁前是该集团的副总裁;另一位是国际部长切萨雷·普雷维蒂,此人原是贝氏商业帝国的主要律师。据悉,贝卢斯科尼原先打算任命普雷维蒂担任内政部长这一要职。内政部长负责监督对最敏感的贪污案件的调查,其中包括对目前正在调查的有关贝氏商业集团的几宗要案的督察。由于总统斯卡尔法罗、高级法官和反对派的坚决反对,贝氏最终作出妥协。
执政党之一的北方联盟书记博西早在大选刚刚获胜时就警告说,贝卢斯科尼过于着重商业利益,不适合担任总理。
意大利上上下下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贝卢斯科尼的“金融投资公司内阁”上台后不久问题便显露出来。上台伊始,政府即着手进一步推进上届政府开始实施的增加私人养老基金的计划。而此举的一个主要受益者将是菲宁韦斯特集团的安布罗西亚纳人寿保险公司。对于贝氏匆匆忙忙推行的这一公私兼顾,因公肥私举措的初衷,人们怎能不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呢?
最令意大利公众非议的,还是贝卢斯科尼整顿国家广播电视台的举动。贝氏金融投资帝国的活动是围绕电视台进行的,他的3个私人频道的观众占有率高达45%。正当其电视网同意大利国家广播电视台展开一场激烈争夺战的时候,国家广播电视台的领导人在数月之内全部被撤换。人们还对政府拒绝为债务高达10亿美元的国家广播电视台提供更多援助一事提出非议。意大利舆论指出,国家广播电视台确需整顿,但贝卢斯科尼不是合适的人选。
以其领导的北方联盟加盟政府而其本人则宁愿置身内阁之外的博西8月2日再次发出感叹:“一个有着如此之多的经济权力的人怎么能担任政府首脑呢?”在米兰,罗马乃至整个意大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出同样的问题。
“比翁迪法令”之争
有人指出,贝卢斯科尼政府在执政的7个多月中,以最大的决心进行了两项工作--整顿国家广播电视台和“规范”肃贪反腐运动,前者与贝氏私人电视网的竞争有关,而后者则牵涉菲宁韦斯特集团贿赂案。
1994年,米兰等地的检察官们继续以极大的耐心和无畏的精神,推进“净手运动”,并且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检察官们拘留了贝氏的菲宁韦斯特集团一家下属公司的经理以及总理的胞弟,对埃尼蒙特公司行贿案犯判刑或提起公诉,米兰法院还于5月3日下令收回一批前议员的护照,以防有关案犯外逃。这些行动遭到执政党的猛烈批评,甚至被指责为“企图干预政局”。
正在此时,政府突然于7月13日颁布了一项禁止对涉赚行贿受贿、侵吞公款、营私舞弊、滥用职权、假造帐目等犯罪行为的国家公务员实行预防性拘留的法令。这一法令由司法部长比翁迪主持起草,因而被舆论界称为“比翁迪法令”。
这一法令颁布后仅仅4天时间,就有1165名在押人员获释,其中156人涉嫌贿赂案,包括原卫生部长、受贿93亿里拉的自由党人士德洛伦佐;被指控在涉及垃圾公司私有化的一笔2亿多美元的交易中受贿的社会党原副书记迪多纳托。据估计,4000多名在押犯将援引此项法令陆续出狱。
“比翁迪法令”的出笼,引起朝野震动,群情激愤。人们愤怒地指责利用反腐败起家的贝卢斯科尼此举是过河拆桥,纵容犯罪。因为不对嫌疑犯实行拘捕,即使将其软禁在家,也使他们有可能销毁证据,制造伪证。在揭露“米兰丑闻”中建立功勋的米兰副检察长迪彼得罗等4名著名法官宣布辞职,他们重申,必须坚持行政机构事先未同司法机关磋商不能自行立法的原则。意大利报纸纷纷谴责这次法令旨在拯救“盗贼”,保护“富人犯罪”,鼓励“上层小偷”作案。抗议电报和传真像雷电一样从各地传往各大报社和党派总部。贝卢斯科尼的两大主要盟党--北方联盟和民族联盟也起而反对。民族联盟负责人菲尼公开承认自己犯了错误,北方联盟人士、内政部长马罗尼则大叫“上当受骗”,声称最后颁布的法令不是内阁会议上通过的文本。
贝卢斯科尼大为恼火,一面谴责盟党盟友,一面不得不接二连三地举行记者招待会,为政府的行为辩护。总理声称这一法令的目的不是保护哪一个罪犯,而是要使意大利的法律符合欧洲联盟的要求,是为了“保障最弱者”的人权。
面对来自执政集团内外的巨大压力,孤家寡人的贝卢斯科尼为了恢复自己的威信,不得不作出让步。他对四频道电视台记者表示:“没有人说过政府颁布的法令内容不可修改”。随后,内阁于7月22日通过了一项新的拘留法草案,规定对那些有可能在定罪时被判处4年或4年以上徒刑的嫌疑犯可以实行预防性拘留。
究竟是什么动机促使贝卢斯科尼甘愿冒险推出这一法令呢?意大利报界披露,“比翁迪法令”很可能是为了庇护已经在埃尼蒙特公司行贿案中露出马脚的克拉克西。当然,菲宁韦斯特集团被捕的罪犯和嫌疑犯,包括总理胞弟保罗,自然也在包庇对象之列。
阿尔科雷晚餐会风波
在法令之争中取得的胜利,进一步鼓舞了“净手运动”的斗士们。原法令刚刚失效,米兰的检察官们便乘胜追击,立即发出20多份涉及米兰地区企业界人士行贿收买税警、逃税漏税案犯的拘捕令,其中有菲宁韦斯特集团纳税部总经理夏夏及其助手、原税警里齐等人。
据投案的夏夏交代说,他曾在1989年前后菲宁韦斯特集团的下属公司接受税务检查时从上级保罗那里得到2亿里拉,用于收买税警。夏夏还主动坦白了1992年该集团蒙达多里出版公司接受检查时,他曾行贿1.3亿里拉的新情况。另据税警纳诺基奥交代,在那次股份检查结束时,他曾从夏夏手中获得一份2500万里拉的“礼物”。这笔贿赂款同样来自总理之弟保罗。
在米兰检察院发出逮捕夏夏等人命令的第二天晚上,贝卢斯科尼在米兰北郊20多公里的阿尔科雷镇的私人别墅里召开了一次秘密智囊团会议。出席这次晚餐会的都是贝氏的亲信、贝氏商业帝国的干将,其中有保罗·贝卢斯科尼、内阁秘书长莱塔和国防部长普雷维蒂,还有夏夏的两名律师。
据透露,这次秘密的智囊团会议讨论了贝氏集团公司的困境,并商定两点对策:一、贝卢斯科尼本人及其家属支持法官的调查,并给予合作,但是“为了国家总的经济利益,不要把矛头直接指向总理”;二、一切由保罗包下来,“坚决不损害总理的形象”,不给人留下总理害怕某些事情的印象。
晚餐会消息传出,好像一颗炸弹当空爆炸,引起朝野的强烈反应。反对派指责贝卢斯科尼“公私不分”,并在议会里提出质问;北方联盟人士、机构改革部长斯佩罗尼呼吁:为了意大利的利益,贝卢斯科尼必须把他的商业利益同政治作用分开。
米兰的检察官们为了防止菲宁韦斯特集团制造伪证,阻挠调查,于7月27日下令拘捕了保罗。
到了这个时候,贝氏才决定在不改变公司所有权的前提下暂时“冻结”自己的老板身份,他宣布“断绝”同其商业帝国的关系,同时提出了一项“委托管理计划”。该计划建议将菲宁韦斯特集团置于一个由总统任命,并经过议会两院议长批准的“最高监督委员会”的领导之下。该委员会可以任命一个“管理人”来全权管理集团事务,但无权出售其财产。
公众对托管计划并不看好。意大利广播电视台发表评论说:“这是个漏洞百出的计划。”斯卡尔法罗总统提出异议:“从宪法角度看,我无权任命所谓的最高监督委员会”。北方联盟书记博西也对计划提出批评。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贝氏决定公开拍卖其商业集团,他的3家电视台的股票也将在证券市场开价出售。然而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法官向总理开战
从1994年10月开始,政府和法官之间的斗争逐渐趋于公开化和白热化。
10月5日,米兰《晚邮报》发表了米兰检察长博雷利的谈话。此前那位曾经主持起草过“比翁迪法令”的司法部长公开指责法官们“不把整个一代政治家放在眼里”,博雷利在谈话中猛烈抨击了比翁迪。后来比翁迪干脆利用职权,派出4名监察官,对米兰检察官的办案情况进行审查。舆论界指出,这种行政机构利用手中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做法,甚至在意大利历史上的法西斯统治时代也未曾发生过。
以检察长博雷利、副检察长迪彼得罗为首的米兰检察官们不畏权贵,顶住压力,继续顽强地进行着调查取证工作。
10月7日,司法人员奉命突然搜查菲宁韦斯特集团在米兰的总部。
11月22日,意大利那不勒斯。作为东道国政府首脑,贝卢斯科尼正在主持联合国讨论跨国犯罪活动的部长级会议。面对来自138个国家的部长们,贝氏慷慨陈词,呼吁各国携起手来,坚决对付跨国犯罪。正在这时,这位总理接到了米兰检察院的传讯通知。通知指出,鉴于涉嫌行贿税警,他必须亲自到法庭接受调查;从即时起,他已处于米兰检察院的监视之下。在这个时候,这种场合接到传票,对贝氏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讽刺。
米兰《晚邮报》披露,检察官们已经查明,贝氏直接涉嫌两桩向税警行贿案:第一桩是1991年下半年,蒙达多里出版公司向税警行贿1.3亿里拉(合8万美元)。另一桩发生于1992年春天,贝氏企业集团下属的人寿保险公司向税警行贿1亿里拉(合6万美元)。
另据前不久卸职的几位国家广播电视台负责人举报,贝氏曾为其私人电视台与国家广播电视台瓜分广告市场而向他们施压,并“图谋损害国家广播电视台的收视率”。如调查属实,总理的行为将构成“滥用职权罪”或“营私舞弊罪”。
12月13日中午时分,一辆灰色梅塞德斯牌汽车在米兰检察院大楼前嘎然而止,车上走下了神色凝重的贝卢斯科尼,他是专程从罗马飞赴米兰接受审查的。
随后,贝氏接受了长达8个小时的审问,并于晚7时45分在抗议者“可耻”、“辞职”的喊叫声中走出检察院大楼侧门,消逝在寒夜中。
贝氏作出抉择
迪彼得罗辞职后,联合政府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北方联盟书记博西很快与左翼民主党、人民党领导人磋商,3党分别于12月19日向议会提出旨在推翻政府的不信任案。21日,4名北方联盟部长辞职,为在议会信任表决中投反对票做好了准备。至此,贝氏的力量党及剩下的盟党在议会中只占243席,在总共630个席位的众议院中远远少于可以执政的多数。
贝卢斯科尼立即进行反击。力量党开始在米兰举行集会和游行,焚烧北方联盟的旗帜,本已紧张的局势进一步升温。21日贝氏又在众议院发言,指责北方联盟的不信任案是“损害选民的骗局”,称博西是“叛徒犹大”。
在面临被弹劾的困境面前,贝卢斯科尼只能转而求助于总统,要求大权在握的斯卡尔法罗根据宪法赋予的权力解散议会,提前进行大选,企图以此挽回败局,东山再起。然而,从不久前就开始与总理发生龉龃的总统给了这位途穷路末的总理一枚软钉子。
摆在贝卢斯科尼面前的路只有两条了:要么在议会表决中遭到弹劾,要么主动辞职。贝氏选择了后者。
一位打着反腐肃贪旗号上台的意大利政治家,就这样在汹涌澎湃的反腐败浪潮中赶下了台。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