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的结构与类型分析_企业创新论文

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结构、类型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核心论文,类型论文,结构论文,网络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核心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不但是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者,并且对该区域其他企业的发展具有启发、支持、孵化和榜样的作用[1-2]。其在发展过程当中建立的创新网络为它在区域发展中作用的发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核心企业创新网络已作为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新的战略管理模式,被国内外学者和实践者所关注,关于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加,主要从核心企业在创新网络中的作用[2]、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的演进[2-3]、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的结构这几个角度展开研究[3-7]。但这些研究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力图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系统观的角度出发,对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结构和类型进行进一步解析,这是核心企业创新网络深入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1 核心企业内涵的界定

核心企业内涵的界定是研究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结构的基石。由于学者研究角度和背景的不同,对核心企业内涵的界定也有所差异。现对其归纳总结如下:

(1)从企业外形界定核心企业。认为核心企业与本企业的规模、年龄和国籍相关,规模大、年龄长、总部国籍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一般都是核心企业[2,7],如微软、索尼、通用这类的大型企业。

(2)从企业内部能力界定核心企业。认为核心企业必须能够提出可以共享的商业理念,投资或领导伙伴的发展,倡导企业间彼此信任与互利的文化,具备选择和吸引优秀伙伴的能力[8]。

(3)从企业在复杂网络中的地位和位置界定核心企业。认为核心企业是复杂网络中的核和集散节点,他们在复杂网络中的连接度很大,具有较高显著性,拥有结构洞数量较多,对整个网络的影响较大[9-10]。

(4)从供应链角度界定核心企业。认为核心企业必须是供应链上拥有特定产品或服务的核心市场资源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从而能够吸引相关节点企业加盟该供应链参与市场竞争[11],它在供应链中同时也起着管理和协调的作用[12]。

综合上述分析,结合本文的研究角度,认为核心企业就是指在企业所形成的集群或网络中占主导地位,拥有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带动和影响网络中其他相关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方向,并在集群或网络发展中充当管理和协调角色,促使集群效应和网络效应能够更好发挥的企业。

2 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的结构解析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集群中网络结构的研究比较多,且达成一定的共识,如图1所示,即产业集群中一般网络结构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企业、供应商、客户、中介、金融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这些要素是企业网络结构中的重要结点,是研究企业网络结构的基础和前提。以此为基础,一些学者继续研究了创新网络的结构,虽然创新网络结构的主要构成要素与一般网络的构成要素大同小异,但是其每个要素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例如,在创新网络研究中,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大学的地位和作用相对要更重要一些,供应商的地位和作用相对次要一些。本文在整理总结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分析研究了核心企业的创新网络结构,并对其构成要素进行详细解析。

资料来源:池仁勇.区域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形成、结构属性与功能提升:浙江省实证考察[J].管理世界,2005(10):102-112

图1 产业集群中一般网络结构

2.1 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结构的划分

时云辉在研究核心企业网络演变的过程中,根据创新网络中行为主体的不同,将核心企业网络划分为生产网络、资源网络和社会网络三个层次[3];Victor A.Gilsing,Bart Nooteboom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将核心企业创新网络划分为探索性(Exploration)网络(企业的非核心竞争力)和开发性(Exploitation)网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3];曾德明、禹献云、彭盾根据中国的国情,将核心企业创新网络分为核心网络和辅助网络[4]。这些网络划分的角度不同,所侧重研究的网络结构特性也不相同。本文采用曾德明学者的划分方法(如图2、图3所示),因为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环境,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企业创新网络的主导模式,而曾德明学者对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的划分方法符合中国的国情。

图2 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3 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描述了核心企业A利用本企业内部资源通过和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进行产品研发和创新,之后将生产制造外包给相关企业。此类型核心企业在自己最核心竞争力技术方面多是通过自主研发(Exploitation)来进行产品创新的,它们的创新网络结构多如图2所示状态。它们的经营规模一般比较大,研发团队创新能力比较强,在同行业中具有领头羊的作用,微软是此类核心企业的最典型代表。

图3描述的是这种情形:区域内多个核心企业(A和B)和区域外核心企业(C)联合高校科研机构进行产品研发和创新,之后将生产制造外包给相关企业。这种创新网络结构强调核心企业之间的横向合作。导致核心企业合作创新的动因主要有:①由于技术或资金的限制,单一企业无法完成新兴技术的研发,需通过合作来完成创新;②核心企业单独研发创新的风险非常大,需通过合作来降低风险。此外,由于同一区域核心企业的知识重复度较大,知识结构差异较小,他们的创新一般是增量性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如A和B);而区域外核心企业和区域内核心企业之间的知识重复度较小,知识结构差异较大,因此他们之间实现突破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的可能性比较大(如A和C,B和C)[14],因而,经常有跨地区、跨国家核心企业之间的横向合作。

2.2 核心企业创新网络构成要素解析

如图2和图3所示,构成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结构的主要因素包括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创新经纪人、核心企业、相关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其中前3个要素及它们的联结机制属于辅助网络,推动和支持着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的建立和发展,有时甚至是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结构的直接构造者(政府和创新经纪人);后4个要素及它们的联结机制属于核心网络,是整个创新网络的创新主体。以下对每个要素在创新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逐一进行分析。

创新经纪人(Innovation Brokers)作为创新网络中的一员,既不属于真正创新的企业,也不属于创新的实施者,核心作用是促使其他组织者的创新成为可能,是整个创新系统的催化剂[15]。其主要功能包括:①明确需求:通过问题诊断和预见,明确创新需求、愿景和相应的技术、知识、资金和政策需要;②组织网络:使组织之间的链接更为便利,如跨区域、跨国企业之间的链接;③创新过程的管理:参加创新的组织可能是不同的制度背景和文化背景,以及这些组织不同的价值观和参与创新不同的动机,使创新过程比较复杂,这就需要持续的“界面管理”,使这些矛盾和问题得以协调和解决。充当创新经纪人角色的不单单是中介,也可能是政府、企业。

政府部门是建立创新网络的主要推动者和支持者,在核心企业创新网络中所扮演的角色概括如下:第一,替核心企业获取创新资源。政府部门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可以通过制定和执行优惠政策为核心企业创建良好的创新环境,筹集资金,吸引合作伙伴。第二,创新经纪人的角色。对于一些对国家发展非常重要的创新,政府可以充当创新经纪人的角色帮助核心企业组建创新网络。第三,降低核心企业的创新风险。政府部门为了激励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可能也参与到合作创新的过程中来,共担风险,进而降低了企业创新的风险。

金融机构是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的资金支持者,主要包括地方创业基金机构、地方风险投资机构、商业银行等。一些金融机构受政府的委托支持创新,解决核心企业创新活动中资本不足的困难,一些风险投资机构为了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也参加了核心企业的创新活动。

大学和研究机构作为创新主体,是核心企业创新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创新知识和技术的主要来源[16]。但是,目前中国这种产学研合作的优势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这与中国的文化观念、信息不对称、官本位思想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需要政府和企业的进一步努力。

核心企业是创新网络中的核和集散节点,是创新网络中创新资源的获得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因此有时也充当创新经纪人的角色。如果创新部分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企业尽可能单独完成创新,增强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如果属于非核心竞争力或者对核心企业来说是新奇的领域、以前没有接触的领域,它会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共同进行创新。

相关企业在这里是指非核心企业,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利用自己专有的技术参与到创新过程中进行产品创新;另一类是创新的实施者,不具有研发能力,仅是将研发出来的技术和产品应用到实践当中,也可以说是核心企业的业务外包对象。

3 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的类型

根据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的形成过程可将核心企业创新网络分为政府主导型核心企业创新网络、市场主导型核心企业创新网络和相互渗透型核心企业创新网络三类。以下逐一进行解析。

3.1 政府主导型

任何国家政府都将创新放在显著重要的位置,为了给创新企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遇,政府通过行使自己的职能帮助和支持核心企业建立创新网络,但是在不同的网络中,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其中把政府发挥作用最大的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称为政府主导型创新网络。它是指,为了解决国家或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由于政治的壁垒,企业无法跨国家、跨地区获得创新资源,进行创新合作,政府充当创新经纪人的角色,帮助企业获取和协调各种创新资源,组织金融机构、高校、科研机构、核心企业及相关企业组成的创新网络。

根据对上述政府主导型核心企业创新网络内涵的描述,不难看出,政府主导型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的应用背景主要分为以下两类:①国家或地区急需一些重要的创新成果,用于国家的航空航天、军事、基础建设等领域,此时,政府为尽快达到创新效果,就会积极组织协调创新资源(核心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相关企业、金融机构、中介等)组成创新网络进行合作创新。②国家政府通过政治渠道引领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进行合作创新,扫除由于政治因素所导致的创新资源获取障碍。例如,海峡两岸关系的一步步缓解,逐渐实现了通商、通航和通邮,企业之间的合作也逐渐通过政府的引导建立起来;比如两岸汽车行业研发合作创新已经确立,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这其中,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17]。

由于政府在创新网络中的主导作用,因此政府主导型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的应用情境应该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和地区(如朝鲜);或者是市场化还不十分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这在Hsin-Yu Shih和Pao-Long Chang的研究中可以得到验证。他们认为,在创新网络中,中国政府的参与度更大一些,且有助于创新的产生、流动和传播,而台湾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在合作企业内部产生和传播创新,政府的作用比较小[18]。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政府主导型核心企业创新网络也不例外。其优点是:①网络成员之间的联结是强联结;②政府在网络中的作用较大,使创新的风险降低;③网络具有同一性,有利于网络内部关键知识、资源的交流、扩散和共享,资源利用率较高;④网络比较稳定,创新效率较高。缺点是:①由于政府规定的进入门槛,网络的开放性受限;②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比较差,因此,创新网络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逐渐趋弱;③网络对政府的依赖性比较强,生命周期比较短,很可能完成一项创新,由于政府作用的消失,此创新网络也会随之消失。

3.2 市场主导型

市场经济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引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已验证了这个真理。本文将由于市场作用所导致的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称为市场主导型核心企业创新网络。它是指,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根据市场需求和价值链的联系,核心企业通过自己的社会资源和中介找到创新合作伙伴,创建自己的创新网络,这其中,政府发挥的作用非常小。

根据对上述市场主导型核心企业创新网络内涵的界定,可以看出,市场主导型核心企业创新网络建立的诱因及过程都是市场在发挥作用,因此,这种类型的创新网络是在现实中比较常见的网络,它的应用背景是:核心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找到创新的需要,然后通过自己的社会资本获取所需创新资源进行研发创新,这其中,核心企业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根据市场主导型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的应用背景,可得到它的应用情境是:市场经济比较发达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开放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成熟,文化开放,信息获取便捷,为合作创新奠定了基础,美国就是典型的范例,被认为是创新环境最理想的国家,它有著名的硅谷、旧金山、圣迭戈、波士顿等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集群[19]。

市场主导型核心企业创新网络也有优缺点。其优点归纳如下:①网络的开放性较大,与外界环境联系紧密,对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②企业之间的关系始于弱联结,网络的灵活度比较大,有利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溢出和传播;③政府的资助不是很多,风险加大,有利于企业注重资源的利用率,节约开支,降低风险。缺点是:①网络的约束性比较差,合作伙伴的信任度比较低,容易出现机会主义,继而导致创新资源的利用率下降;②网络的稳定性较差,进而影响创新的过程。

3.3 相互渗透型

由于政府主导型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的过于集权、过于死板(没有市场主导型创新网络灵活),又因为市场主导型核心企业创新网络过于分散、无秩序(没有政府的有效整合),本文构造了第三类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相互渗透型核心企业创新网络。它是指,在核心企业创新网络中既有政府的参与,又有核心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参与,是介于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中间的网络。这种网络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网络状态,它继承了上述两种网络的优点,剔除了缺点。对外:网络作为一个整体与其它企业网络相互作用,保持与环境的相互渗透,从而保持网络的主要优势——开放性、灵活性、适应性;对内:网络节点之间形成一个共生的联合体,彼此强联接和具有同一性,从而具有政府主导型网络的优点——规模经济、共享关键知识、相互信任、相对稳定等;同时,整个网络又与环境“弱联结”,具有弱联结的优势,促进知识创新,实现范围经济[20]。可见,相互渗透型核心企业创新网络是一种比较优质的网络,既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创新网络,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其应用背景与市场主导型核心企业创新网络基本相似,但是政府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情景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中国等。

4 结论

核心企业创新网络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其网络效应对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和溢出效应不言而喻,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至关重要。本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分析总结了核心企业的内涵,并提出本文的观点,这是研究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的前提。其次,着重探析了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结构,这是研究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的基础。其中,第一部分论述了图2和图3两种创新网络结构,对它们的适用情景做了详细分析。第二部分详细分析了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结构中的构成要素,把创新网络结构分为辅助网络和核心网络。其中,核心网络包括核心企业、相关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辅助网络包括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创新经纪人。这里的创新经纪人不同于以往文献中的中介,它具有明确需求、组织网络和管理创新过程的功能,能够充当此角色的不仅仅包括中介,也可能是政府和核心企业。最后,基于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结构分析,根据核心企业创新网络形成过程,将核心企业创新网络分为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相互渗透型三种类型,并对各个类型的概念、应用背景、应用情境、优缺点进行了详细论述。其中政府主导型是比较保守的创新网络,市场主导型是比较开放的创新网络,相互渗透型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创新网络,它是最理想的创新网络,也是政府和企业所追求的一种理想态网络。不难看出,市场主导型和相互渗透型是目前比较盛行的两种网络,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标签:;  ;  ;  ;  ;  ;  

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的结构与类型分析_企业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