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材料题材教学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效率论文_唐康沿

广东省清远连州市北山中学 唐康沿 513400

摘要:历史教师对学生们实施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革新之前的陈旧教学思维,重视借助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多种教学资源实施知识讲解,促使学生们更好的认知所学知识,利于最终教学质量的提升。材料题材是当前历史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一项资源,通过合理运用多种材料开展课堂教学,教师能引导初中生深度理解所学的知识点,从而构建高效的教学平台。所以本文主要思考历史教师如何借助材料开展更优质的课堂教学,从而提升最终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历史教师;教学材料;初中生;课堂教育;教学效率

前言:对初中生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历史教师需要从学生们的认知基础和探索需求实施课堂教学,引导他们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深度的解读和情感思考,以此强化最终的课程教育质量。传统的教学方式未能让历史教师合理运用材料开展知识教育,所以历史教师应该巧用材料开展课堂教学,给学生们搭建更好的知识探索平台。这样可以增加学生们参与知识探索的积极性,也能保障最终的教学质量,符合素质教育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

一、历史教师科学借助影视材料创设教学情境,增加初中生的探索兴趣和能力

材料题材是当前历史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一项资源,所以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多种材料开展课堂教学,强化学生们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从而提升最终的课堂教学质量。基于初中生呈现出的探索兴趣,历史教师应该科学借助影视材料创设教学情境,增加初中生的探索兴趣和能力。

例如,历史教师对学生们开展“五四运动”教学之前,可以借助网络搜集五四运功的图片或者是文字资料,将影视剧中的片段进行截取和整理。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播放《五四运动》的视频资源,这样能创设比较真实的教学情境,从而吸引学生们的关注力。之后,历史教师应该围绕教材对学生们进行五四运动爆发背景、过程等知识点的讲解,增加学生们对五四运动的理解程度,强化课堂教学的吸引力[1]。这样能指导学生们对改历史事件进行充分的认知,利于他们梳理所学的知识点和框架,从而提升最终的教学质量。

二、历史教师通过图片等材料的运用进行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创新性

基于学科特点,历史教师对初中生开展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让他们对历史发展进行客观的认知,从而总结相关的历史经验。历史事件或者是人物会留下一些图片或者是实物资源,通过对这些材料进行内容分析和信息提炼可以更好的理解历史,也能收获诸多情感体验,从而保障最终的教育质量。所以历史教师能通过图片等材料的运用进行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创新性。

例如对初中生开展“中国共产党诞生”教学时,历史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图片资源,如最初几名党员和会议遗址等图片。

通过展示这些资源,教师能吸引学生们的关注力,引导他们对历史教材知识进行探索和情感理解,从而收获更好的知识体验。同时,历史教师也可以整理共产党一大等知识点,指导初中生通过这些材料的阅读和思考加深对共产党诞生的认知程度,强化他们对其历史影响的掌握[2]。这样能在改变之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升学生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思维逻辑与归纳总结能力,从而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历史教师合理运用歌曲资源激活教学氛围,强化学生们的情感体验

基于初中生所掌握的知识情况和认知能力,应该合理运用歌曲资源激活教学氛围,强化学生们的情感体验。这是因为歌曲资源可以引导学生们调动自身的情绪和情感认知,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收获更高层面的教学质量。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堂教学为例,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整理新中国成立的材料,然后在适当环节中展示这些材料,利于学生们探索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和历史意识等知识点。历史教师可以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引导他们对歌词内容进行分析,思考歌曲中所蕴藏的情感。之后,历史教师可以播放一小段《开国大典》的影像材料,让学生们在歌曲和影响资源的熏陶下对抗日战争的理解,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之艰难,体验到诸多仁人志士的勇于奋斗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这样可以强化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利于学生们养成不怕艰难和热爱祖国的情感态度,也能提升教学效率。

四、历史教师运用史料资源开展重点知识讲解,提高课程教育的效率

历史教师需科学运用材料资源开展课程教育,以此保障最终的授课质量。史料资源是重要的材料题材,呈现出比较强的应用价值。为此在对初中生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历史教师需要运用史料资源开展重点知识讲解,提高课程教育的效率。

例如,历史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鸦片战争”教学时,应该展示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签订的史料资源并引导学生们对史料内容实施探索、分析、思考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因素,探索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3]。从而总结出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通过实施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强化班级学生们对课程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提升最终的课堂教学效率。

结论:对初中生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历史教师需要从学生们的认知基础和探索需求实施课堂教学,借助多种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从而增加学生们对课程知识的理解程度。而材料题材是当前历史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一项资源,在课程教育中体现出很强的应用价值。所以历史需要合理借助史料开展课堂教学,给学生们搭建高水准的知识探索平台,利于他们深度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课程教育的最终效率。

参考文献:

[1]邓辉明.巧用材料教学,提升历史解释能力——以“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课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7(12):16-18.

[2]杨海林.巧用影视资源 活跃课堂氛围——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16(16):150-151.

[3]方琳.巧用试题分析,反思初中历史课堂历史解释的落实——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考点为例[J].教师,2017:96.

论文作者:唐康沿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巧用材料题材教学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效率论文_唐康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