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2-236-01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标的实施,对于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在以往的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与具体标准教学。而如今的新课程改革下,体育课程仅仅提供了纲领性的框架,初中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学校的教学实力,优化教学方法,建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初中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才能实现初中生体育学习能力的提高。
但是,据了解,当前我国大部分初中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不高,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可以从学生自身、教师、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教育等多方面分析。首先,就初中生自身而言,受到身体素质的影响,部分初中生在体育学习中身体素质不佳,自信心受到打击,而产生消极心态。部分学生在体育锻炼终不敢受到过身心打击,难以对体育锻炼提起兴趣。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文轻武思想,让众多家长、教师、学生对于体育锻炼在理解与认识上存在误区。再次,体育教材内容匮乏,体育课程在学校中的课时不断被压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难以掌握真正的内容,任务完成不及时,逐渐对自身的能力抱有怀疑心理。最后,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体育教师受到考试制度的影响,教学内容以满足应试教师为主,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创新意识,体育教学活动过于单调,难以激发初中生参与的热情,因此,影响了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新课程标准与改革内容是在传统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课程评价基础上的改进,从发展的眼光看待初中体育课程,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兴趣为驱动,以发展为目标,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激发初中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以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
初中体育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评价体系的影响,在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组织上总会有些无措,体育训练难以抓住重点,如何贴合学生实际,哪些动作需要重点讲解示范,应该对哪些内容进行定期的问卷调查,哪些内容需要做不定期问卷调查,如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表现汇总记录,如何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都是需要初中体育教师需要考虑的内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搜集国内外优秀案例,总结经验,制作了完整的记录表,对学生每个学期的表现与体育健康水平记录下来,然后对一学年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否提升、身体健康程度、心理变化等进行对比,从中获得启示,为今后的体育教师学生兴趣培养提供借鉴。
三、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1、体育兴趣
体育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于意向活动,通过体育兴趣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积极认识并优先选择、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也是一种情绪的体验,通过体育兴趣的培养为初中生的体育学习提供了动力。可以说,体育兴趣的培养对于初中生而言,为初中生体育学习提供了具体的活动方法,影响了初中生在体育训练中的强度提升,有助于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体育兴趣具有指向作用与强化作用,通过体育兴趣培养,不仅表面上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更加培养了学生的感知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坚韧力、心理能力等,有活跃课堂氛围,提升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作用。此外,体育兴趣对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培养方法存在明显差异,兴趣培养需要针对学生的喜好与身体素质发展情况,初中生更加需要具有竞技性的体育活动项目,因此,体育教师在学生兴趣培养时可以从这方面入手。
2、学生体育兴趣
初中生处于活力四射的年纪,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对于体育活动就像是游戏,具有独特的热情,在遇到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时,更是满心欢喜,不知疲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初中生在不同年级阶段的兴趣培养方法需要注重“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如初一阶段的学生更加适合具备趣味性、技术性不强的体育活动,而初二学生的体育活动剧烈程度以及技巧性应适当增加,如篮球、足球等体育活动。
四、理论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的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把学生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到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2——2014.5)
(1)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
(2)收集相关的各类资料,做好资料调查的表格。
(3)制定研究方案。
2、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4.6——2015.8)
(1)将课题方案具体细化,开展全面实施。
(2)开展进一步的深化研究,为结题收集充分的研究资料和阶段性成果。
3、总结阶段(2015.9——2015.12)
(1)课题进入总结阶段。
(2)完成整理研究资料及档案。
(3)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
(4)召开结题汇报会,请专家、领导鉴定。
六、研究举措
1、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首先,需要让初中生从主观思想上认识到体育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体育锻炼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少年强则国强”,初中生的今天就是祖国的未来,体现了祖国的精神面貌与优秀品质,只有具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保家卫国,为祖国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因此,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让初中生从思想上认同体育,主观上愿意接受体育教育。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初中生体育兴趣的桥梁,体育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和蔼可亲,更加需要在学生的生活中给予关心,拉近师生情感,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初中生自觉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3、创新教法,因材施教
体育教师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创新教学方法,从心理、生理两个方面入手,巧妙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初中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针对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体育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以激发初中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七、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
2、完成研究论文。
3、对以后在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效率上提出一定的参考建议。
论文作者:王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体育论文; 初中生论文; 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体育教师论文; 课程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