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机械与电气安全知识论文_陈增法

简析机械与电气安全知识论文_陈增法

(桐庐科能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311500)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机械安全事故和电气安全事故相关知识,并提出了机械制造业中的电气安全策略。

关键词:机械安全;电气安全;策略

由于机械电气设备仍需人的操纵、监控和维护,设备的运转是处于人机环境之中,从安全的角度出发,要保证人、机、环境的安全,必须协调人际关系,保证人、机的本质安全,遵循人机之间的安全规律,保证系统安全。

一、机械安全知识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做出强大的功能作用于人体的伤害。机械伤害事故的形式惨重,如搅死、挤死、压死、碾死、被弹出物体打死、磨死等。

机械伤害基本类型有:

1、引入或卷入碾轧的危险。例如轮子与轨道、车轮与路面等滚动的旋转建引发的碾轧等。

2、挤压、剪切和冲击的危险。引起这类伤害的是做往复直线运动的零部件。其运动轨迹可能是横向的、如大型机床的移动工作太、扭头刨床的滑枕、运转中的带链等;也可能是垂直的,如剪切机的压料装臵和刀片、压力机的滑块、大型机床的升降台等。

3、卷绕和绞缠的危害。 引起这类伤害的是做回转运动的机械部件。如轴类零部件,包括联轴器、主轴、丝杠等;回转件上的突出形状,如安装在轴上的凸出键、螺栓或销钉、手枪上的手柄等;旋转运动的机械部件的开口部分,如链轮、齿轮、皮带轮等圆轮行零件的轮辐,旋转凸轮的中空部位等。

4、飞出物打击的危险。由于发生断裂、松动、脱落或弹性位能等机械能释放,使失控物件飞甩或反弹队人造成伤害。例如,轴的破坏引起装配在其上的带轮、飞轮等运动零部件坠落或飞出等。

5、物体坠落打击的危险。位于高位的物体具有势能,当它们意外坠落时,势能转化为动能,造成伤害。

6、跌倒、坠落的危险。由于地面堆物无序或地面凹凸不平导致的磕绊跌伤;接触面摩擦力过小(光滑、油污、冰雪等)造成打滑、跌倒;人从高处失足坠落,误踏入坑井坠落等。假如由于跌落引起二次伤害,后果将会更严重。

7、碰撞和刮蹭的危险。机械结构上的凸出、悬挂部分,如起重的支腿、吊杆,机床的手柄,长、大加工件伸出机床的部分等。这些物件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可能产生危险。

二、电气安全知识

电能的开发和应用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大大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电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然而,在用电的同时,如果对电能可能产生的危害认识不足,控制和管理不当,防护措施不利,在电能的传递和转换的过程中,将会发生异常情况,造成电气事故。

电气事故包括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按照电能的形态,电气事故可以分为:触电事故、静电危害事故、雷电灾害事故、电磁场危害和电气系统故障危害事故等。

电气事故具有以下特点:

1. 电气事故危害大

电气事故的发生伴随着危害和损失,严重的电气事故不仅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发生事故时,电能直接作用于人体,会造成电击;电能转换为热能作用于人体,会造成烧伤或烫伤;电能脱离正常的通道,会形成漏电、接地或短路,构成火灾、爆炸的起因。电气事故在工伤事故中占有不小的比例,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触电死亡人数占全部事 故死亡人数的 5% 左右。

2. 电气事故危险直观识别难

由于电既看不见、听不见,又嗅不着,其本身不具备为人们直观识别的特征。由电所引发的危险不易为人们所察觉、识别和理解。因此,电气事故往往来得猝不及防、潜移默化。也正因为此,给电气事故的防护以及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带来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电气事故涉及领域广

首先,电气事故并不仅仅局限在用电领域的触电、设备和线路故障等,在一些非用电场所,因电能的释放也会造成灾害或伤害。例如,雷电、静电和电磁场危害等,都属于电气事故的范畴。另一方面,电能的使用极为广泛,不论是生产还是生活,不论是工业还是农业,不论是科研还是教育文化部门,不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娱乐休闲场所,都广泛使用电。哪里使用电,哪里就有可能发生电气事故,哪里就必须考虑电气事故的防护问题。

4. 电气事故的防护研究综合性强

一方面,电气事故的机理除了电学之外,还涉及许多学科,因此,电气事故的研究,不仅要研究电学,还要同力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在电气事故的预防上,既有技术上的措施,又有管理上的措施,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技术方面,预防电气事故主要是进一步完善传统的电气安全技术,研究新出现电气事故的机理及其对策,开发电气安全领域的新技术等。在管理方面,主要是健全和完善各种电气安全组织管理措施。一般来说,电气事故的共同原因是安全组织措施不健全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实践表明,即使有完善的技术措施,如果没有相适应的组织措施,仍然会发生电气事故。因此,必须重视防止电气事故的综合措施。

三、机械设备加工制造业中的电气安全

在机械设备加工制造企业,必然存在着辅助机械制造的相关电气装置和电动装置,比方说涉及工业用电的变配电系统,车间的照明系统配电箱,防雷接地装置,电网输送分配装置,这些装置是必不可缺的,在运转过程中,由于设备老化、维修不及时、线路故障、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等等,造成了机械制造企业存在着很多电气安全隐患。有效的预防电气安全方面的隐患有利于确保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通畅性和可持续发展。

1. 积极推行现场作业程序标准化。现场作业程序标准化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利于把控作业流程,以及控制操作结果,还可以减少人为操作失误,防止工序漏掉。其标准化的构建需要注重从细节入手,通过制度等条款的制定强化程序标准化的实施,通过对人员的优化培养,促进现场作业程度标准化的应用于执行。同时,定制现场作业程序标准化时,出发点应该是如何减少人为因操作而带来的失误,这就要求我们制定的技术措施要安全可靠,经得起考验,除了经验之外,更需要符合相关安全管理条例,才能让生产有序化,让电气安全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排除在外,让企业的发展走上一条健康的持续化道路上。同时,还要注重其责任的落实化,保证责任到人,从而促使程序标准化的应用效能。

2. 建立动力设备的三相五线制系统以及防静电接地系统。在机械设备使用生产过程中,由于电气线路的不稳定性会造成机械设备及辅助的设备附件(如操作平台、物品加工平台)会有漏电、或是设备电机的短路或烧毁,造成人员伤亡。另外在机械设备的生产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将会有多重气体、液体、粉尘的排出,甚至会有液体、固体、粉尘的融合,这就会让其生产环境产生静电,甚至静电的电压达到数万伏。因此,机械制造企业为了更好的营造良好的电气安全隐患,就需要注重做好静电防护,防止因为静电产生爆炸或者火灾等事故。首先,在机械制造室内要注重进行设备设施设置,将静电导出,或者让静电接地,防止静电造成电气设备损坏。其次,在入口处做好相应的静电导出装置,在入口处做好提醒,防止静电携带者入内。

3. 规范电缆防护措施。对于电线电缆的敷设应当符合配电工程施工与规范的要求及规定,通过电缆铺设方式的规范,保证电气设备应用的安全性。首先,在电缆防护材料选择上要进行严格把控,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资质,其所产生的电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部门的质量要求。其次,对于电缆架桥、金属套管的保护性接地连接,都要予以关注和重视,尤其最后一米电缆的防护更阿基需要注重做好防护。第三,电缆桥架及穿线导管要进行防氧化处理,并尽量选择镀锌导管,从而保证其架桥及导管的可靠性。对于架桥及导管要注意做好首尾处的接地连接。

四、结语

电气安全如果能采取防患于未然的措施,能保障机械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的进步同时,带动整个工业的前进步伐。因此,要重视机械安全和电气安全,提高安全防护意识,保障安全。

参考文献:

[1]金潮,张文宇,郑建国,游国强,赵怀璞.某重型机械制造企业隐患辨识及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6):174-175.

[2]吴晓娟.论电气设备安装和调试的重要性[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1):163.

论文作者:陈增法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  ;  ;  ;  ;  ;  ;  ;  

简析机械与电气安全知识论文_陈增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