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承嵩[1]2009年在《基于FEEEP的我国适度人口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口问题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问题。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给食物供给、能源需求和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研究我国在一定社会经济背景和自然条件约束下的适度人口规模,有助于正确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文章从FEEEP的视角研究中国近期的适度人口规模。FEEEP是由亚太经合组织提出的全球发展课题,其核心理念是食物、环境、能源、经济发展和人口协调发展。首先从我国的现状出发详细论述了人口在FEEEP中的地位及作用,阐释了FEEEP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和区别,认为FEEEP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阶段性目标,研究基于FEEEP的适度人口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并将基于FEEEP的适度人口的内涵总结为:在食物和能源的约束条件下,以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控制为目标的人口数量。接下来通过拟合、预测FEEEP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特征,构建了以经济发展和控制环境污染为目标,能源供求、食物供求为约束的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最后分别以温饱水平、小康水平、发达国家水平的人均食物消费量为标准设置了叁类情景进行模型求解。求解结果为:温饱水平下我国近期的适度人口为90119.98万人,制约适度人口的主要因素是环境污染;小康水平下为85780.83万人,主要制约因素是食物;发达国家水平下为68624.67万人,主要制约因素是食物和能源。对叁类情景下的社会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发达国家情景下的资本存量水平等经济指标我国在近期难以达到,而小康情景下的各项人均经济指标高于温饱情景下的水平。因此,认为85780.83万人是我国近期内最优的适度人口规模。根据适度人口的求解结果,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我国现实人口和实际人口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提高人均福利,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几十年内我国必须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不能变。(2)对我国生产函数的拟合证实了我国目前还处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中,经济增长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才能实现FEEEP的协调可持续发展。(3)环境、食物、能源分别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适度人口起着最为关键的约束作用,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影响我国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任宪友[2]2001年在《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理论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人口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环节。正确认识人口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作用与地位,处理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构建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适度人口理论,对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到人口工作中、走人口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由智能控制系统、基础系统、过程系统、目标系统等多个子系统(要素)组成的复杂的开放巨系统,具有以人为本、层次性、可适度调控等特征。人口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在系统中占据十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其作用表现在:智能人是可持续发展控制系统的构成主体,可对系统进行适度调控;人口要素是可持续发展基础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要素共同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人口指标是可持续发展过程系统的重要衡量因子,反映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可持续发展目标系统的中心目标,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归宿。为此,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适当对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调控,逐步走上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最终实现区域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 适度人口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理论体系,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理论是适度人口理论发展到现阶段的最新成果。其理论依据主要有叁个方面:人口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思维属性的论述以及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口再生产相协调的人口经济思想;物质生产、人口生产与环境生产相适应的“叁种生产”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涵:适度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率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日益提高的人口素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合理的人口结构及分布格局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转变观念与公众参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人口问题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人口工作在世纪之交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在人口数量仍然较大的时候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结构与分布不尽合理,存在一定的“人口过密化”现象;人口整体素质偏低,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不太适应;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面临重大转—— 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切实实施科教立国战略,努力提高人 口素质:正确认识基本国情,合理调整人口结构与分布;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推动公众参与。只有如此,才能逐步 缓解或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达到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适度人口状况,以逐 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任宪友[3]2003年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理论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理论构建有叁大理论依据 ,即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体系 ,包含人的生产、物质生产和环境生产的叁种生产理论 ,人口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原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是一个包含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多要素的理论体系 ,其内涵应该包含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率适度、人口素质日益提高、人口结构及分布合理、人口观念先进并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李秀霞[4]2009年在《基于综合承载力的吉林省适度人口研究》文中指出人类社会发展中每一个历史时期必然存在一个适度的人口,以便和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的多寡以及生态系统的负载能力保持平衡,以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过剩或不足,都会阻抗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适度人口是客观的,也是不容置疑的。本文从系统整体性出发,以资源决定供给为立论基础,将人口、资源与环境看作一个互相影响与作用的整体,通过对适度人口、承载力等概念及内涵的剖析,深入探讨了适度人口与承载力的作用机制,界定了综合承载力的概念,系统剖析了综合承载力内涵、特征和影响因素。尝试利用系统状态空间法,从综合承载力角度构建区域适度人口测度模型。结合吉林省现实条件,对影响适度人口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各因子属性和其间相互影响强弱,确定适度人口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权重,实现了区域适度人口定量化研究,克服了基于单一要素承载力测度适度人口的片面性。在此基础上从时空角度测算了吉林省适度人口,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形成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聂婧[5]2009年在《长株潭地区生态适度人口分析》文中认为国内外关于适度人口的研究古已有之,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长株潭“两型社会”背景下生态适度人口的研究。这完全符合长株潭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宗旨,也是对可持续适度人口理论和社会系统理论的补充和完善。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研究在分析影响长株潭地区生态适度人口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与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前提下,,基于两个模型——“P-E-R”区域匹配模型与生态足迹模型对长株潭地区生态适度人口进行计算,结果发现:(1)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速度保持同一性。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口数量也在以一定速度增长。(2)人口容量和适度人口并不相等。二者不是同一个概念,某种程度上人口容量要大于适度人口。长株潭地区的经济人口容量、资源人口容量均大于经济适度人口容量、资源适度人口容量。(3)资源适度人口容量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急剧地变化,经济适度人口容量却在不断地增加。(4)不同类型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具有不同的人均生态足迹供需状况。(5)不同模型下的生态适度人口大相径庭。例如,2005年长株潭地区的生态适度人口,“P-E-R”区域匹配模型的计算结果为1122.48万人,而生态足迹模型仅为302.34万人,这与模型自身存在的缺陷有着很大的关系,可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做出趋势预测,弥补·“P-E-R”区域匹配模型的缺陷。(6)未来几年内,长株潭地区的生态适度人口容量将不会发生急剧变化。从对长株潭地区的生态适度人口分析来看,该区域处于超载状态,所以,采取措施应对这一状况是必要的,以有利于“两型社会”的建设。
李丹霞[6]2008年在《陕西省适度人口研究》文中指出人口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源占有水平下,人口规模过大会阻碍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减少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利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因此,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考虑资源约束力来探讨区域最合适的人口规模,对区域适度人口进行研究,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在对适度人口相关文献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基于区域适度人口理论及区域可持续发展人口理论,对陕西省影响适度人口的因素进行分析,选取EOP-MM模型对陕西省1996年至2005年的经济适度人口进行了定量研究。同时结合1995年2005年陕西省资源综合承载力人口规模,探讨了陕西省适合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得出了如下的结论:(1)1996年至2005年陕西省经济适度人口小于实际人口,可以得出,陕西省人口规模、人口素质以及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及经济发展是不协调的。(2)1996年至2005年陕西省资源综合承载力人口小于实际人口,与实际人口存在差距,除少部分年份为正值外,其余均为负值。(3)通过经济适度人口及资源综合承载力的计算分析,对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适度人口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996年至2005年陕西省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适度人口也小于实际人口规模。因此,解决人口问题,使人口发展与经济、资源环境相适应,是陕西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从人口控制、缩小与适度人口的差距以及提高适度人口、缩小与实际人口的差距两方面提出了战略建议。
刘冲冲[7]2017年在《基于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适度人口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国家工业化、信息化、现代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得到了较快的提升,城市人口数量也随之增加。城市作为工业、资源、人口等的聚集地,生产与生活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高强度的资源消耗会引发严重的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现象。资源的有限性与生态环境自我更新能力的减弱不断约束城市经济、社会水平的提高,已经逐渐影响到人类的生活水平,降低了城市对人口规模的抚养能力及阻碍城市的良性发展。故适度人口的出现,使得城市的人口规模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共同发展,以促进城市的有效长远的发展。人口过剩或不足,都将会影响城市整体发展。因此,适度人口是客观的,也是不容置疑的。本文在研究适度人口及城市综合承载力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社会各系统之间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将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城市交通设施等纳入研究适度人口的领域,系统分析了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及与适度人口的相互影响。运用不确定性模糊线性规划方法,在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基础上构建适度人口测度模型。以重庆市为例,建立城市综合承载力下的适度人口测度模型,提出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空间四个方面对人口规模可承载能力下的“红线”标准,运用不确定性模糊线性规划的方法对重庆市2020年的适度人口规模进行了情景预测,得出重庆市适度人口的影响因子及人口发展的最优情景,提出适合人口规模发展的政策建议及发展方案,以此来指导重庆市规划期内的发展。
刘畅[8]2016年在《适度人口理论的形成、演化及其现实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口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在既定的时空条件下,人口的增减变化及其规模大小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然而人口自身的发展变化又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若人口要素与所处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就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反之,则不利于社会发展,甚至形成阻碍。因此,寻求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始终是学界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基于此,“适度人口”观点的提出及其思想蕴含成为我们调适现实人口经济关系的一个理论指导。本研究以“适度人口”立题,旨在通过对西方适度人口论的形成背景与演化过程的全面阐析,在深入认识适度人口的核心要义,基本观点及其理论发展的基础上,试图观察该理论在中国现实社会中的表现与应用,为当代中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指导。本文研究主要分叁大部分:首先全面梳理分析西方适度人口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相关理论,探寻各学派关注适度人口的背景及其理论影响,并进行理论辨析与评述;其次,总结适度人口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梳理国内相关学者对于适度人口理论的相关研究或论述,在此基础上试图探明契合中国国情的“适度人口”理论认识;最后结合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战略,探讨当代中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苏建明[9]2010年在《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四川生育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将其含义阐释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以来,可持续发展就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世界各国的高度认同。虽然,最初可持续发展是针对当时日益严重的环境资源问题而提出来的,但是它作为一种崭新的发展观所蕴含的理论魅力和生命活力却是前所未有的。并且,伴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可持续发展理论本身所具有的深刻蕴意和丰富内涵也逐渐被开掘和拓展。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容人与自然、人与人、当代人与后代人、国与国以及区域之间协调关系的巨系统。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要求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子系统的和谐与均衡,系统的价值取向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途径是构建“生态和谐、社会公平与经济高效”的系统结构,目标是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在此目标模式下,人口子系统因其系统的特殊性以及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基础作用,成为对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目标实现具有重大影响并发挥主导作用的枢纽和关键。由于人口是由人的个体构成的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人口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主体地位。人口生育政策依靠其政策效应直接对人口子系统的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因素产生作用和影响,并间接影响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个子系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正确认识人口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地位与作用,厘清人口生育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系统之间的关系,构建基于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子系统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个子系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无论对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工作,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四川生育政策研究,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理论综合研究的课题。本研究以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口生产理论、生育率的经济分析等理论为支撑,以可持续发展生育政策的目标取向、现行生育政策下四川人口发展的现状、四川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性等问题为重点,对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四川生育政策设计了5种方案,并逐一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希望优选出既能尽快解决四川人口结构问题,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发展系统要求的生育政策方案,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确保可持续发展生育政策方案成功实施的政策架构体系,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讨论。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导论——基础理论——现状表征及问题分析——方案设计与选择——政策建议及可行性讨论。其中,现状表征及问题分析部分主要包括四川人口子系统本身的可持续发展现状和四川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性状况;方案设计与选择部分主要基于对四川未来人口发展态势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对本研究提出的5种生育政策方案与四川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综合判断,优选出最佳生育政策方案;政策建议及可行性讨论部分,主要从政策、制度、体制、机制方面为本研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生育政策方案设置安全阀,并从生育更替水平、人口控制、法理依据等视角对本研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生育政策方案进行了可行性讨论。本研究共分6章。第1章,导论。介绍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明确界定核心范畴,提纲挈领地介绍了全文的框架结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理论基础。首先,从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入手,阐释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系统理论、人口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承载力理论、人口生态学理论、适度人口理论和人口转变理论;其次,根据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原理,对“四种生产”理论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对马克思主义人本学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源关系进行了梳理。最后,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影响生育率的外部性理论、莱宾斯坦的成本-效用理论、贝克尔的生育成本和孩子质量与数量选择理论等。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对当代中国生育政策的发展变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阐述了当代中国生育政策的同质性与差异性。从理论研究角度,介绍了目前学术界关于当代中国生育政策“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是否应该稳定不变与调整放宽”的观点,提出并论述了本人关于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制定生育政策的目标取向。第3章,现行生育政策下四川人口发展现状分析。在对四川现行生育政策的变迁、生育政策类区和现行生育政策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四川人口质与量、结构、分布等几方面剖析了四川人口发展的现状,并从现行生育政策与生育权、人口发展规律、人的全面发展等角度对四川现行生育政策进行了检省。第4章,四川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性分析。在充分阐述可持续发展系统基本架构基础上,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系统模块中人口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等各个子模型的基础理论,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系统对人口子系统的内在规定性。在可持续发展系统理论框架下,从实证分析角度对四川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对四川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进行了测度和论证。第5章,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四川生育政策方案的设计与选择。在对基础数据来源进行评估与检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四川叁次人口普查生育模式、生育水平、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趋势,构建了全省人口死亡模型、预测模型,提出了四川生育政策调整或完善的5种生育政策初步方案。继后在5种生育政策方案条件下,对四川总人口变动趋势、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动趋势、出生人口变动趋势、人口年龄构成变动趋势、劳动年龄人口变动趋势、人口负担程度变动趋势等未来人口发展态势进行了定量分析,结合四川未来人口发展态势,对5种生育政策方案进行了逐一比较、评判和论述,最后通过对四川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综合判断得出了符合四川可持续发展系统内在要求,有助于解决四川人口结构问题,推动四川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生育政策方案。第6章,生育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讨论与实施建议。从生育政策方案是否会导致生育率突破人口更替水平、是否会诱发人口失控、是否具有法理依据等层面对本研究提出的生育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得出了“本研究提出的生育政策方案是科学合理可行的”结论。同时,为了尽量减少本研究提出的生育政策方案对四川人口发展的负效应,确保本研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生育政策方案的成功实施,本研究提出了“一二叁四”政策实施建议,即一条道路(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建立两大机制(利益导向机制和优先投资于人的投入保障机制)、抓住叁个关键(整合现行生育政策、严格控制多孩生育、实施生育间隔制度)、促进四个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本强省转变、促进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促进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转变)等,对本研究提出的生育政策方案的成功实施设置了安全阀。
邵红梅[10]2012年在《人口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作为一种事实存在,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明。随着世界各国在气候变化及其减缓行动领域的合作与博弈不断加深,对能源消费及其碳排放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也做出了持续不懈的努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并在2009年11月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行动目标。然而,在当前以化石能源驱动经济增长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对正在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来讲,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大量碳排放。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也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口发展与居民消费模式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碳排放的外部约束和人口发展的内在需求交织在一起。因此从消费压力人口视角探讨碳排放问题,分析人口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有利于正确把握气候变化问题中的人文因素,对于人口压力下提高碳减排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维护国家环境经济安全,更好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综述国内外低碳经济、碳排放、人口与碳排放的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并对低碳经济的内涵、碳排放的发展特征、影响因素等基本理论进行总结和述评。第二,以消费和生产活动为纽带,试图全面、深入探讨人口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建立其影响的传导机制。第叁,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中国人口与碳排放的发展态势进行经验分析,并对人口因素影响碳排放进行实证分析,明确人口增长、人口结构、家庭规模影响碳排放的方向、解释力和具体效应。第四,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总结中国人口实践中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有利经验;同时从碳减排角度出发,提出促进中国人口发展的对策建议。具体而言,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导论。这章提出了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阐述了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总结了论文的创新之处,并指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首先从低碳经济的内涵、评价指标、低碳城市、低碳消费几个方面对低碳经济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按照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将碳排放的相关研究进行分类总结;然后对人口与碳排放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详细的梳理并对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第叁章为基础理论。对与研究主题的相关的人口转变理论、适度人口理论、生态足迹理论、脱钩理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IPAT方程和Kaya模型以及碳排放量的估算方法进行了简要回顾,为后文的深入分析提供基础和支撑。第四章为传导机制。提出了以消费活动为纽带的人口因素影响碳排放的传导机制,并分析各个人口因素是如何影响碳排放的。具体而言,人口规模直接推动碳排放;人口城乡结构变动是当前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人口年龄结构的作用比较复杂作用方向还没有形成定论;人口就业结构的影响与产业结构联系紧密;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是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人口质量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碳排放。第五章利用统计数据对人口、消费和碳排放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定量评估近30年来我国人口增长、人口转变、经济发展、居民消费和碳排放的时空变化、结构特征、城乡差异与发展趋势,并进行国际比较。第六章人口因素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首先构建含有更多人口变量的STIRPAT模型,利用偏最小二乘法拟合估计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影响碳排放的弹性系数,比较发现人口结构因素共同作用的力量十分显着,对碳排放的影响高于人口总量。再次建立VAR模型,利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因果关系等方法分析各人口因素与碳排放的长期变动关系。结果表明:人口规模、人口城镇化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家庭规模与碳排放分别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人口规模、人口城镇化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与碳排放是正相关关系,家庭规模与碳排放是负相关的;人口规模与碳排放互为因果关系;消费对碳排放的推动作用显着,技术进步具有减缓作用。第七章提出人口增长与碳排放互为约束的情况下人口发展与碳减排的对策建议。人口相关社会政策方面,在人口绝对数的高增长及人口城镇化的加速进程中应融合低碳发展的理念和举措,并从提高人口素质角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产业结构升级、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在居民消费政策层面,应建立合理的引导与评估体系提倡适度、低碳消费,推动居民消费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消费方向发展。经济发展相关方面,调整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依赖,如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低碳化,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
参考文献:
[1]. 基于FEEEP的我国适度人口问题研究[D]. 浦承嵩. 南京财经大学. 2009
[2]. 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理论探讨[D]. 任宪友. 华中师范大学. 2001
[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理论探讨[J]. 任宪友.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4]. 基于综合承载力的吉林省适度人口研究[D]. 李秀霞. 吉林大学. 2009
[5]. 长株潭地区生态适度人口分析[D]. 聂婧. 中南大学. 2009
[6]. 陕西省适度人口研究[D]. 李丹霞. 西北大学. 2008
[7]. 基于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适度人口研究[D]. 刘冲冲. 重庆大学. 2017
[8]. 适度人口理论的形成、演化及其现实意义研究[D]. 刘畅. 云南大学. 2016
[9].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四川生育政策研究[D]. 苏建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10
[10]. 人口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 邵红梅. 武汉大学. 2012
标签: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论文; 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承载力论文; 碳排放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城市规模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长株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