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情境下小学生说谎与说实话的道德评价_道德论文

不同情景下小学儿童对说谎与说真话的道德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说真话论文,情景论文,道德论文,评价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1—4918(2007)02—0001—05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对说谎道德评价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皮亚杰有关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皮亚杰发现,儿童对于说谎的道德评价受行为是否被惩罚或行为结果的影响,一直要到11岁儿童在评价时才可能考虑到说谎行为的意图[1]。针对皮亚杰早期研究的结果,研究者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但大多数研究的结果都发现儿童在对说谎的道德评价中,考虑到说话者意图的年龄远远早于皮亚杰所描述的[2,3,4]。与此同时,作为说谎的另一面,研究者也把说真话作为研究内容,与说谎的结果进行对照,以便相互验证。从目前研究结果看,儿童对于亲社会情景下(如做好事)的谎言以及反社会情景下的谎言有不同的评价,即与反社会情景下不同,在亲社会情景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说谎的评价越来越积极,对说真话的评价则相反[5,6];在人际交往情景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白谎(为了避免尴尬或者伤害他人的情感而说谎)的评价越来越积极,相反对于直率真话(直率地说不喜欢某事)的评价越来越消极[7,6]。

由此可见,随着儿童的发展,儿童在对说谎或说真话进行道德评价时越来越多地考虑到说话者的动机,而且在不同的情景下也有所不同。这些都表明,有关说谎的原型理论[8] 与Sweetser的民俗模型[9] 在解释儿童对说谎的道德评价时是相互补充的。也就是说,在说谎的道德评价中,除了考虑到原型理论中所述的事实(言语表述与事实是否相违背)、信念(说话者是否知道此言语表述与事实不符)与有意性(说话者是否有意欺骗听者)三个认知成份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越来越多地考虑到说话者的动机以及情景因素,甚至会出现不同文化间的差异[10,5,6]。

但目前的研究更多地从跨文化角度考察不同文化习俗对不同年龄儿童理解说谎或道德评价的影响[5,10,11]。至于儿童对于不同情景下说谎或说真话的道德评价是否有差异,并没有进行过直接的探讨。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在单一情景下进行的,例如,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亲/反社会情景下,儿童对做好事说谎与做坏事说谎的评价是不同的,因为说谎的意图不同;在交往情景下,儿童对白谎给予更为积极的评价,对直率真话却予以消极的评价。这些研究有助于反映儿童对说谎/真话进行道德评价时是否考虑到说话者的意图或动机,但不能直接反映出情景因素对儿童道德评价的影响,即不可能直接比较对说谎或说真话的道德评价在这两种情景下是否有差异。本研究想通过直接比较不同情景下儿童对说谎/说真话的道德评价,探讨儿童对说谎或说真话的道德评价是否存在情景间的差异,以此进一步考察原型理论中的事实成份与Sweetser民俗模型情景因素在儿童评价说谎/真话中的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的,我们以已有的研究为基础,同时考虑说谎/说真话可能发生的情景以及行为性质两个因素。情景因素涉及到交往情景、个体行为情景与集体行为情景三种。所谓交往情景涉及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他人给予礼物或东西的言语反应;个体行为情景是指个体做了某件好事或坏事情景下的言语反应;而集体行为情景与个体情景的唯一差异是做好事或坏事的是某个团体或小组(如某个班级)。这三种情景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可能发生说谎的情景。至于行为性质,由于以往研究发现,对于同一种言语表述(即说谎或说真话)行为所承载的意义是不同的。例如,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做好事后说谎与做坏事后说谎的认识是不同的,前者被认为是谦虚的表现,因此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同样,在人际交往情景下,如果不喜欢某件东西,也不能直接表达(直率真话),而是要说“白谎”(white lying),以免伤害他人的情感(大多数西方社会所赞赏的)或给他人面子(中国文化中赞许的)。由此,在本研究中我们把说谎/说真话的行为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意义,并赋予“行为性质:积极vs消极”这一变量。因此,与以往研究相比,本研究更为综合地考察情景与行为性质两个因素,探讨小学不同年龄个体对说谎/说真话进行道德评价时的情景间差异,对原型理论与Sweetser的民俗模型以进一步的检验。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被试来自北京市两所普通小学,被试的年龄为7岁(32名,M=7.62;SD=0.30)、9岁(32名,M=9.75;SD=0.18)、11岁(32名,M=11.72;SD=0.26),其中男生为47名。

2.2 实验设计与实验材料

研究采用的实验材料为情景性故事,每个故事配有两张彩图,一张是描述故事发生的背景,另一张则描述主人公和他人的对话。除了个体与集体背景不同外,行为情景的故事基本相同。下面的例子涉及到个体行为情景下主人公在做了坏事后说谎(行为性质为消极的)的故事:

图1:这是小美。小美想画画。她就从图书馆拿了一本书,在书上画了起来。小美在书上画满了画。

图2:老师看到了,对全班同学说:“有一位同学在这本书上画了画。”老师问小美:“你知道是谁画的吗?”小美对老师说:“我不知道。不是我画的。”

交往情景下的故事涉及到两个个体之间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个事件(如吃东西、礼物等)及其言语反应。下面是主人公在白谎条件(行为性质是积极的)下的故事:

这是小蓝。小蓝的老师正在吃午饭的时候小蓝过来了。老师就把他自己的蛋糕分给小蓝吃。老师问小蓝:“你喜欢不喜欢我分给你的蛋糕啊?”小蓝吃了这蛋糕觉得不好吃。但她说:“我喜欢这个蛋糕。”

根据实验设计,本研究共有12个故事,具体的故事类型见表1。

2.3 实验程序

首先,通过随机的方法,产生故事的顺序。为了平衡顺序效应,按顺向(即故事1—12)和逆向(即故事12—1)两种顺序随机地分配给儿童。

在讲故事前,先向被试呈现评价量表,告诉他们★表示有点好(记为1分),★★表示非常好(记为2分),★★★表示非常非常好(记为3分);×表示有点不好(记为-1分),××表示非常不好(记为-2分),×××表示非常非常不好(记为-3分);○表示不好也不坏(记为0分)。然后,按事先安排好的顺序向被试呈现图片开始讲故事。故事讲完后,要求被试回答下列问题:

A.XXX这样说好还是不好?

B.他/她这样说有多好/不好?

C.为什么你认为他/她这样说好/不好呢?(了解儿童评价的原因,以备讨论)

3 研究结果

3.1 儿童对说谎的道德评价

表2为不同年龄儿童在不同情景下对说谎进行道德评价的平均数与标准差。我们首先对“性别”“故事顺序”等变量进行初步分析,发现“性别”和“故事顺序”主效应不显著,因此以后的统计中不再涉及。

为了了解不同年龄儿童在说谎道德评价上的情景差异,我们分别就不同行为性质条件下的情景效应进行3(年龄)×3(情景)的方差分析。

体现在9岁儿童评价的差异主要在集体行为情景与个体行为情景、交往情景之间,后两者间没有差异;而11岁儿童的评价在三个情景间都有显著的差异。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评价说谎时情景间的差异越来越大,也就是说,7岁儿童在三个情景下的评价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到11岁时,儿童对于个体行为情景下说谎给予最为积极的道德评价,其次是白谎情景,而对于集体情景下的做好事说谎则予以消极的评价。

在消极行为条件下,情景与年龄的主效应都显著。进一步比较发现,儿童对个体情景下做坏事说谎的评价最为消极,其次是集体情景,最后是交往情景下的伤害性说谎,同样在年龄间存在差异(见图2)。针对不同年龄进行方差分析后发现,三个年龄上的情景效应都显著但7岁儿童评价的差异主要在个体行为情景与集体行为情景、交往情景之间,后两者间没有显著的差异;而9岁儿童评价的差异发生在两个行为情景与交往情景之间,两个行为情景间没有差异;11岁儿童的评价在三个情景间都有显著的差异。这一结果表明,尽管都是消极意义的说谎,但儿童的评价仍然具有情景间的差异,总体上,所有年龄儿童对于交往情景下伤害性说谎评价的消极性显著地低于其他两个情景。

图1 积极行为条件下情景与年龄的交互作用(说谎)

图2 消极行为条件下情景与年龄的交互作用(说谎)

3.2 儿童对说真话的道德评价

表3为不同年龄儿童在不同情景下对说真话进行道德评价的平均数与标准差。我们首先对“性别”“故事顺序”等变量进行初步分析,发现“性别”和“故事顺序”主效应不显著,因此以后的统计中不再涉及。

为了了解不同年龄儿童的道德评价在情景间是否有差异,我们就不同行为性质进行了3(年龄)×3(情景)的方差分析。

在积极行为条件下,情景、年龄的主效应以及两者交互作用都不显著也就是说,对于具有积极意义的说真话而言,不同年龄儿童对于不同情景下说真话的道德评价没有显著的差异。

进一步的比较发现,儿童对个体与集体情景下做好事说真话的评价没有显著的差异,但两者与直率真话之间的差异显著,但在不同年龄上的表现是不同的(见图3)。对于7岁与9岁儿童来说,情景间的差异主要在个体、集体行为情景与交往情景之间,前两者间没有显著的差异;而11岁儿童的评价在三个情景间都有显著的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在交往情景下,所有年龄的儿童对于直率真话的评价都远远地比其他两种情景更为消极,在总体上处于“不好不坏”的水平。对于集体与个体行为情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于个体行为情景下做好事说真话的评价要比集体行为情景下更为消极。

图3 消极行为条件下情景与年龄的交互作用(说真话)

4 讨论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小学儿童在对说谎/说真话进行道德评价时,不仅会在行为性质上有所不同,而且还存在着情景间的差异。

首先,在说谎的道德评价中,对于具有消极意义的说谎,所有年龄儿童均给予消极的评价,但对于具有积极意义的说谎,儿童的评价却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消极变为中性或积极。这一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5,6,7,10,11]。但本研究发现了情景间的差异。同样是积极意义的说谎,儿童在道德评价时在不同情景间有显著的差异。在总体上,儿童对于个体情景下谦虚谎的评价最为积极,其次是交往情景,但对集体情景下的谦虚谎评价在不同年龄上都是消极的。通过分析儿童对“为什么”问题的回答,我们进行了情景间差异的原因分析。结果发现所有年龄的儿童普遍认为,在集体做了好事后,为了集体的荣誉不应该说谎;但在个体情景下,与7岁儿童相比,年龄大的儿童更多地认为做好事应该“不留名”或“要谦虚”。由此可见,同样是做了好事后说谎,但儿童的道德评价却因情景不同而出现了差异。在交往情景下儿童对白谎的评价处于上述两个情景之间,即儿童的评价趋于中性,年龄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也就是说,在交往情景下,所有年龄儿童中有一部分儿童认为“不能让对方难过”或“给对方面子”而说谎是好的,但也有另一部分儿童则从事实成份出发,认为不应该说谎。因此与个体行为情景涉及到的文化习俗不同,在交往情景下需要考虑到他人的心理状态,这使儿童的认识具有了更大的个体间差异,因此儿童的评价也在这两个情景间出现了差异。

其次,在说真话的道德评价中,存在着与上述相似的现象。儿童对于具有积极意义的真话都予以积极的评价,但对直率真话的评价趋于中性,而对做好事说真话(个体)的评价随着年龄的增长积极性越来越低,到11岁时趋向中性。对说真话评价的情景间差异主要体现在所有儿童对于交往情景下的直率真话评价要比其他情景更为消极。也就是说,无论是7岁儿童,还是11岁儿童都不赞成对他人给予的自己所不喜欢的东西直白地表现“不喜欢”,因为这样会让人“伤心”或“难过”。但由于评价趋于中性,说明也有一部分儿童是按“说真话”这一事实予以积极的评价的。与此相似的现象发生在个体行为情景下做好事说真话的情景,主要体现在一部分11岁儿童身上,他们认为做好事说真话“不够谦虚”而予以消极的评价。但在集体情景下并没有类似的现象,因为儿童普遍认为出于集体的利益,做了好事应该直接说出来。

以上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的7岁儿童对说谎/说真话的道德评价更多地还是依据原型理论中的事实成份,即言语表述是否违背了现实。但在交往情景下,即使是7岁的儿童也开始考虑言语交流可能造成的后果,即说话者的动机,并据此进行道德评价。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文化的习俗性与说话者的意图或动机开始越来越多地影响儿童的道德评价,而且行为所处的情景也明显地影响了儿童对说谎/真话的道德评价。但应该看到的是,即使是11岁的儿童,仍然有一部分个体在道德评价时以原型理论中的事实成份为依据。

总的来说,在对说谎或说真话进行道德评价时,原型理论更多地可以解释小学低年龄儿童的评价标准,但随着儿童的成长,儿童在评价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考虑到情景因素与说话者的意图或动机。因此,除了年龄与行为性质的因素外,情景因素同样影响着儿童对说谎/真话的道德评价。

5 结论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对说谎的道德评价中,7、9、11岁儿童对于具有积极意义的说谎的评价显著地好于消极性说谎。但在对具有积极意义的说谎进行评价时,情景间的差异显著,即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对个体情景下谦虚谎的评价越来越积极,好于交往情景下的白谎,其次是集体情景下的说谎与伤害性说谎;儿童对个体行为情景下做坏事说谎予以最消极的评价。

(2)在对说真话的道德评价中,7、9、11岁儿童对于具有积极意义的说真话评价同样显著地好于消极性真话。但在对具有消极意义的真话进行评价时,情景间的差异显著,即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在集体情景下,做好事说真话与做坏事说真话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在个体情景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做好事说真话的评价越来越消极,11岁时处于中性;在交往情景下,所有年龄的儿童对直率真话都趋于中性。

标签:;  ;  

不同情境下小学生说谎与说实话的道德评价_道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