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目前度过攻关期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指向,对真正实现国家富强至关重要。本文从高质量发展内涵、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以及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三个方面梳理并总结了学者目前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国家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新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内涵 标准体系 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是加快实体经济发展,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原则是质量第一和效率优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行动指南,以科学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为基本前提,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建立高质量发展配套政策体系为重要保障,抓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战略目标,贯彻质量第一、效益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赵昌文,2017[1];贾华强,2018[2])。
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依靠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资,增强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才能突破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冯俏彬,2018)[3]。高质量发展企业要先行,不仅要全面优化产品结构和产品质量,更重要的是改革和创新,全面优化管理机制、营销模式和服务理念,颠覆传统思维,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制定企业战略,尤其是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第二,高质量发展要注重产业之间的绿色协调发展。技术基础能力内生于经济系统中,具有经验性、累积性和连续性的特征(Kim,1999)[4]。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各产业的技术进步,而且对经济系统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当注重一二三产业、城乡经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循环”(林兆木,2018)[5]。第三,企业管理方式向人本管理的转变。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在于揭示出满足劳动者需求、劳动者企业与社会合作共赢的内在机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性的难题。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发展,高质量发展应该是经济系统中多主体基于信任与成本合作交易的协同治理,我们应从治理动力、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以及治理平台等多个层面来探索国家和企业乃至个人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
二、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
新时代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确定科学合理的判断标准(任保平,2018)[6]。结合当前阶段中国经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与新理念,系统归纳经济高质量发展逻辑主线,并据此构建适用于新时代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不仅可以为科学认知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供参考,还能为全面、协同提升不同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供借鉴(魏敏和李书昊,2018)[7]。
任保平和文丰安(2018)[8]认为高质量发展标准应该涵盖六方面:经济发展的有效性;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创新性;经济发展的持续性;经济发展的平衡性;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并且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也应该综合考虑六大指标体系:在五大发展理念基础上建立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把数量型政策和质量型政策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宏观以效率为标准和微观以市场为标准的标准体系;将经济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城市建设、医疗教育养老等综合考虑的统计体系;由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创新成果质量和经济可持续性四个方面构成的绩效评价体系;坚持质量第一的政绩考核体系,高质量发展需要平衡这六大体系。黄速建等(2018)[9]提出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七大特征和三维评价标准,认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以下七个特征:社会价值驱动、资源能力突出、产品服务一流、透明开放运营、管理机制有效、综合绩效卓越、社会声誉良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还提出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三维评价标准,第一维度是五好的企业发展系统,“五好”是指想做好、能做好、行动好、持续好、成效好;第二维度是三层次的价值实现,基础层次是最大价值创造,中间层次是高度重视提升企业运营的透明度,最高层次是赢得利益相关方和社会的利益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第三维度是全视域的价值对象。
三、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国特色的高速经济增长路径是在中国式国家治理能力与中国既有政治经济制度、中国既有文化规则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杜爱国,2018)[10],得益于后发优势和体制的可改革性(林毅夫,2017)。政府虽然是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倡导者,但是真正的实现途径还是要靠市场配置资源。政府应该从服务企业的角度出发,致力于营造健康的营商环境,尊重市场机制,不应该过多地干预市场。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真正的培育高质量企业,才能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其次,遵循经济规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八田达夫指出促使日本经济成功的是竞争政策而非产业政策,这句话值得思考。高质量发展要在政府正确的产业政策指引下,遵循市场背后的经济规律。并且在坚持产业等于市场这一公理的前提下调整产业结构,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企关系,真正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冯俏彬,2018)。
最后,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开放可以解决高质量发展中的内外联动问题,通过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发展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邵彦敏,2018)[11]。充分利用共享经济模式,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防止资源的浪费和重复低水平建设,不仅可以决绝社会公正正义问题,也更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赵昌文.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N].学习时报,2017-12-25(001).
[2]贾华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四个必须”[J].国家治理,2018(05):18-26.
[3]冯俏彬.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特征与五大途径[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1).
[4]Kim Linsu. Buildi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for industrialization: analytical frameworks and Korea’s experience.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 1999
[5]林兆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义[J].西部大开发,2018(Z1):111-113.
[6]任保平.新时代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理论阐释与实践取向[J].学术月刊,2018,50(03):66-74+86.
[7]魏敏,李书昊.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11):3-20.
[8]任保平,文丰安.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J].改革,2018(04):5-16.
[9]黄速建,肖红军,王欣.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18(10):19-41.
10]杜爱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逻辑与前景展望[J].学习与实践,2018(07):5-13.
[11]邵彦敏.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领[J].国家治理,2018(05):11-17.
论文作者:曹成梓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7
标签:高质量论文; 经济论文; 体系论文; 新时代论文; 中国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标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