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 广东广州 510120;2.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麻醉科 广东广州 51012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肠内营养护理在ICU重症胰腺炎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情况。方法:抽选在本院接受治疗的ICU重症胰腺炎患者36例(2016.3.7-2017.2.5)展开研究,通过红蓝球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肠内营养治疗,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肠功能恢复耗时和血、尿淀粉酶复常耗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导管并发症、二重感染、肝功能损害及腹胀、腹泻发生概率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其肠功能恢复耗时较对照组短,血淀粉酶复常耗时与尿淀粉酶复常耗时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护理在ICU重症胰腺炎治疗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护理干预;肠内营养护理;ICU重症胰腺炎
重症胰腺炎患者均有较为凶险的病情存在,而进入至ICU内接受治疗的患者,其病情更为危重[1]。患者的机体长时间处于高代谢环境当中,使得其对营养有较高的需求。但是胰腺炎可影响机体的消化系统,降低营养的摄入,使得营养摄入和消化失衡,进一步对患者机体的康复及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临床需要开展营养支持治疗以此将患者的体质增强[2]。本文为分析肠内营养护理在ICU重症胰腺炎患者当中的应用效果,其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遵照红蓝球分组原则将本次研究当中的ICU重症胰腺炎患者3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8例为一组),上述患者均为2016年3月7日至2017年2月5日期间入院。
对照组:男、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8、10例;年龄平均值为(47.79±5.53)岁;根据患者的合并症可分为6例胰腺炎假性囊肿患者,8例胰周间隙感染患者,4例脏器功能障碍患者。
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1:7;年龄平均值为(47.85±5.27)岁;合并胰腺炎假性囊肿患者:合并胰周间隙感染患者:脏器功能障碍患者=5:10:3。
以上两组ICU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展开科学比对。
1.2 方法
所有ICU重症胰腺炎患者均接受肠内营养治疗,即为发病时间在5天之内的患者开展鼻肠管、胃管营养治疗。首先彻底清除患者鼻腔以及呼吸道当中的分泌物,对鼻肠管、胃管的表面使用石蜡油进行均匀的涂抹,在电子胃镜的辅助之下,将导丝经活检孔置入至患者的十二指肠段以及胃部内,随后导入至一侧的鼻腔当中,沿着导丝以及食管将鼻肠管以及胃管送入,控制插入深度为85厘米以下,在患者的肠功能以及胃功能基本恢复以后,为其开展肠内与胃内的营养治疗。
对照组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和各项生化指标等进行观察,及时对异常表现进行处理等。
观察组患者均接受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口腔与鼻腔护理、并发症护理等。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并统计以上两组ICU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2)分析两组患者肠功能恢复耗时、血淀粉酶复常耗时、尿淀粉酶复常耗时。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过SPSS22.0版进行处理,两组ICU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其肠功能恢复、血淀粉酶复常以及尿淀粉酶复常耗时均用(±s)表示,以t检验。用P<0.05代表组间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的导管并发症发生概率、二重感染发生概率、肝功能损害发生概率以及腹胀、腹泻发生概率数据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在临床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危重症疾病即为重症胰腺炎,该疾病若未获得妥当的治疗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3]。肠内营养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全身的营养状况,在恢复患者肠道屏障功能方面有促进作用。本文研究为部分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ICU重症胰腺炎患者开展护理干预,获得的效果理想,具体内容见下:
(1)护理人员应当主动与患者和家属开展沟通,通过将足够的鼓励和关心给予患者,将其负性情绪改善,通过不断给予患者鼓励,帮助其建立疾病治疗的信心;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将治疗的重要性、可能诱发的相关不良反应以及妥善的解决措施等向患者介绍,使得患者对其有所认识,提升配合程度的同时对治疗和护理顺利的进行给予保证。
(2)由于患者的鼻咽腔局部和胃部可受鼻肠管与胃管的刺激,护理人员应当教会患者深呼吸的技巧和方法等,叮嘱其咳痰,保证可以将呼吸道当中的分泌物排出;密切观察患者鼻腔的情况,及时使用生理盐水清理其鼻腔,针对有脓性分泌物或者红肿存在的患者,应当使用适量的润滑剂和抗生素软膏改善鼻腔情况[4];若鼻腔中有分泌物出现,应当及时将其清除,降低呼吸道感染概率。
(3)临床中少数患者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有烦躁的情绪存在,使得导管自行拔出以及脱落现象高发,针对该类情况,护理人员应当对鼻肠管与胃管进行妥善的固定,或者使用约束带对患者的手部进行适当固定,防止其触碰导管,并且为患者选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质地较为柔软的鼻肠管与胃管;及时对鼻饲管进行冲洗,降低导管堵塞的发生概率[5]。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护理人员可适当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4)患者对营养液输注有不适应症状存在,在接受肠内营养治疗期间极易出现腹胀与腹泻等不良反应。为此护理人员应当对肠内营养输注时的速度与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对营养液污染情况进行有效的避免。若患者有胃肠道反应出现,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对营养液输注的速度和浓度等进行合理的调整,必要的情况下遵医嘱为患者使用药物控制腹泻症状。
研究中的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表明将护理干预应用于ICU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中,可以对并发症进行有效的控制,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其肠功能的恢复,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莹,冯波,贺玲,等.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中的作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49-51.
[2]王丽娜,宋敏,柏玲,等.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J]. 中华全科医学,2015,13(9):1534-1536.
[3]潘莉. 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探讨[J]. 河北医学,2016,22(12):2111-2112.
[4]邱凯,张文敏,赵炳朕,等. 序贯性肠内营养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中的应用[J]. 肠外与肠内营养,2016,23(3):146-149.
[5]袁方,王艳,周守凤. 个性化肠内营养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6):1974-1977.
论文作者:谢少华1,严永香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3
标签:患者论文; 胰腺炎论文; 营养论文; 重症论文; 淀粉酶论文; 肠管论文; 鼻腔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