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次产业间的结构性失业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性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一般认为,我国当前的失业既有经济不景气所造成的周期性失业,也有产业、行业结构调整所导致的结构性失业。目前,更多的研究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刺激经济增长以提高就业的总水平上,对我国作为一个转型国家所出现的结构性失业讨论则相对较少,而这对于治理当前及未来失业问题又是非常必要的。
一、我国就业和失业的产业特征
产业的就业增长状况取决于其GDP 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差值。当这个差值为正时,这个产业就产生新的就业需求;而当这个差值为负时,就会有劳动力从这个产业转移到其他产业之中,如果这部分劳动力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顺利实现转移,就会造成结构性失业。因此,一国就业水平就取决于三次产业的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以及完成转移之后是否还有额外的劳动力需求。
我国正经由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在这样一个阶段,对第一产业的投资远比第二、三产业的投资少,由于第一产业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的土地是不可扩张性资源,甚至在绝对数量上还有减少的趋势,因此农业的GDP增长率被限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机械化的迅速普及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以及优质化肥的广泛施用,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较快。这就使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长缓慢,自1992年以来更是出现负增长态势,这种负增长的比率虽不大,但考虑到农业人口的庞大基数,因此每年从第一产业中释放出来的劳动力的绝对数目还是不容忽视的。
第二产业的GDP增长速度高。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会随着企业技术选择的升级而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原有企业的生产能力扩大和技术进步所带动的新的部门又会提供新的劳动力需求。因此,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力提高对于该产业劳动力总需求只产生负面的影响不同,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产业劳动力总需求的影响是双向的。从总体上而言,目前我国第二产业仍能够产出新的劳动力需求。
第三产业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而且由于产业自身的特点,在其诸多行业之中,人工具有不可替代性,因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这就使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是三次产业之中最为旺盛的。事实上,除极个别年份外,第三产业较其它二产业而言始终保持着更高的就业增长率。
由于第一产业的自身特点,一般认为,其并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失业人口,而只存在所谓“冗员”,即边际产出为零的就业人口,也可以称之为第一产业的隐性失业人口。将各行业的城镇失业人口进行加总,即得第二、第三产业的失业人口大致规模。加总的结果是1997年第二产业的失业人口大致在1000万人左右,第三产业的失业人口在400 万人左右,其中第三产业中来自传统行业(批发、零售、餐饮业)的失业人口占整个产业失业人口的70%强。三次产业都存在着较大量的失业人口,这就使我国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显得格外复杂,即第二产业未能表现出应有的吸纳就业能力,而第三产业亦面临对于传统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如何合理解释这一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需要进一步分析。
二、我国产业结构性失业的原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次产业在整个就业结构中的份额不断发生变化。总体说来,表现为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即存在着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移,可以说,产业间劳动力的转移是造成产业间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原因。
(1)产业结构的调节本身就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失业。 一种情况是,一些从原产业转移出来的人口有能力找到新的工作,但寻找新的工作需要时间,这部分暂时处于失业状态的人口称为摩擦性失业人口;而更多的情况是大量从原产业转移出来的人口,尚不具备从事新的工作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而掌握新的工作技能需要接受再就业培训,这个学习的过程是需要花费时间和支付成本的,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结构性失业。这种结构性失业现象在专业化分工非常发达的今天,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增长从而产业调整较快的国家就显得更加明显。
(2)经济发展的过程不可避免的伴随着失业。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在GDP不断增长且人均GDP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不论产业的部门结构还是劳动力的部门结构都是变化着的,其变动的一般趋势是,农业部门占的比重无论在总产值中或劳动中都趋于下降,而且,农业劳动力份额的下降表现出略为滞后于其净产出份额下降的特征。 对于不同的人均GDP水平,劳动力转移的滞后量存在着一个不同的较适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劳动力转移的滞后量是低于或高于较适水平,都可能导致失业问题。当劳动力转移速度偏快时,会使新兴产业产生冗员,给社会带来失业压力,并导致旧产业的非正常萎缩;而当劳动力转移速度偏慢时,会使滞留劳动力的旧有产业产生冗员,同样会带来失业压力,也会抑制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
因此,探讨我国产业间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对于分析我国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在这里采用结构偏离度来评价一国劳动力转移的滞后程度。
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
结构偏离度=──────────-1
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
从定义不难看出,当结构偏离度为零时,结构为均衡状态,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则表明结构越是平衡。
表1.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年度 人均GDP 结构偏差度E
(美元)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85
252.6
-0.551.060.70
1986 230.47
-0.551.010.68
1987 241.25
-0.550.970.64
1988
337.7
-0.570.970.65
1989
373.9
-0.580.980.74
1990
320.4
-0.550.950.69
1991 324
-0.590.970.77
1992
366.6
-0.631.020.73
1993 340
-0.651.120.54
1994 360
-0.631.110.39
1995 670
-0.611.120.24
1996 675
-0.601.090.18
※表中数据依《中国统计年鉴1997》、《世界经济年鉴1997》、《中国金融年鉴1997》计算得出,其中人均GDP的部分数值为人均GNP。
表1就是计算得出的我国近年来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 将这一偏离度与库兹涅兹的多国模型相比较(表2)就可以发现, 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严重滞后。因为尽管从绝对数字上看,第一产业的偏离度一直在60%左右波动,但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结构偏离度应呈现一个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在我国第一产业的情况中却看不到这一点。
表2.结构偏离度的国际比较
人均GDP 结构偏离度
(美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多 150 -0.420.550.87
国 300 -0.430.230.49
模 500 -0.400.140.24
型 1000 -0.310.060.07
241(1985—1987)-0.551.010.68
中346(1988—1994)-0.601.020.65
国672(1995—1996)-0.601.100.21
※表中数据依表1和库兹涅兹:《各国的经济增长》计算得出。
这样就可得到一个结论,即尽管我们的城市目前面临着非常巨大的就业压力,但仍然有大量的劳动力需要从第一产业中释放出来,向第二、三产业流动。也就是说,我国潜在的就业压力要远大于实际就业压力。
从表1中还可看到, 与第一产业同样存在着严重滞后的是第二产业,尽管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较20年前有了较大程度的下降,从1978年的1.77下降到90年代中期的1.10左右。但相对其发展阶段来说,这个值远离于多国模型0.1左右的水平。 而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则呈逐年下降趋势,且绝对数量上也较为接近多国模型的水平。这可以说明两点问题,一是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第三产业在接纳转移劳动力方面的进入壁垒是较低的,而第二产业在这方面的进入壁垒是较高的;二是第二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出结构尚很不匹配,是完全有能力容纳更多的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其中第一点与我们观察到的现象相一致,即服务业由于技术含量较低,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往往成为外来人口就业的主要选择,而第二产业各部门一方面由于自身技术含量较高,需要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的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在劳动力的使用上存在着诸多的限制,远不如第三产业部门灵活。事实上,当前,第二产业为非常严峻的失业问题所困扰,绝大多数的企业存在着冗员。
三、政策建议
首先,必须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于第二产业,要将其技术选择的整体水平引导到劳动密集型的轨道上来。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要发展高新技术行业,而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大多数地区的资金和人才都还比较匮乏,选择劳动密集型发展战略,可以使很多的工业企业摆脱资本缺乏的制约瓶颈,从而为众多工业企业的重新起飞带来可能。更为重要的是,第二产业的GDP在整个经济之中占半壁江山, 而其就业人数仅占整个就业人数的20%,这种结构不匹配的情况必须得到扭转,否则严重的结构性失业局面无从改变。对于第三产业,应当大力发展其中的新兴行业,实现第三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在近期内将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需要及时转换思路,才能继续充当解决整个社会就业问题的主力军。这一方面是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第一、二产业有很强的依附性,而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过渡尚未完成,特别是劳动力就业结构与经济产出结构严重背离,这就极大地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则是第三产业内部的诸多行业发展在近年内已经或是将会出现停滞甚至萎缩,首先是政府行政部门的部分公务员在近两年内要下岗,其次是商业和居民服务业经过80年代的高速发展之后已进入成熟期,外延扩大的市场潜力不大,甚至受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可能出现萎缩。因此第三产业主力军地位的恢复一方面有赖于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经济,如在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发展旅游业、金融业,另一方面是有赖于第二产业的复苏所带动的整个经济的复苏。
其次,必须加快建设较为完善的生产要素配置市场。在当前形势下,要想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将其阻挡于城市的大门之外,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的做法显然缺乏可操作性。这便如同治水,光靠堵的方法不是上策,更重要的是疏。所谓疏,就是要有效地扩大非农产业的就业水平,使其不仅可以吸纳当前城市中存在的大量下岗人员,而且可以更多地吸纳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在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引导的手段不应再是指令和计划,而是市场的价格。事实上,我国的劳动力资源非常充裕,而资本相对缺乏。如果尽快建立一个流动性较好的要素市场,近年来由于一系列的因素被压得较低的资本的实际价格将会攀升,而劳动力的实际价格将会下降,这将是企业采用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的最佳激励。而这样一个要素市场的建立,首要的是实现区域、部门壁垒的突破与开放,打破要素流动的各种人为障碍;另外就是用灵活的市场化的金融管理手段取代指令计划的金融管理手段,以实现资本价格的真正市场化。
标签:结构性失业论文; 三次产业结构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第一产业论文; 第二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