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问题还是会计问题——东航巨额亏损事件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航论文,巨额论文,事件论文,会计论文,业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东航巨额亏损事件概述
(一)东航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成立于1995年4月的东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1997年在香港、纽约、上海三地证券市场挂牌上市,是中国三大民用航空运输骨干企业之一。
东航属于国有企业,中国东航集团公司拥有实际控制权(59.67%)。截至2008年,公司总资产近732亿元人民币,股本为人民币48.7亿元,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拥有现代化大中型客机230架,货机11架,主要经营航空客、货、邮、行李运输业务及航空维修、代理等延伸服务。公司以总部上海为核心枢纽,西安、昆明为区域枢纽,航线网络通达全球145个主要城市。
(二)东航巨额亏损事件回顾
1.东航从事衍生品交易的原因。航油、飞机折旧、人工是航空公司的三大主要成本,其中波动最大的是航油价格;2002年各家航空公司的航油成本占总成本的21%左右,而到2008年6月,这一比例已经上升为40%左右,这导致航空公司的利润很不稳定。近年来,随着航油价格的持续上涨,航空企业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因此,为控制航油成本,航空公司往往进行航油衍生品交易来规避风险,东航也不例外,2008年东航的航油期权合约中航油量占到公司全年预计耗油量的35.9%。
2.东航签订巨额航油合约。东航航油期权的交易品种是以美国WTI原油和新加坡航空燃油等为基础资产的原油期权。东航年报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根据签订的航油期权合约,公司需以每桶50美元至95美元的价格购买航油约798万桶,并以每桶43美元至115美元的价格出售航油约230万桶,合约将于2008年与2009年间到期。截至2008年6月30日,根据签订的航油期权合约,公司需以每桶62.35美元至150美元的价格购买航油约1135万桶,并以每桶72.35美元至200美元的价格出售航油约300万桶,此等合约将于2008年至2011年间到期。
根据东航年报数据,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的尚未交割合约相关看涨期权的执行价格的价差约为每桶10美元至每桶50美元,看跌期权的执行价格价差约为每桶45美元至每桶83美元,此等合约将分期交割并分别于2009年及2011年到期。
3.东航衍生工具造成巨额亏损。东航利用航油期权规避航油价格波动风险的衍生品业务始于2003年,从2003年到2008年6月份,东航航油期权业务一直无亏损记录,其航油衍生品业务头寸一直都有盈利。而2007年以前衍生工具仅在表外披露,东航航油衍生品业务具体情况并没有在年报中披露,由于新会计准则要求将衍生工具纳入表内核算,东航航油衍生品交易从2007年开始详细披露。
2008年7月,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受多方面不利消息影响,国际油价持续震荡下行,使得公司卖出的看跌期权条款开始生效,即交易对手有权利以较高的价格向公司出售原油,期权合约执行的情况,最终导致在2008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的航油期权合约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人民币62.56亿元,这是公司2008年A股净亏损高达139.28亿元、H股净亏损152.69亿元的直接原因,创造了中国航空企业史上最大的一笔年度亏损的纪录。并且由于每股亏损2.86元,东航将从2009年4月17日起被ST。至此,东航总负债高达842.49亿元,已资不抵债达110.65亿元。
二、东航巨额亏损事件分析
(一)东航衍生品业务的具体分析
1.交易目的与合约内容具有投机性。在东航签订的期权合约组合中,主要包括三种期权买卖:
(1)买入看涨期权。东航以较高的约定价,如2008年半年报中提到的每桶150美元,在未来规定的时间从对手方买定量的油,行权日时东航有权选择是否购买,对手方必须接受。
(2)卖出看跌期权。东航以较低的约定价,如2008年半年报中提到的每桶62.35美元,在未来规定的时间从对手方买定量的油,不过行权日时对手方有权选择是否卖油,东航必须接受。
(3)卖出看涨期权。东航以更高的约定价,如2008年半年报中提到的每桶200美元,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向对手方卖定量的油,行权日时对手方有权选择是否买油,东航必须接受。
尽管东航一再强调“做航油期货是为了固化航油成本,规避国际航油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并且“公司从事的是航油套期保值,没有投机”。但从合约内容上看,东航基于牛市判断由于贪图期权费而卖出看跌期权,在规避了油价上涨产生的风险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个新的价格下跌的敞口风险。在买进看涨期权同时进一步赌注航油价格不会下跌,具有强烈看涨航油价格,并期望从中获取高额利润的动机。
2.航油期权交易不符合套期原则。东航在实际交易中,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内容是相一致的,都是航油。但从其他方面看,衍生品交易确实不符合套期保值原则要求,是投机获利。
第一,交易时间不符合套期原则。在套期时间周期上,一般每笔交易应对应于相应的现货周期。而东航2008年签订的期权合约期限最长至2011年,如果以一年一付款结算的方式购买航油看,其航油期权的交易周期与现货周期不对应。因此,东航航油期权交易在时间上并未严格对应其现货市场交易周期,超出部分可视为投机。
第二,交易数量不符合套期原则。东航2008年航油期权履约周期为三年,远远超过现货贸易周期,导致衍生品交易量高于实际现货航油量。尽管东航2008年的航油期权交易量占到公司全年预计耗油量的35.9%,但一签三年的合约,使其实际上拥有的航油期权量大大超过实际现货航油量。由此可判断东航的操作已经背离套期保值原则,带来了新的敞口风险。
第三,交易方向不符合套期原则。东航买入看涨期权方向符合套保要求,但卖出期权的部分即在期权市场的做空行为,使东航实际上成为发售期权的庄家,这是国际市场上大型金融机构才能承担的角色,这不符合套期保值原则,因此,该交易不属于套期保值,整个交易演变为投机获利行为。
(二)东航衍生品会计反映的分析
1.衍生品业务会计确认模糊。任何一项可以进入会计系统的经济业务都需要经过确认、计量、列报三个环节,其中,确认环节是基础。所谓会计确认就是将经济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正式加以记录和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东航公司管理层在2007及2008年度报表中一直强调其衍生品交易是套期保值,却同时声明航油期权交易不符合套期会计的运用条件,将其认定为套期保值的业务纳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导致了后续核算环节即计量和列报都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原则进行了相关账务处理,而准则明确规定被指定为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不应划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负债。这种对衍生品业务会计确认模棱两可的说法,给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让人不能了解其衍生品业务的实质,导致无法判断到底是套期保值还是投机获利。
2.衍生品业务会计计量属性混淆。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而东航衍生品业务会计处理的核心问题就是会计计量问题。
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要求企业将衍生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同时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但准则没有区分套期会计和投机会计的计量属性,而是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样就很难从企业报表中的公允价值损益,看出其会计处理的具体过程,也很难判断其业务是套期保值还是投机获利。这样东航就有理由直接把矛头指向公允价值。
原东航财务总监罗伟德解释:“东航账面浮亏是因2007年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后才被要求记录的公允价值损失,并非现金实际损失,未来是否有实际损失,以及损失的大小,依赖于合约剩余期间的油价走势。”他把东航的巨亏都归咎于公允价值。然而,公允价值只是把情况表现出来,市场波动的影响被公允价值准则所捕获,但东航的巨额亏损并不是它引起的。
3.衍生品业务会计列报偏颇。东航2008年年报显示:(1)为控制航油成本,东航进行了航油套期保值交易,交易品种系以美国WTI原油和新加坡航空燃油等为基础资产的衍生产品;(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持有目的为短期内出售的金融资产及衍生工具等,该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以交易性金融资产列示;(3)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及交易性金融负债;(4)航油期权合约不符合套期会计的运用条件,其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从东航的2008年年报中可以看出,其从开始的为控制航油成本进行航油套期保值交易,强调交易是套期保值,到后来的把航油期权交易归到金融资产中,并在资产负债表中以交易性金融资产列示,到最后的航油期权合约不符合套期会计,航油期权合约实际交割损益计入到航油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样的衍生品交易已变了味道,从会计反映角度看,已经明显偏离了套期保值的轨道,走上了投机获利的道路。
三、东航巨额亏损事件启示与思考
(一)完善中国期货市场,发展中国期货期权市场
1.发展中国期货市场。从2003年东航从事航油衍生品交易业务开始,公司一直在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要求开展航油期货交易业务。然而,中国证监会颁发的期货牌照名单中,几乎都是生产型中央企业,与东航和国航等航空央企无缘。东航不得不通过高盛、摩根、瑞银、汇丰等国际著名投行,进行场外交易。如果有一个开放的航油期货市场,整个过程会相对简单。目前我国期货品种缺失及自由度不足仍是制约企业套期保值的根本障碍,因此我国应逐步完善期货市场品种结构,并使各产业都有套期保值品种可供自由选择。
2008年12月15日,国务院颁布了“金融30条”,明确提出推动期货市场稳步发展,探索农产品期货服务“三农”的运作模式,尽快推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期货新品种。2009年4月聚氯乙烯期货交易、早籼稻期货合约在郑商所成功上市交易,表明期货新品种推出的步伐在大步加快。
2010年的政府报告再次提出要“稳步发展期货市场”。期货市场反映的价格信号对产业链条上各类主体带来影响,直接影响企业进行生产经营计划调整,进而带来市场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因此,期货市场在“调结构”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持性因素。
2.发展中国期权市场。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商品期货品种,不管期货交易量大小,都有相应的期权交易。品种可谓是层出不穷。如金融品种方面的股票期权、股指期权、外汇期权等。在各种衍生品中,期权交易后来居上,并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主要是由于期权交易以“疏”的方式而非“堵”的方式对期货市场进行系统风险控制。
期权的最大特点是期权的买方风险是有限的,卖方风险是无限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称性是期权与期货等投资工具的重要区别,这使得期权在风险管理方面更为有效。由于买方的最大风险是其已经付出的期权费,因此与期货相比,保值者不用担心价格变化所引起追加保证金的风险,有利于其保值计划顺利进行。期权交易有利于套期保值功能的充分发挥。鉴于此,从发展我国衍生品市场、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高度出发,发展期权交易成为必然的选择。
(二)建立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机制
各种衍生工具的出现只能转移风险,并不能减少和消除风险。因此,在从事衍生品投资时,必须时刻把握和控制好市场风险。有效地控制企业从事衍生产品的交易风险,必须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第一,确定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风险管理原则。投资者首先要明确自己对于金融风险是厌恶还是喜好,以及厌恶或者喜好的程度,投资者据此来制定投资策略。如果投资者厌恶风险,就要进行套期保值。反之亦然。
第二,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管理风险的人员要进行明确细致的分工与牵制。同时需要根据企业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确定一个合适的预警线,以便企业风险达到预警线时,及时反映给相关部门。
第三,将风险管理融入内部审计程序。内审机构要分析企业最高管理层的风险战略,需要在对可能影响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其审计计划,并依据风险的重要性确定审计重点及分配相关的资源,安排审计工作。
作为事后补救,东航2009年12月24日颁布了《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套期保值业务管理(暂行)规定》,详细阐述了衍生金融交易规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2009年度公司的航油期货交易的持续巨亏。
(三)加强对衍生品市场与业务的监管
1.加强对衍生品市场的监管。
第一,监管部门加强对衍生品市场运行的透明度的监管。衍生品交易活跃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并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监管模式。衍生品的复杂性大大增加了投资者对衍生品风险的认知难度。因此,监管机构需要规范衍生品开发机构充分披露产品交易结构与基础资产状况,揭示复杂结构背后的风险关联因素,以一定程度上保护投资者权益并维护市场运行稳定。
第二,企业自身加强对衍生品市场信息源的监管。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常清这样阐述金融衍生品:“衍生产品本来就很少人懂,一份合同100多页,表述云遮雾罩,表面上看没有任何风险,企业稀里糊涂签了字,这实际上是一个打着衍生品名义的金融诈骗。”针对这种情况,企业打算进入复杂的衍生品市场,必须积极培养衍生品方面的专业人才,建立适合企业具体情况的市场分析体系,引导企业正确利用衍生品市场规避风险,避免因过度依赖投资银行而签订导致企业亏损的合约。
2.强化对衍生品业务的监管。
第一,强化监管部门对企业衍生品业务的监管力度。东航的投机交易能长时间、大规模进行,但是从来不曾受到惩罚,并且2006年上交所还强制要求东航披露其以后年度的衍生品交易信息。在这样的背景下,东航的投机交易仍然有生存的空间,一定程度上充分说明了监管部门的失职。因此,为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监管部门要加强企业衍生品业务的监管力度。
第二,企业自身加强衍生品业务的管理。东航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的年报显示,其航油期权合约不适用套期会计原则,说明东航从事的衍生品业务不是套期保值。然而企业内部的业务监督和风险管理部门,并没有通过合适的渠道阻止期权交易的继续,显然是企业缺乏对衍生品业务的有效管理。鉴于此,企业必须形成强烈的衍生品业务的风险管理意识,并将其付诸实施,以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加强对衍生品的管理。
(四)完善衍生工具会计准则
尽管新准则要求把衍生工具纳入表内核算,使得企业衍生业务方面的一些问题得以显现,但对于具体的衍生工具业务的确认、计量和列报的规定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业务。
第一,加强对市场关注的重大衍生工具会计问题和相关案例研究。在东航巨额亏损事件中,套期和投机计量属性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很难判断其业务是套期保值还是投机获利,因此,可以从计量属性的角度细化相关的会计准则,以增强操作性。具体来说,投机获利风险较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合理的,而套期保值的风险明显小于投机获利,就可以考虑采用历史成本等其他计量属性,以便和投机获利区分开。
第二,密切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并适时对现行会计准则进行动态完善。最近几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发展迅速,特别是为应对2007年以来出现的全球金融危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正在加速推进现有的一些会计准则项目的建设,并不断研究制定新的准则以及指南,尤其是涉及到对有关公允价值的修改,需要密切关注并适时完善现有准则规定,更好地反映衍生品交易业务。
综上所述,从期权合约本身具有投机性、期权交易业务不符合套期原则,以及会计确认、计量、列报三个环节的会计反映,不难看出东航的衍生品交易根本不是规避风险的套期保值,而是冒险的投机获利,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稳定和发展,为了资本扩张而采取高风险的投资手段要谨慎,所以不合适的投机行为是导致东航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但是企业不要因此而因噎废食,不再从事衍生品交易。虽然衍生工具是巨大的风险源头,但同时也是重要的风险规避工具。通过完善衍生品市场、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以及改进会计准则等,相信衍生品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企业获利。
标签:套期保值论文; 期权交易论文; 期货期权论文; 金融衍生品论文; 东航期货论文; 会计原则论文; 套期工具论文; 会计论文; 交易风险论文; 期货市场论文; 公允价值论文; 期货论文; 东航集团论文; 东方航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