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芬
哈尔滨市阿城区结核病防治所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要:目的: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本研究主要探讨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分布及导致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查阅病历的方法,对我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统计,观察其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给予的相应护理措施。数据真实可靠。结果:86例患者给予临床应对治疗和护理措施后,有45例患者症状消失,患者结核空洞明显缩小,吸收结核病灶在30%以上,有40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有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肺结核患者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可以减轻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治愈率,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毒性和不良反应是保证抗结核治疗成功的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肺结核患者;不良反应
Abstract:Objective:Tuberculosis is a chronic infectious disease caused by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fectio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ay invade all kinds of organs in the body,but it mainly invades the lungs and is called tuberculos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distribution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anti-tuberculosis drug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way of referring to the medical records,86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admitted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7 in our department were counted. The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administr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measures were observed. The data is true and reliable. Results:Afte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measures were given to 86 patients,the symptoms disappeared in 45 patients,the tuberculosis cavity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tuberculosis absorption was over 30%.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40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1 patient was ineffective death. Conclusion:Using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for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an relieve the adverse reactions in chemotherapy and improve the cure rate. The correct and time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oxicity and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anti-TB drugs are the key to ensure the success of anti-TB treatment.
Keywords:Antituberculosis drugs;Tuberculosis patients;Adverse reactions
前言: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规定肺结核在我国为乙类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世界人口有1/3受结核菌感染,2016年全球新发病例1200万。肺结核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抗痨”又称结核病化学治疗,是结核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服用抗结核药物是当前治疗和控制结核病传播的重要手段。由于治疗时间长,剂量大,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应用抗结核药物过程中,观察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共收治肺结核患者86例,其中男50例,女36例, 年龄16岁~84岁,平均年龄52岁;对患者的住院天数、年龄、性别、婚姻、体重、家庭史、既往史、吸烟饮酒史、肝肾功能,使用药物类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进行调查。患者使用对氨基水杨酸、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
1.2方法:在确定治疗原则和选择疗法之前,应确定结核病的类型和现阶段病灶进展及好的情况,并检查肺以外其他部位有无活动性结核存在。先查阅病案中病程记录,患者住院1-2周后是否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纳差、厌食、腹泻等情况。然后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和淋巴细胞培养+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核菌素试验能在临床对患者进行综合诊断,以此判断患者是否受到结核菌的感染;比结核菌素试验(PPD)皮试更敏感和更特异,不受既往卡介苗注射的干扰,但不能区分隐性感染或活动性结核。治疗过程中注意进行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可防止耐药性产生,联合用药还可针对各种代谢状态细菌及细胞内外菌选药,已达到强化药效的目的。
1.3数据分析: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类筛选,用SPSS16.0对ADR分布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2 结果
86例患者给予临床应对治疗和护理措施后,有45例患者症状消失,患者结核空洞明显缩小,吸收结核病灶在30%以上,有40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有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结核病系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又称疥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治疗这种病症的药物为抗结核病药,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是自抗结核药物问世以来就存在的一个问题,而不良反应导致的药源性疾病已是现代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一直困扰着结核病的治疗过程。结核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应用,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死亡率。
总之,医护人员应用抗结核药物时,临床治疗上一定要遵循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原则,做到早期治疗、适宜剂量、联合用药、规律用药、坚持全程。做到及时发现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对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给予安慰、安抚,鼓励坚持疗程,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因不良反应发生而自行停药,降低初次治疗患者转变为复治患者的可能,避免产生结核耐药患者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杨莹.肺结核病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45例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8):135-137.
[2]覃林珍,魏巍,王健.肺结核的治疗转归与肺功能的变化关系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9):1065-107.
[3]兰远波,陈玲,刘梅.35例肺结核病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9):13.
论文作者:田秀芬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
标签:患者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药物论文; 肺结核论文; 抗结核论文; 结核病论文; 结核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