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目标指引下,全国各地农村开始了以生产发展为主要目标和基础的新农村建设,而在建设所需各项设备设施中,供电系统是尤为重要的一环,它事关生产建设的各个环节,事关生产建设是否能在有保障、无顾虑的环境中开展,所以要加强农村配电网络的运营维护和管理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运营维护;故障定位
现阶段,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战略正在稳步推进中,在全面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不落下任何一个地方、不落下任何一个人是工作的核心,目前国家各城市各领域在建设和改革方面均取得了重大发展成果,继续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精准脱贫则成为了本阶段工作的重点。国家为保障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针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配电网络的改造和整体性能提高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其目的就是保证农村的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使得家用电器买的回来、用的起来;使得各类电气农用机械的作用得到真正发挥。但目前在农村配电网络的运行管理中依然存在各类问题,给正常的农业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困扰,因此加强农村配电网络的运营维护已经成为农村配电网络管理的重点问题。
一、农村配电网络运行管理的现状
(一)影响配电网络管理的内在问题
1.基层管理意识薄弱
在农村供电所工作的基层员工,普遍存在专业技术水平低的问题,他们仅能进行基本的临时检修、故障排除等工作,且工作被动消极,在维持电网的基本供电工作之外只进行上级安排的工作。同时配电网络的基层管理工作既不规范也不系统[1],设备管理台账、数据信息系统等参数早已与实际情况脱轨。
2.配电网络检修等工作缺乏计划性
在农村配电网络的日常维护工作中,随意性、机动性占比更大,整体工作缺乏科学有效的计划,本应该落实到位的检修周期计划、停电检修计划、项目施工调度等工作尤为欠缺目的性和科学性指导,配电网络的调度更是具有极强的临时性和随意性,给农业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二)影响配电网络管理的外在因素
1.农村配电网络管理环境不佳
由于农业生产生活的发展,农村的宅基地使用需求增多,但相对应的却是管理制度的缺失,许多村民为扩建房屋及生产用地违规私建、开垦荒地,这些违章建筑多数未与电力设施保持安全距离,且私搭乱建乱拉电线,对电力设施的安全管理及运行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农村配电网线规划不合理
现阶段,农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原有的电力网线老化、设备陈旧,运行网络管理不科学,运行状况堪忧,经常出现运行中因故跳闸的配电故障 [2],落后的电网规划既不能满足当下生产生活需要,又存在安全隐患,早已不适应当今农村生活发展的现状。
二、农村配电网络管理水平提升建议
(一)加强组织学习,转变管理观念
作为配电网络管理的中坚力量和技术保障,基层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关乎整个电网是否能够安全稳定运行。所以政府应加强对员工的制度化管理,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观念。例如:加强员工的工作管理,每星期提交一次本周工作总结,总结员工在本周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管理人员对问题进行汇总,每月开展一次集体学习交流会,邀请专业技术高手答疑解惑,共同探讨问题,提升业务水平,既帮助员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又从实际角度出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以形成长效机制的周总结和月例会,促使原本工作不集中、操作随意化的员工形成集中管理的意识,扭转原本淡薄的管理观念和意识,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基层电网运维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明确问责机制
农村配电网络管理工作因为其特殊的地理因素,导致基层工作线路长、管理面分散、信息反馈效率较低等问题长久得不到有效解决,专业技术员工往往同时还要负责管区内的抄表、收费等工作,工作复杂分散,既容易造成员工在工作中出现疲态和松散心里,又使得员工管理起来较为困难,一旦发生问题处置力度较差。因此,要在基层工作中深化问责机制,以项目为单位,成立领导小组,明确组长、分管组长、基层直接负责人等成员组成,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分工和层级管理制度,对基层业务和问题确定直接负责人,对发现的问题直接对人追责,通过精准化对接制度,强化员工和管理阶层的责任意识和态度。在管理层面提高农村电网的运维管理力度。
(三)建立健全配电网络管理规章制度
保持良好的电网运营状况,除了基层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及管理水平提高,还应该从制度角度着手,强化落实。一方面,健全日常检修制度,例如统一制定设备日常管理制度,制定检修及巡检记录表,定期巡检记录设备运行情况,保障电力设施运行良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隐患处理在萌芽状态,保证供电安全;另一方面,针对农村违章扩建、私拉电线等违法行为,要联合村委会,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向村民明确安全用电的必要性和违法用电的处罚力度,对于屡教不改的违法行为,要落实规章制度,严肃查处,适当处罚,既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又保护国家电力设备设施安全。
(四)建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
实现供电的稳定安全,需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其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就是配电网络的故障定位系统,其良好建设可以帮助基层电网系统快速准确定位故障发生区域,及时高效排除问题,提升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1.故障定位系统概述
以沈北新区配电网络的“一遥” [3]系统为例,它就是通过GPS系统、故障指示技术与地理信息指示技术相结合而研制的一套自动故障定位系统,它与大电网的故障指示检测和指示装置相配合,可以在故障发生后的数分钟内快速检测和定位故障点,从而帮助电力抢修人员准确及时赶往故障发生地,排除问题,恢复供电,提高工作效率。
2.故障定位系统实际效用
在部分地区应用故障定位系统前,配电故障排除基本有两种形式:一是供电所统一调度;二是电力用户报修故障。无论哪种方式,都是采用人工检查故障点,因路程、天气、线路复杂程度的影响,致使故障排除效率低,基层技术人员工作强度大,恢复供电所需周期长,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用电质量。而在配备了故障定位系统的地区,故障发生点、基本故障情况等信息都是以短信的方式告知当区技术人员,极大缩短了排除故障恢复供电的效率,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断电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故障定位系统展望
首先,应在最大限度内保证各区域内故障定位系统的配备,并实现其与供电系统网络的兼容整合,做到全面应用,平均优化,尤其是在较偏远的农村地区,更要保证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保证农民生产生活的高质量;其次,要根据新环境新要求,结合地域特点,完善故障定位系统,实现高精准的故障选线功能,提升定位功能;再次,要引进多种故障信息采集方法,例如矩阵算法,便于在情况较为复杂的区域,及时进行研判分析,有效排除故障。
结语
实现以故障定位系统为中心的配电网络智能化、科学化管理,是保证农村配电网络平稳有效运行的根本措施。农村配电网线不仅是供电送电的高压线,更是保障农村高效生产、优质生活的生命线,因此,各级管理人员要明确责任和使命,强化落实规章和制度,为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护航铺路。
参考文献
[1]刘曙光.加强农村配电网运维管理 提高优质服务水平[J].低碳世界,2015(26):44-45.
[2]岳军龙,刁建军,席宁等.农村配电网建设与改造问题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4):429.
[3]张远来,易文韬,樊启俊等.基于调度运行管理系统的配电网故障研判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1):220-225.
论文作者:杜小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故障论文; 农村论文; 工作论文; 网络论文; 定位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基层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