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年:中国消费品市场形势分析与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形势分析论文,消费品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中国经济而言,2004年是值得记住的一年。
作为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后的第一年,2004年被赋予了“转折点”的使命。相比之下,无论是在这一点迅猛崛起的韩国和新加坡,还是在这一点颓然滑落的拉美和东南亚,都使稳定坚挺的中国经济显得既令人瞩目又意味深长。
作为“后WTO时代”中国零售市场全面开放的第一年和内地—香港CEPA全面实施的第一年,2004年被赋予了“被冲击”的担忧。然而,一方面,地区封锁的暗礁、黄金店址的垄断和文化融合的艰辛让深度介入的外国零售巨头充分体会到了“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长达三年的“狼来了”让中国企业变得日趋波澜不惊,从汽车到手机,从数码相机到个人电脑,“零关税逆效应”正在见证中国产业的成熟与完善。有冲击,更有促进;多赢是目标,更是鞭策。
作为内外贸一体化管理体制建立和对外经济依存度超过60%的第一年,2004年被赋予了“统一”的基调。然而,内外贸统一毕竟只是个改革目标和发展背景,内外贸协调发展才是真正现实的实施战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不可能等量齐观,中国作为大国既要重视国际交往和贸易利益,更要重视国内市场建设和国家经济安全。
作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后的第一年,2004年被赋予了“均衡发展”的内涵。在这一年中,市场供求失衡有所缓解,城乡发展差异有所调和,产业增长差异有所缩小,东西部经济的梯度转移正在形成。
对中国消费品市场而言,2004年也是值得回顾和分析的一年。
2004年消费品市场在内外经济环境全面拉动之下,需求、供给和销售状况保持了稳步快速的发展势头;贯穿全年的价格上涨因素,更是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取得了高速的成长。1—10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8384.5亿元,同比增长13.1%,远远超过2002年和2003年9%左右的增速。
一、中国消费品市场销售状况分析
从2004年前10个月消费品市场的运行走势来看,主要表现出了如下四大特点:
1.消费品市场运行两头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涨幅稳中有升。如图1所示,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集中在4000—5000亿元人民币的有限区间中,虽有所波动,但总体趋势表现为5月份之间的逐月走低和五月份之后的逐月推升。排除春节日期更替和“非典”低基数效应造成的后续影响,2004年前10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涨幅基本上处于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可以认定,2004年消费品市场延续了2003年强劲的增长势头。
图1 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状况
2.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长领先于生产增长,市场先导性特征凸现。对比我国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涨幅的历史数据,可以发现,在2004年之前相当长的时期,销售增长与生产增长相比总是基本同步甚至略有落后的。进入2004年之后,这一传统格局出现了全新的变化,如图2所示,三个季度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涨幅均高于GDP同比涨幅。这一全新的市场特征,固然有2004年价格普遍上涨的原因,但多年积极财政政策投资拉动效应的延续和持续买方市场态势下市场先导性特征的凸现同样不容忽视。
图2 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对比
3.餐饮业异军突起,批零商业稳定发挥,其他销售渠道仍然平淡无奇。如图3所示,进入2004年,餐饮业零售额持续走高,1—10月,销售规模同比增长22.3%,成为了消费品市场的领跑行业。批发零售商业则凭借其处于绝对优势的销售规模,决定着整个消费品市场的增长基调。至于前些年有上佳表现的其他销售渠道,在买方市场盛行的态势下,也只能重归平淡。
图3 2004年分行业社会消费品销售规模和增长幅度对比
4.城市市场趋于稳定,农村市场趋于活跃,城乡销售格局出现渐进性重组。如图4所示,县以上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涨幅经历了年初的震荡,在6月份之后,趋于稳定,1—10月累计同比涨幅14.6%。而乡镇消费品零售总额涨幅则全年处于稳定的上升通道,年初不到7%的增幅,迅速扩展到12%以上,1—10月累计同比涨幅9.4%。2003年之前,城乡之间保持多年的3∶1的销售增长比(如2003年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涨幅为13.8%,农村为4.3%)正在被打破。即使考虑到后文提及的“农村市场比城市市场承受了更大的价格上涨影响”,我们仍然可以断言,2004年中国消费品市场的活力,更多的来自于农村市场的活跃。
图4 2004年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涨幅对比
二、中国消费品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能反映消费品市场的运行结果,而要深入了解中国消费品市场的运行效率,则要具体分析市场的需求和供给状况。
总体而言,我国消费品市场的需求状况在2004年并无本质性改善。具体而言,消费需求取决于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倾向和消费信心三个方面。
1.居民收入水平
在国民经济和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快速发展背景下,2004年国家继续深化了一系列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政策,如提高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水平、降低农民负担、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使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有所提高,为2004年消费需求的拓展奠定了坚实的收入基础。如图5所示,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除受年节影响较大的1、2月以外,呈现出逐月上升的势头。2004年1—3季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70.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高于去年9%的同比涨幅;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109.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1%,更是去年4%的同比涨幅望尘莫及的。
图5 2004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状况
2.居民消费倾向
我国居民消费倾向偏低是长期困扰我国消费品市场发展的重要问题。近10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8.5%,比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低近20个百分点。当然,低消费率的长期存在,与我国国民所信奉的勤劳俭朴的传统不无关系,但单纯的心理因素很难解释我国连续多年的消费率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61%到2001年的59%再到2003年的56%),所以,我国的低消费率问题还要到经济体系中寻找答案。
第一是政府政策因素。一方面,随着财政支出项目的下放,住房、医疗、教育、失业、养老等传统的“公费”支出项目相继转为“自费”,居民的未来支出预期和预防性货币需求迅速膨胀,导致了储蓄倾向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扩张性财政政策持续实施,财政支出的取向由公共服务购买向基础设施投资全面倾斜,在增加投资需求的同时,挤出了大量的消费需求。
第二是经济发展因素。一方面,重化工业的发展过程具有行业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加工度高、中间产品多、增长持续时间长等特性,高投资率和低消费率是其必然结果;另一方面,随着重化工业过程的推进,资金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加深,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重工业吸纳的劳动力(70万)比轻工业(300万)要少得多,由此引发的要素市场失衡,将直接影响到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预期,消费率走低不可避免。
第三是收入分配因素。根据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富裕阶层存在明显的高储蓄和低消费倾向,而低收入阶层尽管具有高消费倾向,但缺乏相应的购买力。这种消费格局严重抑制消费的增长。2004年财政部科研所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当前的基尼系数已高达0.458,贫富差距逐年扩大,构成了当前消费率持续走低的重要诱因。
第四是消费需求因素。我国当前正处于消费闯关、商品结构升级的重要过渡时期。这一特殊的“消费国情”使占社会主导地位的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能力处于“买上不足,买下有余”的阶段,增加储蓄、扩大积累进而降低消费率在所难免。
第五是商品供给因素。依据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后工业社会消费率的稳定和提高,主要依赖于第三产业的持续扩张和消费热点的不断创造,而我国一方面第三产业的经济比重迟迟难以提升,另一方面现有消费热点又总是处于质次价高的状态,消费率的提升严重缺乏商品供给的支持。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高速增长对消费需求的扩张本应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基于上述因素,居高不下的储蓄倾向和投资倾向却严重分流了潜在的消费支出。相关研究表明,一方面,从2003年10月开始到2004年上半年,本外币并表的居民储蓄同比增速高达20%以上,出现了罕见的“超储蓄”现象(即居民储蓄增速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另一方面,在国家连续7年的扩张性政策拉动下,2004年上半年投资同比增幅高达35.1%,投资品需求几乎垄断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全部增幅。在上述两大力量的共同作用之下,原本就处于低位的最终消费率一跌再跌,伴随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达到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最终消费率却下降到55.4%,达到197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严重抑制了消费需求的有效扩张。
从未来走势看,经济体系中存在着诸多有利于居民消费需求的利好因素。一是消费环境改善。国务院明确规定了今后五年整顿与规范市场秩序的目标,要求初步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与市场秩序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二是以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为标志的中产阶层在我国正处于成长和扩大期,由其主导的住房、汽车、旅游、教育等消费热点,将带动消费闯关成功和消费需求增长。三是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国家的税制改革,酝酿多时;而广州、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区正在根据当地情况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起征点。这一政策有利于提升工薪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扩大消费。四是城市化进程加快。截至2004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保持着每年1至1.5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城市化的推进,必将促进农村消费向城市消费的转变,加快消费率的提升步伐。
综合上述,推动消费率走低的因素仍将存在多年,而消费率提升的因素也已有所表现。如果双发因素都能够充分发挥,相信我国2005年的消费率将不会再持续下跌,比较稳妥地估计是消费率将稳定在57—58%之间。
3.居民消费信心
除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倾向影响之外,居民的消费信心也是消费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04年9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91.3点,在6月份90.1点的基础上又回升1.2点。虽然指数总体呈现出缓升的走势,但目前的消费信心指数甚至比饱受“非典”冲击的2003年同期水平还低1.8点——过低的消费信心仍然构成了消费需求增长的制约因素。
从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构成看,反映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看法的消费预期指数从6月份的88.7点上升到9月份的90.1点,但低于去年同期的92.2点。9月份,认为2004年中国经济总的状况表现良好的消费者达68%,认为总体经济将走向“持续繁荣”的消费者占57%;预期未来一年里自己的经济收入将“较现在好”的消费者从6月份的39%上升到9月份的42%,而预期“较现在差”的比例则从31%下降到27%。但是,多数消费者在认为全年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已成定论的同时,对收入增长和物价稳定的预期,还是表现出了谨慎乐观的态度。
另外,消费者对消费品市场的预期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滑坡。2004年我国向WTO全面过渡的形势和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暴涨的现实,让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的销售价格下跌和使用成本上升产生了同步预期,大幅度限制了消费支出的拓展。9月份,认为目前是购买耐用消费品、汽车的适当时机的消费者分别为53%和14%,分别较6月份下降了3个和4个百分点。正是这一预期基础,导致今年相继出现了汽车、通信、商品房等热点商品销售增幅的下滑。
代表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状况满意程度的消费者满意指数也从6月份的92.2点回升到9月份的93.2点,但仍比去年同期落后1.1点。9月份,认为自己目前的经济收入“较上季度高”的消费者为69%,较6月份提升5个百分点,而认为“较上季度差”的消费者则从6月份的25%下降到9月份的23%。
满意指数的上升,一方面表明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状况满意度提高,另一方面,也与供给拉动因素不无关系。“金九银十”历来就是商品销售旺季,商家促销手段频频亮相,政府也适时的出台了一些有利于激活市场的政策措施,如公安部放宽驾照申请和增加免检车型给车市注入了新的客源;而中央在京单位公房可售规定的出台,也将促进住房二级市场的活跃。调查显示,9月份,购买汽车、住房等耐用消费品以及外出旅游计划的消费意向正在升温,很可能会成为带动全年消费需求扩张的新的活力点和增长点。
三、中国消费品市场供给状况分析
从总体看,据商务部和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2004年上半年市场供求状况的调查和下半年市场供求关系的分析,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大于求的约占74.3%,供求基本平衡的占25.7%,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这一结果与2003年上半年14.5%、下半年21.2%的供求平衡率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奠定了供求基础。
在总体供求基本平衡的前提下,各局部供求关系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为贯穿全年的结构性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
1.消费品市场供给。2003年10月份以来供应偏紧、价格持续上涨的涉农产品,在2004年夏粮增产、秋季丰收的情况下实现了稳定的供给,供不应求的情况得以缓解,价格也趋于稳定和回落。尽管年内出现了“禽流感”等影响消费品生产供应的外在因素,但影响范围并未扩大,特别是考虑到2003年因“非典”造成供给基数低的影响,消费品市场供给增速反而会比往年有所扩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04年餐饮业营业额将超过7000亿元,比2003年增长18%以上,成为了消费品市场最活跃的供给因素。
2.中间产品市场供给。虽然在紧缩政策的驱动下,部分行业投资大幅度回落,但中间产品市场供给年内没有出现明显的起伏,只引起了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增速明显回落。能源类产品供给与需求达成了总体平衡,但价格高位运行的态势仍在延续。煤炭全年产量18.5亿吨左右,同比增长11%,高出国内需求总量0.7亿吨;钢材产量预计2.6亿吨,同比增长13%,加上进口3000多万吨,全年供给量3亿吨左右,同比增长11%,高出国内需求总量0.1亿吨;电解铝全年产量约600万吨,同比增长8%,高出市场需求约20万吨;2004年全年汽车总产量预计在500万辆,增长13%,其中轿车240万辆,增长16%。
3.商品库存及资金占压。在上述供给略高于需求的市场态势下,商品结构性积压在所难免。2004年1—4月39个行业的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908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9%,其中34个行业库存高于去年同期。到5月末全社会钢材、电解铝、水泥、汽车工业企业库存分别比年初增长8%、25%、3%和35.6%。到6月末全社会焦炭库存大约比年初增长20%。流通产业的库存也在增加,上半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库存同比增长10.3%。商品库存的增加,提高了产成品资金占用和经营成本,导致企业效益下滑,社会资金周转速度下降,金融风险增大。2004年上半年,39个主要行业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7.7%;商业企业应付帐款也达到3000亿元以上。
4.流通企业整体竞争力。流通企业整体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管理水平落后、现代化程度不高,这些因素在2004年仍然制约着中国流通业的整体竞争力。我国最大的商业企业上海百联集团有限公司的销售额仅相当于美国沃尔玛公司销售额的2.4%,相当于世界500强最后一家商业企业的52.9%。2004年12月11日,我国全面取消了零售业对外开放的数量、地域和股权限制,流通产业正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5.支柱产业供给。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现代生活消费方式的普及,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以住、行为代表的消费结构加速升级阶段,住房、汽车、消费类电子及通讯设备、休闲旅游、健康保健等更多新型消费领域将得到快速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当房价与居民年收入之比达到在6∶1—4∶1,人均GDP达到3000至10000美元时,住房和汽车消费将快速扩张。目前我国房价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之比已由10∶1逐步提高到6∶1,2003年我国人均GDP也已突破1000美元,而且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2004年人均GDP已经接近3000美元。然而,住房、汽车、通讯、旅游等支柱产业却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第一,房地产业供给日趋升温。尽管房地产业在土地批转和购置环节存在不少问题,但整个2004年房地产快速发展的势头依然迅猛。这是因为:①当前房地产的快速增长,具有实实在在的需求支持,并非泡沫经济。以今年前10个月为例,全国商品房销售增长达40.6%,增幅高于上年同期5.2个百分点,也高出同期投资近10个百分点。②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是拉动房地产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全面拉动了房地产供给。③为刺激多年萎靡不振的消费经济,明年我国将继续采取扩大消费的政策,其一就是继续发展住房消费信贷政策,这对人们加大购房力度,刺激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综合上述因素,预计2005年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长20%左右,供给增速虽比今年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总体上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
第二,商品房销售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家居市场的活跃。据对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统计,1—11月份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销售增长高达46.6%,家具类商品销售增长达47.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销售增长17.1%。家居市场已成为了2004年乃至今后几年内新的消费热点。
第三,汽车销售出现下行拐点。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1至2月全国累计生产轿车32.5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5.7%。但进入4月,银行信贷紧缩政策的出台全面控制了投资流量和消费扩张,连续3年50%以上增幅的中国汽车市场,开始由非常态的“爆发性增长”转向常态的“一般性增长”。进入5月,以上海通用产品全线降价为标志,汽车价格的多米诺骨牌被迅速推倒,而出乎厂商意料的是消费者“杀跌”的心理反而日益坚定,汽车库存迅速攀升。10月底的加息对汽车业而言同样喜忧参半:日趋紧张的资金链条有望得到缓和,但升高的财务成本却会继续侵蚀已经全面压缩的利润空间。汽车行业成长的拐点正在形成之中,但总体而言,成长曲线是否由此就真的会调头向下,现在看并未最终锁定。
对比国内汽车的供给曲线可以发现,与国产车减产清库不同,进口车供给却逆势上扬。加入WTO三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了进口车的直接冲击;未来几年内,伴随关税继续减让及国际厂商服务体系完善,进口车的冲击还会升级。
处于内忧外患之下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政府仍将汽车工业视为国家重点扶植的支柱产业。从2004年5月起,汽车产业9大新政策相继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5月1日)、《汽车产业发展政策》(6月1日)、《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9月23日)、《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9月23日)、《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10月1日)、《汽车贷款管理办法》(10月1日)、《汽车贸易政策》(征求意见稿,10月26日)、《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10月28日)、《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11月25日)。不难看出,国家鼓励汽车消费、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取向非常清晰,所不同的只是支持手段更为理智、更为灵活、更从实际出发,更以人性化为基本。在上述政策引导下,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我国汽车产业的供给将出现如下趋势:
①趋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将促使汽车产业的整体利润率进一步降低,当然总体上仍然会高于其他一般加工制造业;
②汽车供给市场结构性调整继续进行,汽车制造商之间的重组、购并将进一步推动汽车业的整合,中国汽车制造格局还没有“大局已定”;
③汽车供给的产品结构调整将进一步深化,二手车供给将演化为一支重要的力量,而小排量汽车将成为未来几年的供给增长点。
④汽车产业的区域集中化趋势将加强,产业区位进一步集中,企业集群将成为汽车业发展的重要形态;
⑤在取消汽车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限制后,中国汽车市场进一步与世界市场接轨,国际化的特征将更加明显。随着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汽车出口也有望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通讯、娱乐、旅游及节庆商品销售明显增加,其中通讯器材销售增长74%,体育和文化娱乐用品销售增长23.3%,化妆品类增长18.7%,金银珠宝类销售增长7.8%。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899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实现旅游收入3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创历次黄金周之最。
6.第三产业供给。2003年受“非典”影响,我国第三产业增长减缓,与第二产业增长不断攀升形成强烈反差。2004年,第三产业投资出现恢复性反弹,且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前10个月销售同比增长11.5%,增幅比2003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相应地,拉动经济保持高增长的主要动力,实现了由去年的第二产业“单拉动”向今年第二、三产业“双拉动”的转变。具体而言,第三产业供给迅速扩张的动力主要来自如下方面:
①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步伐的加快,人们的服务消费需求将不断增加,为第三产业投资提供长久的动力支持。
②随着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将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新热点。
③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缓解我国由轻工业向重化工业发展而导致的就业压力和消费不足具有积极的效应,因此国家必将继续出台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这对于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和长期繁荣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此外,在消费品市场供给层面,还需特别指出两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因素。
第一是地区封锁问题。到2004年,尽管全国主要省份基本都实现了内外贸的统一管理,但国内市场却依然存在各种形式的地区封锁:从经营审批、市场管制等直接限制手段到质检、认证、技术标准等间接排斥手段。这一问题集中体现在汽车、化工、建材、烟酒、肉品、药品等行业。而这些行业很多都是国家重点扶植和对消费品市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支柱性产品。可以说,地区封锁问题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同时也是造成地域结构性供求失衡的重要诱因。
第二是食品安全问题。2004年虽然“非典”没有大规模的卷土重来,但屡屡发生的危及生命的食品安全问题(如阜阳奶粉事件,食物中毒事件、有害食品添加剂问题以及假冒伪劣食品肆意泛滥等)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食品消费恐慌。应该说,这一供给问题的影响也不仅限于市场秩序层面,更重要的是造成了市场失信于民,对消费品市场的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消极影响。
四、中国消费品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消费品价格提速回升之势在2004年得到了全面的演绎。今年1—10月,在供求总体大致平衡的市场格局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1%,是1997年以来涨幅最高的一年。纵观2004年商品价格走势,表现出了一些异乎往年的特点:
(1)从整体上看,2004年的价格提升具有普遍性、连续性和快速性。全国31个省(区、市)中,除北京市CPI在2—5月同比下降0.3%左右以外,其他30个省(区、市)CPI均超出上年同期水平。从去年开始,我国CPI已经连续同比增长了20多个月;同时,如图6所示,在2月份有所回落之后,CPI同比涨幅呈现出明显的V型上攻态势,逐月走高,从2003年1%左右的涨幅迅速扩大到5%以上。直到9月份国家各项调控措施显现应有的政策效果,价格加速上涨的态势才有所缓解。
图6 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
(2)从城乡结构看,总需求增长较快的城市,CPI涨幅反而普遍低于总需求增长较慢的农村。如图6所示,农村CPI与城市相比,每月总存在1%以上的超涨。今年1—10月,农村CPI上涨5.1%,城市上涨3.6%,出现了1.5个百分点的累计超涨。
(3)从地域结构看,我国中部省市充当了2004年价格涨势的持续拉动力量,西部省市则扮演了价格涨势蔓延最快区域的角色,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东部省市,反而成为了价格走势相对最平稳的区域。如下图7所示。
图7 2004年分区域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对比
(4)从商品结构看,食品价格热涨成为了2004年推动CPI全面回升的主要力量,而工业品价格的持续冰冷,则有效抑制了通货膨胀趋势的扩张。如下图8所示,1—10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8%,涨幅远远领先于其他分类指数,打破了多年来服务价格充当价格拉动主力的格局;服务价格继续保持了1%左右稳定上升的势头,并有望蓄势待发;至于衣着、日用工业品等虽然延续了1998年以来的低迷,但值得注意的是,日用工业品价格指数正呈现出逐月趋暖的走势。
图8 2004年分商品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对比
要理解上述价格走势特征,进而展望未来价格走势,必须对我国经济体系和价格机制的运作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1.关于价格上涨的动力机制。显然,在目前的市场供求和经济发展情况下,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不具备现实基础。由此可以将本轮价格上涨归结为四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2003年粮价暴涨的翘尾因素2004年CPI上涨的启动力量。多年粮食减产累积的5000万吨的粮食供求缺口,尽管远低于国家1.5亿吨的粮食储备,但政府旨在增加农民收入的“按兵不动”,却引发了2003年的粮价暴涨。受2003年价格翘尾因素影响,2004年前10个月粮食价格上涨28.4%,直接拉动CPI上涨了0.9个百分点。
第二,积极财政政策的惯性是2004年CPI上涨的政策力量。1998年开始的连续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全面拉动了投资的增加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尽管新任政府采取一系列紧缩政策,但由于在建项目、投资周期等因素存在,物价总是相对滞后于宏观经济形势。根据历史数据判断,在我国滞后期约一年左右——也就是说,在经济扩张一年之后,物价才会低位启动;在经济收缩一年之后,物价才会达到峰期。
第三,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输入是2004年CPI上涨的国际力量。2004年以来,以石油为代表的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今年1—10月,反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现货价格的中价国际A指数同比增长30.02%;反映期货价格的中价国际B指数同比增长31.14%。概括而言,由于我国能源和原材料对国际贸易的高依存度,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变动必然会通过三个途径对我国国内价格水平产生显著影响:一是直接带动我国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形成输入性通货膨胀;二是提升我国生产环节成本,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三是拉动工资、利率、租金等上涨,导致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
第四,我国公用事业和服务价格的上涨压力是2004年CPI上涨的潜在力量。与国际市场价格水平比较,我国公共事业和服务具有比别的商品更大的涨价空间。国外学者曾指出,这两类商品的价格是我国政府微调CPI走势的最优着力点。同时,调整水、电、燃料等公共性资源价格也是通过价格杠杆引导我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生产方式向循环经济生产方式过渡的客观要求。然而,不论是以水、电为代表的公共产品还是以教育、交通为代表的服务商品,往往是生活必需品,其价格的上涨必然导致工资和物价的轮番上攻,从长期看,这些都构成了我国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潜在动因。
2.关于价格上涨的传导机制。要理解我国当前初级产品价格热涨和日用工业品价格低迷并存的格局,必须先领会我国上下游产品价格传导机制的特点。
第一,初级生活资料到非初级生活资料的价格传导是畅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价格从2003年5月份开始全面上涨,肉禽、水产品、蛋类价格上涨的滞后时间仅为1—3个月;从影响程度来看,如下图9所示,粮食价格涨幅与同期肉禽、水产品、蛋类价格涨幅存在极强的相关性。
图9 2004年食品类商品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对比
第二,上游生产资料到下游生产资料的价格传导虽然畅通,但传导时滞延长、传导程度减弱。以作为生产资料上游行业的采掘业为例,其出厂价格早在2002年5月就开始上升,但作为下游行业的加工业出厂价格上涨比采掘业滞后17个月,比原料工业滞后13个月。从处在供应链终端的生活资料来看,一般日用工业品出厂价格在2003年12月才略有抬头,分别落后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18个月和15个月。
第三,生产资料到耐用工业消费品的价格传导渠道尚未打通。1996年以来,耐用消费品的出厂价格一直处在下行通道,即使是2003年以后生产资料价格出现明显上涨,耐用消费品的出厂价格仍然持续下滑。如上图8所示,上游初级产品和工业品价格的上涨,至今未有效传导到工业消费品,衣着、家庭设备和用品、交通和通讯工具、家用电器等消费品价格仍在下降。
3.关于价格上涨的制约机制。2004年,我国消费品市场之所以同时出现上游产品价格暴涨而下游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之所以能控制全面的通货膨胀,与以下价格上涨的制约机制不无关系。
第一,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增长速度不协调。在经济的重工业化发展趋势下,2000—2003年,我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分别为10.3%、13.0%、16.1%和2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的差距逐年扩大。而与此同时,体制因素、收入因素、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共同作用却导致了最终消费需求增长相对乏力(上文已作详细分析,不再赘述),居民实际购买力稳中有降。由于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增长速度不协调,导致上游产品价格如钢材、有色金属、能源等因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大幅增长而大幅上涨,下游产品价格则因为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甚至不足而上涨乏力。
第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构成中的高权重商品涨价动力不足。一般来说,在我国CPI构成中,食品占30%的权重,服务占20%,50%的权重来自于工业消费品。然而,工业消费品的涨价目前不仅明显动力不足,而且阻力重重:①来自于粮价暴涨、投资拉动、国际影响和服务提价的涨价动力,与我国消费性工业品生产关联不紧密;②我国消费品工业兼具技术成熟和规模经济的特点,生产率的持续提高足以抵消原材料成本的上扬,2004年服装、彩电、电脑、手机、轿车等产品价格的一降再降便是明证;③我国消费工业品市场竞争相对充分,且总体上处于供过于求状态,使之很难搭上涨价的“便车”,生产企业只能主要通过强化管理、控制成本、压缩利润等途径消化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④经济体系逐渐进入重化工阶段,形成了更多的生产资料内部循环和消耗——如煤炭炼成焦碳,焦碳用于炼钢,钢材又被加工成采煤设备——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向生活消费品的传导明显弱化。
第三,2003年以来价格上涨的动力机制正在弱化。①以粮食为龙头的食品价格上涨行情渐趋波澜不兴。2400万亩的新增播种面积,6%的粮食增产,短期内遏制了食品价格的继续上扬;从中长期看,我国本无粮食短缺之忧,即使意外出现供求缺口,庞大的外汇储备也足以平抑价格波动;另外,我国恩格尔系数年均一个百分点的下降趋势,也将使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越来越小。②居高不下的外贸依存度决定了我国60%以上的经济活动和世界经济紧密关联,而不限于初级产品。截至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处于下行通道,所以,尽管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行情迅速回暖,但其价格涨势的输入效应仍会受到国际宏观经济环境的全面抑制。③国内就业压力的不断扩大,决定了工资预期的持续走低,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压制了物价对工资的拉动作用,打断了物价、工资轮番上涨的传导机制。
第四,从长期看,中国经济的转轨和改革对价格上涨也具有抑制作用。①中国由单纯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经济增长方式转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本身就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战略。②如前所述,充分竞争是商品价格稳中有降的重要原因,而垄断或政府干预则是价格上行的重要原因,所以中国市场经济机制的完善对价格上涨也具有长期性的制约作用。
综上所述,以粮食、石油等为代表的初级产品价格暴涨启动了2004年度价格的上行通道,但由于种种价格上涨制约机制的存在,使生产资料到工业消费品的价格传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断路,于是导致了各类商品价格的冷热不均——可以说,2004年的价格上涨是结构性的。进一步地,由于城乡消费结构的差异(尤其是对食品类消费品依赖度的差异)和农村市场发育的滞后,使需求增长并不迅速的农村反而承受了更大的价格上涨影响。至于2004年价格上涨的区域性差异,则应更多的归因于不同区域的产品结构差异:中西部是我国能源、重化工业集中的区域,这类产品上下游价格上涨虽然存在时滞但传导机制畅通,因而中西部成为了2004年价格上涨的拉动力量;而东部是我国消费品工业集中的区域,这类产品上下游价格传导相对阻塞,于是东部成为了2004年价格上涨的稳定力量。
遵循上述思路,可以对2005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预测:
1.从推动CPI上攻的因素看。
第一,成本推动性价格上涨压力加大。2004年国内食品特别是粮食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以及世界初级产品特别是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因素,将在2005年全面传导到消费性工业品生产领域。2004年一年已经基本耗尽了经济体系消化成本上涨的能力:工业消费品生产企业利润出现萎缩趋势,企业转产、破产增加,过剩生产能力得以退出;而偏低的工资导致不少地区出现“民工荒”,工资上涨的压力正在形成。可以说,2004年还存在明显阻塞的生产资料到工业消费品的价格传导渠道,2005年将得以疏通。
第二,公共事业和服务的提价继续升温。2005年,政策性调价因素将构成公共事业和服务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量。由于2004年紧缩政策的实施,使得各省市不得不顺延本已确定的价格上调措施。从当前情况看,不少城市水价上调已箭在弦上,而持续多年的电力紧张也为明年电价上调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水、电加上本已连年涨价的教育、交通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将全面提升居民的生活成本,成为明年工资提升要求的主要依据。
第三,房地产价格稳中趋升。2004年1—10月,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275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1.7%。进入2005年,房价将获得进一步的上涨动力:一是随着住房消费的闯关成功,购房自住需求逐渐增大,加之房屋出租的投资需求和房屋倒卖的投机需求增大,短期内住房需求的快速膨胀势必抬高房价;二是宏观调控中对土地和信贷的控制将引发商品房供给减少、房价上升的预期,推升了住房价格;三是土地价格的持续上涨直接推动了房价上涨;四是钢材、水泥等生产资料价格2004年的大幅上涨,将在2005年全面蔓延到房地产开发业,由此激发成本推上型价格上涨。
2.从压制CPI下行的因素看。
第一,在2004年以提息为代表的紧缩性政策驱动下,2005年我国经济增速预计将回落至8.5%左右,经济体系将在潜在经济水平之下运行,需求拉动型物价上涨仍然缺乏足够的动力。
第二,持续多年的粮食供不应求的局面将得到缓解,食品类产品价格趋于高位稳定。具体而言:一是保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仍会是2005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国家将继续落实农业税减免政策,完善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巩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成果,构建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明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完全可以期待。二是国家整顿市场秩序,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市场炒做因素减弱。三是目前粮食库存较为充足,国家粮食储备尚有较大的调节余地。四是粮食价格翘尾因素在2004年已基本释放完毕。五是2004年世界粮食丰收,世界粮食价格将出现下降趋势。
第三,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趋缓。在2004年紧缩性政策调控下,2005年投资增长将全面减速,生产资料需求有所收敛;同时,前期规模庞大的投资在明前将形成较大的产能增量——如钢材和有色金属——从而全面提升生产资料供给。多年积极财政政策推动下的生产资料涨价趋势将得到缓解。
综合上述,如果所有因素全部兑现,预计2005年全年CPI升幅可能突破3%的上限,但形成这种趋势的概率约为30%。更大的可能是,全年CPI的升幅处于2.5%至3%的区间,形成温和的涨势。这种适度的价格上扬有利于经济资源向有需求、有效益的产业和产品转移,有利于发挥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实现消费品市场的供求平衡和良性发展。
五、中国消费品市场发展政策建议
由于消费需求扩张和消费结构升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消费品市场新一轮快速增长的根本动力,2005年出台的政策应当从引导和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促进需求结构升级和供给结构优化、兼顾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改善消费品市场环境与秩序等方面来促进消费品市场的发展,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培育和扩大新型消费领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2005年政府应对住房、汽车、消费类电子及通讯设备、休闲旅游、健康保健等新型消费领域的发展给予继续的高度关注和政策支持:一是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新型消费领域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政策,如及时清理并取消各种限制消费的政策,尽快出台鼓励汽车消费政策,扩大普通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供给,实质性的开放住房二级甚至三级市场,降低消费者的税费负担等;二是要在紧缩经济的同时,放开对消费金融的政策压制,在尽快建立健全个人消费信用制度的基础上,鼓励金融机构加快开发新型消费金融产品,进一步扩大消费信贷的范围和规模,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消费信贷支持;三是加强对新型消费领域的市场监测和分析,为市场提供明确的信息和政策导向,合理引导市场供给,促进相关商品的市场导向市场和服务完善。
2.加快消费品市场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消费便利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正处在变化的关键时期,大量存在的、以满足初级交易为主的百货商店、个体商店以及集贸市场等传统经营方式与业态形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迫切需要发展新型流通组织与方式,为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实现提供便利的通道。因此,2005年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消费品市场发展和建设的总体规划,制订必要的发展政策,为消费品市场发展提供明确的政策导向。在短期政策方面,一是要采取措施,多种途径推进新型流通组织和业态形式的发展,继续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和全社会投资主体采取多种投资方式,促进连锁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张和以超市、便利店、购物中心、折扣店、品牌专卖店及专业店等为代表的各类新型零售业态的发展;二是以小城镇为依托加快农村消费品市场建设,围绕小城镇和新兴市镇的开发,加大商业流通设施的开发建设力度,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商品经营主体和多样化的商品经营形式,特别是要鼓励和吸引国内外流通主体向小城镇和新兴城镇延伸经营网络,逐步替代农村传统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集贸市场形式,成为农村市场工业品流通的主要渠道。
3.继续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消费者信心
虽然我国近年来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稳定和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或从制度方面解决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为此,2005年以及今后相当长时期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工作重点,应是针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建章立制,加强制度和规章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当前需要开展的重点工作,一是要继续有针对性地重点开展专项整治,特别是要针对事关人民切身利益及消费安全的商品和服务领域,如食品、药品、农资、文化娱乐、住房、旅游等方面开展专项整治;二是继续完善相关的法律和行业规章,特别是针对新型消费和领域以及涉及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消费,从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质量保障和违法责任方面强化现有的法律法规,并出台新的行业管理规定;三是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着力解决行政执法中存在的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有权无责、权钱挂钩等问题,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四是从商品流通领域入手,加快建设商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和监管系统,引导消费品流通企业和相关商品制造企业诚信经营,为城乡居民营造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提升消费者信心。
4.同时关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切实关注低收入阶层色生活水平。
目前的价格走势,虽然总体增幅不算太大,但生活必需品特别是食品价格出现了普遍、持续且大幅度的上涨。类似情况指出现在1987—1988年和1993—1994年,但当时居民的收入增长在20%左右。例如1993—199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2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8.1%,明显高于同期12%的GDP增幅。而1997年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3%,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9%,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5%,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0%,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0%。8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一直明显慢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居民对通货膨胀的承受能力是十分有限的。特别是对于低收入居民,他们的收入增长一般明显慢于居民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有些困难居民的绝对收入甚至是下降的,因而目前价格的上涨,对于低收入阶层的影响是很大的。2005年政府应将经济工作的重点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引导,将该阶层视为未来数年内重点扶助的对象,加强对通货膨胀的紧缩调控和对该阶层的消费性转移支付,在提升最终消费率的同时,稳定物价,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另外,2005年政府还应注意,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必须与长期的对通货紧缩的防治协调并行。如前所述,当前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动力因素来自投资的高增长,而且投资又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汽车、水泥、钢铁等少数几个行业。运用发展的眼光看,一方面,中国消费者目前对住房、汽车的消费需求本质上属于“存量需求”,前期具有高速释放性,后期缺乏有效延续性;另一方面,投资属于具有“两面性”的经济变量,在建设阶段,投资属于需求范畴,是价格的拉上动力,到了投产阶段,投资就转化为供给范畴,成为了价格的压制因素。所以,尽管2004年1—10月消费价格指数上涨4.1%,但并非真正的消费需求过旺使然,所以当前紧缩银根反通货膨胀的政策举措还应当有所延续,更长远的看,这其实也是在反通货紧缩。
(执笔:崔校宁、陈文、刘鹏飞)
标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销售预测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消费者市场论文; 拉动增长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