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00~2011年相关工业产品面板数据的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区域间转移路径与延伸_产业转移论文

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路径及引申——基于2000-2011年相关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产量论文,面板论文,产业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国家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当前,随着国际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国内产业转移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国外历次的产业转移实践证明,凡是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都是国家和地区急于转移的重点。Walter和Ugelow(1979)提出的著名的“污染避难所假说”(Pollution Haven Hypothesis)也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标准都显著地低于发达国家,在资源配置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的一些污染产业有可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1]。这种现象(假说)在我国国内产业转移中是否也存在以及如何转移,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在中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2000—2011年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相关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的研究,揭示国内东、中、西及东北四大区域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路径。

一、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西方学者对污染产业转移作了大量研究,其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理论以及制度学说,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污染产业转移的原因与动机。Siebert(1976)将环境因素引入H-O模型,把环境的稀缺性作为影响一国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之一,因此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实现污染产业转移[2]。Copeland和Taylor(1994)进一步用模型分析了贸易投资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他们认为经济自由化减轻了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而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污染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3]。Jaffe等(1995)受产业生命周期论启发,认为发展阶段是发展中国家污染产业集中的主要原因[4]。众多学者则从制度学说入手,探讨了“污染避难所假说”,如Baumol and Oates(1998)从理论上对“污染避难所假说”进行了系统地证明,并指出环境准入门槛较低的发展中国家逐步成为发达国家污染产业转移的污染聚集地[5]。Long和Siebert(1991)等研究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下,政府征收排污税将降低企业资本收益率,进而驱动资本流向国外[6]。Mani和Wheeler(1997)也认为富裕国家苛刻的环境标准迫使污染产业向环境管制较为宽松的发展中国家转移[7]。

国内学者对污染产业转移的研究较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污染产业转移与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关系。如赵玉焕(2006)通过对国际投资进行实证分析认为,环境标准与污染产业转移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8]。张志辉(2006)对我国工业制品对外贸易定量分析发现,通过对外贸易我国不会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9]。李小平、卢现祥(2010)研究也认为,中国并没有通过国际贸易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产业天堂”[10]。二是污染产业转移的成因。曾凡银、郭羽诞(2004)研究认为,如果在国际经济领域存在生态倾销与绿色壁垒,就存在发达国家的污染产业转移[11]。张菊梅、史安娜(2008)研究认为,由于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程度在地区间存在差异以及地方政府追求特定目标动机的存在,使得污染产业转移发生[12]。三是污染产业转移与环境规制的关系。张燕(2009)通过对江苏省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环境管制对江苏省外商投资于污染产业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13]。彭文斌等(2011)研究发现,环境污染每增加1%,环境规制强度就增加1.1469%,污染产业转移的增加反而有利于我国环境条件的改善[14]。四是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景跃军、陈英姿(2008)研究认为,中国污染行业的产值与工业废气、废水的排放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较弱,这说明中国工业污染行业集中性较为明显15]。

综上,国内外学者对污染产业转移进行的研究成果是十分丰富的,对后人研究具有重要启示作用,但仍存不足。首先,从研究范围上看,现有成果大多侧重国际污染产业转移研究,研究国内污染产业转移的比较少;从研究内容上看,研究污染产业转移成因、影响以及与制度之间关系的比较多,而研究产业转移路径、规律的比较少;从研究方法上看,虽然定性与定量研究均有运用,但到目前采用相关工业产品产量的面板数据来研究污染产业转移的还没有。以上正好为本文提供了研究空间。

二、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界定

污染密集型产业(pollution-intensive industries,PIIs)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若不加以治理则会直接或间接产生大量污染物,或者在生产过程中使公众的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或明显受到影响的那些产业。在本文中它并不等同污染产业,而属于污染产业中污染较为严重的产业。污染密集型产业在理论界并无完全一致的明确分类,由于研究目的、样本及方法的不同,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具体范围界定也有所差异。但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常见分类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计算污染治理成本,通过计算污染减排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来衡量产业污染密集度对产业进行分类。Tobey(1990)把污染消除成本等于或大于总成本1.85%的产业定义为污染密集型产业,按他的分类,造纸业、采掘业、钢铁业、初级有色金属和化学工业五个产业属于污染密集型产业[16]。Cole & Elliott(2007)沿用了这一分类方式,他还在英国行业污染强度测度中进一步引入了环境治理资本费用占总资本费用的比例这一指标[17]。但这一方法,由于在我国难以获得污染消除成本数据而受到限制。二是评价对自然资源与公共健康等影响的程度,确定产业分类。夏友福(1999)将各有关工业部门对水质、空气、土地、公共健康等影响的程度作为指标考察这些工业部门污染的密集度,并最终将采矿业、食品、烟草及饮料制造业、纺织及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17类产业划为污染密集型产业[18]。这一方法由于侧重定性研究在我国也较少使用。三是计算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水平。Mani和Wheeler(1997)依照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水平(M&W分类法)将钢铁、化学工业、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及造纸和纸浆划分为污染密集型产业[7]。赵细康(2003)则以1991年至1999年我国各类污染物(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单位产值排放为基础,按等权加和平均得到的分值进行划分。他得出排名前八位的污染密集型产业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采掘业、造纸及制品业、水泥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黑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19]。显然,第三种方法被我国大多学者所接受。参照这一方法,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明确规定我国第二产业中有11个重污染行业,分别是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由于各国不同行业的特点、产业政策、空间分布以及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使用的原材料,对环境质量的变化均有不同的影响。因此,他国的污染密集型产业不一定是我国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反之亦然。考虑到我国实际,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六大类产业作为本文研究中的污染密集型产业。

三、研究思路与有关说明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对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0—2011年各省(市、区)污染密集型产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计算出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这些主要工业品的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以及12年来的变化趋势,据此分析我国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的路径与规律,最后得出一些有益结论和建议。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研究方法暗含几个基本假设:一是污染产业相关产品的产量及国内市场需求是稳定增长的,没有出现因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产业关停现象;二是国外向四大地区的污染产业转移没有发生或者是按照四大区域原产能分布均衡增长;三是四大地区未转移污染产业年生产扩张能力相同;四是没有出现污染产业相关产品的进口替代。显然,这些假设并不完全成立,但作为一种简化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结果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文中的东、中、西及东北地区的划分按照《中国统计年鉴·2012》的划分方法。根据2012年统计年鉴,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省(市),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82%,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7.98%,区内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2.04%;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省,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0.80%,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6.76%,区内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04%;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2省(区、市),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71.0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7.04%,区内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9.22%;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8.33%,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22%,区内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70%。

文中污染密集型产业主要工业品包括机制纸及纸板(造纸及纸制品业)、硫酸、纯碱、农用(氮、磷、钾)化肥、化学农药、塑料、乙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生铁、粗钢、成品钢材(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发电量、天然气、原煤(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原油(石油加工、炼焦业)、水泥、平板玻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16种产品,它们并非国家统计年鉴中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全部工业产品,而是作者根据产品代表性作出的一种主观选择,但基本反映了文中污染密集型产业。

四、四大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变化趋势与区际转移路径

(一)西部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变化趋势

从16种污染密集型产业代表性产品的2011年产量数据看①,西部地区到2011年有11种产品超过其GDP全国占比,其中天然气产量占全国的81.98%,硫酸占全国的48.69%,原煤占全国的47.46%,化肥占全国的38.14%,原油、发电量、水泥均占30%左右,显示出这些产业的区域集中性。从12年来的变化趋势看,16种产品中有12种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呈现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其中,增幅最为明显的是塑料(135.35%)、原煤、硫酸、原油、纯碱、水泥、天然气,均超过40%,显示出强劲的产业转入趋势。有4种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主要为机制纸及纸板、生铁、钢材等,如图2所示。但其下降幅度均小于15%,转出趋势并不十分明显。如果计算12年来16种产品的平均增减幅度,用这一指标反映产业转移净流向,则西部地区为35.28%。可见,总体上西部地区基本是污染密集型产业集中区、净流入区。

图1 西部地区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呈现上升的产品

图2 西部地区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呈现下降的产品

(二)东北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变化趋势

从16种污染密集型产业代表性产品的2011年产量数据看,如图3所示,东北地区到2011年只有原油、乙烯、生铁和粗钢4种产品产量全国占比较高,超过其GDP全国占比,显示出在这些产业上还有一定的产业集中优势。但从12年来的变化趋势来看,除水泥产量全国占比保持平稳外,其余15种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纯碱、硫酸、平板玻璃、天然气、机制纸及纸板、化肥、化学农药降幅均超过50%,其余也超过20%,下降趋势非常明显。同样,计算12年来16种产品的平均增减幅度,东北地区为-45.76%。可见,与西部地区相反,东北地区只有少量污染密集型产业集中,总体上是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强势流出区。

图3 东北地区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变化情况

(三)中部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变化趋势

从16种污染密集型产业代表性产品的2011年产量数据看,中部地区到2011年有8种产品超过其GDP全国占比,但只有化肥、原煤两种产品产量全国占比超过30%,其余均在30%以下,与其GDP全国占比相差不大,可见,污染密集型产业在中部地区也是少量集中。从12年来的变化趋势来看,中部地区16种产品中有7种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呈现上升趋势,如图4所示。但是,7种产品中,仅有纯碱增幅达到65.62%,化肥达到20.44%,其余均在20%以下,而且化学农药、硫酸与机制纸及纸板的增幅在5%左右,几乎没有增长。有9种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主要为机制纸及纸板、生铁、钢材等,如图5所示。但9种产品中,只有天然气、乙烯、原油、生铁和平板玻璃下降幅度较大,均超过15%,其余四种产品降幅均在5%左右,下降并不明显。计算表明,12年来16种产品的平均增减幅度仅为-6.96%,可见,总体上中部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有入有出,既是少量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流入区、集中区,也是少量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流出区。

图4 中部地区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呈现上升的产品

(四)东部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变化趋势

从16种污染密集型产业代表性产品的2011年产量数据看,东部地区到2011年有6种产品超过其GDP全国占比,最高的乙烯产量全国占比达到71.12%,机制纸及纸板、塑料、平板玻璃、化学农药产量占比也超过60%,成品钢材接近60%,可见,污染密集型产业在东部地区仍有一定的集中性。从12年来的变化趋势来看,东部地区16种产品中有7种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呈现上升趋势,如图6所示。但是,这些产品增幅均在30%以下,其中,平板玻璃增幅达到26.86%,生铁达到21.89%,其余均在20%以下,机制纸及纸板几乎没有增长。有9种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呈现下降趋势,如图7,主要为原煤、天然气、硫酸、化肥,下降幅度均超过或接近30%,纯碱下降幅度也超过15%,其余小于10%。计算表明,12年来16种产品的平均增减幅度仅为-6.54%,可见,12年来东部地区对污染产业发展通过规制有一定减少,但总体上仍然是部分污染密集型产业集中区,同时,既是少量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流入区,也是少量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流出区。

综上,如表1所示,从全国整体来看,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12年来在全国范围内转移变化趋势十分明显,转移路径呈现以下特征:一是西部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净转入区。转入的主要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业,无产业转出。二是东北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净转出区。除水泥外,所有污染密集型产业均向区外转移。三是东、中部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选择性转移区。东部地区一方面转入钢铁工业等,一方面转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及石油加工、炼焦业;而中部地区一方面转入部分化学制品制造业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一方面转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及部分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图5 中部地区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呈现下降的产品

图6 东部地区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呈现上升的产品

五、几点思考

(一)对西部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净转入的思考

前文研究表明,总体上西部地区基本是污染密集型产业集中区、净流入区。对这一结论,很多人认为这一现象归因于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他们认为,由于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天然气、石油、煤炭、铅、锌等自然资源,是我国天然的能源与化工基地,所以这些产业向西部集中和转移是正常的、合理的。对此,本文以为,资源禀赋决定论有一定的道理,但导致当前西部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净转入的主要原因却是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的环境门槛过低,导致发达地区的一些污染产业转移到了西部,使国内“污染避难所假说”成立。其原因有二:一是数据表明,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与其产能的全国占比并不一致,表现为明显的资源过度开发、污染产业过度发展。例如,西部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三大自然资源储量只占全国的12%、53%和36%,但到2011年三种产品的实际产量已经占到全国的30.17%、81.97%和47.46%。二是大量事实证明,西部地区很多地方政府基于税收、政绩的考虑,特意降低环保标准,通过“政策洼地”吸引发达地区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形成“越落后越污染”的恶性循环。如2009年发生在陕西凤翔的儿童血铅超标事件、2010年发生在贵州施秉的矽肺病事件、2011年发生在云南曲靖的铬渣污染事件等,就是这种产业转移的结果。

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主要发源地,是森林、草原、湿地和湖泊等集中分布区,生态地位极为重要,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但从环境敏感区域来看,西部生态环境相对其他地区脆弱得多,稍加扰动就可能发生剧烈影响,而且不可逆转,比如已经出现的局部荒漠化、水源地污染问题等。另外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相对弱,缺少人才、技术与资金,使西部具有更高的环境风险。因此,必须从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污染密集型产业向西部转移,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应通过立法杜绝污染密集型产业向西部盲目转移。

(二)对东北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净转出的思考

本文研究还表明,东北地区是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唯一一个净转出区,几乎所有污染产业都处于衰退之中。对这一结论,傅帅雄等(2011)也从另一角度给予了印证。他们通过比较2008年与2001年四大地区的化学含氧量污染型行业、氨氮类污染型行业、二氧化硫污染型行业、工业烟尘污染型行业、工业粉尘污染型行业和固体废弃污染型行业整体占全国的比重,发现东北地区都有所下降,因此,总体来看东北地区的污染型行业的布局发生了明显的转移[20]。那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全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都没有出现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全面转移,而东北地区为什么会发生这一现象?

本文认为,这与东北地区工业全面衰退有直接关系,而并非人为产业政策调控的结果。作者在另一篇文章中选取化学纤维、布、啤酒、家用电冰箱、彩色电视机、汽车、微型电子计算机及集成电路等8个非本文选定的污染密集型产业代表性产品,发现它们自2000年到2010年的产量全国占比变化也呈现下降趋势[21]。可见,东北地区工业整体处于衰退状态,而非仅污染密集型产业在衰退或转移。这一结论也充分证明党中央2004年提出的东北振兴战略是非常英明和富有前瞻性的,但同时也说明,当前的东北工业振兴政策力度还不够,效果还不明显。因此,建议进一步从国家政策上加大振兴东北工业力度,实现区域经济均衡与协调发展。

(三)对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正确转移路径的思考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格局的必然要求。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此时产业转移发生。因此,我国国内出现的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本质上是一种客观规律和自然经济现象。但问题是,这类产业究竟应该如何转移?正确的转移路径是什么?

本文认为,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在进行转移时必须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承接地的环境承载力。研究发现,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当外来干扰超过此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伤、破坏乃至瓦解。环境承载力就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环境对开发活动的强度和规模的可承受能力,包括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等类型。因此要严格遵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环境承载力薄弱的地区必须坚决杜绝污染密集型产业转入。二是承接地的工业区位因素。1909年,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这一理论经过后人发展至今对产业转移的布局与选址仍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这一理论,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也必须考虑运费、劳动力成本、市场规模、企业用地的可能性、地方税以及工业气候等因素,显然,原材料和工人的获得性、产业集群与配套等也是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产业转移时必须通盘考虑。三是企业的污染排放控制技术。通过产业转移彻底消除污染,一直是中央政府设定的目标之一。对于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唯一可行办法就是严格落实企业的污染排放控制技术。一方面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对于不具备污染控制技术的小企业必须关停,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通过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使污染密集型产业集中生产、集中治污。

注释:

①个别产品个别年份中国统计年鉴上没有统计数据,如2001年缺少平板玻璃、硫酸、纯碱、化肥、农药的产量数据,2000年至2003年缺少乙烯的产量数据,2010年以后缺少原煤的产量数据。

标签:;  ;  ;  

基于2000~2011年相关工业产品面板数据的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区域间转移路径与延伸_产业转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