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elphi串行通信在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红兵[1](2010)在《基于ARM的双丝脉冲MIG高速焊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双丝脉冲MIG高速焊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焊接速度,而且可以加深熔深,增强焊缝韧性,减少焊缝的气孔现象,以其高效优质而成为国内外焊接领域的研究热点。双丝焊不是单丝焊的简单堆砌,传统的集中控制式焊接系统及分立的焊接辅助设备无法满足双丝焊精确协同控制和自动化焊接的需要。分布式控制系统是双丝脉冲MIG高速焊的理想系统架构。其设计思想是,每个焊接设备,如焊接电源、送丝机、行走机构、冷却水箱、储气罐和手动控制盒等,都设计为可独立求解局部问题的嵌入式智能控制单元,它们通过现场总线共享焊接过程信息,并籍此严格按照时序紧密协作共同完成双丝焊过程。这种架构既解决了双丝焊的协同控制问题,也提高了焊接自动化水平。焊接智能控制单元是硬实时嵌入式系统,它包括数据库、控制、环境反应和通信四大模块,本文从硬件、软件和控制算法三个方面对其研究。以ARM为嵌入式系统的核心设计了具有CAN总线通信能力的数字化弧焊逆变电源和送丝机。ARM的数字化PWM发生器提高了弧焊逆变电源和送丝机的静态特性和动态响应能力。采用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μC/OS-Ⅱ可以提高弧焊逆变电源和送丝机等焊接设备的异常事件的响应速度和软件可靠性。将焊接过程的所有内容划分为不同的任务,并定义了任务的优先级别。重要的任务优先级别高。为避免多个任务同时对同一个共享资源的访问,引入信号量以确定共享资源的访问机制。重要任务将处理数据的结果以消息邮箱的形式传递给其他非重要的任务以提高数据处理速度。CAN总线是焊接设备共享信息的通信媒介。开发了用于焊接设备信息交互的焊接通信协议,为焊接设备的开放性、互操作性与互换性奠定了基础。采用全双工方式的RS-422总线构建了双丝脉冲MIG高速焊系统中主从弧焊逆变电源之间的局域高速总线,并定义了完整的通信协议。研究了模糊逻辑控制技术在双丝焊中的应用。以峰值弧压偏差和偏差变化率为输入量,以脉冲基值时间为输出量,采用模糊智能控制器控制双丝焊过程中的弧压从而保持弧长的稳定。采用Fuzzy-PID控制器和模糊推理思想,不断检测送丝速度,根据偏差和偏差变化率,对PID控制器的三个参数进行在线整定,使送丝机具备快速的动态响应能力和良好的恒速效果。构建了双丝脉冲MIG高速焊分布式控制系统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焊接设备通信正常并能紧密配合地完成自动焊接过程。双丝协同控制效果明显,主从机电弧的脉冲相位满足设计要求。弧焊逆变电源动、静态特性优良,焊接过程弧长稳定,焊接速度快、效率高。
陈文江,徐三元,陈国华[2](2009)在《基于人机交互通信的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测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MSComm控件实现串行通信的两种方式和一般步骤,基于该原理和方法,将其应用于重大危险源状态参数(温度、压力、浓度等)的实时监测,在GIS集成的区域重大危险源事故后果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系统与MSComm控件的串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设计了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开发了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测系统。通过在主控机上测试试验,其结果表明:该系统对重大危险源安全状态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及动态可视化是成功可行的;实现人机友好交互通信,可增强系统的可视直观性和灵活性,使监测、预报、预警、预控形成一体化,从而提高重大危险源的监管水平。
熊瑞平[3](2006)在《面向网络化制造的智能监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互联网覆盖面广且极其方便的实现数据传输的优势,网络化制造在空间上几乎是无限地延伸了企业的业务和运作空间。如何使实施网络化制造的企业提高设备资源共享、实现对远程设备的监控和故障诊断、实现数据网络与控制网络的集成,是摆在每一个实施网络化制造的现代企业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面向网络化制造的设备智能控制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使现代制造企业能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提高操作者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节俭成本,更高效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实现多方协调作业。因此开展网络化制造环境下机电设备的智能监控系统的构建原理和实施技术的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为了使机电设备的智能监控系统与其他面向网络化制造的应用系统集成,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网络化制造的设备智能监控系统体系结构,重点研究了基于互连网的远程实时控制、工业现场设备的智能控制技术、基于人工免疫的智能故障诊断、基于多模冗余的容错控制技术、基于多Agent原理的分布式诊断系统建模等关键技术,研制开发了现场控制单元的实时控制系统,研制开发了基于Web的远程监控的原型系统。论文为我国制造业在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设备智能监控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它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特色如下: 1.提出了一种面向网络化制造的设备智能监控平台的功能体系结构,即在数据服务中心所管理的可共享资源支撑下,利用应用工具集,便捷地为用户层的各类用户提供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控制功能。分析了该平台实施的关键技术,
李俊[4](2003)在《分布式温室控制系统研制》文中提出针对当前温室产业化开发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低成本、分布式和智能化的温室监控解决方案,开发了以多个多功能单片机智能控制器为节点、个人微机为监控服务器的基于RS-485总线网络的分布式温室监控系统。 论文分析了温室环境控制的特点和要求,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三种控制模式”的控制策略并设计了温室环境控制算法,最终研制出分布式温室控制系统的硬、软件。硬件主要包括单片机多功能控制器、RS-485通信网络,软件包括控制器软件、监控管理软件、通信模型和程序。设计的单片机多功能控制器可实现“在线”和“离线”两种工作方式,完成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对执行机构的自动控制,具有良好人机接口可实现参数显示、设定功能。控制器“在线”状态可实现和监控服务器的通信并接受监控服务器的高层调控。监控管理软件是采用VB6.0快速开发的,实现了监控服务器对多达64个温室控制节点的控制、管理和维护。监控管理软件的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与存储、控制器组态、设备故障诊断、环境参数设定、实时数据的刷新显示和历史数据的多方式显示和打印。采用先进的ADO技术开发了基于MSSQL Server 2000的监控数据库系统。温室现场调试和控制效果试验表明,该系统已经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本课题开发的这套分布式温室控制系统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温室农业由“示范工程”向“产业化生产”方向的转变,是我国当前温室控制系统产品开发有益尝试。值得一提的是,本论文及控制系统整个开发过程对于温室控制系统开发乃至相关的产品开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熊伟丽,徐保国,李超[5](2002)在《Delphi串行通信在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介绍了Delphi串行通信的几种可行方法,详细阐述了Mscomm控件的属性和特点,并结合苹果酒发酵过程控制系统的实例阐述了Delphi串行通信的应用.
孙梅梅[6](2008)在《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平台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科技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卫星通信以其迅速、方便、灵活获得了迅速发展,目前,卫星通信已深入到军事、政治、科学研究、Internet传输、广播电视、大型企业信息网、民用通信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技术手段。卫星通信正向数字化、高功率、大容量、高可靠性方向发展,这就对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地面接收站的天线必须严格对准卫星。由于卫星天线控制室大都设在高山上或城郊高楼顶层,工作环境恶劣,电磁辐射较大,严重影响值机人员的身体健康,所以研制具有远程操控功能的高可靠性的卫星天线自动跟踪控制系统,对保护值机人员的身体健康、保证卫星通信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所研制的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系统,是将天线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利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卫星天线控制器,以Eb/No所对应的信号质量指示信号为跟踪信号,自动搜索寻星,实现天线自动准确对星,主要分为单片机端和PC机端两部分。其工作原理是:采用基于单片机的数字卫星天线控制器定时进行天线角度信号和接收卫星信号强度的采集,传输给PC机进行记录和存储,通过计算对应不同接收站点接收不同卫星时的天线的俯仰角、方位角,记录并寻找不同卫星的漂移规律并存储起来,然后根据存储数据,经运算处理产生控制信号,再传送给单片机驱动电机适时地自适应控制天线实现快速准确对星;为了便于直观控制,在系统PC端还可以实时显示卫星天线相对卫星的指向,并利用局域网技术实现多终端操控。该系统充分利用了单片机的控制功能、PC机的海量存储和高速运算能力以及网络通信能力,在PC端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既可实现对卫星天线的精确控制,又可进行远程操控。本研究充分利用了现代通信理论、卫星天线理论、自动控制理论和数据库有关知识,开发了一套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功能完整的远程操控型数字卫星天线控制器。本文在分析研究数字卫星天线远程操控方法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该系统PC机操控平台的开发、PC机与单片机的通信及数据库的设计。本系统的使用避免了人工调整天线费时费力的弊端,具有对星速度快、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性能价格比高和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的特点,可满足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需要。该研究可直接服务于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以及卫星天线的测试控制实验领域,可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科学勘探等需要准确快速对星的场合,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付瑞锋[7](2008)在《可视化多参数水文动态监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可视化多参数水文动态监测系统将传感器技术、数据通讯技术和微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水文数据的动态采集、实时传输及可视化分析处理,为预防水害的发生提供决策依据。系统以DELPHI作为软件开发平台,Microsoft SQL Server为数据库平台,采用类三层C/S结构的开发模式,将GSM无线通讯与工业控制网络有线通讯相结合,实现了对RTU采集的水位、水压、水温、管道流量、明渠流量等水文数据的实时传输。监测计算机通过串口通讯编程控件MSCOMM发送或接收数据帧的方式与地面GSM模块或井下分站通讯,将水文信息自动传输到系统数据库中。系统对挂接在安全监测系统中的水文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利用FTP和Socket技术进行传输,实现了水文监测系统对安全监测系统的数据集成,扩展了水文监测系统的应用模式。可视化的系统将自动采集、传输到监测系统主机的水文数据整理入库,通过相应的处理模块可实现水文数据的可视化查看,具有快捷、直观地查询与浏览能力。系统在系统界面可以显示各监测点的实时状态,对实时数据可以作出超限报警、列表显示、动态曲线图显示;历史数据也可以按列表和曲线图显示,还可以生成含水层各测点水位的对比曲线和等值线图以及各种统计分析报表。通过对水文数据的可视化,将数据信息以直观、形象地图形表现出来,使得各种信息和分析结果更加一目了然。可视化多参数水文动态监测实现了无人职守下的地下水数据采集,结合可视化分析与处理手段,可以及时掌握地下水的动态。系统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的煤矿单位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和矿井水害的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曾统一[8](2008)在《气相色谱自动分析系统(色谱仪、自动进样仪和流量仪)控制软件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分析测试领域,用色谱分析的方法和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色谱技术具有快速、正确、高效的特点,故得到广泛地应用。近几年来的有关报道,反映了我国色谱理论研究和色谱应用取得了很大成就。如在制药工业、生物化学、石油化工、冶金工业、环保、农药、食品等领域,色谱技术已成为广泛使用的分离和分析手段之一。同时,由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色谱分析技术的革命性变革。本文以重庆川仪的SC6000系列色谱仪,HTA300进样仪和流量仪为研究对象,确定其控制方案为反控计算机系统:利用计算机的多串行端口通信技术,以三种不同类型的测试仪器为基础,以开发操作简便、友好、可靠的反控计算机系统为目的进行了研究。以面向对象开发理论为基础,对系统进行的分析,从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可维护性、模块化设计出发,利用面对对象开发工具Delphi,结合系统硬件的进行了开发。开发的反控系统能够实现对SC6000系列色谱仪,HTA300进样仪和流量仪的实时监控和数据传送,系统工作可靠、稳定,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为误差,达到了企业的商用化要求。
万莉莉[9](2006)在《篮球专项综合测试系统的研制与开发》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渗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在体育测试中,一定会使体育测试向着科学、公正、高效、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一大步。因此,如何把发展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体育测试中,成为一个需要深入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体育考试篮球专项测试包括助跑摸高测试,往返运球测试,一分钟三点投篮测试及综合技术测试等,测试的准确性是保证考试科学、公平、公正顺利进行的基础。随着体育考生的逐年增多,如采用人工操作,测试时间长、速度慢,并且要求考评人员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极易产生疲劳,出现差错也是不可避免的。人工测试,人为因素较多,易产生不公平现象。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导师研制了运球记时器和投篮记数器并于2002年的体育高考中开始应用,不但减少了人为因素引起的不公平现象,而且大大减轻了考评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测试速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体育考试科学、公平、公正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为提高效率缩短考试时间,自2003年开始,篮球专项测试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变更,篮球投球和运球速度测试合为一个测试项目,如果继续用原来的两套设备进行测试,不能保证两套仪器同时按下开始键,这样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误差。为了适应这一要求的变化,我们在原来投球记数器和记时器的基础上,又研制了篮球专项综合测试系统,把两套仪器的功能合成为一套仪器实现,使用该系统,在按下开始键后,记时和记数同时开始,避免了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差和不公正现象,使得体育测试更为科学。本系统由篮球专项综合测试仪、成绩记录软件和计算机局域网组成,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模式,选用Windows NT Server作为服务器端的操作系统,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作为服务器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Borland Delphi6.0作为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开发工具,采用89C51单片微处理器为核心控制器件,与相应的接口电路及传感器共同组成智能数据采集前端。本系统具有应用界面友好、易学易用、数据库保密性强、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本文主要阐述篮球专项综合测试系统的设计思想、主要功能和特点,重点阐述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原理及实现方法。第一章主要阐述篮球专项综合测试系统的开发基础,目的是说明篮球专项综合测试系统的可行性、必要性和重要
肖文波[10](2006)在《驾驶学员非接触式IC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论文的研究重点是在深入了解了驾驶学员的管理现状以及管理方式的基础上,以非接触式IC卡、计算机网络、Borland Delphi语言以及SQL Server数据库为平台,阐述怎样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建立一个以公安专网为载体,以非接触式IC卡为媒介的驾驶学员管理信息系统,并实现相关的功能,使得对驾校和学员的管理在信息化的同时,更加强各自的互动,通过学员的流动学习,加强驾校间的竞争机制,从而让驾校更好地服务大众,让驾驶学员真正基础过硬,保障社会的长治久安。 随着改革开发的进行,汽车行业日益发达,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车辆数目的俱增。随着车辆的增加,学车一族的数目也与日俱增,这个群体成为交通事故的高发人群,且比例呈现出上升趋势。在这种状况下,加强对驾驶学员以及驾校的管理显得格外必要与实际,但目前大部分驾驶学员管理信息系统只能对固定在特定地区学习的部分学员进行管理,这是由传统的管理方式造成的。对于流动性大的其他学员则难于管理。鉴于各个部门分布广泛,难以用传统方式管理,本文设计并开发了驾驶学员非接触式IC卡管理系统(MIS)。 论文首先论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以及系统的研究背景,针对我国驾驶学员管理的现状,探讨了如何解决目前驾驶学员和驾校的管理问题。重点论述了系统的设计模式,以及系统技术解决方案,通过对各种通信方式的对比证明了系统现在采用的通信方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论文阐述了一些关键性技术的特点和系统实现方案,详细讨论了诸如分布式数据库技术、socket网络通信技术、加密锁技术、RS-232串口通信技术等的实现方案。
二、Delphi串行通信在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elphi串行通信在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RM的双丝脉冲MIG高速焊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双丝MIG 焊的优点 |
1.2 双丝焊的分类与研究现状 |
1.2.1 双丝焊的分类 |
1.2.2 国外双丝MIG 焊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双丝MIG 焊的研究现状 |
1.3 数字化弧焊逆变电源的发展 |
1.3.1 模拟弧焊电源 |
1.3.2 单片机控制的弧焊逆变电源 |
1.3.3 弧焊逆变电源的数字化 |
1.4 焊接设备的网络通信 |
1.5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焊接领域中的应用 |
1.5.1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
1.5.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焊接设备上的应用 |
1.6 双丝焊过程的智能控制 |
1.7 目前双丝脉冲MIG 焊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
1.8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双丝焊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构建 |
2.1 焊接单元与仪表控制系统 |
2.2 早期焊接单元的基地式仪表构成 |
2.3 单元式组合仪表与现代焊接单元雏形 |
2.4 分布式控制系统 |
2.4.1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定义 |
2.4.2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 |
2.4.3 分布式控制系统构建的双丝焊接单元 |
2.4.4 分布式控制系统构建的焊接系统 |
2.5 智能控制单元的定义及内部结构模型 |
2.6 多个智能控制单元的协作 |
2.7 焊接加工过程信息流特征描述 |
2.8 智能控制单元的设计要求 |
2.9 现场总线 |
2.9.1 CAN 总线 |
2.9.2 焊接设备CAN 节点的设计 |
2.9.3 CAN 控制器的初始化与智能控制单元描述 |
2.10 焊接通信协议 |
2.10.1 定义焊接通信协议的优点 |
2.10.2 报文传输与帧格式定义 |
2.10.3 焊接设备的标识符的定义 |
2.11 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
2.1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ARM 的数字化弧焊逆变电源 |
3.1 双丝焊主从机逆变主电路的拓扑结构 |
3.2 逆变电源等效电路及其传递函数 |
3.3 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 |
3.3.1 对控制系统的要求 |
3.3.2 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3.4 数字PWM 的核心 |
3.4.1 ARM 简介 |
3.4.2 脉宽调制信号PWM 的产生 |
3.4.3 逆变频率的合理选择与软件设定 |
3.5 IGBT 驱动电路 |
3.6 焊接电流采样电路 |
3.7 电弧电压调理电路 |
3.8 基于GAL 的PWM 保护电路 |
3.9 双丝焊需要解决的磁偏吹的问题 |
3.10 解决磁偏吹问题的设计方案 |
3.11 双丝焊局域高速总线的设计 |
3.11.1 主机从机脉冲电流波形存在时间间隙 |
3.11.2 局域高速总线通信方式的选择 |
3.11.3 局域高速总线的硬件电路 |
3.11.4 通信命令格式 |
3.11.5 握手协议 |
3.12 电磁兼容性和硬件抗干扰技术 |
3.1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嵌入式操作系统与弧焊逆变电源的软件设计 |
4.1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优势与选择 |
4.1.1 弧焊逆变电源与实时嵌入式系统 |
4.1.2 双丝焊对弧焊逆变电源动态特性的要求 |
4.1.3 传统控制软件的缺陷 |
4.1.4 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
4.1.5 操作系统的选择 |
4.2 μC/OS-Ⅱ的移植 |
4.3 任务的划分与管理 |
4.4 资源的管理与信号量 |
4.5 焊接过程中的消息传递 |
4.6 时钟节拍与中断 |
4.7 逆变电源的软件总体设计 |
4.8 恒流控制算法 |
4.8.1 数字PID 控制基础 |
4.8.2 积分分离PID 控制算法 |
4.9 软件抗干扰技术 |
4.9.1 防脉冲干扰的递推平均滤波法 |
4.9.2 软件看门狗技术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ARM 的弧长模糊智能控制 |
5.1 双丝脉冲MIG 高速焊弧长控制的机理 |
5.2 模糊控制参量的确定 |
5.3 模糊控制相关理论 |
5.4 查表方式的模糊控制器 |
5.5 基于MATLAB 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5.5.1 变量的模糊化 |
5.5.2 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
5.5.3 模糊控制规则的建立 |
5.5.4 解模糊判决 |
5.5.5 模糊控制表的生成 |
5.5.6 模糊控制算法在ARM 上的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送丝机的在线实时模糊自整定PID 控制 |
6.1 基于ARM 的送丝系统的特点 |
6.2 PWM 控制的直流电机可逆调速的原理 |
6.3 送丝机硬件电路设计 |
6.4 送丝速度的模糊PID 控制 |
6.5 送丝机恒定送丝速度试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双丝脉冲MIG 高速焊试验研究 |
7.1 测试对象及对测试工具的要求 |
7.2 测试平台与测试设备 |
7.3 CAN 总线通信试验及焊接设备协作功能测试 |
7.4 弧焊逆变电源的PWM 波形测试 |
7.5 脉冲状态下的PWM 波形占空比的变化 |
7.6 电源静态特性的测试 |
7.7 逆变电源静态特性边界的理论分析 |
7.7.1 静态特性边界的定义 |
7.7.2 静态特性曲线边界的理论分析 |
7.8 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对动态响应速度的影响 |
7.9 动态特性测试 |
7.10 模拟负载情况下脉冲电流波形 |
7.11 上坡焊试验验证弧长的模糊逻辑控制 |
7.12 局域高速总线对主从电源的同步 |
7.13 双丝脉冲MIG 高速焊试验 |
7.14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3)面向网络化制造的智能监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网络化制造的特性 |
1.2 网络化制造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发展趋势 |
1.2.1 网络化制造系统的体系结构 |
1.2.2 网络化制造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智能监控研究现状 |
1.3.1 网络化制造中机电设备远程控制研究概述 |
1.3.2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机电设备远程故障诊断研究概述 |
1.4 需求分析 |
1.5 论文课题背景及特色 |
1.5.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内容 |
2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设备智能监控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
2.1 网络环境下设备智能监控系统体系结构 |
2.1.1 应用工具集 |
2.1.2 功能系统 |
2.1.3 数据服务中心 |
2.1.4 工业现场 |
2.2 关键系统与技术 |
2.2.1 基于互联网的机电设备远程实时控制 |
2.2.2 机电设备的远程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 |
2.2.3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服务体系 |
2.3 小结 |
3 基于Web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 |
3.1 引言 |
3.2 网络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 |
3.2.1 网络控制系统的时延和拥塞问题 |
3.2.2 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
3.2.3 网络控制系统的工作时序分析 |
3.2.4 网络控制系统的采样周期与控制周期 |
3.3 基于WEB的远程监控系统 |
3.3.1 系统结构 |
3.3.2 系统原理 |
3.3.3 系统使能关键技术 |
3.4 小结 |
4 基于H_∞鲁棒控制理论的远程实时控制系统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3 被控对象——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建模 |
4.3.1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原理 |
4.3.2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建模 |
4.4 基于H_∞技术的鲁棒控制方案 |
4.4.1 灵敏度最小化问题 |
4.4.2 H_∞范数与系统输入输出的关系 |
4.4.3 H_∞标准设计问题 |
4.4.4 基本定理 |
4.4.5 加权函数的选取原则 |
4.5 H_∞控制器设计实例 |
4.6 H_∞控制器仿真研究 |
4.7 小结 |
5 液气压现场设备单元的智能控制技术 |
5.1 引言 |
5.2 现场设备智能控制单元级模型 |
5.3 基于PLC的开关型监控系统 |
5.3.1 OEPCS系统的工艺要求及结构 |
5.3.2 液压系统原理 |
5.3.3 通断电液控制 |
5.4 基于PC的模拟型监控系统 |
5.4.1 AFSCSBVI系统 |
5.4.2 硬件组成 |
5.4.3 软件设计及特点 |
5.4.4 基于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方案 |
5.5 小结 |
6 基于人工免疫机理的设备单元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生物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过程 |
6.3 免疫系统的特征与启示 |
6.4 人工免疫系统 |
6.4.1 免疫网络 |
6.4.2 人工免疫系统建模 |
6.5 人工免疫算法 |
6.5.1 算法步骤 |
6.5.2 人工免疫算法与遗传算法的比较 |
6.5.3 人工免疫系统与神经网络算法的比较 |
6.6 应用实例 |
6.6.1 液压泵壳体振动理论模型 |
6.6.2 基于人工免疫的故障识别实验模拟 |
6.7 小结 |
7 气动力伺服控制系统的智能容错控制技术研究 |
7.1 前言 |
7.2 智能容错控制的基本结构及原理 |
7.3 基于多模冗余的智能容错控制技术 |
7.3.1 多模冗余系统的分类 |
7.3.2 多模冗余智能容错控制方案 |
7.3.3 冗余度的配置 |
7.4 基于多模冗余智能容错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7.4.1 可靠性指标 |
7.4.2 并联系统可靠性模型 |
7.4.3 旁联系统可靠性模型 |
7.4.4 表决系统可靠性模型 |
7.5 应用实例 |
7.5.1 硬件冗余容错 |
7.5.2 软件冗余容错 |
7.5.3 AFSCS系统的可靠性 |
7.6 小结 |
8 基于多Agent原理的远程智能故障诊断系统 |
8.1 引言 |
8.2 远程智能故障诊断系统 |
8.2.1 系统功能结构 |
8.2.2 远程故障诊断流程 |
8.3 Agent及多Agent的原理及功能模块分析 |
8.3.1 Agent及多Agent原理 |
8.3.2 Agent的功能模块分析 |
8.4 远程智能故障诊断的多Agent模式 |
8.4.1 基本定义 |
8.4.2 多Agent诊断系统模型 |
8.4.3 多Agent协调机制 |
8.4.4 多Agent诊断任务分解与控制策略 |
8.4.5 多Agent通讯机制 |
8.4.6 多Agent智能诊断系统的实现工具与技术 |
8.5 小结 |
9 原型系统开发与运行示例 |
9.1 原型系统总体结构及功能 |
9.2 开发环境 |
9.3 系统软件实现 |
9.3.1 基于USB接口的视频采集技术 |
9.3.2 PLC与上位机的远程通信技术及协议 |
9.3.3 Socket编程 |
9.3.4 缓冲区PN(PetriNet)模型及算法实现 |
9.3.5 Delphi中ActiveX的创建 |
9.4 系统运行示例 |
9.4.1 现场设备智能监控 |
9.4.2 基于WEB的远程监控 |
9.5 小结 |
10 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总结 |
10.2 研究创新点 |
10.3 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4)分布式温室控制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温室控制系统研究概况和趋势 |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分布式温室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1 温室群环境监控的特点和要求 |
2.2 硬件和软件总体设计 |
2.2.1 分布式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
2.2.2 监控服务器和控制器功能定位 |
2.2.3 多功能控制器总体设计 |
2.2.4 软件总体设计 |
2.2.4.1 控制器软件总体设计 |
2.2.4.2 监控管理软件总体设计 |
2.2.5 系统可靠性设计 |
2.2.5.1 硬件可靠性设计 |
2.2.5.2 软件可靠性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温室环境调控技术 |
3.1 温室环境调控简介 |
3.1.1 温度控制 |
3.1.2 湿度控制 |
3.1.3 光照控制 |
3.1.4 CO_2浓度控制 |
3.1.5 常见的调控组合方案 |
3.2 温室环境控制策略研究 |
3.2.1 双位控制策略 |
3.2.2 两种工作方式 |
3.2.3 设定值控制模式 |
3.2.4 即时干预控制模式 |
3.2.5 智能控制模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功能温室智能控制器的研制 |
4.1 控制器硬件设计 |
4.1.1 主模块设计 |
4.1.1.1 单片机选择 |
4.1.1.2 外部时钟电路 |
4.1.1.3 “看门狗”电路 |
4.1.2 数据采集功能块设计 |
4.1.2.1 硬件电路设计 |
4.1.2.2 标度变换 |
4.1.2.3 软件设计 |
4.1.3 控制输出功能块设计 |
4.1.4 串行通信功能块设计 |
4.1.5 人机接口设计 |
4.1.6 系统供电模块设计 |
4.1.7 控制器附件设计 |
4.2 基于多任务机制的控制器软件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监控管理软件研发 |
5.1 监控管理软件简介 |
5.2 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
5.2.1 Windows环境多机通信技术研究 |
5.2.2 实时数据的实时存储技术研究 |
5.2.3 周期性和非周期性通信协调技术研究 |
5.2.4 设备组态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
5.3 基于SQL SERVER 2000的监控数据库系统构建 |
5.3.1 数据库设计 |
5.3.1.1 表设计与创建 |
5.3.1.2 索引设计与创建 |
5.3.2 OLE DB和ADO数据库编程 |
5.3.2.1 与SQL Server的交互 |
5.3.2.2 数据操作ADO编程 |
5.3.2.3 ADODC控件编程 |
5.3.3 数据库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分布式温室控制系统研制 |
6.1 基于RS-485总线的分布式温室控制系统设计 |
6.2 分布式多机通信研究与实现 |
6.2.1 分布式通信的特点和要求 |
6.2.2 监控服务器端通信程序的实现技术 |
6.3 通信模型的设计与通信实现 |
6.4 应用与效果 |
6.4.1 控制系统数据显示 |
6.4.2 “离线”工作方式试验 |
6.4.3 “在线”工作方式试验 |
6.4.3.1 即时干预控制模式试验 |
6.4.3.2 设定值控制模式试验 |
6.4.3.3 智能控制模式试验 |
6.4.4 试验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5)Delphi串行通信在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用Delphi开发串行通信程序的几种方法 |
2 Delphi串行通信的实现技术 |
2.1 MSComm控件属性 |
2.2 AI智能仪表及其数据通信协议 |
2.3 通信程序软件实现 |
3 结论 |
(6)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平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卫星电视广播与现代远程教育 |
1.1.1 现代远程教育 |
1.1.2 卫星电视广播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
1.1.3 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组成 |
1.2 卫星天线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
1.2.1 PC 机自动控制理论及控制方法 |
1.2.2 卫星天线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3 人工调整卫星天线对星的基本过程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
1.3.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 |
1.3.2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2.1 卫星天线控制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 |
2.1.1 卫星天线的主要性能指标 |
2.1.2 同步卫星的漂移 |
2.1.3 系统跟踪信号的选取 |
2.2 系统的需求分析及总体结构设计 |
2.2.1 系统的需求分析 |
2.2.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2.3 系统性能指标 |
2.3 系统PC 端开发工具与网络计算模式的选择 |
2.3.1 系统PC 端开发工具的选择 |
2.3.2 计算机网络计算模式 |
2.4 系统单片机部分设计概述 |
第三章 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平台模块设计 |
3.1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
3.1.1 主界面及登陆窗体设计 |
3.1.2 串口设置窗体 |
3.1.3 密码修改窗体 |
3.2 卫星参数资料模块设计 |
3.2.1 计算接收站点参数资料 |
3.2.2 卫星参数修改 |
3.3 数据库管理模块 |
3.3.1 周期设置与分析 |
3.3.2 数据浏览查询打印模块 |
3.4 寻星操作模块 |
3.4.1 实时角度采集 |
3.4.2 自动控制功能 |
3.5 系统后台数据库 |
3.5.1 Delphi 访问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
3.5.2 系统后台数据库的设计 |
3.5.3 系统数据库的有关操作 |
第四章 系统通信 |
4.1 串行通信 |
4.1.1 通信技术概述 |
4.1.2 系统PC 端通信接口程序设计 |
4.1.3 系统PC 端串行通信窗体设计 |
4.2 系统计算机端网络通信 |
4.2.1 局域网的网络建设 |
4.2.2 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 |
4.2.3 配置Windows Server 2003 服务器 |
4.2.4 配置Windows XP 客户机 |
4.3 系统PC 端平台操控软件的制作与安装 |
4.3.1 系统PC 端平台操控软件的制作 |
4.3.2 系统PC 端平台操控软件的安装 |
第五章系统特点及今后工作展望 |
5.1 系统的特点 |
5.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可视化多参数水文动态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矿井水文监测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状况 |
1.2.2 国内状况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1.1 系统功能需求 |
2.1.2 系统性能需求 |
2.2 系统总体设计 |
2.2.1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2.2.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2.3 系统开发实现方式 |
2.3.1 操作系统的选择 |
2.3.2 实现工具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3 可视化水文监测系统核心技术的选择 |
3.1 数据传输技术 |
3.1.1 GSM 通信技术 |
3.1.2 串行通信技术 |
3.1.3 Socket 通信 |
3.1.4 FTP 技术 |
3.2 多线程技术 |
3.2.1 多线程技术 |
3.2.2 水文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
3.3 数据编码方案的应用 |
3.4 数据滤波技术 |
3.5 信息可视化技术 |
3.5.1 可视化技术出现的必要性 |
3.5.2 可视化技术研究的内容 |
3.5.3 可视化技术的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4 水文数据采集与传输的实现 |
4.1 基于硬件的数据采集实现 |
4.1.1 地面水位传数据采集 |
4.1.2 井下压力与温度数据采集 |
4.1.3 井下流量数据采集 |
4.2 数据传输方案研究 |
4.2.1 基于无线通讯的地面数据传输 |
4.2.2 基于有线通讯的井下数据传输 |
4.3 数据采集与传输的软件实现 |
4.3.1 串行通信编程控件MSComm |
4.3.2 地面数据的接收 |
4.3.3 井下数据的接收 |
4.3.4 安全监测系统数据的集成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应用软件实现方案 |
5.1 系统应用软件设计 |
5.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2.1 数据库设计基本原则 |
5.2.2 数据结构设计 |
5.2.3 数据库主键的选取 |
5.2.4 数据库存储过程 |
5.2.5 数据库的访问 |
5.3 系统应用软件功能实现 |
5.3.1 测点分布界面 |
5.3.2 实时数据报警 |
5.3.3 实时曲线 |
5.3.4 历史数据查询 |
5.3.5 历史数据曲线 |
5.3.6 报表统计 |
5.3.7 水位等值线 |
5.3.8 系统管理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气相色谱自动分析系统(色谱仪、自动进样仪和流量仪)控制软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气相色谱分析系统综述 |
1.2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主要任务 |
2. 开发语言平台选择 |
2.1 前言 |
2.2 Delphi简介 |
2.3 Delphi的事件驱动机制 |
2.4 加速原型化 |
2.5 小结 |
3. 反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3.1 面向对象编程简介 |
3.2 软件设计的基本概念 |
3.3 软件设计的方法 |
3.4 系统的可靠性保障设计 |
4. 反控系统的框架方案设计 |
4.1 反控系统的功能确定 |
4.2 反控系统的相关通信协议 |
4.3 反控系统的硬件描述 |
4.4 反控系统的软件描述 |
4.5 反控系统的特点 |
5. 反控系统的软件设计及其实现 |
5.1 反控系统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 |
5.2 反控系统的试验流程 |
5.3 反控系统的设计要点 |
5.4 反控系统的菜单、界面设计及其功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工作展望 |
6.1 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作者在校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9. 附录 |
11. 致谢 |
(9)篮球专项综合测试系统的研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篮球专项综合测试系统开发基础 |
1.1 篮球专项综合测试系统的研制缘由及技术要求 |
1.2 自动测试理论 |
1.2.1 测试的概念 |
1.2.2 传感器技术 |
1.2.3 自动测试系统 |
1.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
1.4 计算机网络计算模式 |
1.4.1 计算机网络计算模式综述 |
1.4.2 C/S 计算模式 |
第二章 篮球专项综合测试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2.1 系统硬件组成 |
2.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
2.3 客户端应用程序开发工具的选择 |
2.4 系统连接通信技术 |
第三章 篮球专项综合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投球传感器的选择 |
3.2 显示和键盘接口电路的设计 |
3.3 LED 显示器件的选择和驱动电路的设计 |
3.4 串行接口电路的设计 |
3.5 系统中主要电路的设计 |
3.5.1 复位电路的设计 |
3.5.2 时钟电路的设计 |
3.5.3 键盘电路 |
第四章 篮球专项综合测试仪的软件设计 |
4.1 系统主要功能和汇编程序设计 |
4.2 计时程序设计 |
4.3 中断服务程序 |
4.4 串行通信程序 |
4.5 键盘扫描和显示程序设计 |
4.5.1 8255 扩展并行接口编程 |
4.5.2 键盘扫描程序 |
4.5.3 显示程序设计 |
4.6 系统其他重要程序 |
4.6.1 BCD 码的转换 |
4.7 篮球专项综合测试仪的抗干扰技术设计 |
第五章 PC 机成绩记录软件设计 |
5.1 Delphi 和数据库的连接 |
5.1.1 Delphi 数据库相关组件以及数据库访问方式简介 |
5.1.2 数据库相关内容简介 |
5.2 PC 机和单片机通信 |
5.3 程序实现的功能、结构设计以及各部分功能的实现 |
5.3.1 CoverForm 窗体 |
5.3.2 篮球综合测试成绩记录系统窗体 |
5.3.3 DBSetForm 窗体 |
5.3.4 打印窗体 |
5.3.5 密码设置和输入窗体 |
5.3.6 通讯端口属性设置窗体 |
5.3.7 成绩查询窗体和打印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论文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驾驶学员非接触式IC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管理系统的概述及发展现状 |
1.2.1 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 |
1.2.2 管理系统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
1.2.3 驾驶学员 IC卡管理系统简介 |
1.3 论文组织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非接触式IC卡的基本原理 |
2.1 IC卡的分类及组成 |
2.2 非接触式IC卡原理分析 |
2.2.1 基本原理 |
2.2.2 源射频卡的能量供应 |
2.2.3 射频卡至读写器的数据传输 |
第3章 加密锁的原理和使用 |
3.1 加密锁简介 |
3.1.1 加密锁的特点 |
3.1.2 加密锁基本概念 |
3.2 加密锁的运用 |
3.2.1 SHELL方式加密 |
3.2.2 API方式加密 |
3.2.3 加密锁的运用 |
第4章 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实现 |
4.1 串口通信 |
4.1.1 电器特性 |
4.1.2 串口通信实现 |
4.1.3 下位机的使用方法 |
4.2 网络通信 |
4.2.1 SOCKET编程原理 |
4.2.2 网络编程接口 |
4.2.3 网络编程实现 |
4.3 数据库开发 |
4.3.1 数据库的连接 |
4.3.2 数据的操作 |
4.3.3 数据一致性的保证 |
4.4 数据的校验 |
第5章 系统设计模式 |
5.1 系统开发模式的设计 |
5.2 数据的分布式解决方案 |
5.3 数据不一致性及解决方案 |
第6章 系统软件设计和实现 |
6.1 管理系统的模块划分 |
6.2 发卡模块 |
6.3 学员学习模块 |
6.4 服务器模块 |
6.5 约考查询模块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与项目 |
致谢 |
四、Delphi串行通信在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RM的双丝脉冲MIG高速焊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D]. 张红兵.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7)
- [2]基于人机交互通信的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测系统[J]. 陈文江,徐三元,陈国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07)
- [3]面向网络化制造的智能监控技术研究[D]. 熊瑞平. 四川大学, 2006(03)
- [4]分布式温室控制系统研制[D]. 李俊. 江苏大学, 2003(01)
- [5]Delphi串行通信在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 熊伟丽,徐保国,李超.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2002(04)
- [6]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平台开发[D]. 孙梅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8)
- [7]可视化多参数水文动态监测系统研究[D]. 付瑞锋. 西安科技大学, 2008(01)
- [8]气相色谱自动分析系统(色谱仪、自动进样仪和流量仪)控制软件研究与实现[D]. 曾统一. 西华大学, 2008(08)
- [9]篮球专项综合测试系统的研制与开发[D]. 万莉莉. 山东师范大学, 2006(09)
- [10]驾驶学员非接触式IC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肖文波.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