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损害评估鉴定中的公众参与行为论文_杨丽娟,刘训华,张瑞峰,周文强

环境损害评估鉴定中的公众参与行为论文_杨丽娟,刘训华,张瑞峰,周文强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93

摘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生态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损害鉴定在环境诉讼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进行环境损害的评估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其中,跟进事件的调查结果,针对整个事件的评估方法和制定的鉴定方案进行分析,帮助制定恢复措施,为司法机关处理问题时提供全面、科学的证据。

关键词:环境损害;评估;公众参与

环境损害影响人们的健康同时也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在环境鉴定过程中,需要分析出破坏生态行为与环境损害间的因果关系,进而可以根据分析的结果找到生态环境恢复到优良状态下的根本解决方案。通常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感兴趣或者有着共同利益的公众一起参与到其中,为政府的决策者提出个人意见或者根据某个决策的内容提出不同看法。本文主要分析环境损害鉴定的过程以及必要性,公众参与到鉴定的中的行为在我国司法鉴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 环境损害鉴定的过程

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过程有四个方面:(1)对环境损害部分进行范围和程度判断;(2)找到与环境损害的直接原因;(3)制定相关恢复方案;(4),量化数额。在对环境损害进行范围和程度方面的鉴定时,主要根据本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判断,和一般的侵权纠纷行为不一样。污染源大多可以在不同的介质中扩散开来,污染物质就会融入到更多的生活环境中,首先必然就是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造成生态环境整体破坏[1]。因此,进行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整个过程有一定的困难和复杂,很难找出准确的因果关系。

2 环境损害鉴定过程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是一个十分复杂而有困难的过程,因其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所以公众的参与可以帮助进一步确定有效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2.1公众行使环境权的重要表现方式

公众享有环境权,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环境损害的鉴定过程中来。有着共同利益的公众可以参加到决策的过程中,或者根据相关决策方案提出自己不用的看法,充分行使公民的环境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同时也有助于事件的双方表达自身的意愿,合理制定解决方案[2]。不同的公众认识到的环境损害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的年龄、职业、生活环境、甚至是性别和政治素养不同都会对同一环境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因此,需要及时发表公告,引导走向正确的方向,公众参与到决策能够有效的行使权利,保障公众的权益,也帮助稳定秩序。

2.2有利于科学提取线索

鉴定人员需要了解事件的整个过程后进行调查和系统分析之后才能总结出一个有效、科学、有代表性的鉴定意见。进行环境损害评估的过程会遇到一些问题,调查的范围广、确定具体的因果关系难度大。所以,就要公众参与到其中,但是也要注意公众的个人能力,有时候因为公众对一些环境理论知识掌握不够会带来一定的麻烦。

2.3合理制定恢复方案

公众有效行使环境决策权的重要体现就是参与到制定恢复方案的过程中来。大部分要进行环境污染损害的工作都是一个高成本,高耗时的过程,如果想要恢复到最初的状态或者水平,不仅仅是成本消耗太高,也有一定的挑战性。在进行恢复方案的选择时,要考虑恢复的目标、所用的时间以及确定不同生态组分的优先顺序等一些因素,同时公众是否可以接受价格或者时间,这些一定要考虑到。根据公众的目标选择一个经济适用的恢复方法。而关于那些无法修复的部分或者修复的成本太高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出合适的方案,既可以在公众的接受范围内又能最大化修复[3]。同时,扩大公众参与的对象的范围,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也积极参与到其中,提出一些专业性的意见,对鉴定工作起到积极作用,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鉴定结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公众参与司法鉴定过程

3.1公众参与的主体面向所有相关利益的公众

参与的公众可以是有直接利益的公众,也可以是一些区域受到影响的居民;公司,政府部门等受到直接影响的同时还可以决定未来发展方向的群体;没有遭到明显的损害,但是损害的部分与其有间接利益联系,但是不包括一些不是政府的环境保护组织、个人社团、或者各领域专家甚至是与直接利益群体有利益往来的个人或机构等。

3.2公众参与司法鉴定的方式

在进行司法鉴定评估时,要对事件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调查,其中有现场踏勘,获取资料等不同的方式,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系统了解这个事件从发生之前到最后的整体情况准确定位出受损害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从而设定符合情况的监测方案,以便用来记录损害的程度。走访记录附近的群众以及与跟进事件发生的调查员进行沟通,做好现场笔录、适当发放问卷详细了解损害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及损害的范围,以及受损害的群众具体情况[4]。让相关者可以自由表达个人想法,利用当地政府所提供的一些关于地理位置、气象条件、水文资源以及相关的审批资料等,深入分析和研究此领域的环境污染问题,分析出合理的扩散路径,预测造成的危害,判定损害范围的大小和具体位置,分析重要的因果关系。

3.3公众参与司法鉴定事件分析评估

整个事件的环境损害有鉴定人员对此事件进行调查和走访,对直接负责人进行跟进式询问,分析出一个系统可采用的评估结果,但是由于环境损害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所以需要进行一场专家座谈。分析事故的主要流程需要完成下面几个方面的任务:首先,鉴定人员是需要准确把握损害范围和程度两个关键因素,掌握了这两个重要因素后才可以确定因果关系。基础工作做好,就是前期的勘验调查、鉴别污染物、确认基线、监测数据的一些工作。最后,需要组织不同领域的专家一起座谈,分析和讨论污染物在各介质中的扩散方式。

3.4公众参与司法鉴定恢复方案制定过程

制定相关环境恢复方案时,必须要考虑以下问题:首先,各生态组如何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怎样确定一个合适的周期以及设立的修复目的是否正确。其次,确定好不同生态组分的优先修复顺序;再次,找到不同生态组之间在修复中的关系和影响,确定彼此间存在的是协同效应还是反协同效应;最后,对不同的修复模式进行利弊总结,并且分析经济效应。

每一个小的细节都会影响最终的评估鉴定结果,尤其是对恢复方案的确定和损害量化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一个环节的选择失误都会导致最终的结论出现较大偏差。所以,在进行司法鉴定的时候,邀请附近的群众、受到损害的群众以及政府等,描述这个事件发生的详细过程、受到的影响阐述整个事件发生之前的状况以及后来的变化[5]。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问答、填写问卷调查,准确分析出事件的过程,合理对其评估,确定好因果关系。公众参与到司法鉴定的环节保证相关公众充分表达个人观点和意见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广泛性。

4 结论

公众参与到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整个全过程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不但是保证了公众可以行使环境权的权利。同时也提高了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过程的广泛性和科学性,给环境诉讼裁决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除此之外,公众参与的过程是需要一定的成本的,所以根据不同阶段的公众参与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计算方法,这样可达到公众积极参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第 II 版)[S].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2014.10.

[2]刘红梅,王克强,郑策.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6,(4):82-85.

[3]吴宇欣.环境诉讼与环境损害鉴定[J].环境与持续发展.2013(1):57-60.

[4]许晓明.环境领域中公众参与行为的经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1):127-129.

[5]陈宏辉,贾生华.企业利益相关者三维分类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4):32-36.

通讯作者

周丽娜,lnzhou@njuae.cn。

作者简介

杨丽娟,1982.03.25,女,汉,浙江湖州,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环境保护、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

论文作者:杨丽娟,刘训华,张瑞峰,周文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环境损害评估鉴定中的公众参与行为论文_杨丽娟,刘训华,张瑞峰,周文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