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效教学策略的实施与研究_学习小组论文

化学高效教学策略的实施与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效论文,教学策略论文,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重视过程教学,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将教学过程细化,让学生参与到知识或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并重视对科学方法的认识和学习,将其纳入学生的学习内容。因为这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科学结论的获得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些学习方法的学习,不但有助于学生学好化学,而且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对学生将来甚至一生的学习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课的开始,先引发学生思考:(1)在以前的学习、生活中,你是怎样(通过什么途径)知道

这种物质的?(2)从化学学科研究物质的角度,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展开对

性质的研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暴露学生的思路,展示学生的观点,并及时地归纳指导科学的研究思路,为学生将来的物质研究指明方向。

      二、挖掘教材因素,提供探索材料

      “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番话很好地道出了探究学习的重要价值。学生只有探究的激情,没有具体的探究材料来“活化”主体的主动性,那么其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应用、迁移以及技能的形成都是空洞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突破教材的局限,变传递结论为发现真知。

      探究活动要体现它的探究性,不少课堂中也有学生实验,但验证的多,探究的少。如果学生只是按教师说的做做看看而已,那么动手实验就会大大降低课堂效率。要进行实验探究,关键要进行高效的实验探究,即在活动中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性活动,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记得一次化学课上我们要研究燃烧的条件,为了让学生在实验中自己发现燃烧的条件并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我添加了一组探究实验。如图1所示,我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热水(温度大约为80℃),在烧杯上方放上铜片,然后分别取两种可燃物白磷和红磷少量放在铜片上(二者相隔一定距离且离铜片中心距离相同),在热水下也放置了一小块白磷。请学生观察现象,推想其中说明的道理。大约1 min后,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起来,我迅速将一个小烧杯扣在燃烧的白磷上方。首先,我请学生先表述他们看到的现象。很多学生都举手抢着回答,我便选了平时很少参与的一个学生来叙述。她说:“我看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红磷却没有燃烧,水下的白磷也没有燃烧。”又一学生接着举手说:“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时,发出黄光,产生白烟。”“很好,两位同学互为补充的描述,就把现象叙述全面了。细致的观察在化学研究中尤为重要,有时候真理就藏在细微的、容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我及时地给予评价并进一步启发思考,“那么,在这个现象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奥秘呢?即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同学们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一番讨论之后,各学习小组开始交流其想法,田雨同学代表他们小组发言:“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是因为铜片传导的热量足够使白磷燃烧,而不能使红磷燃烧。所以,可燃物要想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根据物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水下的白磷没有燃烧,我们认为是因为热水中没有氧气的缘故,即燃烧也需要氧气。”王士其同学立即举手,我便顺势问他:“你怎么评价田雨他们组的分析结果?”他说:“我们同意他们对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的分析结果,但对于热水中白磷没燃烧的原因分析,我们认为热水中不可能一点氧气也没有,只是氧气太少的缘故,所以我们认为可燃物燃烧不仅需要氧气,而且要达到一定的氧气浓度。”听到这儿我很惊讶,因为以前我们的教材中也只提到了燃烧需要的条件:①可燃物;②一定的温度;③与氧气接触。我也没有想到氧气需要一定浓度,但仔细一想,也对啊,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燃烧,不就是因为空气中氧气浓度太低嘛。所以,我立即表示赞许:“王士其小组的同学思考问题更加严谨、周密,这样就使结论更加准确了。”我对他们小组投去敬佩的目光,可以看出,他们都美滋滋的,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教学相长的乐趣。

      

      实验研究到这里,解决了燃烧的条件,按说这部分内容就可以结束了,但是我想每一个实验过后,要是能及时让学生反思一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疑问,这样,实验的利用价值就会更大一些。所以,我就问了一句:“通过对这个实验的分析体验,你学到了哪些方法?还有没有疑问?”大家想了想,李子昂同学说:“我进一步熟悉了对比实验分析法,但还有个问题想问,就是在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后,为什么您要用小烧杯盖住它呢?”我很高兴有学生能发现新的问题,解释说:“你很注意观察,并凡事想问个为什么,这很好。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后,用小烧杯盖住它是因为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有毒,容易污染空气。”李子昂同学点点头,其他学生也因为了解了这一新知识而对李子昂同学投去赞许的目光。这时,陈雨晴同学说:“那么老师,有没有办法让水下的白磷燃烧呢?”这个问题问得好,实际上她不问,在习题中我们也会探讨这一问题,所以,既然学生想到了,课堂上就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内容组织,我就决定接着共同探讨这一问题:如何让水下的白磷燃烧?首先,我启发大家思考:“水下白磷要想燃烧,只需要提供什么条件就可以啊?”大家齐答道:“氧气。”“那你有什么办法给水下的白磷提供氧气呢?”刘雅维同学说:“可以将制备的氧气通到水下。”(如图2所示。)“想法很直接,效果怎么样呢?我们可以试一试。”及时评价后,我演示了刘雅维的实验设计,结果真的看到白磷在热水里燃烧了起来。学生都很兴奋,尤其是刘雅维同学很自豪自己的设计达到了实验的目的。此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于是,我抓住这个教学契机,进一步启发思考:“你们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让水下的白磷燃烧起来呢?”方骏严同学说道:“用镊子把白磷移到水面上,不就能遇到氧气了吗?”这时,很多同学笑话他:“那就不是在水下燃着了,拿出来当然会着啦!”我及时纠正了这种不良风气:“我提出的问题并没有要求白磷必须在水下,再说方骏严同学也并没有说将白磷拿出水就能让它燃烧,不是吗?”那些学生认同地点点头,方骏严也不再尴尬了。

      

      “谁还有其他奇思妙想?”我继续启发:“其实方骏严同学提出的方法中告诉我们,有空气与白磷接触不就可以使其燃烧吗?”刘书群同学突然想到了新点子,举手说道:“我们可以将一个空试管伸到水中,把水下的白磷扣住,这个试管中有空气,白磷应该会燃烧。”“是不是这样呢,咱们一起来试一试吧!”我就照他所说的做起实验来,结果真的看到热水下的白磷罩在试管中燃烧了起来,产生了大量的白烟。我不由赞叹:“这是多么简单易行的水下燃烧啊,我真佩服你!”说实在话,我也没有想到有这么一种简单的方法。课堂探究的意味越来越浓,我也深受启发。但当我正想结束实验时,发现如果立即拿起试管,那么,试管中的白烟就会冒出来污染空气,这可怎么办呢?于是,我请大家一起帮忙想想办法。同时我自己也在思考,要想处理这种物质,一方面可以找一种物质吸收它,另一方面可以妥善保存它。我大体有了思路,就问大家想到什么方法了没有。李子昂同学说:“以前做探究氧气含量实验时,曾用过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慢慢会消失在水中,所以我想这里多等一段时间,白烟就会退去,是利用水来吸收它。”“我尤为欣赏你的知识迁移能力。”此时,我感到一时语言苍白无力,任何话语都无法表达我对学生的敬佩。冀丙蕾同学举手说道:“这些烟早晚会落下,但等的时间较长,实际上我们可以拿出来等啊,具体操作可以在水下将试管口扣上橡皮塞后再拿出水面。”所有学生向冀丙蕾同学投去赞赏的目光,她也笑得十分灿烂。我便照她的方法,拿出了试管。……

      一个实验探究引发了学生大量有价值的思维活动,这让我觉得这次实验探究尤为珍贵,学生不仅提高了实验分析、设计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自信心。我想这才是我们的教学根本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探究才是高效的。试想,没有加这次的实验探究,就没有印象深刻的燃烧的三个条件;就没有课本知识的联系性学习,更没有处理某种物质的几种思路的总结。实验探究真正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生是主动地掌握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并且在解决遇到的一个个困难的过程中,大量的思维活动锻炼,使学生掌握了分析解决新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我认为在这上面多花些时间是值得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比之下,如果你只是简单教给学生燃烧的条件,通过大量习题让学生掌握的话,那么,学生恐怕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熟悉、理解这一内容,而且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记忆也只能是短时记忆罢了。

      三、注重小组讨论和反思,开展高效的探究活动

      皮亚杰认为:“一切真知都应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新构建,而不是草率地仁慈地给他。”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实验探究后的交流和反思环节,因为这正是科学结论归纳整合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意义重大。没有反思,便没有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形成。学生只有把自己作为建构的对象,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学习。

      记得在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能够发生化学反应”时,小组学生经过实验方案设计完成探究后,一个小组交流实验情况时说道:“我们小组的实验失败了,我们现在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然后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无色,然后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颜色没有改变,又加入很多还是没有变化。”另外一个小组的学生帮他们分析原因:“可能是氢氧化钠加入得不够,可以转入烧杯中再加一些试试看。”他们又继续实验,结果溶液颜色发生了改变,总结了操作中“耐心”和“量的控制”很重要。之后,我也从另外一方面进行了及时指导,我问他们:“刚滴加一滴氢氧化钠时,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组长说:“溶液上层变为红色,但是一振荡红色就消失了。”“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个细微变化说明了什么呢?”我追问。“噢,老师,我知道了,说明氢氧化钠在遇到盐酸后,发生了变化消失了,也能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够发生化学反应。我们的实验没有失败!”在爽朗的笑声中,我和学生回味着精彩的交流和推理的过程,让我们不禁反思细致观察的重要性,也许科学真理就隐藏在那瞬间的现象中。设想如果没有动手操作,学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发现;如果没有交流与反思,学生就不会经历这极富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四、用高质量的点评处理好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与教师备课的预设性的关系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一瞥饱含爱和信任的眼光,也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感光显影”。高质量的点评,是教师渊博、机智、幽默的教学风格和热情、专注、求实的教学态度的凝聚点,又是教师传授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关键点,它应该集教师的责任心、品德修养、语言表达功底、知识基础、创造性思维等诸多因素于一体,而不能只是花拳绣腿,故意卖弄技巧。教师应深入了解、把握不同类型评价的特点,并根据教学的需要恰当地运用点评处理好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与教师备课的预设性的关系。

      例如,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这节课中,有学生提出用水浴加热的方法使白磷燃烧,实验成功了,学生课下写下了这样的感受:“我想到白磷的着火点只有40℃,用热水加热就可以达到这个温度,于是在小组间交流方案时,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大家,老师很高兴地赞赏我运用了创造性思维改善实验条件,并给我拿来了一暖瓶热水,通过实验我们真的成功了,我既高兴又自豪!我认为这个方法的好处有三点:①节省时间,反应更迅速;②节省器材;③实验成功率会更高一些。课本上的方法将玻璃棒和橡皮塞迅速塞入,但还会有少量气体逸出,影响实验效果,而我的方法瓶塞始终塞紧,不会有气体逸出,自然实验的成功率也就会增加。”另外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我认为我们不能总依靠课本,课本的知识是有限的,如点燃白磷的方法只有加热玻璃棒吗?热水使白磷燃烧不更好吗?只靠老师教我们学,就不可能有这种新颖的方法出现。”设想,如果当时我仅就水浴加热的方法简单评说几句,而不为学生提供条件,鼓励他们尝试一下的话,这节课后也就不会收获学生这些宝贵的情感体验。所以,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时,教师应给予积极的指导和鼓励,并尽全力创造条件,让它释放出最绚丽的光芒,哪怕是延伸到课下。

      五、抓住学生的探究欲望,将课堂进行延伸

      不要认为在课堂上要解决学生在本节课的全部疑惑,学生可以带问题进来,也可以带问题出去。例如,我在教“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的作业是:“同学们天天喝饮料,你有哪些发现或哪些疑问?”学生甲问:“我知道饮料中压入了二氧化碳,为什么一些饮料商标上写碳酸饮料而不写二氧化碳饮料?”学生乙说:“我知道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学生丙说:“一些饮料看起来澄清透明,怎么知道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学生丁说:“只要在饮料中加入一种能鉴别碳酸的试剂即可证明。”我说:“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请同学们回去后查阅资料并小组讨论设计实验,下节课在实验室里自己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学生在解决了一个问题的基础上,高高兴兴地带着问题走出了课堂。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化学知识与社会生产、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要在化学教学中,结合化学知识指导学生选择与社会现象和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采用布置“开放式作业”的形式,开展课题研究。例如,在讲授“海水‘晒盐’——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之后布置探究问题:“小莉同学发现很多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但它们溶解速度有快有慢,那么影响同种物质溶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呢?请你根据生活经验,以冰糖为例提出你的猜想,并选择其中的一种影响因素设计实验方案。随后进行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不断提高知识的结构化和概括化水平

      在学生获得基本知识、技能和策略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化的知识整理,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部分组合成整体,形成系统化、概括化的知识技能结构,从而使新知识得到内化。这一环节是学生综合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学习的过程,是从整体上去思考、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调控和优化的过程,对于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进行到“物质构成的奥秘”部分时,我准备借助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展开这一部分的复习,于是就让大家观察课本上给出的18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从中找出它反映的信息。不一会儿,学生开始举手了,开始几个学生归纳出的信息是比较常规的,即在学习之初师生共同总结过的,如,①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是2或8的排满结构。②电子从能量低的第一层向能量高的第二、第三层排,排满一层再排下一层。③电子排布时,第一层最多排两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④同一行电子层数相等。⑤同一列最外层电子数相等。⑥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⑦此排列次序是按质子数递增1排列。

      这时,我就想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换角度仔细观察,看能否发现更多的信息。所以鼓励学生说:“大家对我们以前新课学习时的内容掌握得很不错,现在,我们学完了初中化学所有的基本知识后,你能不能再换个角度观察一下这个有规律的图,也许你会有意外的发现。”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黄和平同学说:“图中第三行和第二行上下对应的原子的质子数之差为8;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都约为它们质子数的2倍。”“哇,这位同学不仅观察仔细,而且‘相对原子质量’这些不需要记忆的数值他也已经掌握了,并能与质子数联系起来。”我及时给予评价。这让班里的讨论气氛热烈了起来,就连以往不爱参与问题讨论的张旭同学也争着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有氢元素的原子第一层未排满。”“对啊,观察很认真,你真是个细心的同学!”我及时鼓励他表现积极,我知道这时他一定和我一样,心里都是美滋滋的。另外,李涛同学还谈到“每个原子的化合价均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并阐述了自己的理由。紧接着,赵汉青同学说:“金属元素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少,金属越活泼。”当时我真的有些惊诧:“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他说:“钠、镁、铝的排列顺序符合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规律。钾、钙分别排在钠、镁的下面,而它们两个的金属活动性却排在最前面,我便猜想是不是下一行的金属比上一行的金属活泼呢?”他的联系思考以及大胆猜测让我感到望尘莫及。我及时给予肯定,并与所有学生总结了这两条规律:同一行从左到右金属活动性逐渐减弱,同一列从上到下金属活动性逐渐增强。我还告诉大家赵汉青同学得出的结论就是高中教材中要学习的规律,不想学生竟不由得鼓起了掌。

      通过一次简单的读图活动,学生不仅复习了旧知识,懂得了运用联系法归纳总结知识,而且还能够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大大增强了复习的高效性。

标签:;  ;  

化学高效教学策略的实施与研究_学习小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