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逐步地提高,有很多企业都选择了外包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成本,但是会无形中增加一些风险。因此,企业要想是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达标就需要加强对人力资源外包的管理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不会有风险上的损失。在本文中讲述了人力资源外包的一些优势以及改进策略。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外包优势;风险;策略
当今,经济全球化在逐渐的加强,有很多企业想要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但是,一个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复杂的环节,这就会导致企业想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却脱不开身,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企业的管理层转变了自己的工作方式,纷纷选择了人力资源外包,这样就能够使相关的工作人员有时间来进行更为核心的经济业务。但是需要引起企业注意的是该种管理形式有着较大的风险,如果不能很好的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就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甚至会使得企业破产、倒闭。
一、什么是人力资源外包
这里所说的人力资源外包是指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做到效率最大化并且提高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而将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职能交付给专业机构进行操作。总的来说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不是仅涉及到人力资源和外包,同样还涉及到一些劳动方面的制度、企业的文化等等。
二、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实行外包的必要性
采用人力资源外包可以帮助企业有更多的人才从事核心业务,这些核心业务是一个企业能否提升自己市场地位的关键所在。所以,一个企业要想增加自己的经济效益、提高市场地位就要有选择的选取适合企业的外包管理。这样会使一些业务服务具有更高的质量,并且专业程度以及标准程度更高。毕竟交付给的是专门负责的组织机构,他们会集中自己的优势力量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这样做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且,有大量的实践表明,在企业内部进行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还会耗费大量资金。采取人力资源外包则可以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并且有时间和精力研究核心业务,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三、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
3.1人力资源外包的特点
人们之所以会选择人力资源外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择外包模式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人才的选拔,尽可能留住那些核心人才,进而为企业传造出优质的团队;第二、外包可以使企业在各个方面的成本降到最低,进而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企业项目中去;第三,外包可以降低在人工录用方面所带来的风险,可以为企业减少员工培训以及离职所带来的风险,这样才会帮助企业进行更为核心的发展,提升企业的地位。
3.2 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精力研究核心业务
企业选择外包的模式可以将一些程序比较复杂的工作交付给外包公司进行管理,与外包公司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企业可以将其所劣势的方案进行选择,选择那些全面、专业性强并且高效的管理方案,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的经营状况在市场上处于稳定状态,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当今是一个物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以往简单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就需要有更加具有战略性的管理。人力资源外包则可以使人们不再每天都处于繁忙的工作中,可以把自己的时间更多地放在一些更高一层的业务上,进而成为企业的核心。
3.3满足企业员工以及管理者的要求
通常,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都希望做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企业只有更快地为员工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把员工当作自己的顾客,并且需要通过外包的管理模式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帮助。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培训出优秀的人才。从另一方面讲,外包机构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所提供的优质服务正是企业管理者所想要的。
3.4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在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中,成本不止是工作人员的工资,还有一些设备的费用,同样还会有一些相关的管理费和培训费。除此之外,企业可能还会遇到员工带来的一些风险。除了这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会涉及到时间成本,如果企业不能合理的掌控时间对工作进行管理,也会造成费用上的浪费。由此可见,企业的运营成本要远远高于其预算成本,企业只有采用外包模式才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各项成本。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需要加大技术的投资力度。比如说:实现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新设备、开发新的应用平台等等。但是这些内容的建设都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所以选择人力资源外包是比较合适的,它不仅可以提供给企业先进的技术还能够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四、人力资源外包模式会出现的问题
企业选择人资资源外包的最主要特点就是该种管理模式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并且提高企业在市场的地位。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同样会出现一些问题。
4.1造成企业的内幕信息泄露
企业在与一些外包组织进行合作的时候,需要将企业的一些重要信息进行讲述。如果外包组织没能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这些信息的泄露将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企业要想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就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定位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企业的普通业务可以选择外包管理,一些比较核心的业务则可以不采取这种管理模式。我国在这方面还未形成相应的法律法规,不能有效地规范外包的正常工作。由此可见,企业会遭受很多不确定的风险。
4.2法律层次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外包工作的运行中还没有一定的措施来对其进行管理,同样人力资源外包也不能正常运行。因为先例是比较少的,所以没有足够的条件进行程序的设定。由此可见法律风险是很容易出现的。其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企业与外包组织在合同签定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4.3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人力资源外包虽然可以在某些方面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但是如果在某些方面操作不当同样会引起资金的浪费。从另一方面讲如果企业不能够对外包管理进行合理的预算,就会造成资金方面的浪费,因为企业的有些业务需要对外包组织进行培训等等,这样算下来的开销不一定小于那些工作者的工资,由此可见,采用人力资源外包不一定会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
4.4文化风险
众所周知,文化对一个企业是有很大推动作用的,所以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开展人力资源外包则可能会融合其他企业道德文化,这就会造成企业文化的多样性。有些企业之间的文化是有很大差异的。这就会使得企业文化在进行融合的适合存在风险,就会导致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理念不同进而影响员工的团结。
五、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的应对策略
虽然人力资源外包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在工作前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这些可能出现的风险就会避免,进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的地位。
5.1加强对外包市场运行的管理工作,健全市场
在我国,人力资源外包尚处于初级阶段,在许多方面的管理制度还不是很完善。所以就要求企业在与外包组织进行协商的时候采取一定的策略来避免可能出现的风险,这样才能够实现双赢。比如说,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加强合同的优化。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与外包组织建立一些激励机制。同时国家的有关工作部门也应该及时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相应的交易费用,进而帮助外包组织发展进步。
5.2制定内容详细的外包合同
因为企业与外包组织是没有一定隶属关系的,所以就需要有合同来对双方的行为进行约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双方的权益不受伤害,进而使企业达到外包的目的。通常,企业在签订合同方面会涉及到的内容有:外包的经济业务、价格;外包组织应该做的工作;工作的期限以及进度问题;违约所要承担的责任。只有做好相应的约定项目才能够实现的双赢。
5.3对外包的经济效益进行全面分析
在整个人力资源外包的管理过程中,企业领导层最关注的就是企业需要付出的资金以及在一定时间内资金的总流入。一般来说,企业仅仅计算了员工完成该项业务的总成本,比如说员工工资、设备所需要发生的费用,之后再将这些成本与外包的成本进行对比。但是这些内容只是需要考虑问题的一个方面。企业还应该考虑如下几个方面:员工所能承受的工作能力、企业的技术水平以及怎样在短时间内达到自己的预期效益。只有把可能涉及到的方面都考虑进去才有可能把企业的经营成本降到最低。
5.4管理好企业的内部信息
在对业务进行外包的时候要选择那些普通的经济业务,特别是那些不会涉及到企业机密的业务。其次,企业必须要学会用法律手段来对外包组织的行为进行约束,要遵循权利和义务相等的原则,在劳动合同中应该讲明双方应尽的义务以及享有的权力、违约后应付的赔偿。在签订合同时,要保证各项条款的清晰、明确,不能存在模糊不清的条款。除此之外,要想降低道德风险企业还可与外包组织签订具有法律效益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实现双赢的一个前提,同样也是一项重要凭证和成功的必要内容。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采取激励机制,加强对外包组织的管理和控制,进而保证企业的机密不会泄露。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以及应对策略。其中带来风险的有法律风险、员工方面的风险等。我们必须要正确规避这些风险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对于企业内部的员工,要为他们做好相应的心理工作,进行一定的沟通;同样还要选取值得信赖的外包组织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人力资源外包虽然有一定的优点,但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人力资源外包同样会受到企业特性的影响,企业不同的特性会影响人力资源外包的决策。
参考文献:
[1]赵延娜.论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驱动因素、风险及其规避[J].商业时代,2011(34)
[2]季琴.发展人力资源外包的战略意义与对策[J].魅力中国,2013(25)
[3]来有为.浅论人力资源外包对企业的影响.经济纵横 2011(8)
[4]李颀.浅谈人力资源外包[J].中国商贸,2009(9)
[5]姜晓宏.试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HRMO)的风险与防范[D].四川师范大学,2009.
论文作者:蒋国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外包论文; 企业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风险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业务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