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增值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研究_平衡计分卡论文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增值型内部审计业绩评价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部审计论文,业绩论文,评价论文,计分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不断改变。为适应经营管理的发展,内部审计角色和定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以查错防弊为主要目标的传统的监督型内部审计发展为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加的增值型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组织自我监督与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不创造企业的直接价值,但能够通过完善公司的治理,降低企业风险,保护企业资产和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咨询服务等方式,帮助提升企业价值,为企业提供增值效应。而增值型内部审计如何实现其增值的目标,部门及员工能否有效履行职责,业绩该如何合理评价,是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增值型内部审计评价能促进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的增值型服务进行改善,有利于管理层及时准确地了解内部审计工作的状况,促进其充分发挥增值效应,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指导内部审计行为,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确保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加的目标,为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提供更好的服务。然而传统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已经不适应内部审计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平衡计分卡作为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业绩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现代业绩评价方法中运用较为广泛的四种方法为:目标管理法(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经济增加值法(Economic Value Added,EVA)、平衡计分卡法(Balanced Score Card,BSC)。四种方法各有优劣。目标管理法将企业目标分解为具体的个体目标,更多地关注结果,忽略一般评价过程,缺点是过于关注短期目标和效果,难以适应企业经营发展,不利于衡量增值效果。关键绩效指标法遵循“SMART”原则,不能满足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灵活性、创造性及较高的整体战略分级。经济增加值法既是衡量财务的指标,也是激励机制和管理模式,但应用过程较为复杂,指标很难准确量化,操作困难。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成长四个维度对企业战略进行分解,能够全方位评价内部审计对企业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增值绩效。由此可见,平衡计分卡更适合增值型内部审计业绩评价。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基于战略的综合评价方法,兼顾短期与长期、外部与内部、财务与非财务各方面以及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它从财务、内部业务流程、客户及创新与学习四个维度对内部审计进行评价,每个维度都有相对应的目标和具体指标。目标表明了应该“做什么”,具体指标是细分各个维度的具体评价标准和依据,表明了应该“如何做”。内部审计作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力武器,不断地由监督角色向着企业的管理专家和战略同盟者的角色转变。这与平衡计分卡实现企业战略的职能相一致。平衡计分卡能够满足内部审计业绩评价体系的要求,能将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层层分解,用广角度、宽视野的评价维度立体地反映出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成果,使内部审计人员明确工作的价值和努力的方向,对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提高企业价值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

      平衡计分卡的设计主要是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但是内部审计的绩效与企业的绩效性质不同,企业价值更易于量化,如经营成本、利润等,而内部审计很难用财务价值来衡量,其作用主要通过提供确认和咨询服务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从而间接地创造价值。在构建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时,应当根据内部审计部门的特殊性,设计适应内部审计部门的绩效评价指标。从内部审计为企业增值的过程角度,评价工作关注内部审计围绕增值目标的实现;评价其企业组织架构设置的合理性;评价内部审计流程的规范性及有效性;评价资源调配合理性、人员胜任能力等。从内部审计为企业增值的结果角度,评价工作包含的显性及隐性价值,显性价值直接与内部审计工作关联并可以进行计量,而隐性价值通过服务职能来体现,促进企业内部流程改进、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和风险管控为企业增加的价值,但内部审计的绩效难以量化。

      基于平衡计分卡模型,并根据影响内部审计战略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的关键因素,充分考虑定性、定量两类指标,保证绩效评价指标既能评价内部审计部门的短期业绩情况,又能反映长期发展能力,设计指标如下(见表1)。

      

      三、增值型内部审计平衡计分卡模型指标的说明

      1.财务维度

      内部审计通过查错纠弊、风险控制、提出管理建议等方式,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系,使被审计单位在降低经营成本、降低风险、减少资产损失、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获得审计增值。常用的指标有查找错弊金额、审计高风险问题、流程及管理建议以及通过审计减少费用浪费等,根据这些定量的指标能够从财务维度评价内部内审的增值绩效。

      2.客户维度

      内部审计部门的客户很多,上至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管理层,下至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及外部审计师。内部审计部门需要满足各层级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内部审计的价值。因此,在客户维度的指标体系中,应该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的满意度,关注在工作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能否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否提出有价值的管理建议并解决客户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董事会对审计工作的满意度,而服务质量和报告的质量,是从董事会层级评价内部审计效果最常用的方法。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建议采纳率也客观反映了审计建议是否有可行性及改善的效果。提供咨询的次数是一个暂时性的指标,目前,国内内部审计部门很少提供这种增值服务,该指标能够鼓励内部审计部门加强服务及提高营销意识。

      3.内部运营维度

      审计部门作为公司内部管理第三道防线,必须不断完善审计手册中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内容,严格执行审计计划,进一步优化审计业务流程,拓展审计业务领域,提高审计质量,及时、充分报告发现的问题,提高非现场审计的比重以降低审计成本,跟踪被审计单位的问题整改情况,才能有效地提升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

      4.学习与成长维度

      为了提高审计效率效果,必须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内部审计部门必须为其制定长期的职业发展计划;在加强对审计、财务、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工作相关知识培训的同时,还可以采取定期轮岗的方式,使其了解公司的各条产业链,能够以全局意识发现和解决问题,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标准来培养内部审计人员。

      四、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绩效评价指标初步建立后,还要结合内部审计行业及企业实际情况,设定各项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出科学的评价结果。设定指标权重一般采用专家调研法与层次分析法。专家调研法过程为:评价者根据评价目标及评价对象的特征,在设计的调查表中列出一系列的评价指标,向专家发函征求意见,然后进行统计处理,并反馈咨询结果,若专家意见趋于集中,则由最后一次确定出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而在权重的确定方面,由于评价者对各指标的重视程度不同,各指标在评价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各指标间的可靠程度不同,指标权重难以确定。层次分析法是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

      1.指标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构建层次结构图,如图2。

      

      2.建立成对比较矩阵。成对比较矩阵主要是把本层所有因素针对上一层某一元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比较,得出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目标层为例,如表2。

      

      3.计算权重。对矩阵进行运算,求出指标体系的层次单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以目标层为例,如表3。

      

      由此,我们可以计算出最终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业绩的综合得分公式如下:

      

      

      根据上述分析及运算,四个维度对增值型内部审计业绩的影响程度分别是:财务27.01%,客户42.49%,内部运营14.38%,学习成长16.13%,如表5。从结果上看,客户及财务是影响增值型内部审计业绩评价的关键因素,对内部审计增值效用的发挥很重要。

      通过上述指标,对上市的X公司进行的测算,结果为良好。但上述指标与方法并不是行业规范。不同行业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本行业、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服务的具体形式、阶段、关注重点的不同,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选择评价方法,对相应的业绩评价指标进行调整,最终使企业增值型审计的业绩水平能够得到客观准确的评价。

      

标签:;  ;  ;  ;  ;  ;  ;  ;  ;  ;  ;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增值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研究_平衡计分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