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汤联合穴位疗法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及药理分析论文_林晓玲

广东湛江吴川市人民医院中药房 524500

【摘 要】目的:分析通心汤联合穴位疗法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及药理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脑血栓患者80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经通心汤联合穴位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正常,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通心汤联合穴位疗法治疗脑血栓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关键词】通心汤;穴位疗法;脑血栓;药理

脑血栓是临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功能障碍的高危疾病。近年来,脑血栓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较为严重影响。脑血栓患者血液黏度高,动脉硬化过程加重,极易造成脑血栓。近年来,脑血栓患者临床治疗方式加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死亡率。本文对脑血栓患者采取通心汤联合穴位疗法,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栓患者80例,患者经临床症状、体征、头颅CT、MRI诊断,与第四届心脑血管学术会议[1]中脑血栓诊断标准相符合;患者肝肾功能正常、凝血功能正常,无出血性疾病;患者无研究药物禁忌证,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签署了研究同意书;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6.4±6.7)岁;观察组40例患者,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7.0±7.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利用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可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临床确诊后应及时常规治疗,给予患者营养神经、抗感染、抗凝、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给予患者尿激酶溶栓,每晚口服1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晚一次;取维脑路通注射液30mg+低分子左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观察组患者经通心汤联合穴位疗法治疗,通心汤基本方:冰片5g、川芎20g、麝香5g、槐花米10g、水蛭5g、蟾酥5g、丹参20g、毛冬青10g、生黄芪30g、甘草6g,每日一剂,用水煎煮取药汁5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

针刺疗法:主穴:风府穴、哑门穴;头穴:前庭聪穴、百会穴、四神聪穴、水沟穴(病灶区);上肢:肩骨禺穴、曲池穴、手三里穴、外关穴、合谷穴;下肢:环跳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昆仑穴。针刺常规使用提插捻转手法,虚者补法、实者泻法,虚实夹杂者取平补平写法,针刺留针30min,一周休息1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

1.3 效果判定

基本治愈:患者脑血栓症状基本消失,生活自理,自行行走,语言功能恢复;显效:症状改善明显,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恢复,语言恢复;有效:患者各症状减轻,语言好转,生活自理能力一定改善;无效:患者各症状未改善或加重[2]。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3]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程度,总分45分,0分:无神经功能缺损;1-15分:神经功能轻度缺损;16-30分:神经功能中度缺损;31-45分:神经功能重度缺损。

1.4 统计学方法

由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中的相关数据。文内应检验的计量资料,需在经均数标准差表示后,应用独立配对t值;计数资料在经百分比率表示后,应用卡方x2检验,当P<0.05时,说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38/40),即治愈13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2.5%(29/40),即治愈8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正常,均顺利完成治疗。

3 讨论

中医认为,脑血栓属于“中风”、“卒中”范畴,中风、卒中的发生,外界因素包括饮食、环境、情绪等,再加上机体气虚血少,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紊乱,上冲脑腑,脑脉痹阻,致血溢脉外,诱发脑血栓。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摄入日渐增多的高油脂食物,酗酒、吸烟、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血液黏稠度增加,致高脂蛋白、高胆固醇症状。临床治疗脑血栓时,应活血通络、补气化瘀、豁痰开窍。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正常,均顺利完成治疗。结果看出,脑血栓患者经通心汤联合针刺疗法,明显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本次研究中选用自拟通心汤治疗,方中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明目退翳;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麝香活血化瘀、开窍豁痰;槐花米凉血止血,清肝泻火;水蛭活血化瘀、驱邪扶正;蟾酥解毒消肿,强心止痛;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毛冬青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生黄芪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诸药合用共奏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活血化瘀、开窍豁痰,补气益中的功效。在现代药理研究[4]中,水蛭中水蛭素有抗凝溶栓效果;蟾酥具强心、收缩冠状动脉、升高血压、抗炎及抑制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毛冬青能增加冠脉流量,降压作用缓慢而持久。因此采用通心汤治疗脑血栓,取到显著效果。脑血栓本身属于虚实交错、标本互见的复杂病症,通过针刺疗方法,能恢复气血运行通畅,促使气血运行,恢复机体功能。在针刺穴位时,应严格按照针刺操作规范,随时观察患者反应,进针深度应以“得气”为限,确保患者针刺治疗的安全性。总而言之,通心汤联合穴位疗法治疗脑血栓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程为平,何艺博,程光宇,等.针刺通里穴对脑血栓患者颈内动脉血流及PI、RI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9):52-54.

[2]王凌云,黄国付.穴位注射对后循环系统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脑血流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7):602-603.

[3]张兴明.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血栓4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6):97-98.

[4]徐世泉.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5):81-82.

论文作者:林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  ;  ;  ;  ;  ;  ;  ;  

通心汤联合穴位疗法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及药理分析论文_林晓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