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属于我国重要经济项目,对于整个社会的持续性发展有着显著的推动效果。随着近些年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关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问题也在随之增多,尤其是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性方面的施工问题层出不穷。对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双方面措施,从而保障高效、安全性生产。对此,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具备显著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引言
建筑工程技术是建筑企业的经济命脉,对技术的管理也是对经济的一种保障手段。尤其是在现阶段,建筑工程企业的竞争力逐渐加大,让建筑企业感受到比较大的压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将会受到牵连。由于先进工程技术和管理模式预示着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因此,建筑企业应该获取先进的工程技术,并开展多项管理举措。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经济促使了简述工程技术管理获得较高的水平,这其中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对此,要将施工技术管理存在问题进行详细地罗列,并开展深度剖析,这当前技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1.1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不完善
建筑工程开展中,由于规章制度为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依据,并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指引,因此每一项工作程序都要以规范制度作为支撑和前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更是如此。然而,当前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是不完善的。比如,对施工技术的标准没有进行规范,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中所使用的技术和实际施工不符合。同时,制度中也没有对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任务进行明确规划,当出现问题时又无法及时找到负责人。
1.2过分追求施工进度,工程质量下降
建筑工程施工中,单位往往把关注点放在施工进度上,为了尽早地完成施工任务而加快施工进度,而在加快进度的过程中,相关工作却不按照施工图纸方案进行,由此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工程质量不断下降。另外施工技术也不够先进,在短时期内完成的工程和基本工程质量标准完全不符合,而该问题也没有引起技术管理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在质和量不统一发展下,导致建筑技术工程管理工作受到阻碍。
1.3技术管理人员没有丰富经验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人是主体。在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充下,也需要工作人员有着较高的素质。建筑工程单位对技术管理人才需求十分紧迫,在此背景下,导致一些经验不足和素质低下的人员进入了单位。在专业技能不足的情况下,开展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十分困难。这些素质较低的技术管理人员往往难以对自身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工作中没有保持认真和谨慎的态度。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的策略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全面加强施工技术控制工作,包括材料、人员、技术、监督等,只有从多个方面进行管理,才能够实现最终的效益,保证工程施工建设质量。
2.1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建筑施工项目中的施工技术水平也需要不断的提高[2]。工程质量属于工程项目的核心问题,在今后施工期间为了更好的维护建筑桥梁的施工效益,需要从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的角度着手,做好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提高。首先需要持续性强化施工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尤其是对于项目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等内容都需要做好培训的重点内容,同时还需要做好施工中责任安全方面的意识宣传和培养,有意识的提升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为整个施工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则是做好对项目检查人员的审核以及检测工作,有意识的提升对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检查,规范检查人员的检查流程,同时提升施工监理部门的综合性素质。
在物资成本过程中必须保障物资的质量以及价格的合理性,从多个角度控制成本的成本。在具体工作中,建筑工程应当有意识的为成本人员提供技能培训,提供知识技能的培训,强化物资成本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操作能力,并在每一次培训之后及时开展综合性考核,考核需要涉及到成本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成本实践操作流程、技巧以及控制成本的方式方法等,强化物资成本工作的整体效益,提高成本控制水平以及采购效益的综合性控制,提高整个施工项目的施工效益。
2.2健全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应当对技术管理制度加以健全,通过相关的制度指导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借此来促进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首先,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健全施工方案审核管理制度,结合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改进,并将专业的管理知识有机地融入到制度当中,增强制度的可行性。同时,应当建立施工现场监督检查制度,加强质量和安全检查。其次,可在管理制度制定中,引入精细化的管理理念,提高制度的有效性。最后,要保证所有的技术管理制度能够落实到位,发挥出各项制度应有的作用,促进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
2.3强化管理队伍建设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当对技术管理队伍的建设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使他们满足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需要,以此来促进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施工企业可以从人才引进入手,通过不同的渠道,引入专业的技术管理人才,并为他们通过优厚的待遇,以此来为管理队伍注入活力,使技术管理工作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二是施工企业应当进一步加大对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通过学习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为使培训工作达到预期中的效果,可制定激励机制[1],同时,培训形式应当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的提升需要。施工企业只有对人才的培养予以重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三是技术管理人员应当进行自我完善,利用工作之余,学习与建筑施工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为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撑。
2.4加强现场监督管理
由于施工现场涉及人员、工作内容非常多,所以仅凭借人员管理难免不会产生漏洞问题,如施工组织不协调、沟通不及时等。因此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网络平台,如利用智能手机通信,建设微信群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起到管理人员沟通作用,也能够避免施工关键时期因为来电而手忙脚乱,管理人员只需留意电话信息即可,掌握其他施工领域的现状[1],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调整。再者,根据信息平台安装无线摄像头,近些年移动式摄像头成本并不高,并且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位置调整,使用非常方便。摄像头可以全景录像,对施工现场展开24h监控,派专人负责监管摄像头,如果出现了事故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并判定现场责任人,避免出现事故问题相互推诿、责任无法落实等情况。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做好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有着显著的作用和价值,属于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正是因为施工中所涉及到的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比较多,导致在施工期间需要严格制定并落实施工技术挂了你措施,严格控制施工环境的优化措施,尽可能保障施工操作可以在规定要求之下有序进行,同时以量化考核的方式实现对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问题的监督和控制,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姜琳.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措施和施工技术管理探究[J].中国建材,2018(12):134-136.
[2]丁涛.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165-167.
[3]施御马.探析房建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问题及其优化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154-156.
论文作者:李州波 闫万顺 杨刚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成本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