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前检查的结果分析论文_冯珊

湖南省人民医院输血科 410005

【摘 要】目的 探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前检查的结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25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采集所有患者的血液标本对依据患者免疫史、临床诊断结果等进行分析检测,对血液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中显示214例为温自身抗体,13例为冷自身抗体,23例为混合型自身抗体;温自身抗体患者中显示164例患者(无特异性抗体)进行交叉配血后相合70例,不相合94例;27例(有特异性抗体)患者中13例相合,23例混合型自身抗体18例(无特异性抗体)14例相合,4例不相合。结论 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来说,进行输血前应进行较为系统的临床检查,并依据试验结果进行交叉配血,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关键词】输血;检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来说,输血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抢救患者的生命安全,且进行输血前对患者抗体、血型等进行临床检查十分必要,可有效确定交叉配血治疗方案。对于该类疾病患者来说,进行输血前的各项检查的难度较大,血液中存在自身抗体,进行临床试验时容易出现非特异性的结果,使得对患者进行交叉配血时出现相应的不合状况,使得患者的输血风险有效增加,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为了有效保证患者临床输血安全,及时抢救患者的生命,本文旨在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前检查的结果,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意见,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数资料

择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25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医护人员同所有患者详细讲解了本次实验的目的、方法、意义等,获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纳入本次实验。

2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48例,女性患者102例,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16岁,中位数年龄为(48.23±3.58)岁。

1.2 试验方法

试验仪器包括ABO/RhD血型检测卡、LIS/Coombs卡、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分型卡、ABO反定型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细胞、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谱细胞、二硫苏糖醇、RhD定型试剂等。

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为:采取试管法对RhD血型与ABO血型进行鉴定,并结合ABO/RhD血型检测卡对DTT处理后的红细胞、DAT强阳性红细胞进行检测,以此完成血型鉴定;处理完红细胞悬液后用于进行ABO正定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RhD鉴定;进行抗体筛选与鉴定试验:采取盐水介质法对IgM抗体进行检测,采取LISS/Coombs卡对IgG抗体进行检测;采取LISS/Coombs法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依照说明书上的内容严格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涉及的相关统计学资料均纳入SPSS19.0的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c±S)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身抗体分型检测结果

所有患者中显示214例为温自身抗体,占百分比为85.60%,13例为冷自身抗体,占据百分比为5.20%,23例为混合型自身抗体,占据百分比为9.20%。

2.2 抗体筛选

温自身抗体患者进行血液标本检测时显示盐水介质实验中为阴性,表示不同时存在IgM同种抗体。经过LISS/Coombs法检测后显示27例患者小儿血液标本和筛查细胞有特异性表现,详情见下表1。

2.3 交叉配血结果

温自身抗体患者中显示164例患者(无特异性抗体)给予LISS/Coombs法进行交叉配血后显示相合70例,不相合94例;27例(有特异性抗体)患者进行交叉配血后显示13例相合;13例冷自身抗体显示血液全部相合,23例混合型自身抗体显示18例(无特异性抗体)患者14例相合,4例不相合。

3 讨论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指的是由于患者自身红细胞分子构象出现变化、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等导致自身抗体或者补体相互结合在红细胞膜上,使得红细胞破坏加速引发一系列的溶血性贫血疾病,自身抗体指的是可以与自身成分特异性相互结合并具有较佳的免疫性球蛋白[2]。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疾病的特征包括以下几方面:体内具备自身抗体;自身抗体能够凝集自身红细胞,同时还可以凝集所有人的红细胞;具备冷抗体、温抗体、冷-热抗体三种类型,其中温抗体活性最强的环境为37摄氏度,冷抗体活性最强的环境为20摄氏度以下;自身抗体表现为DAT阳性与游离在血清中为IAT阳性、包被在红细胞上两种存在形式。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其中每10万人口中就有2.6万人口出现该类疾病,与白血病的发病率较为相近,而所有患者中发病时间在2年以上的占据所有患者的46%-64%[3],在住院治疗期间所有患者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输血治疗工作,而目前临床上进行输血治疗中主要存在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抗体筛选三种问题。

本次研究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前进行相应的临床检查工作,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中显示214例为温自身抗体,13例为冷自身抗体,23例为混合型自身抗体;温自身抗体患者中显示164例患者(无特异性抗体)进行交叉配血后相合70例,不相合94例;27例(有特异性抗体)患者中13例相合;13例冷自身抗体血液全部相合,23例混合型自身抗体18例(无特异性抗体)14例相合,4例不相合。由此可得知,选择科学合理的临床检测方式进行血型鉴定与抗体类型检测等工作有利于交叉配血试验,临床意义重大。有关学者提出,对血型进行鉴定时,温自身抗体不会对RhD、ABO鉴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仍然存在部分DAT强阳性红细胞需要采用血型定型卡得出试验结果,从而使得临床检测正确性有效提高。若患者配血不相合应及时对其进行输血风险评估,减少输血次数,同时可输注少许的配血结果反应最弱的红细胞进行临床试验[4]。

综上可知,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来说,进行输血前应进行较为系统的临床检查,并依据试验结果进行交叉配血,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张磊,张烨,郭楠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前检查的研究[J].北京医学,2013,35(8):717-720.

[2] 祝丽丽,曾小菁,黄吉娥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的思考及建议[C].//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319-320.

[3] 杨伟伟,王爱兰,武志贤等.抗-Ec联合抗体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7):671.

[4] 王英慧,董霞,付新佳等.恶性淋巴瘤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例[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2,35(3):210-211.

论文作者:冯珊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  ;  ;  ;  ;  ;  ;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前检查的结果分析论文_冯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