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 266700
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指胃粘膜已经发生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可以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炎两大类[1]。前者萎缩性改变在胃内呈多灶性萎缩,以胃窦为主,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发展而来。后者萎缩性改变主要在胃体,多由自身免疫引起的胃体胃炎发展而来[2]。CAG是消化系统的多发病、常见病、难治病,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难治愈以及易癌变等特点。本次研究为了探讨采用中医辨证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大致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其中男52例,女46例,年龄在24—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8.4)岁;病程为5个月-18年,平均病程为(10.8±6.5)年。所选取患者的病理活检结果显示,98例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胃黏膜萎缩,其中胃黏膜重度萎缩的患者20例,胃黏膜中度萎缩的患者45例,胃黏膜轻度萎缩的患者33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临床表现:10例患者有腹泻或者便秘的症状;42例患者有暖气、恶心、食欲不振的症状;38例患者有早饱、上膜胀痛的症状;8例患者没有自觉症状。
1.2治疗方法
1.2.1湿热中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法
治疗此型CAG应该坚持清化湿热、顺气和胃的原则,可以选用栀子、黄连、半夏等药物。若患者有高热症状,可以加用蒲公英、黄芩;若患者出现呕吐的症状,可以加用竹茹、橘皮;若患者出现便秘的症状,可以加用大黄;若患者出现气滞的症状,可以加用厚朴、枳实;若患者出现纳呆、少食的症状,可以加用焦神曲、焦山檀、炒麦芽。
1.2.2中焦瘀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法
治疗此型CAG应该坚持和胃化瘀、健脾燥湿的原则。可以选用砂仁、丹参、半夏,炙甘草、延胡索、三菱、获苓、白术、厚朴、莪术、陈皮、苡仁、川芎、五灵脂等药物。若患者有无饮欲、口渴的症状,可以加用黄连;若患者嗳气较严重,可以加用柴胡、枳壳;若患者有乏力、面色苍白的症状,可以加用当归、阿胶;若患者有反复呕血、黑便的症状.可以加用三七粉。
1.2.3淤毒雍盛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法
治疗此型CAG应该坚持抗炎排毒、祛淤出新的原则,可以选用水蛭、蜈蚣、全蝎、白花、蛇草、黄药子、山慈菇、炮山甲、半枝莲等药物。
1.2.4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法
治疗此型CAG应诫坚持温中祛寒、健脾益胃的原则,可以选用砂仁,党参,生姜、茯苓、桂枝、炙甘草、白芍、炙黄芪、白术、大枣等药物。对于胃脘疼痛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以再加用川楝子、延胡索,若患者有呕吐症状,可以再加入半夏;若患者嗳气较严重,可以再加用旋复花;若患者纳呆、便溏较严重,可以加用炒麦芽,山药、焦山楂、焦神曲等药物。
2、结果
经过中医辨证治疗之后,98例患者中.治疗无效3例,有效18例,显效44例,痊愈3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9%。
3讨论
在中医的理论中,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痛”、“嘈杂”“胃痞”的范畴,是由胃失所养、胃络瘀滞、病邪犯胃所导致的,其发病的部位在胃,但是和脾、肝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该病的发病机制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特点,标实以热毒、湿阻、气滞、血瘀等为主,本虚以阴、气两虚为主。而且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难治愈以及易癌变等特点,若没有进行及时、正规的治疗很可能引发癌变,导致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
采用中医辨证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治疗时,针对不同的病症类型,应该采用不同的处方、蛇草、黄药子具有排毒之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淤毒雍盛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茯苓、丹参具有活血通络之功效,可以用于治疗中焦瘀阻塑慢性萎缩性胃炎;黄芩、黄连具有清利湿热之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白术、茯苓具有健脾益气之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采用中医辨证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治疗有效率高达96.9%,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钟南山.陆再英.内科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83-384
[2] 钟伟明.慢性萎缩性-炎中医临床治疗新进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33(1)181—83
论文作者:张艳,郑礼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患者论文; 萎缩性胃炎论文; 症状论文; 病程论文; 中医论文; 湿热论文; 半夏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