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濉溪县第一幼儿园 235100
摘 要:抗挫能力即对抗挫折的能力。对抗挫折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一种生理过程。但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身体素质使得幼儿普遍不具有较强的对抗挫折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成长。本文简单分析了培养幼儿抗挫能力的现实意义,重点讨论了培养幼儿抗挫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抗挫能力 幼儿心理 培养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初级阶段,其身体素质、心理、情感以及其他各方面能力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当遇到挫折时,多数幼儿选择退缩,很少有幼儿有直面挫折的勇气。另外,我国社会普遍存在家长剥夺幼儿经历挫折、经历沮丧、经历失落的权利,从而导致了大多数幼儿不具有较强的抗挫能力,进一步抑制了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教育者应当意识到培养幼儿抗挫能力的重要性,并将其付诸实践。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幼儿的抗挫能力?本文对此做了如下分析与讨论。
一、培养幼儿抗挫能力的现实意义
培养幼儿抗挫能力有利于防止幼儿心理疾病的发生。当前,许多心理疾病都呈现出低龄化的特点,而这些心理疾病中的绝大多数由挫折激发,从而使幼儿产生内心无力承担的潜在焦虑。当幼儿具备了抗挫能力,就不会产生较多的潜在焦虑,并自我缓解、消除消极情绪,从而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
培养幼儿抗挫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挫折是一种情绪状态,主要包括需要挫折、行动挫折以及损失挫折。当幼儿需要解决问题但是又没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案时,就会产生挫折感。此外,幼儿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时,也会产生挫折感。当幼儿具备了较强的抗挫能力,会去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并且会寻求他人的帮助,从而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抗挫能力还有利于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幼儿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而且,随着幼儿的成长,幼儿的社会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也必然会在处理社会关系的过程中遭遇挫折。如果幼儿没有较强的抗挫能力,就不能够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从而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当幼儿具备抗挫能力,就会有勇气去面对处理社会关系中产生的挫折,从而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培养幼儿抗挫能力的有效策略
1.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帮助幼儿树立正确挫折观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并掌握幼儿对挫折的认知情况,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基于此,转变幼儿对挫折的错误认知,并使幼儿认识到“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挫折”。培养幼儿的挫折意识,从而促进幼儿抗挫能力的提高。例如,先让幼儿做心理测试,测试幼儿抵抗挫折能力,并对幼儿的挫折能力进行评分;再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挫折;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幼儿展示有关挫折的图片,如跑道上亲吻栏杆的刘翔、失去四肢却认真对待生活的尼克胡哲、修建铁路的詹天佑、站在珠穆朗玛峰之巅的登山者、失去视力但是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抗洪抢险的军队、边疆站岗的战士等,逐渐转变幼儿对挫折的认知。
2.鼓励幼儿面对挫折。在鼓励幼儿面对挫折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让幼儿在挫折情境中感受挫折,并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让幼儿学习如何面对挫折以及如何处理挫折,使幼儿逐渐适应挫折,从而实现培养幼儿抗挫能力的目的。
3.发展幼儿独立能力。在发展幼儿独立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挫折的类型组织多样化的挫折实践活动,通过挫折实践活动考验抗挫能力,基于此,使幼儿学会对抗挫折的方法,锻炼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幼儿抗挫能力的目的。
4.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在增强幼儿自信心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生活中发生的挫折案例出发,开展积极的挫折评价,通过挫折评价引发幼儿对挫折的思考,并在满足幼儿心理需求的基础上,消除并缓解幼儿的挫折感,从而实现培养幼儿抗挫能力的目的。例如,教师以刘翔赛道亲吻栏杆为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幼儿讲述在刘翔身上发生的故事,让幼儿对“刘翔是如何面对生理挫折的”进行挫折评价,通过挫折评价引发幼儿对生理挫折的思考,并让幼儿说一说“当自己跌倒后,身体出现创伤,自己是怎么处理的”?此时,教师对幼儿的发言进行鼓励性评价。
培养幼儿抗挫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利于减少幼儿心理疾病的发生,也有利于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有效培养幼儿的抗挫能力,教师需要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培养幼儿的挫折意识;鼓励幼儿面对挫折,使幼儿适应挫折;发展幼儿的独立能力,锻炼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缓解并消除幼儿的挫折感
参考文献
[1]王晶晶 浅谈培养幼儿抗挫能力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3):237。
[2]段红玉 浅谈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8,(31):182-183。
论文作者:关迎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3月总第17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8
标签:幼儿论文; 挫折论文; 能力论文; 心理疾病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教育学》2019年3月总第17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