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的本质新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发展是教育工作中使用最频繁的概念之一,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但什么是教育发展?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图通过对教育发展本质的探讨,冀对深化教育发展的理论研究,指导教育发展有所裨益。
(一)
由于教育发展这一概念的复杂性、多重性和模糊性,很难形成一个比较公认的定义。最广义地理解,教育发展是一种社会的存在,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是从一个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或地位。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把哪些教育发展称之为教育发展呢?有人认为,建立更多更大的学校,招更多的学生、输送更多的毕业生就是发展教育。这种理论实际上把发展与具体的、有形的增长等量齐观,视教育发展为教育的数量扩张、规模增大、速度提高。虽然这三方面是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但教育发展绝不仅仅局限于此。严格说来,教育发展包含数量扩张、结构转换、质量提高、速度加快、效益增高、条件改善、成效扩大、平等和稳定程度提高等。在这诸多方面中,最主要的是数量、质量、效益的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教育数量扩张,指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生产要素的规模在原有基础上的扩大及其总规模增长。教育结构转换,指教育总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及其要素在增长过程中有的增长较快、有的增长较慢、甚至有的相对收缩的结构变化现象。教育质量提高,指教育的投入质量、运行质量和产出质量的提高。教育效益增高,包括教育产出与投入之比的提高和教育产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程度的提高。教育条件改善,指办教育所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数量增多、品质提高。教育成效扩大,指教育产出的增多。教育平等程度的提高,指每个人在不受任何歧视开始其学习生涯、受到以平等为基础的方式的对待和取得学业成功等三方面的机会更平等。教育稳定程度提高,指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协调性和稳定性的提高。
诚然,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关系,但最基本的恐怕是教育数量与教育质量、教育速度与教育效益、教育条件与教育成效三种关系。教育发展首先是一个数量多少的问题,表明教育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有限的、基本的抑或充分的?有了教育数量则进一步要求提高教育质量,不讲质量等于没有数量,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定,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教育发展的速度快慢不仅制约着教育数量和规模的涨落,而且直接决定着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如果教育处于零增长或负增长状态,教育发展就无从谈起。教育效益作为产出投入比,反映教育运行的素质。教育发展的速度与效益相辅相成,没有速度无所谓发展,没有效益等于没发展,教育工作的理想选择是实现高速度与高效益齐头并进。教育条件是教育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但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利用教育条件取得教育成效,不同的教育条件对教育成效有不同的效应。如何认识与利用教育条件与成效的规律性联系,实现教育条件的制度化、法律化、规范化、标准化、优良化,并藉此取得最佳教育成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二)
教育发展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是数量和质量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只有全面地把握教育发展的质和量的关系,才能正确认识教育发展。没有无质量之数量,也没有无数量之质量。数量与质量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反映事物的不同层面。数量反映事物之表层,质量反映事物之深层,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也在某种限度内决定事物的性状。就教育发展而言,没有数量,无所谓质量,不讲质量,等于没有数量。从数量方面看教育发展水平,主要见之于入学率、学生和教师的综合指数、教育经费和物质技术条件的综合指标。教育质量可见之于教育活动内容、活动过程、活动结果三方面。从教育活动内容看,学校的管理工作、教育工作、教学工作等方面都存在着工作质量。从活动过程看,学生的升级率、巩固率、留级率、毕业率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教育质量的高低。从活动结果看,学生德、智、体、美、技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学生的能力水平、学生的适应能力、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表现,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教育产出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的教育质量。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正在实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教育数量和质量的矛盾显得很突出,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些人认为,“数量是增加了,但质量是下降了”,“连语、数两科总分不到20分的也进初中,这样办义务教育是只要数量不要质量。要确保教育质量,必须严格升留级制度,强化筛选淘汰”。究竟如何评价当前教育数量和质量的基本形势,直接影响着今后教育工作的战略、策略、措施的确定和落实。我以为,评估中要避免陷入三个误区。第一,认为学生的能力呈标准的正态分布,甚至是由高到低的直线分布。这意味着少数才华出众的人入学后,再入学的人智力越来越低。熟知不等于理解,常识不等于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95%的儿童都具有正常的智力,具有可教性,完全能学好,高智力与弱智力的儿童只是少数。如果教育制度不片面地追求竞争性、分化性、筛选性,则绝大多数青少年儿童都能学得好。第二,认为随着英才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少数高才生与大多数才能一般的学生相处一起学习,学校难以培养出英才。其实,小学、初中不办重点学校,不分快慢班,不搞筛选淘汰制,实行就近入学制,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和茁壮成长。第三,认为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普及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学校受教育,从而产生教育质量递减现象,教育的整体质量随之下降。有人研究了美英教育史后指出,教育规模增大和教育普及并不导致学生的具体能力水平下降,相反地是上升了。在我国,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确实会有一部分学校在一段时间内教育质量下降,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学校的质量会逐步提高。
(三)
教育发展速度与教育效益是教育发展的基本关系之一。教育发展速度指的是教育投入、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的增加速度。教育效益指的是教育产出与投入之比。没有速度,无所谓发展;没有效益,等于没发展;发展意味着既有速度又有效益,但速度和效益既对立又统一。之所以是对立的,一方面,因为过低的速度对提高效益不利,停滞的、紧缩的教育发展政策,一定程度上会使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发生困难,恶化教育效益。资源的流量调整方式比资源的存量调整方式简便易行,与此相似,过高的速度对提高效益也不利。过高的速度易于使教育投入不足、教育条件恶化,制造教育的紧张运行状态,使短缺成为普遍现象,从而降低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过低的效益会大大降低教育发展速度。用于教育的资源是有限的,单位投入的产出小,投入的稀缺度大大增加,发展速度自然随之下降。过高的效益也会延缓发展的进程,因为高效益必然要求高投入,低投入高效益的状态并非常态。如果高效益所造成的资源节约不及保障高效益的额外资源投入,则总资源的稀缺度也会提高。之所以是统一的,因为教育发展的速度与效益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一定的发展速度有助于一定的效益的提高,一定的效益的提高有助于获得一定的发展速度,教育发展既可以有高速度,又可有高效益。战后日本、西德、亚洲四小龙的教育发展即是例证。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追求最优的发展速度与最佳教育效益。确定最优的教育发展速度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教育发展速度与国力的最优结合;教育发展速度与教育发展目标相一致;教育发展速度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教育发展速度与发展条件相一致;教育发展速度能保证教育的内外基本比例关系协调一致;教育发展速度是稳步地持续地增加,而不是猛升猛降的跳跃式增减。
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历程中,在处理教育发展速度与教育效益关系上存在二个突出问题。一是有着强烈的“赶超意识”或“速度情结”。在教育发展上往往急于求成,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急于赶英超美,实现“普及”。但实践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超大规模与超快进度,使教育效益大大下降,到最后,高速度不能维持,甚至连一般的速度都无法保证,直至速度的倒退,真可谓“欲速则不达”,文化大革命中这种现象格外突出,其他时期也程度不同地出现过。二是教育发展产生周期性波动,大起大落,使教育发展速度和效益两败俱伤。同时,教育发展的高速度与低投入、高速度与低效益错综复杂地交织一起。一方面穷国办大教育,教育规模举世无匹,小学毛入学率高居世界前列。教育增长速度和普及速度很快,但生均经费低,生均经费指数也很低,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另一方面教育效益不高,中小学流失率和留级率一直没有大幅度下降,毕业率和毕业生合格率不高,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未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要求。解决这三大问题,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予以解决。
为提高教育的效益,特提出如下举措:(1)控制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使之与我国的经济社会承受能力相当,收一箭双雕之效,既缓解经费短缺的矛盾,确保高投入,又确保高效益。(2)在教育发展形式的选择上,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即通过挖掘现有学校的潜力提高学校的内部效率,扩大现有学校的学生数量来实现教育总规模的扩大;以“外延式”发展为辅,即通过增设学校来扩大教育总规模。(3)调整学校的布局,提高学校的规模效益,降低生均培养成本。(4)实现由数量型教育运行方式向质量效益型教育运行方式的转变,不是片面地追求数量、规模和速度,而是优先追求质量、效益的提高和结构协调。(5)调整教育结构,促进教育结构的不断协调和不断高度化,使其既具有外部适应性,又具有内部平衡性,发挥最大效能。(6)生成教育市场机制,发育教育市场体系,使教育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起核心作用,由此发挥市场机制在提高效率中的作用。(7)实现教育资源的社会化。一方面实现教育财产的社会化,即分离教育财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使一切财产,无论私有还是公有,无论所有者是谁,也无论财产数量的大小,都可为教育这个社会子系统所用。另一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以社区为共享主体,让学校拥有的一切教育资源不仅在学校内而且在整个社区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运行起来,降低资源闲置率。(8)推行效益导向的责任制,实现全面的质量和效益管理。实行工作绩效与工资挂钩,全面激活利益驱动机制,以效益作为终极评价标准。(9)推行效益导向的复式拨款制,拨款要充分体现导向原则,奖优罚劣,建立健全效益评估体系。(10)实行教育资源配置和使用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法律化。如教师数量严格控制在合理的编制内,裁汰冗员,教师质量必须学历达标、能力达标、成就达标等。
(四)
教育条件和教育成效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又一基本关系。教育条件即办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教育成效即利用教育条件所取得的教育效果,教育发展就是实现由条件到结果、投入到产出的转化。教育成效依赖于教育条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育不能在真空中发展。教育条件有待转化为教育成效,否则好的条件只能是观赏的瓶花,好看不实用。
教育条件和教育成效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两种趋向,或趋向良性循环,即:重视教育→教育投入高→教育条件好→教育工作者积极性高→教育成效高→更重视教育→……更高的教育成效;或趋向恶性循环,即不重视教育→教育投入偏低→教育条件恶化→教育工作者积极性低→教育成效低→更轻视教育→……→教育成效更差。判断教育趋向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除了看绝对水平外,还要看相对水平。如果与经济等领域相比,教育滞后了,则有可能趋于“相对的”恶性循环。因为整个社会是竞争性的,一事物落后了,它就处于边缘地位,就会被排挤和淘汰。在判断教育趋向时,务须审慎从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我国,从教育条件看,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待遇低、教师素质低、教育设施不足是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如果不根本改善教育条件,恶性循环将带来严重后果。
教育条件与教育成效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投入怎样转为教育成效呢?探讨这种转化有三种主要研究方法:生产函数法、个案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就学生学习与学校资源关系而论,一些研究表明,生均教育支出水平、学校建筑的质量、学校或班级的平均规模等因素似乎并不与学生成绩十分相关一致,而学生团体的构成、学校对学术的强调、课堂管理和纪律、学校时间的利用、家庭与学校的关系等因素与学生成绩更紧密地相关。国内外对教育条件和教育成效的关系作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教师(包括教师待遇、教师素质、教师工作责任心)和生均图书对教育成效有直接影响。深入研究教育条件与教育发展的关联性,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是很有益的。
在评估教育发展时,宜对教育条件和教育成效进行统一的、双层的教育评估,也即不仅要分别评估投入与产出,而且要综合评估产出与投入之比,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评估发展水平。在各项评估中,都要进行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的评估。
在评估和改善教育条件中,要强调教育条件的制度化、法律化、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意在建立、健全改善教育条件的各种制度,如政治的、教育的、经济的、法律的制度。法律化意在通过法律和法规,明确办学条件的要求,确定改善办学条件的措施和办法。规范化意在建立改善办学条件的各种标准规范、行为规范,例如,各种责任制。标准化意在明确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必须达到的办学条件的起码要求,确定办学条件的明确下限,并制定由低到高的标准系列。
教育条件应包括硬件和软件,但侧重硬件。标准宜分为最起码的标准、较高标准、高标准三档。起码标准各地各校都要达到,其它标准视情况而定。统一标准和实施细则的制定要贯彻“分级管理、分级决策、分类指导”的原则,中央制定一个低限标准,并加强宏观指导调控,以省为主制定地方标准。
标准的内容要毫不含糊,标准制定要十分讲求实际,以实用、安全、有效为基本原则。标准一经制定,必须严格遵守。在实施中,既要反对以现有条件限制为理由妨碍可能实现的发展的做法,也要反对脱离条件发展的倾向。
(五)
通过对教育发展的概念,特别是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条件与成效的关系的分析,我们初步揭示了教育发展的本质。教育发展包含三个主要内容:数量扩张、结构转换和质量效益的提高。判断一种教育是否发展,要看以下方面的进展:教育是否向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入学机会;教育是否面向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发展自由个性;教育是否实现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否内外结构协调;教育是否在质量和效益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如果取得了一个或多个方面的进展,教育就得到发展。在教育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上,数量见于表层、近层、低层,质量见于深层、远层、高层,人们往往先求数量后求质量,但质量却是根基和命脉。我国普九工程中教育质量大大滞后于教育数量,当务之急是大力提高教育质量,为此要转移工作重点和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在教育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上,速度反映教育运行的量,效益反映教育运行的质,没有速度无所谓发展,没有效益等于没发展。过低的速度与效益相互掣肘,过高的质量与效益也相互掣肘,理想的选择是追求适度的速度与效益的完美统一。我国普九工程中突出的问题是速度冒进,效益低下。对教育来说,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不是取得了什么,而是有无效,值不值。我国教育应实行第二次重大战略转移,由素质教育转变为效益导向型教育。在教育的条件与成效的关系上,教育发展应由条件向成效、由投入向产出转化,这种转化可以是良性循环,也可以是恶性循环。今后应坚决奉行双高教育发展方针,既要高投入,又要高效益,使教育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