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职学校的学生多为义务教育中成绩较差的群体,基本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学生存在诸多方面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中职学生的教育中如何运用语言暗示、行为暗示、环境暗示、自我暗示等心理暗示手段对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进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中职生;语言暗示;行为暗示;环境暗示;自我暗示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1-150-01
中职生在管理上有着很大的难度,他们多为义务教育筛选后被迫选择职业学校,基本素质不高,多数学生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多数教师在进行学生管理时说教、批评、处罚比较多,效果也不理想,所以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心理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暗示,从而达到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作用。通过恰当的心理引导,得到学生的初步认同,使被动的管理变成学生心理方面的自我需求,进而实现学生的主动自我管理。如果在学生管理中能有效应用如下几种心理暗示,将会在学生教育与管理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心理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的方式向人体发出的某种信息,个体无意中受其影响,并做出相应行为的一种现象。从本质上说,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的接受自己喜欢、崇拜、信任的人的心理影响。
语言暗示,要求教师针对学生不同特点、不同表现、不同性格采用恰当的语言、合适的方式,通过暗示来进行情感交流,进行信息的传递。这样能更容易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对老师的想法也更容易接受,这样也就能更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教育。众所周知,人都渴望被认同、被重视,中职生更渴望老师的认可与重视,所以教师正向的语言、鼓励性的语言的运用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学生只要有了进步,老师都可以说“这件事你做的很好,进步了,我太高兴了”等鼓励的语言,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没有被老师忽视,自己的行为被认可。学生退步的时候可以说“只要努力,我相信你能行”,学生的错误、不良行为通过惩罚也许能起到一定效果,但往往治标不治本,而通过正向的暗示与引导,能让学生从内心对自己的行为有反思,从而主动去改正、去改变。简单的语言暗示不但能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还能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隔阂,老师得到学生的认同,教育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环境暗示,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与环境接触交往过程中发生的心理现象。良好的教学环境能让学生感觉轻松愉快,能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不良的教学环境则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各种规范的张贴,《学生行为规范》、《处分条例》、《班级规范》等学生需遵守的规范条例、目标、荣誉应张贴于班级内,班级自己制定的规范一定要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特点、专业特点,内容需要细化,目标切合实际,能及时反映进步情况,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性。给学生创设一个向上的、积极的暗示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张贴名人警句或名人画像,名人选择要切合实际,符合专业特点,这样更能贴近学生专业,贴近学生生活,如电子商务专业班级张贴马云、马化腾名言;计算机专业比尔盖茨名言等,他们是学生崇拜的偶像,这样学生更容易接收他们的影响,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在内心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产生正向的学习动机。
行为暗示,是教师在恰当的环境下,给学生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往往一个暗示行为所产生的效果是语言说教所不能达到的。当一个从不专心上课的学生,偶然一节课认真听课,我给他了一个微笑、一个认可的点头,慢慢的我发现了他变了,他努力的去改变课堂上的不良行为,去认真的听每一堂课,最后在一个比武上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当一个品学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课堂上看小说,我在巡视过程中,轻轻敲他的课桌一下,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这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也达到了我们教育的目的。当进入班级发现地面垃圾时,我主动拿起工具进行扫除,值日生意识到扫除不彻底,马上接过工具进行扫除并彻底检查。这个过程中学生意识到自己负责的工作没做好,也教育感染全班同学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自我暗示是人对自己的不断暗示,自我暗示有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如何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非常重要。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暗示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而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目的。
中职生由于入学年龄普遍不大,多数学生不能正确挖掘自己的优点,也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这则需要老师通过一定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如通过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在会上让学生、家长和老师说出孩子的优点,指出孩子的缺点,并积极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还可以通过日常教学、学校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挖掘和引导。我班有个同学入学时比较自卑,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于是就破罐破摔,什么都没兴趣,什么都不参与,但是在学校第一次运动会上,400米跑班级无人报名,我侧面了解到他运动基础较好,速度与耐力不错,于是我做工作让他参加,最后他取得此项目的第一名,颁奖后,在班级我对他提出了重点表扬,对他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自己的优势。从此他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有自信,更积极向上了,跟以前的他简直判若两人。同样在一次集体活动中,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活动结束后脚下无垃圾,在所有同学走后,个别地方有垃圾存在,该同学主动留下进行卫生清扫,由于当时班级干部还没有确定,通过一段时间了解,该同学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我将他任命为生活委员,从此,班级卫生他管理的井井有条,人也更加自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只要细心发掘并给予积极引导,就能让学生有自信,觉得“我能行”,进而改变学生自卑、茫然的心理现象。
暗示需要进行不断强化,教师一定要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不断强化他们的积极暗示,避免消极暗示,对于“蠢”、“笨”、“弱智”等语言不要出现在学生的教育中,消极的暗示也会产生心理定势,会不自觉的出现在自我暗示中,会使学生丧失信心,最终导致教育失败。积极暗示的不断强化则能够使学生在某些方面信心倍增,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影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高洁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学生论文; 暗示论文; 自己的论文; 班级论文; 心理论文; 语言论文; 环境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1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