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党的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的建设论文,经济建设论文,服务于论文,正确论文,中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开启了新的思路,拓展了新的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面对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使党的建设在新形势下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党的建设在许多方面显得不适应。党的建设如何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既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突出任务,也是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同志指引下,我们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钢”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创了党的历史的新时期。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是实现党的伟大历史任务的根本保证。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一个国家的革命、核心问题是党。有了一个好党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革命胜利后,搞社会主义也要靠一个好党,否则就靠不住。要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1〕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确立了党的建设的目标,为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已经确立,党的建设也需要确立相应的目标,这个目标最主要的就是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使全党思想统一到党的基本路线上来,以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正确处理好党的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关系,全面实现党的工作重心战略转移。
党的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在要求。党的基本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核心,是新的历史时期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个伟大实践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2〕。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集中全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这是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也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因此,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来开展,同时,又要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来加强党的建设,使党的建设更好地服从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党的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是由执政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产生社会革命的根源,归根到底在于生产关系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在破除了旧的生产关系之后,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建立和巩固新的社会制度的根本任务。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3〕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和任务的内涵。因此,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党的工作的总出发点和检验的标准。这也就从根本上奠定了执政党的建设的指导原则。
党的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大促进了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党的建设面临新的环境、新的任务、新的矛盾、新的问题。所有制的变化,多种经济成份的发展,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生产经营形式的多样变化,各种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日益增多,大批劳动力的流动等,对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内容、活动方式、管理制度等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靠党来领导,市场经济的方向要靠党的建设来保证;市场经济的精神动力要靠党的建设来提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题中之义和根本内容所在,是我们党现阶段的根本任务之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自我改善和发展的良好机会;市场经济可以为加强党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在悄悄地、无时不刻地侵蚀着党的肌体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诱发投机心理和个人主义,在求利性原则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滋生“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等价交换原则渗透到党内政治生活,使党内政治关系商品化、市场化,产生“权权交易”、“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独立自主原则淡化党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中统一。因此,加强党的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和重要;三是由于各种原因,一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甚至处于瘫痪状态,党的基础不够稳固,严重影响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和经济的发展。从巩固执政党的地位和实现党的战略目标的高度来认识,也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党的建设,为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政治、组织保证。
二、当前党的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存在的一些偏颇认识及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党建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已得到了全党的共识,在实际工作中也向这方面做了努力,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和经验。但有些地方和单位的同志,在认识和处理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偏颇。其主要表现:一是“淡化论”,认为党的建设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是把党的建设工作置于从属地位,重经济轻党建。从而导致有一些单位的党务工作部门也纷纷放下党建工作单纯抓经济,置本职工作于不顾;还有一些地方和单位党不管党,治党不严,纪律松懈,组织涣散,一些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在党内滋生蔓延,严重地侵蚀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二是“脱节论”,认为抓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委部门的事,抓经济是行政部门的事,实际工作出现了“兵分两路,各管各的线,各干各的事”,党组织不过问经济工作,行政部门不过问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游离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孤立地就党建抓党建,就经济抓经济;三是“对立论”,认为现在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全党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抓什么党建;甚至有个别人认为,抓党的建设还影响经济工作,只要经济搞上去就行了,抓不抓党建无所谓;四是“替代论”,认为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市场经济追求价值规律、平等竞争,要求高效率、快节奏,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既便于决策,又有利于增强领导权威,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党组织机构设不设,党组织班子配不配关系都不大,行政领导兼顾一下就可以了。有的单位加强了行政部门的领导,减少了党委部门的领导,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等。
党的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什么理论和现实具有这样大的反差,是如何形成的,原因相当复杂,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其一,认识上的偏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致力于党的思想、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确定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过去旧体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的人们,试图尽快把经济搞上去的同时,没能很好地正确处理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出现了有些地区、单位忽视党的建设和政治思想工作的倾向;还有些人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把经济搞上去,这是硬指标,党的建设是软任务,抓不抓问题不大;还有的认为,现在是解放思想,破除陈旧现象,还强调什么党的建设等,这些片面的认识,影响了党的建设工作。
其二,历史惯性的制约。一是在1989年之前出现的淡化党的领导,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错误倾向的影响和做法,至今未完全消除;二是建国后,我们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执政党以后,仍然沿袭过去战争年代的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和群众运动的领导方式,形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依靠行政权力直接干预国家政权生活现象,什么事都要靠党委决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党政分开,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新旧体制的并存和交替作用,新的观念和市场的因素将越来越多地影响、乃至左右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三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旧的思维方式和旧的观念还没完全转过来。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也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使党的建设工作出现了一些空档,没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其三,管理体制的障碍。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党政关系、党和各种组织的关系出现新的变化。如,处理党委集体领导和首长负责制的关系将更加复杂化;地方党政领导班子中,重大问题由党委决定,然后由行政首长负责执行和落实。但在实际工作中,事权的划分,一些重大问题和具体问题的界定,都还不够明确,难以处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引起党政之间不协调的矛盾;在企业中如何处理“核心”和“中心”的关系,如何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加强企业干部的管理;企业党组织如何设置,如何开展党的活动等,一直是个难题,这些都正处在探索阶段,在某些方面也制约了党的建设工作。
上述在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偏颇都不利于加强党的建设。为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纠正和改革这些偏颇,正确处理加强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三、密切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党的建设问题,从来是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新时期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核心的是加强党的领导。密切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加强党的建设。实践证明,只有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开展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才有目标、有方向,才能出成果,见实效。否则党的建设就没有生命力,也不可能搞好。
要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开展党的建设工作,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正确处理好党的建设与政治路线的关系。党的政治路线规定了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及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实现党的纲领的重要步骤,也是全党共同行动的准则。加强党的建设,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和党的政治任务的实现。因此,党的成熟、党的巩固和发展,首先要有一条政治路线,也要建设一个能保持这条政治路线得到贯彻执行的党。实践证明,党的建设与各个历史时期党的政治路线和任务是密切联系着的。党的政治路线和任务规定着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建设的方向和任务,对党的建设有着不同的要求。党的建设必须围绕着党的政治路线,而党的政治路线的实施必须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作保障,党的政治路线与党的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能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就不能领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
正确处理好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党的建设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来进行,必须正确处理“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的关系。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实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而任何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4〕。 作为政治斗争手段的党(包括党的自身建设),当然,也“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尤其在取得政权以后,党的建设就和经济建设密切相联系了。如果党的建设离开了经济建设,也就离开了党的工作重心,离开了党的政治路线。历史的经验证明,任何一个时代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推动和保护。我们通过改革开放,改革和调整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同时,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党的建设要把握这个关系,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党的基本路线要求党的建设要牢固树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思想。一是必须把党的建设工作放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大系统中去审视和思考,真正从思想上认识经济建设是党的工作中心,党的建设搞好了,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搞不好会影响经济的发展;二是要进一步明确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作为上层建筑的党的建设工作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为经济建设服务,如果离开了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就会失去根基,缺乏载体和依托;同样,离开了党的建设工作,经济建设就缺少应有的思想和精神动力与政治、组织上的保证。因此,要把党建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作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使党建工作真正渗透到经济工作运行的各个环节中去,有效地防止和克服“两张皮”的现象;三是要把为经济服务的成效大小作为考察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级党组织党建工作是否有成效的主要内容。促进党的各级组织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中探索党建工作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发挥党建工作的整体优势。
——正确处理为经济建设服务与党的建设自身规律的关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建设党,是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党建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因此,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要遵循党的建设的自身规律,在工作上应体现以下特点:一是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主观能动的服务,不是被动地服从。我们各级党委及其职能工作部门的干部要熟悉经济工作,各级行政部门也应主动为党委部门的干部提供熟悉经济工作、参与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机会,使其尽可能多地了解本地区、本单位的经济业务工作;二是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是把握方向,提供政治、思想、组织保证的高层次的服务,不等同于简单地去从事具体的经济、业务工作。各级党组织及其职能部门要善于把握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建设的全局,从根本上提供服务;三是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主要是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实践中去,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保证监督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及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广度、深度上下功夫,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来实现的;四是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党的各个工作部门通过履行自身职能实现的。党的纪检、组织、宣传、统战等部门,认真完成党委赋予自身的工作任务,切实履行工作职能,既是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关键所在。不按党的规律办事,脱离党务工作的自身职能,不仅党的建设要受影响,为经济建设服务也无法实现。
——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必须善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认真研究和解决在自身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深远的历史变革,它不仅使整个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也给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面对新的环境和任务,党的建设面临许多不适应,组织设置不适应,工作内容不适应,活动方式不适应等。解决这些不适应的唯一办法,就是在实践中探索、改革、创新。这就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改革创新并不是不加分析地一概否定,而是要改革那些被实践证明已成为弊端的东西。如果丢掉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些优良传统片面追求所谓的“改革创新”,就可能使改革偏离方向。同样,我们继承优良传统,决不是把熟悉的一切东西不加分析地继承下来,更不是把那些已经变得不合时宜的旧章法,甚至“左”的东西当成优良传统,而是要继承那些在新形势下仍然适用的好传统,并赋予其新的内容。总之,我们既要运用已有的成功经验,使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发扬光大,又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新经验,摸索新办法。
四、坚持从严治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自觉、主动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我们必须从严治党。严要严在教育管理上,严在执行纪律上,严在健全制度建设上。党的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要进一步开创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使我们的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必须抓住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和方式,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等各个方面加强党的建设,自觉、主动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党的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应抓好以下“五个结合”,坚持“五个不能变”,实现“五个转变”。
(一)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的“五个结合”是:
1.在整体工作布局上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的结合。要紧紧围绕中央确定的“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一全党工作的大局来开展党建工作,解决好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善于从大局出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结合本地实际,针对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加强宏观指导,在“引好路子”、“解决难题”、“树立典型”、“抓好导向”、“搞好督查”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把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在领导班子建设上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要按照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在要求,不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要深入研究,积极推进干部制度改革,重点解决好如何把人选准用好,优化班子结构,不断增强班子领导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能力问题。
3.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要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深入研究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组织制度和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问题。重点研究建立健全党内一些基本制度和规则;在新的经济生长点中及时建立党的组织,确定适合各类经济组织特点的党组织活动方式和工作方式;提高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改革和建设中的“两个”作用。
4.在党风廉政建设上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腐败现象,一是害民,二是毁政,三是破坏市场经济的有序化运转和市场竞争。这种败坏党风、政风、民风的腐败现象,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那么,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因此,我们各级党的组织和执纪执法部门,一定要履行好职责,加强领导,深化改革,依靠群众,依靠法制,强化管理,坚决刹住和纠正这种歪风邪气,确保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运行。
5.从终端效果上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党的建设为党的中心服务要用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实际效果来检验。要提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组织保证,创造安定团结的环境。
(二)党的建设,特别是企业党的建设为经济工作服务,应本着“五个不能变”和实现“五个转变”的思路,不断探索适应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在国有企业的政治核心地位和作用不能变,但随着企业成为独立市场经济主体和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党对企业的领导方式方法必须进行重大转变。具体是:
——在指导思想上,要从传统的侧重抓政治和习惯以政治促经济向一切为了企业发展,一切为了企业资产保值增值转变。党在企业的领导必须确立以搞好企业改革、促进企业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在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上,要从传统的以组织形式“直接当家”,向以法定程序参与决策、“渗透”管理转变。一方面,党组织的负责人,通过法定程序进入决策层、参与决策;另一方面,党组织要理直气壮地抓好企业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的目标、任务、生产经营、改革、发展,方法要灵活务实,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把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培养企业精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注重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整体功能,形成党组织抓决策,党员带头干,群众齐跟上的良好氛围,为企业的发展增添强大的战斗力和奋发向上的内动力。
——在党建工作内容上,要克服过去企业党组织包揽企业的具体业务或脱离企业实际另搞一套的倾向,通过抓党的自身建设和企业的法制化管理,来增大企业的党建效益。在党的性质、宗旨、纪律、制度、作风等方面,抓好自身建设,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党建工作的渗透力。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管干部的原则不能变,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的规范化要求,党管干部的工作思路、管理方法和运行机制可以做出调整和转变。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两个作用”不能变,但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多元性特点,企业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必须作出相应的变化和改进。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不能变,但现代企业制度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要求企业党组织应从传统的单纯政治、理论灌输向强化职责、服务保障等方面转变。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组织确保工人阶级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不能变,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领导体制的关系和特点,发挥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和作用的手段和途径应作调适转变。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经受着时代的考验,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使之永远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把握好党的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是一个关键。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只要我们切实搞好党的建设,我们党的组织就会更加坚强,更加巩固,就能够大大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以便更好地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
注释:
〔1〕《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第326页。
〔2〕〔3〕《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第116页。
〔4〕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1页。
标签:党建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论文; 党的组织建设论文; 党的思想路线论文; 经济论文; 组织处理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关系处理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基本路线论文; 党组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