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育:班级管理的最佳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最佳选择论文,班级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教育呼唤个性化教育,要求我们关爱学生的生命成长,认为教育的过程是使人的生命价值得以增值的过程,是发现和发掘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方面环境影响的差异,存在个性差异,个人特点、强点、闪光点、特长,就是潜在的创造力、智力资源。
几年前,叶澜教授在她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实验中,动情地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今天,当我们把“个性化教学”理论和我们的班级管理相结合时,我们注意到:在班级管理中,最需要我们去做的也正是“让班级充满活力”。
一、个性化教育的内涵
个性化教育作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顺应新课程改革要求而必然诞生的教育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独特的内涵。
1.个性化教育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教育意识
自主性说明的是个人在对象中的地位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他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其次,学生还能够把自己看做是教育对象,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自主教育是弘扬、培养受教育者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精神,给予学生以人文关怀、促进其身心俱全的教育。自主教育的实现是靠教育者的价值引导及受教育者自身的价值引导与自主实践的统一、整合、升华,使教育对象的个性得到激发和弘扬,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依靠自身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皮亚杰认为,儿童智力发展根本动力存在于儿童身心中,他在强调儿童智力发展具有内在的自主性的时候,实际上是指个体智力结构所固有的一种性质。皮亚杰认为,结构是具有内在性的,结构必须通过主体的不断练习,才能获得加强、巩固和发展。教师所要做的只是尽量保护学生的自主意识,或者去唤醒学生的自主教育意识。
2.个性化教育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主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是学生个性化最直接的外显,它充分展示着学生的活力发展方向。这种个性化的外显在儿童的早期已经得到了形成和内化。赫尔巴特也说:“人们首先应通过扩展了的兴趣来改变个性,必须使其接近一般形式,然后才可以设想个性有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律发生应变的可能。”可见,兴趣对学生的个性化的作用是多么重要。一个人只有在这种具有强大吸引力的驱使中,天长日久形成自己的具有鲜明特点的个性特征,其社会化的价值观念才能时时体现,从而影响他的一生的各个方面。
3.个性化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主要目的
传统教育主要以学生的知识积累为主要目的,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使我们的学生在心理上未老先衰,或者缺失了最起码的人文修养。杜威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侧重情绪、情感、性格、意志、美的趣味、德行方面的内容,教育通过发展学生的上述品质,陶冶其真、善、美等方面的情感和情操,提升其道德实践水平,协助建立完全的主体概念,使学生成为劳作的、文化的道德主体。孔子认为: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才能形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至大至刚”的精神境界。这些都是一个在生命过程中应经过的历程,否则就不能明辨是非。中国人不像西方人以彼岸世界中的神来维系内心世界的平衡,或以契约形式与上帝约定灵魂的归属,在想象中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人们要修身养性,以丰厚的儒家文化做底蕴,向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求自我,以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只有人文精神不断提高和升华,学生才能更加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积极面对生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挫折。
二、班级管理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空间
北大校长蒋梦麟在其《个人之价值与教育之关系》中说:“教育有种种问题,究其极,则有一中心问题存焉。此中心问题谓何?曰做人之道而已。”“此个人与彼个人相去远甚;有上智,有下愚;有大勇,有小勇,有无勇;有善弈,有善射,有善御。皆以禀性与环境之不同,而各成其才也。”现代教育中的班级授课制度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效能,但是班集体作为一个缩小了的社会,存在着种种与社会相对应的弊端。而如何构建一种崭新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能张扬学生个性的现代班集体管理方法,从而让班集体焕发生命的活力,体现出个性化教育的魅力,就成了我们力求探索的问题。
1.建立平等民主的“伙伴式”师生关系
班级管理者要确立学生是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把儿童视作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家庭教养等各自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只有具备这样的心态,管理者在介入班集体的初期,才能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尤其班主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多方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一开始做到心中有数,但最重要的是在脑子里要有每个学生鲜活的面孔、灿烂的笑容。教师还要尊重每个学生的情感,关注每个学生的生命欲望。卢梭说:“把孩子看做孩子,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情感,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情感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情感,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因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班主任要采用不同方式和方法去解决每个学生的问题。正如孔子由于掌握了他的每个学生的个性:子路果敢决断,子贡通情达理,冉求多才多艺,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才能做到因材施教。班主任要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运用个性化教育理论管理班级,和学生产生相互信任的情感,建立起“伙伴式”的新型师生关系。
2.在活动中体现个性化教育,充分张扬学生个性
没有活动就没有集体,一切在集体中,一切通过集体,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凸显自己的能力、想法和情感,在相互碰撞中产生“火花”。海德格尔说:“人们用灵魂来抵制人的肉体,用精神来抵制灵魂,用生存来抵制精神,并比迄今为止更为响亮地为对精神作很高评价作宣传,然后还是让一切复归于生活的体验。”班主任只要在参与活动中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都得到了展示,个性得到了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班级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强。另外在活动中,管理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给他们以自由的选择权。杜威曾说:“给儿童以自由,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和别人所允许的范围内,去发现什么事他能做,什么事他不能做,这样他就不至于枉费时间去做那些不可能的事情,而把精力集中于可能的事情了。儿童的体力和好奇心能够被引导到积极的道路上去,教师将发现,学生的自发性、活泼和创造性,有助于教学,而不像在强迫制度下那样成为要被抑制的东西。”
3.个性化评价体系的建立是班级管理的关键
纵观我国基础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人格的扭曲与分裂。长期的应试教育产生了许多以考试培训为目的的培训班,甚至小学就出现了“作文培训班”,导致儿童自由想象的天性被抹杀,给我们的基础教育带来了不可弥补的创伤。“从理论上讲,考试的目的,第一在于测量过去的成绩,第二在于评价一个人未来的才能。学校自然有资格担任第一个任务。但是,学校是否应该担负起决定谁去参加专业活动这个重要的责任呢?在学校以及学校在选择过程中所进行的活动的各个方面,两者之间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这一事实对于学校能否有效地选择人才,就更加可疑了。”班级管理,应该提倡“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一个有经验的班主任,应该是能不断地发现学生优点的管理者,并且积极鼓励学生不断地发扬他的这些优点和长处,以提升他的整体素质,进行全面的个性养成教育。在建立评价体系中要以过程性评价为基本形式,积极肯定学生在阶段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另外,还可以建立自评体系,让学生在生命成长的历程中,学会观察自己、认识自己、尊重自己,这是一个人能充分张扬自己个性的信心基地。总之,教育评价要从过去主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转变为“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