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在PPP项目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海培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在PPP项目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海培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 063000

摘要:项目活动通常具有一次性、唯一性等特点,必须在规定的资源、时间、预算内完成确定的目标,其不确定性要比一般活动大许多,因而项目风险的评价更加困难和迫切。

关键词:AHP-模糊综合评价法;PPP项目风险评价;优点;评价

1.前言

项目风险评价是在风险识别并对项目存在的风险因素经过整体、充分、详细的思考之后,对项目存在所有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建立特定的风险模型,在所有风险因素中找到能够影响项目成功的关键风险因素,为如何开展风险应对提供科学的依据,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2.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及优点

2.1层次分析法(AHP),解决了项目风险的定性描述和定量数值。在风险评价过程中,最担心的是评价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将诸多风险因素进行排序,来确定哪个重要哪个次要。层次分析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通过分解各个风险因素,形成完整的层次结构;然后,进行判断,通过判断两两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并不需要绝对的对某个风险因素进行打分;最后,进行综合,量化各个风险因素的数值。分解—判断—综合,这也是决策的基本思维。AHP方法很好地避免了主观打分,以及对风险指标的定性和定量。

2.2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用来对项目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价。在项目风险评价中,评价者在面对复杂的项目方案时,如果一味的主观决策,难免会带来失误。但如果评价者从诸多风险因素出发,参照现实情况,根据判断做出相对模糊性的判断,然后使用模糊数学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出定量的评价结果,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3.PPP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任何一个项目都存在风险.本文根据PPP项目的特点,将其风险分为政策风险、经济风险、建设及运营风险三部分,并据此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3.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政府政策的变化而影响项目的盈利能力.为使政策风险最小化,就要求法律法规环境以及特许权合同的鉴定与执行过程应该是透明、公开、公正的,不应该出现官僚主义现象,人为的干扰应是最少的,否则,合作各方均会受到损失.PPP项目失败原因主要归结于法律法规与合同环境的不够公开透明,政府政策的不连续性,变化过于频繁,政策风险使私营合作方难以预料与防范.因此当政策缺乏一定稳定性时,私人投资方必然要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作为承担更高政策风险的一种补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由于未来经济状况和项目真实需求的不确定性而使项目发起者与放贷者所面临的风险.导致经济风险的因素有:经济政策的改变、汇率的变动、外币的可兑换性、利率变动、通货膨胀.汇率风险是指在当地获取的现金收入不能按预期的汇率兑换成外汇.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货币贬值,也可能是因为政府将汇率人为地定在一个很不合理的官方水平上.这毫无疑问会减少收入的价值,降低项目的投资回报.私营合作方在融资,建设经营基础设施时总是选择融资成本最低的融资渠道,不考虑其是何种外汇或是本币,因此为了能够抵御外汇风险,私营合作方必然要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政府可以通过承诺固定的外汇汇率或确保一定的外汇储备以及保证坚挺货币(如美元)的可兑换性与易得性承担部分汇率风险,这样私营合作方的汇率风险将大为降低,在其它条件(盈利预期等)相同的情形下,项目对民营部门的吸引力增强.

3.3建设及运营风险

(1)技术风险直接与项目实际建设与运营相联系,技术风险应由私营合作方承担.以PPP为例,私营合作方在基础设施建成后需运营与维护一定时期,因此私营合作方最为关注运营成本的降低,运营成本的提高将减少私营合作方的投资回报,这将促使私营合作方高质量完成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减少日后的运营成本;

(2)财务风险大小与债务偿付能力直接相关.财务风险是指基础设施经营的现金收入不足以支付债务和利息,从而可能造成债权人求诸法律,逼迫项目公司破产,造成PPP模式应用的失败.现代公司理财能通过设计合理的资本结构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财务风险.私营合作方可能独自承担此类风险,如果债务由公共部门或融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则公共部门和融资担保机构也可分担部分财务风险;

(3)营运风险主要来自于项目财务效益的不确定性.在PPP运用过程中应该确保私营合作方能够获得合理的利润回报,因此要求服务的使用者支付合理的费用.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基础设施项目的经营状况或服务提供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项目盈利能力往往达不到私营合作方的预期水平而造成较大的营运风险.私营合作方可以通过基础设施运营或服务提供过程中创新等手段提高效率增加营运收入或减少营运成本降低营运风险,所以理应是营运风险的主要承担者.私营合作方可以通过一些合理的方法将PPP运用过程中的营运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或转嫁.

4.某工程项目风险评价

在估计了单个风险因素并初步确定重点风险类型的基础上,以项目风险特点为立足点,对各项主要风险的风险值进行分析,以此确定项目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关键风险,对项目整体风险水平进行评判,以此来判定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

4.1建立风险评判因素集和评价集

建立风险评判因素集X:

X={X1,X2,X3,X4,X5,X6}={财务风险,环境风险,参与方风险,施工安全风险,工程质量风险,工程进度风险},其中,

X1={机械费用,材料费用,人工费,资金计划安排,财务支付方式,资金来源},

X2={自然灾害,气象条件,现场条件,社会环境干扰},

X3={甲方风险,施工方风险,设计方风险,供应方风险,监理方风险},

X4={技术风险,地勘风险,设计风险,施工风险},

X5={施工技术水平,材料质量,施工程序控制,混凝土通病},

X6={分包管理,工序管理,工程返工,征拆迁,社会阻挠,资金拨付,不利季节,附属图纸,地方权力部门干涉,设计变更}。

建立评价集Y={y1,y2,y3,y4,y5}={很高,较高,中等,较低,很低},并赋予评价集各元素分值分别为{9,7,5,3,1}。

4.2建立单因素评判矩阵R

为了科学地评价风险,在系统领域内寻找了专家并征求意见,专家们在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风险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独自对该工程项目的各项风险评判因素进行了评价,给出评价等级。

5.结束语

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经实践证明,该方法在项目中能够有效的评价风险,并可得出以下结论:①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优势,AHP方法能够针对项目的特点,从各角度多层次、综合、深入的分析风险关键因素,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构建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法则可以充分体现评价过程的模糊性,避免个人主观臆断所带来的不可靠。比一般专家打分等方法更科学。②该方法能够实风险评价的现程序化,可操作性强,具有非常好的应用价值,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风险评价方法,对提高项目风险管理水平有一定帮助。③该方法不仅在项目风险评价中具有可操作性,在安全管理、产品研发等各方面均具备可推广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韩利,梅强,陆玉梅.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14(7):86-89.

[2]张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法及应用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16

论文作者:王海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5

标签:;  ;  ;  ;  ;  ;  ;  ;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在PPP项目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海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