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帕的孩子——5~6岁幼儿活动建构的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规律论文,幼儿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心理研究
一天,小游到邻居家玩,让阿姨打水,她要洗手帕。阿姨打了一盆水,可她洗好了手帕,又将手帕放在泥地上擦上几擦再放到盆里洗,洗后又在泥地上擦,洗了几盆水,擦了几次泥,搞得天井里又是水又是泥,一塌糊涂。孩子回家后,爸爸问她,“洗好了手帕为什么要放到泥地上擦?”孩子回答得很天真:“脏手帕才要洗呢!”爸爸又问她:“那你为什么要洗上几次,在泥上擦上几次呢?”妈妈都是洗几次的!”小游仍是振振有词。
发生这样的事,恐怕不是小游一个人,孩子到了5~6岁都可能做出类似的傻事儿。这与幼儿晚期活动建构的规律有关。一般来说,由于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发展,到了5~6岁,幼儿活动的建构已经出现与中、前期不同的规律。这些规律主要有:
一、按活动程序建构自己的活动
活动建构是孩子为了完成某一活动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过程。幼儿前期,孩子的活动毫无计划性,大多数活动都是在当时情境影响下或内心的暂时冲动下发生的,毫无计划性可选,幼儿中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和实践。逐步了解到活动的先后顺序,但活动的设计往往偏重于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及活动的结果。还以洗手帕为例,2~3岁的孩子洗手帕,只要把手帕放在水里玩一会儿就大功告成了;3~4岁的孩子知道放在水里搓几下,再把它晒起来;5~6岁的孩子就不同了,他们开始把活动的重点从活动的最后环节和结果转向活动的全过程。如小游已知道先打水,后洗手帕,洗过一次以后,还要再洗几遍(因为妈妈洗衣服都是洗过之后将脏水到了再清洗的)。可见5~6岁的幼儿其活动的设计比2~4岁的幼儿要复杂得多,而且已经知道了从活动的全过程来考虑。
二、按活动内部的相互关系来建构自己的活动
幼儿活动的每一种形式都有相对复杂的结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听、看、做逐渐了解活动内部结构之间的各种关系。孩子到了5~6岁,对于事物之间的联系的求知欲进一步加强,最为突出的是对有联系的各种现象的原因产生兴趣,如“为什么下雨”、“为什么要洗衣服”等等,弄清了这些原因孩子就根据这些原因来考虑活动“方案”。如5~6岁的孩子懂得,为了建成某个建筑物,胡乱地把一些部件按随便的顺序堆积在一起是不行的,应该区分出支撑的部件,否则建筑物就会倒塌,所以,他们搭积木时,就不像3~4岁的孩子拿到哪个积木就用哪个积木,而是先用打基础的、起支撑作用的积木。上述小游的活动就是这样,她懂得了洗手帕的原因是因为手帕脏,所以,她把手帕弄脏了再洗,这也是她活动建构的基础环节。
三、参照他人的活动方式来建构自己的活动
5~6岁幼儿虽然自主能力增强,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创造能力,但是爱摸仿的这一特点并没有消失,所以他们在设计自己的活动时除了知道根据活动的程度和活动的内部关系来设计以外,还参照自己在交往中所获得的行为模式。大家知道,孩子在与伙伴的共同活动中往往具有从众性,在与家长的交往中又常常具有模仿性,这些特性会带到活动设计中来。当然,孩子到了5~6岁,从众性明显减少,模仿性也有所削弱,但是由于幼儿知识和思维能力的限制,以及家庭生活和共同活动的局限性,从众性、模仿性仍占很大比重,有的孩子的从众性、模仿性巩固下来,并可能成为个性的消极品质。因而,孩子在建构自己的活动时仍然会自觉不自觉地参照伙伴和大人的活动模式,如有其他伙伴指点时,也乐于接受意见。但有一点不一致的就是孩子由于自己独立性增强,虽然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方式,却不愿接受大人的指点。
四、依照自己充任的角色建构自己的活动
3~4岁的孩子大部分行为是在由各种各样原因引起的情景性情感和愿望的影响下产生的,他们自己也不清楚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去完成某一行动,可5~6岁的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有明确得多的意识,在很多场合下能够完全理智地说明,为什么在这种场合下这样行动而不是那样行动,因为,幼儿的心理发展和与周围社会的交往,到了5-6岁已基本能够认识自己在社会中或情境中所处位置的行为要求,孩子会根据自己的位置和充任的角色来设计活动。关于这一点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例如,一个5岁的男孩刚才还在抢一个小女孩的玩具,当让他扮演一个大人照顾一个生病的小女孩时,他又会对这个小女孩无微不至地关怀,连自己的玩具、食品都送给小女孩。
孩子毕竟是孩子,在活动的实施完成中,由于自制能力的影响以及游戏愿望的冲动,孩子有计划的活动总会带上“玩”的色彩,这是十分正常的,只要家长适当注意引导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