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参政问题研究论文_赫明钰

大学生网络参政问题研究论文_赫明钰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265500)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大学生的参政方式得到丰富,也切实提升了参政有效性。大学生作为新兴网民,占据网民数量的大多数,这一特殊群体的参政行为深刻影响着我国政治民主的发展进程。在网络参政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大学生能够表现出对政治热点的关注度、积极参与政治的态度和较高的政治观念、觉悟,但从整体而言,大学生群体在网络参政行为和认知水平上却表现出极大的不对称性。因此,网络参政失序问题不容忽视,亟需正确有效方式方法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网络参政,实现大学生网络参政的有序化,这对我国政治民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参政;参政意识;公共政策;大学生

1.前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普及的进程进入快车道,大学生群体规模越来越庞大,他们在专业知识、能力和好奇心方面都较为突出,并具备较强的主体意识和参政意识。大学生是青年人的优秀代表,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对政治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参与热情,与其他群体相比,还拥有充足的时间,丰富的网络知识和强烈的参政意愿。大学依法进行网络参政,通过网络渠道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够加速推进政治社会化,摧毁传统意义上的等级制度,对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培养政治心态、规范网络参政行为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能够进一步推进我国政治文明的进步。

2.大学生网络参政的基本内涵

2.1网络参政的基本内涵

明确网络参政的内涵是本文展开研究的前提,能够更加正确的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网络参政问题。参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通过合法的方式方法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参与政治生活,进而影响政府决策行为的政治举动。网络参政是参政中的特殊方式,其目的意义与传统参政方式一致,差别在于参与的渠道发生了改变,也使参政的效果得到提升。因此,网络参政是公民运用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上表达自身政治需求和政治主张,进而利用网络舆论影响政治决策行为的过程。

2.2网络参政的特点

网络参政作为依托科学信息技术发展而来的参政方式,与传统参政方式相比,其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①参政主体的平等性,现实世界相比较,网络世界的平等更容易获得,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是由人们共同构建的进行信息多元化的交流平台。特别是在网络参政中的各个行为主体,他们的地位都是平等的。理论上来讲,任何人合法的参政行为都是允许的,他们在参政过程中不必考虑各自的身份差异,都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和主张。同时,参政主体的平等心也促进了网络参政的广泛性,扩大了参政主体范围。②参政方式的直接性,网络参政的前提是依靠网络,网民在网上直接行使自己参政议政的权利,这在一定程度少减少了多环节的政治信息传递,这种参政方式的直接性更能直接表达群众的真实想法。随着各种网络终端的改进与丰富,大学生群体参政渠道也变得多种多样,为政治民主提供了更多可借鉴的建议。③网络参政动机的隐匿性,也是现在网络环境的重要特征,在网络中的行为主体通常使用的是虚拟身份信息,这种虚拟信息也促使网民的交流无所顾忌,对社会现象和公众事务的评价有自己的真实想法,但不容忽视的是,虚拟的网络世界也为网络监管带来了风险,会有不法分子通过网络舆情扰乱社会秩序。

3.大学生网络参政现状

3.1网络参政意识较强

当今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会在一小时以上,在网络纵横的今天不上网的青年人已经微乎其微,特别是我们大学群体,几乎人人上网,上午时间在1-2小时范围内的大学生占比25.9%,2-4小时的占比44.3%,4-6小时的占17.3%。以上数据说明了大学生具有较为充裕的空闲时间,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网络信息,同时6小时以上占比12.4%可以说明他们较为成熟理性,能够合理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同时,大学生在网络上对政治议题和社会热点具有一定关注度的人数占比到93%,反映了大多数大学生上网时会关注社会时政热点,并且会积极的强烈的参与意识。大部分大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运用网络参政议政,同时认为自身具有参政能力,参与意识较为强烈,但仍然也存在部分大学生对网络参政不予关注和重视,保持一种远离复杂政治的冷漠心态。

3.2 网络参政的形式多样性与内容丰富性

大学生参政的内容多种多样,但更多的倾向于关注自身利益相关的政治事件上,如大学生就业问题、升学问题、教育改革问题、工资待遇问题等。同时大学生对三农问题、军事和外交、薪资与税改方面的重视程度相当,说明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关心民生问题。从整体上看,大学网络参政内容的重点突出,多元发展,随着网络信息的集中化,大学生网络参政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覆盖面越来越广泛。

3.3网络参政行动力较强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行动力主要体现在关注时政热点,发现国家相关政策措施的不健全之处,并能够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具体较为常见的参政活动有网络投票、网上抗议、与政府网络在线互动和关注与政治活动和政府相关的公众号、微博等。选择经常或较多参与网上投票活动和关注政治活动和政府公众号的大学生占比都超过一半以上,而对参加网上抗议活动的选项,大部分人选择一般的占比较大。从整体上看,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网络参政的行动力较强,但仍有一小部分大学生对于网络参政不付诸行动。

4.大学生网络参政存在的问题

4.1非法网络参政

现阶段非法参政中最常见、影响较为恶劣的三种参政形式主要有网络水军、人肉搜索和网络谣言。这三种非法参政行为属于法律范围外的参政行为,超越了法律的底线。①网络水军,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高学历与低收入不平衡性,促使他们会为了一定的经济收入而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当大学生加入到网络水军的行列时,他们会比其他群体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群体效应,而且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与响应,进而使一些社会事件的性质发生转变,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应。而网络水军的盈利性,也使得虚假民意转变舆论导向,掩盖了事实的真相,进而影响政治决策,对事件的当事人和社会带来恶劣的影响。②恶意人肉搜索,现阶段人肉搜索已经成为大学生揭露丑闻、挖掘内幕,还原事情本相的重要手段。但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合法的、过度的人肉搜索行为,使事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遭受极大的损害。同时当网络中更多的人加入到人肉搜索行列时,原本还原真相的目的会演变为群体攻击事件。通常情况下人肉搜索初衷积极的,但由于现行网络环境缺乏有效的监管系统,大学生网民很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难以把握住搜索尺度,使人肉事件给社会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③网络谣言,网络谣传作为非法参政的典型代表之一,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不良影响难以预测。如果一件虚假事件得到大多数网民的认可,那么必然会在社会引起轰动效应,人们会在错误观念的引导下采取一些实际行动,但这些错误观念所指引的行动必然会对政治决策产生不利影响,但网络谣言所产生的恶劣影响远不止这些。

4.2大学生网络参政知行不统一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知行不统一是指,大学生所具有的政治价值观念与其在网络参政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性。我国大学生在网络参政过程中,能够表现出较强烈的参政意识,但与其实际行动相比,实际行动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这种偏差充分的表明了大学生对网络参政的冷漠态度。由于网络的隐匿性,大学生在网络中能够敢于批评和揭露社会不正之风和阴暗面,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表现的较为为不一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他们在网络会对考试作弊行为进行批判,而结合到自己的实际学习当中时,他们也会为了取得好成绩而在考试中有作弊行为,这就是大学生知行不统一的重要体现。

4.3大学生网络参政中法律意识不强

大学生群体,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参政经验,辨别真伪信息的能力较弱,常常在网络参政的过程中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走进不法分子设置的圈套,进而影响大学生网络参政行为的积极性。这也充分证明了大学网络参政过程的法律意识不强,同时网络参政的环境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大学生的法律基础薄弱,他们迫切需要政府的有效规制,净化网络参政环境,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参政环境。由于网络监管力度不够,这些负面效应主要来自于网络参政者行为不端,故意在网络上挑起事端,通常是一些错误的国际政治思想在网络上进行讨论而产生的错误思想,而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及容易受其影响。而网络参政行为的关键条件在政治认知,目前大学生群体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又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使其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不计后果,缺乏政治认知能力。

5.完善大学生网络参政的对策

5.1健全政府网络职能

5.1.1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

首先是政府转变信息公开的观念,高度重视政府信息透明化工作,并强化网络民主意识,使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渠道更加便捷,保证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同时这也是政府保证公众信息知情权的重要体现;其次是将信息公开立法,通过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保证信息公开程度,加大推进政府工作的公平公平性,也使得公众的知情权有法可依。最后是加大政府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力度,信息平台是政府与网民之间信息传输的桥梁,也可以保障政府与公民的直接对话,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完善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为大学生与政府之间搭建畅通的交流平台,减少信息传递环节,简化政府工作流程,进而使大学生的政治主张及时有效的传递到有关部门中。

5.1.2完善官方网络平台的参政功能

完善官方网络平台的参政功能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加强对网络参政平台建设的重视,可以使大学生通过专门的信息平台进行参政议政,避免大学生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因此政府应加大官方平台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大学生认识并熟悉操作这一参政平台。第二,加强政府与网络媒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大学生群体也是网络媒体接触最多的群体,而网络媒体在网络中的影响力也较大,因此政府应重视与网络媒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而通过网络媒体加强网络参政的宣传,也能够进一步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激发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积极性。

5.2通过网络立法引导大学生网络参政知行合一

网络立法的滞后性造成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和带来的损失,促使我国将网络立法纳入到重要工作之中,把握立法当中的主体,加快推进网络立法建设,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网络参政行为。

网络立法同时也是一个权力下放的重要时机,网络是参政行为的一个新领域,要维护大学生网络参政行为,就需要立法一公平公正和民主为基本原则,为网络参政营造和谐的氛围。但目前现实社会中的立法行为难以做到,立法部门通常会受到利益关联方的影响,延缓了的立法进程,打消了社会和大学生的参政热情,如果网络立法不能冲破这一阻挠,也必将影响大学生政治主张的表达,同时会使得一些虚假民意掩盖事件的真相。大学生群体虽然比其他群体更愿意关注社会现象、维护社会利益,但他们自身维权意识也相对薄弱。因此,完善网络立法,引导大学生网络参政知行统一,需要立法机关转变工作方式,适当下放手中的权利下,同时赋予大学生网民更多的权利,使政府能够获取更多真实民意,能够制定出更加贴近民心的公共决策,从而从根本上保障网络立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净化网络参政环境,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合法有序进行网络参政。

5.3培养大学生网络参政实践能力

5.3.1着力培养大学生网络参政法律素养

个体对法律的熟知度、对法律的理解度及运用法律的掌握度三方面标准构成法律素质的总称。而法律意识是指个体从法律角度出发对待某一事件的观点及情感,其主要内容是对待法律事件本质上的看法、对待法律处理的认同感,及对自己在事件中所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的认知。高校重视提升大学生群体法律意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法律的手段规范其在网络参政中正确行使权利,并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加强法律修养,高校应当从从两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课上增加关于网络参政法律知识内容,做好普法工作,以便让大学生充分认知何种网络行为是应当拒绝的,能够甄别网络上的非理性、违法行为的外貌,规范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第二,开展法律运用实践工作,可以组织大学生到法院参加庭审等活动,让其所学的知识在案例的指导下印象更加深刻,强化法律意识。也可以采取辩论赛的形式,组织学生对一些网络参政非理性、违法的行为进行辩论,从而提高自身甄别能力,知识联系实际,让大学生群体更有兴趣参与到这类普法活动中,积极调动法律学习的兴趣,为网络参政文化氛围营造奠定基础。

5.3.2提升网络参政实践创新能力

大学生在网络上参政所采用何种方式、手段等内容是参政技能。参政技能是大学生有效提升参政的政治素质以及提高参政能力和健全参政心理的关键之所在。具体的技能熟练度如何影响着大学生网络参政质量的高低,高质量的参政技能更是能加速我国参与型文化建设推进。

提升大学生网络参政技能重点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按照大学生在网络参政模式上的特性,可以设立大学生专属参政平台,在各种选举活动设立大学生专门的投票通道或评论区,让大学生群体充分表达其意愿,让大学生群体对参政活动有充分的积极性。由于大学生日常大部分学习、生活都是在高校,所以在提升大学生网络参政技能的关键还在学校。例如在学校的管理或课程安排上,就可以充分邀请学生代表进行参与,由学生代表反应对高校的建议;学校可以按照专业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方式,由学生和老师在群里可以进行有效地沟通。

6.结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和大数据也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无法脱离现实世界的网络社会。网络社会主张为民、期望参与的人们找到了一条新的更加高效和便捷的途径。大学生群体作为学历最高和互联网知识最熟悉的社会群体之一,其网络参政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民主政治进程。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参政现状的研究,及时发现大学生网络参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大学生进行有序网络参政措施及对策,是新时期网络环境下净化网络参政环境和提升国家政治民主化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48-160.

[2]翁士仁.试论网络参与下的政府决策[J].行政与法,2011(7):17-21.

[3]李广宝.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报,2011(2): 61-64.

[4]梁刚.社会资本视角下我国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3): 47-53

作者简介:赫明钰(1995.08—),女,黑龙江省大庆人,哈尔滨市南岗区黑龙江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务员制度。

论文作者:赫明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6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大学生网络参政问题研究论文_赫明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