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澜 湖南省汨罗市第二中学 414400
【摘要】对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视与培养是当前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与趋势,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展开能切实提高学生在语言、思维、鉴赏、文化等四方面的理解能力。作为布道者的我们,应在文言文教学中应使课堂教学活动“活”起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高中文言教学;培养学生;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1-220-01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与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若是学生对文言文充满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文言文,感受文言文表达的情感,教学情境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兰亭集序》时,我先在课件中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山水之中的一所亭子里,诸多文人雅士聚集到一起,流觞曲水,少长成集,列作在曲水之旁,饮酒赋诗,抒发自己的情意,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用文人相聚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兰亭集序》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将文言文翻译为自己能够理解的语言,感受《兰亭集序》中名士相聚的盛况,探索文言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熟读成诵,优化学生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
古代文人墨客在创作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对语言的锤炼与推敲,基于此,高中生在学习文言文精练、简洁的语言时,能够培养其语言素养, 所以高中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应该注重诵读法的使用。诵读时要保障字音与情感等方面的正确性,并且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对高中生的语感进行培养。如文言文《陈情表》,章表明了祖母对陈密进行抚养的大恩,也体现了他对祖母进行报答的大义,真实地流露出其情感。可以组织多次具备感情的诵读,就可以让学生的心更加贴近作者的情感流露。如对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此类优美语言,经过反复的诵读,学生便能够想象到辽阔的草原,进而使学生在诵读中进行自身想象的关联,构建属于他们的语言,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对语言进行应用。
三、品味语言,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审美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文言文篇目全是名篇,无论是在行文立意上,还是在语言表达上,文学艺术的水平都已达到了比较高的层次。引导学生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对语言文字的深入挖掘来带动学生感受作者的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激发其审美想象,进一步提高学生审美鉴赏的意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应该从语言品味方面下手,把语言当作桥梁,仔细地品味,感悟作者的丰富情感,感受作者的志趣, 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 让他们形成较为高雅的情趣,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在如欣赏《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生动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卷,作者怡然明净的心境和对自然景观和谐美丽的感叹之情不经意中缓缓流出。学生在对语言进行品味的基础上,一方面加深了对作者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促使他们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有效设问,引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直接为学生讲解知识,思考空间少,使得学生只能够被动地学习文言文,记忆文言文的内容,对文言文反映的社会现象等没有足够的认识,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又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认要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能用到的资源很多,应多利用有效提问,让教学过程深度化,对学生进行延伸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进一步理解文言文,与文言文产生共鸣,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课题组成员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思维水平,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延伸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发学生的思考,强调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例如,在执教《琵琶行》时,以古诗《琵琶行》的“千古绝唱”引出一个主问题:“这篇《琵琶行》“绝”在何处?”学生的思维在主问题中迫不及待地发散,如脱缰的野马,在思考的国度里尽情驰骋,思维发展素养在“驰骋”中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关注文化传承与理解,提高文化素养
文言文本身就是我国非常宝贵的传统文化,文言文的语言形式是中华民族最初的语言形式。高中文言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无论是文字表达,还是语法使用,语义概括都充分体现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情感与精神,潜存着汉民族生命的热情。文化传承与理解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责任。如《逍遥游》充满了奇特的想象,还具有浓浓的浪漫色彩,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在生动的比喻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逍遥游》中“逍遥”内涵是什么?对于后人有什么影响?这些都是学习本篇文言文的重点。由于庄子已经看透了人间的沉浊与肮脏,一直沉迷与幻想的王国中,对尔虞我诈、争夺名利的世人进行了否定,醉心于神仙、植物以及动物的世界当中。因此,整篇文言文其实都在写幻想,都是一些非人世的内容,仿佛做到了“无己”。但是这些虚幻的背后真正隐藏什么?其实是作者对现实的苦闷,虽然一直在追求逍遥却没有办法真正摆脱人生的束缚。庄子将“至人”的境界写得不可企及,虽然提出“无己”,无我不分,但是真正发自内心地认为“小子对智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由此可见,庄慧的重视,也将他对生命的热爱体现得淋漓尽致。从而激发学生们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潜移默化中坚持对自己理想的追求,进而更好地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髓。
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是所有高中语文教师都应深思的主题,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统筹规划,对核心素养要素进行整合,全面掌握课堂教学过程,加强教学成效,营造一个高效的高中文言文课堂,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此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十三五”规划《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XJKX19B367)的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冯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0
标签:文言文论文; 学生论文; 素养论文; 语言论文; 核心论文; 作者论文; 情感论文; 《中国教师》2020年1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