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215004)
摘要:事实上,电费电价工作的难度比较高,过程也比较复杂,必须采集大量的营销数字,对其进行整理和分类,分析好重要数据后发现电力营销存在的问题,了解电力营销的现状。要想实现这一最终目标,各个工作人员要有极强的统计分析能力,同时还要熟悉一些基层单位用电状况,把握好国家的电价政策。在西电东送的推动下,我国的电力事业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这一工程也极大地缓解了在电力市场里的结构性矛盾。本文先对电力营销概念及数据采集作了分析,并探究了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费电价;电力营销;风险控制
电力营销管理是电力企业运营的重要运营环节之一,在电力营销中,电力企业的工作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电费电价管理。电费电价统计分析工作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日常工作,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统计分析能力,熟知相关电价政策、各基层单位的用电情况及电力销售结构等,以提高电力营销管理的水平。
1 电力营销的概念
对于电力营销来说,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不同的用户群提供可靠的电力产品,所以电力市场经常会出现变化,有关的电力工作人员就要针对这些变化进行调整,进一步满足用户得用电需要。电力营销的主要目标是针对各个用电群体的电力需求给予快速反应,最快的满足用户用电需求,在这一基础上实现电力营销的效益最大化,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电力营销要充分重视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用电服务,在这一基础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其在能源市场中的份额,提高国家电力供应水平和反应速度,加大对电力营销工作的重视力度。
2 电费电价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2.1 电价管理服务水平不高
近年来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导致很多的企业出现了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为此很多的用户对企业的电能的消耗成本进行了必要的控制,也有效降低了电力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由于用电营销人员对用户的用电企业缺少掌握,没有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的细分,电价政策的变化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造成了用电电价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盲区。
2.2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一是“三集五大”体制改革后,核算人员变动大,县公司及乡镇供电所一批长期从事电费核算工作且具有丰富核算经验的人员调离核算岗位,新上岗核算人员在上岗初期存在电费电价政策掌握不足及核算经验欠缺问题;二是因个人理解能力的差异性,容易对电价政策理解产生偏差,从而导致电费计收差错风险和优质服务风险;三是极个别核算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对于审核过程中的电费异常信息,未进行认真核实或处理方法不正确,增大了电费计收差错风险。
图1 电费管理工作流程图
3 完善电力营销中的电价及电费风险控制
3.1 改善供电企业的内部管理
首先是建立责任到人,电费回收工作充分发挥供电企业整体优势。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奖罚分明,掌控客户的生产经营动态,建立开放式的服务方式。其次是搞好调查工作,随时掌握客户的动态,实现电费回收对确有困难的用户解决用电上的难处,制定电费回收一户一策。再次是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部分电力用户资金利用率十分高效,需梳理这部分用户并采用上门紧盯催讨。逐步推广使用远程抄表,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对客户新建和变更的计费档适时跟踪检查,掌握各企业的经营状况对可能关停倒闭的企业。同时要切实加强巡检工作,提高投运率,处理好营销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的关系,发挥管理部门的协助作用。
3.2 完善电量自动采集技术
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前期,一定要将准备工作做足做细。一是提前对每个计划改造区域的电力客户信息进行详细地登记和整理,并逐户核对,确保电力用户信息准确无误;二是在电量自动化抄表施工前进行试点使用,积累经验,摸索出安装的调试的有效方法,总结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升故障处理能力;三是针对每个改造区域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有效施工方案,施工方、供电所辖区负责人、项目组三方签订技术合作协议,三方都要明白改造目标和施工方案。供电所辖区负责人要对施工改造全程跟进,监督施工质量,协调处理相关问题。 四是要对施工质量适时检查,发现问题立马下发整改通知书,并督促施工方及时整改,重点要对采集设备用线路进行检查,如低压载波485线接线鼻子是否压接、是否正确选用接线端口、是否加装PVC管对表箱外裸露部分进行保护等都要逐一排查,严防接线错误和接线不牢固。五是要做好电量自动采集系统改的宣传工作,如通张贴通知或者短信公布改造期间的停电时间,赢得广大电力用户的支持和配合。
3.3 提高服务质量
1)建立电价管理服务机构
要完善电能产业发展,就要通过供电支持体系对电力增值服务收费、充电放电的价格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究。着眼于电能产业革新的电价浮动对重点产业的影响,从而逐步形成电费电价的集约化管理模式。
2)建立多元化的电费缴纳方式
在传统的营业厅、银行网点收费基础上增设遍布城乡连锁超市的网点、移动收费终端,初期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的方案,采用最适用、最灵活的实施速度改变原来只能通过营业厅、银行网点缴费的单一方式,使用户缴费不受时间约束多渠道进行电费信息查询和缴纳电费,不但减少了会计人员工交费的负担,而且还能实现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的科学技术化服务。
3)统一电价政策
规范统一的电价政策以减少因为各地区对电价政策理解的不一致而引发的舆论和监督管理风险。国家也要逐渐达成工商并价。对争议较大的新型行业用电,及时规定明确电价标准,来减少电价政策执行困难的问题。
3.4 加强培训,建立培训常态机制,提升综合素质
一是组建以班组培训员为主、业务骨干人员为辅的培训力量,采取定期、不定期的方式交替开展培训的培训常态机制,做到最新价费政策及时培训到位、疑难价费政策及时得到答疑解惑、易引起理解偏差的电价电费政策统一认识、SG186营销系统规范操作及使用技巧,从业务源头上提升核算人员业务素质;二是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不限主题的培训,由价费人员轮流主讲,自由确定主题,从而促使大家主动深入了解、学习价费政策,缩小差距,提升价费人员整体素质。
总的来说,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稳步提高,对于电力系统建设也有了新的要求,所以电力企业要努力和时代发展相适应, 不断完善自身建设的同时加大管理力度,分析好影响电力营销的不同方面,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的营销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伍伟聪.论集约化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5):187.
[2]吕晓旭.加强对电价电费的审计稽核及实施流程化、在线式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1):172-173.
[3]王玉芳.浅谈电价及电费工作的法律风险[J].科技信息,2010,(35):1120+1155.
论文作者:戚征,王晓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1
标签:电价论文; 电费论文; 电力论文; 政策论文; 工作论文; 用户论文; 供电所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