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西部处境不利地区女童教育新路的实践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女童论文,处境论文,新路论文,不利论文,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改善女童及处境不利儿童初等教育实验研究”项目;国家“八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发言论文。
【内容摘要】西部处境不利地区落后的女童教育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个难点,是我国社会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滞后因素。之所以发展缓慢,主要受制于经济基础薄弱、农村社会文化观念陈腐、教育内部缺乏活力三个因素。鉴于此,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2.建立行政支持、科研导向、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机制。3.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和自主办学,争取多方支援,解决经费拮据问题。4.建立具有乡土特色的教育体制。
***
社会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间的激烈竞争,已经把全面提高人类的整体素质和从深度与广度上开发人力资源,提到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而教育事业作为人口素质赖以提高的根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占人口一半的妇女教育,当然也没有被人们所忽视。其中,女童教育作为妇女教育的奠基工程更备受人们关注。不论是1967年联合国通过的《消除歧视妇女宣言》,还是在全球范围内发起的1975年“国际妇女年”、1976年—1985年联合国妇女十年以及1975—1985年召开的三次世界妇女大会中,还是在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女童教育始终是国际社会讨论与关注的热门课题之一。即将在中国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文件将由政府组织论坛,在设有“妇女与教育”专题的同时,另辟“女童教育与发展”专题拟作研讨,足见女童教育日益成为当今国际教育发展中被高度重视的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之一,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妇女教育基本上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截止1993年,全国7-11周岁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到98.3%,其中女童入学率为96.9%,比解放前提高近80个百分点。中小学在校生中,女生所占的比例和平均受教育年限逐年增长,已分别由1951年的25%和28%,上升到1993年的43.7%和46.5%。尽管取得了上述成就,但就普及教育而言,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尤其是西部边贫、少数民族地区,更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西部处境不利地区女童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据统计,1993年全国261万未入学的儿童中,女童就有173.4万,占66.4%,而这些未入学的女童大半集中在西部10省区。我国的西藏、贵州、青海、甘肃、宁夏是女童教育问题更为突出的省区,国家教委1993年教育统计资料显示,小学学龄女童入学率全国为96.82%,其中西藏、贵州、甘肃、青海、宁夏分别为45.34%、86.59%、93.08%、78.5%、90.6%。又据1991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中国甘肃省等西部有关省区参加实施的关于“改善女童及处境不利儿童初等教育实验研究”项目和国家“八五”重点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农村女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组的抽样调查也表明,女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十分严重的。1991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洲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为79.8%,女童入学率仅为63.6%。又据青海省化隆县的统计,1991年儿童入学率为73.6%,女童入学率为39%。这些统计数字充分说明,在我国普及教育的进程中,西部处境不利地区的女童教育是难点,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很好解决,直接关系到我国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这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我国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逐渐西移,缩短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以使各地区共同繁荣,维护各地区、各民族的稳定团结的目标。除此,中国西部边贫、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教育的发展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度与广度,进而也会影响到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显而易见,西部处境不利地区女童教育的普及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且是人口素质问题、妇女问题、民族问题、社会经济问题、“人权”问题的综合反映,毫无疑问,它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进程之中的难点中的难点,社会文明进步之中的重点中的重点。
二、西部处境不利地区女童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
表1 女童教育发展缓慢剖析示意表
从上图可以看出,西部边贫、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教育发展缓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其发展进程中均存在着许多主客观的障碍,具体可归纳为:
(一)经济拮据,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使女童教育发展陷入困境。这些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发展不稳,经济类型多为半自然经济,基本上靠天吃饭,粮食不能自给。财政靠补贴,生产靠贷款。“民以食为天”,在生活得不到温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供孩子上学的问题。此外,由于交通电讯不畅、信息闭塞等缘由,农民对文化科技存有排斥思想,这些就自然构成女童教育的阻抗因素。
(二)封建残余思想、陈腐落后习俗是发展女童教育的精神枷锁。经受了几千年封建统治的中国人民,尤其是老一辈人还受到过旧礼教的熏陶,在思想深处,“男尊女卑”的意识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在女童受教育方面,认为“嫁出去的姑娘是泼出去的水”,把女孩看作是别人家的人,女孩教育好象与己无关。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在个别人的脑海里,还深深地刻着“三从四德”的旧观念。此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受到一些民族习俗的约束,在“女孩不出门,出门不露面,遇人绕着走,说话转过头”的习俗束缚下,不愿送女孩到学校读书。由于这些思想意识没有彻底根除,不可避免地成为女童教育的严重阻力。
(三)家长、社会支持不力,女童教育的外部环境不良。西部边贫、少数民族地区文盲、半文盲比例高,人口文化素质低下。家长在对待孩子入学问题上,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文化知识不能速效地应用到生产中,一时也看不到文化知识在生活中的功效。此外,家长,特别是母亲自我解放与发展意识淡薄,一大部分妇女心甘情愿地在家充当传统女性角色,对国家大事、新闻信息漠不关心,参政思想无从产生,教育孩子缺乏文化知识,方法又不恰当。结果形成守旧排斥文化科技的生产观,传统的以多子多女为荣的生育观,守旧的不求思变的生活观,封建的男尊女卑的人生观。女性的这种自我意识和惰性成为影响自身走出家庭、接受教育、投身社会生活的最大障碍之一。
在这个问题上,社区、学校、家庭也相脱节,社区认为,教育学生是学校内部的事,与社区无关。而学校则缺乏与社区、家庭联系的积极主动性。近年来,因社区、家长支持不力,农村教育附加费不到位,到位的也被乡(镇)挪做他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低下,教育内部缺乏吸引力与办学活力。首先,西部处境不利地区学前教育十分薄弱,幼儿园在农村寥若晨星,大部分农村小学尚未开办学前班。学生入一年级后适应能力差,上学后大部分学生从一年级开始不间断留级。由于留级次数过多,使部分学生因失去学习的自信心而辍学。其次,使用统编教材,教学内容脱离当地的实际,一些地区有这样的顺口溜:“学生回家后担水不如妹子,做饭不如嫂子,种田不如娘老子”。这样,使学生在家中得不到家长的欢迎,学习缺乏动力,从而也造成学生辍学。第三,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障碍得不到很好解决。学生在知识的茫茫征途上自感艰难,失去学习积极性,因而中途辍学。第四,办学条件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也导致学校缺乏吸引力。第五,管理水平不高,办学效益低下。学校、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学校现有的人、财、物还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管理效能低下。
以上诸多不利因素和障碍,使西部边贫、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教育发展举步维艰,缓慢落后,处于一种难以摆脱的困境之中。
三、探索西部处境不利地区女童教育新路的实践与措施
为了改善我国西部处境不利地区女童教育发展缓慢的现状,探索提高妇女文化素质的规律,以尽快的速度消除普及义务教育进程中的难关,加快普及教育的步伐,开发占人口一半的女性人力资源,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从1991年开始,携手合作实施国际与国家女童教育实验研究项目。三省(区)女童教育课题组以革新教育观念,整体优化女童教育的环境,增强学校对女童的内在吸引力和自主办学的活力,努力使实验学校所在社区内女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用得上”,“心灵手巧,自立自强”,实现男女受初等教育机会均等,树立一批可以在女童教育方面起示范作用的窗口学校,最终探寻出一条能有效解决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女童就学难的办学路子为目标,以甘肃、宁夏、青海三省(区)15个贫困县的中心小学、行政村小学、自然村办学点、民族寄宿制小学、女子小学、女子班、私人办学点、牧区小学、非正规教学点等22所小学和以汉族及回族、藏族、土族、蒙古族、东乡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结合实践以及专题研究、行动计划、舆论宣传、国际交流与行政决策有机结合和融于一体的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见表3)。
表2 女童教育研究程序框图示意
表3 改善女童教育示意图
(一)加强领导,建立机构。为了加强对实验的指导、协调与监控,三省(区)教科所共同组建总课题组,各省也逐级成立了由教育部门牵头,省妇联、省民委、省团委、省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等参加的课题领导机构。在制定实验规划、实施过程中,总课题组召开了六次国内、国际会议,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培训项目骨干、交流各地实验信息等。
(二)广泛宣传,多方培训。三省编写了多种宣传资料,还通过聘请宗教界知名人士、农民企业家担任名誉校长,街头集中宣传动员,拍摄女童专题录像等形式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女童教育的氛围。此外,开展家长培训,优化家庭环境。各实验学校定期组织开展“学校开放日活动”,向家长全面展示汇报学校的实验工作,使学校与社会、家长双向交流,优化了育人环境。三省(区)课题组还不间断地深入每所实验小学巡视指导,从完善常规管理入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甘肃省还组织了一支由优秀园丁、教学能手、教学新秀、教育教学专家等组成的教学流动培训队,深入实验小学,开展示范教学等,培训了教师2300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效益。在省内培训的基础上,又组织实验县教育局长、教研员、校长到云贵等省的先进县、校考察学习。
(三)结合生活实际,改革课程内容。甘肃省三个实验县结合当地社会发展实际,编写了乡土教材;宁夏根据当地回族文化传统和心理需求,编写了《阿拉伯语日常会话二百句》。三省(区)实验学校在上好必修课的同时,还开设了剪裁缝纫、刺绣编织、烹饪、果树栽培、舞蹈、书法等课程,组织了各种课外兴趣小组。
(四)开展勤工俭学,增强办学活力。三省实验小学因地制宜举办了小牧场、农场,开辟了小菜园,种植了地膜覆盖洋芋、萝卜、蒜苗。开辟了实验基地,种植当归、党参等药材,指导女童搞草编等工艺,既学到了实用技术,又解决了部分生活困难学生的学杂费用。同时学校还发动师生自制体育教材和自然课教具,培养学生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精神和动手能力。
(五)开展非正规教育,多种方式施教。甘肃省编写了《非正规初等教育读本》。教材紧密结合边远农村和少数民族儿童的实际需要,融识字、计算、常识和实用技术于一体,使之学用结合。宁夏彭阳县沟口乡民族小学招收本村38名14-28岁文盲妇女,办起了1-2年的扫盲班,深受群众欢迎。
(六)开办学前班,做好入学前的准备。截止1994年底,22所实验小学中有95%以上的举办了一年制学前班;甘肃省专门编写出版了《农村学前班游戏活动设计》一书及学前班教师指导书,宁夏部分实验小学发动群众捐赠了转椅、滑梯,自制了跷跷板和各种小玩具,改善了办学条件,使学校真正成为儿童乐园。
(七)促进合作,扩大交流。三省先后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项目官员、北京大学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的专家、全国妇联儿童少年基金会项目人员、北师大学者等实地指导,课题组先后组织实验学校校长、研究人员到省外考察学习或出席有关国际探讨会,进行专项学术交流和考察,为深化实验工作开拓了思路。
(八)多方争取经费,支持实验活动。经过多方争取,广泛宣传,实验工作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的重视,课题组从国家社科基金中获得3万元人民币的课题费。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对实验工作给予了扶持政策。课题组还争取到教科文组织、加拿大基金会、全国妇联儿童少年基金会及其他团体机构的支持与关注。台湾爱国人士孙文明先生给课题组每年提供1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同时,各实验学校也积极开展了群众集资和勤工俭学活动,支持了实验活动的开展。
(九)深入第一线访谈,开展女童口述史研究。三省课题人员深入学校、农户访谈了女教师、女学生以及关心支持女童教育的民族宗教人士、当地行政领导等60余人,整理完成了近30万字的《西部女童教育口述史访谈录》。从跨文化心理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多方面透视研究了女童教育发展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女童教育从时空领域等方面拓宽了思路,为深化课题增强了活力、增加了新内容。
在处境十分不利的社会、经济、教育背景下,西北三省(区)女童教育课题组经过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使三省(区)实验学校的女童就学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甘肃、宁夏、青海实验小学的在校女生到1994年底分别增加了16.7%、21.6%、33.2%;女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分别提高了3.5、4.9、5.4个百分点,女童入学率分别由63.9%提高到77.3%,由70%提高到89.6%,由37.2%提高到90.8%,这是三省(区)乃至中国女童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四、发展西部处境不利地区女童教育的出路与思考
西部三省(区)女童教育课题组几年来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有力地证明,普教工作的重点在农村,而难点是女童教育。特别是贫困、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女童教育是难中之难。如果不解决女童就学的问题,就不可能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中真正普及教育,就会导致妇女文化素质低的恶性循环,其结果必然影响经济的振兴和社会的发展。根据前面对西部女童教育发展缓慢原因的分析以及对症下药的实践活动可知,女童教育问题是一个“综合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使这项有重大意义的工作收到更好的效果,现提出如下思考。
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女童教育是一个历史问题,尤其在边贫、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的问题更多。要彻底转变一代人的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事,而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做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此外,还要通过法制手段采取强制措施令女童入学,保障女童接受和享有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作为与教育工作有关的部门,必须把发展女童教育放到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繁荣经济、促使社会进步文明的高度来认识并付诸行动,并制定好女童教育发展的长景规划与近景规划,确定办学的规模、速度、结构、效益等具体问题。同时,各级党政部门要认识到搞好女童教育仅靠教育部门孤军作战难以奏效的事实,各级政府要统筹教育、妇联、民委、共青团、司法、宗教团体等部门一起同心协力、互相配合、上下左右协调,齐抓共管,也要认识到女童教育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必须抓住重点,综合治理,既要优化内部环境,也要优化外部环境,才能创造一个有利于女童教育发展的氛围。
第二,要形成行政支持、科研导向、广泛参与的机制。行政部门强有力的支持是实验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科研部门的指导是实验工作有效、顺利开展的保障。社区、家长等的广泛参与是促使女童教育良好发展的动力。科研部门依靠行政部门支持及社会、家长的参与开展研究工作,行政部门再以科研成果为决策依据,推动教育目标的实现、措施的落实,共同把女童教育搞好。
第三,以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和自主办学为内驱力,以争取多方支援、政府在经费投入上重点倾斜为外力,解决经济拮据问题。在发展女童教育中,各个学校要立足自救自助,争取外援。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增强学校自主办学的活力。要勇于创造条件,改变现实。用开辟的勤工俭学基地收入养学校或解决学生的学杂书本费以及办公经费的匮乏。其次,西部女童教育似体弱多病的孩子,要争取社会团体、海内外组织与友人的关心资助。要继续通过“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多方援助关心。除此,政府的重点倾斜也是十分必要的。国家可考虑对不发达地区的女童教育继续给予经费上的倾斜,此外,还要广泛加强与扩大女童教育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积极主动争取国际社会和组织对中国西部女童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让世界了解中国西部女童教育,使西部女童教育走向世界。要用“四个一”的办法,即地方财政挤一点,民族事业费补一点,社会集资筹一点,勤工俭学挣一点的办法,来解决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
第四,要通过树立女性成长的典型宣传鼓动,建立她们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女性自我意识的提高是女性崛起的灵光。我们要用历史上和当今社会,特别是当地的女能人、女强人的事迹感化影响,使女性自我觉醒,使她们努力学文化、受教育,走出家庭,投入社会做自信、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进而积极主动关心支持自己的女孩就学,培养自己的女孩将来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女性。
第五,确定适合当地实际的教育模式。教育目标上,要以提高女童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为近景目标,以为女童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打基础为远景目标,并且二者要兼顾。教育内容上,一方面要以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大纲为依据,对其内容进行精心筛选,使学生在较少的单位时间里获得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根据当地经济、产业结构和实际需要来确定实用技能性内容。在教育形式上,要突破传统单一、封闭的教学形式。开展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教学活动。正规学校学习与非正规教学结合。要鼓励办私立小学或利用中心小学师资开展流动教学、巡回教学活动,也可在条件允许时办寄宿制小学。另外,适当办好女子学校或女子班,争取妇联、政府部门和社会其它组织在经费上的援助。
第六,整体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积极开办学前班,做好入学前的有效准备,加大力度培养学前教师,避免教学中小学化的倾向。培训师资,克服教学的弊端,使教学方法得当,消除学生学习中的各种障碍,激发学习的趣味性。改革教学内容,编写乡土教材,引入职教因素,适应生产、生活实际,达到学用结合,要提高管理水平,使学校现有的人、财、物发挥最佳效能。另外,学校要积极主动争取社区对女童教育的广泛支持和家长的良好配合。达到整体优化育人环境,创造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学习乐园。
标签: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