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中心医院;山东东营257400)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急救、动态观察及护理,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更好地指导工作。方法 132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从院前急救、急诊观察,根据伤情转入专科病房,对病情的每一发展阶段及过程,均实行动态、连续、首诊负责制,为患者提供迅速有效、明确到位的医疗护理措施。结果 完全康复痊愈出院者71例,占53.79%。 结论 尽早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处理与救治,根据病情辨证施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精心护理,有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此类患者的病残率。
【关键词】 开放性颅脑损伤;急救;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6-0075-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32例中,男85例,女47例,年龄10——75岁,平均42.5岁。致伤原因:车祸等撞击伤87例,钝器伤20例,高处坠落伤14例,房屋倒塌石块等重物砸伤7例,其他4例。经头颅CT证实:颅底骨折23例,颅骨骨折109例,脑挫裂伤34例,硬膜外血肿62例,脑内或硬膜下血肿31例,头皮血肿41例。颅脑损伤情况:单纯颅脑损伤103例,多发伤29例。根据格拉斯哥(GCS0)昏迷评分标准,轻型计分在13—15分者37例,中型记分在9——12分者11例。手术治疗87例。就诊时间为伤后15min——48h。
1.2方法:主要包括急救、观察与护理措施。
总结我院自2003年10月——2007年12月共收治急性脑颅损伤患者561例的急救与护理。
2结果
经过积极急救与精心治疗、护理,完全康复出院者71例,占53.79%;经治疗后生活能自理,但尚遗留轻、中度残疾者32例,占24.24%;长期昏迷、植物性生存11例,占8.33%;外伤性痴呆8例,占6.06%;死亡10例,占7.58%。
3急救与护理
3.1急救措施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妥善处理伤口,是颅脑损伤早期最重要的急救措施,也是我们的急救处理原则。
3.1.1加强现场自救与公众人员的互救意识
第一目击者及现场的自救与互救是脑颅损伤患者,尤其是开放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尽管操作者欠规范,但总比不采取任何措施要好。在医务人员未到达现场实施救治前,所有在场人员都应该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展开自救与互救。注重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技术的普及和培训,使更多的人掌握其方法及要领,推动全民急救素质的不断提高。
3.1.2 保持呼吸道通畅 颅脑损伤患者常有呕吐或误吸,尤其是昏迷患者,失去主动清除气道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血液、脑脊液等吸入气道而引起呼吸道阻塞;下颌松弛、舌后坠等也引发较为严重的气道梗阻。应立即清除口腔中的呕吐物、异物、义齿、分泌物等,将头偏向一侧,抬起下颌,迅速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如有窒息或呼吸抑制,就地行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组中有1例患者伤后呼吸停止,其同伴立即为其进行人工呼吸,5min后呼吸恢复,立即送我院急救中心进一步救治,经积极治疗,完全康复出院。
3.1.3 妥善处理伤口 开放性颅脑损伤,严重时可伤及动脉或静脉窦,引起大量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单纯头皮出血最好用无菌敷料或干净衣物加压包扎止血,视病情允许可将患者头部抬高,以减少出血。若出血量较大并伴有休克征象者,应积极检查有无其他部位及脏器的合并伤,并迅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快速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准确用药,积极行抗休克治疗。
3.2 观察重点
3.2.1 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的变化 通过患者睁眼、言语和运动的反应,了解意识障碍的程度。GCS评分越低,即意识障碍越明显者,表明脑组织受损越严重。瞳孔的变化常提示颅脑损伤的病情发展状况。严密观察瞳孔的大小、形态、对光反应。在院前急救、转运及进一步检查治疗阶段,注意及时呼叫患者,针刺皮肤,观测患者的意识反应情况。
3.2.2 血液的动态观察 严密观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尤其是血压,血压下降常提示循环功能不良。低血压患者,要及时检查是否合并胸腹腔脏器损伤所致出血性休克或四肢骨折等引发的创伤性休克,尽早查明原因,早期对症治疗。
3.2.3 颅内血肿的病情观察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常见的继发性脑损害。若血肿不断增大,未及时发现处理,必将导致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进而危及患者生命。如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伴有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是颅内血肿形成的重要依据;在观察中如出现脉搏缓慢有力<60次/min,呼吸深慢,收缩压高而脉压大,则提示颅内血肿存在或继续增大。
3.3 护理
3.3.1 心理护理 由于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事发突然,出血较多,患者往往处于高度紧张及恐惧之中,我们在采取措施、迅速救治的同时,应注意安慰、体贴患者,向他们说明病情,减轻他们的恐惧,稳定其心理状态和情绪,更好地取得患者的合作。
3.3.2 保证静脉通路的畅通 转运过程中,根据病情需要,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路,保持输液通畅,保证用药及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的需要。对于较为严重的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因其伤后复杂的生理变化和个体差异,现在多强调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措施,辨证施治,以代替传统的严格限制入水量和钠盐的液体疗法。
3.3.3 供氧及吸痰 应注意患者面色、肢端血运及缺氧程度判断,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或间断高流量吸氧,改善机体缺氧状态,减轻脑水肿。吸痰前应充分给氧,每次吸痰时间<15s,吸痰后注意听诊双肺呼吸音,以判断吸痰效果。
4 讨论:
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快,伤情复杂。即使轻型的颅脑损伤也可因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发现而导致严重的后果;而较为严重的颅脑损伤,却可能因救治及时、观察护理精心而得到治愈和康复。总之,对于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采取急救措施,动态监测意识、瞳孔、血压等的同时,主动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整体救治水平,保障此类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命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恒,沈宁. 颅脑损伤患者家庭健康的研究现状.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36
论文作者:侯冬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3月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颅脑论文; 患者论文; 损伤论文; 开放性论文; 血肿论文; 病情论文; 措施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3月6期论文;